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癌基因DEK蛋白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106例肺腺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DEK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生物学指标及生存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肺腺癌组织中DEK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7.55%和16.98%,癌组织中DEK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 =0.000),DEK蛋白在肺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P=0.019)、组织分化程度(P=0.000)、病理学分期(P=0.020)及化疗疗效(P=0.006)密切相关;癌组织中DEK蛋白的阳性率与患者生存时间明显相关(Log-rank=7.375,P=0.007).进上步分析表明,病理学分期、是否有转移及化疗疗效都是肺腺癌生存期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 检测肺腺癌组织中DEK蛋白的表达对其诊断、预后及化疗敏感性有一定的价值,有望成为新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肺腺癌和肺鳞状细胞癌中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GF-βRⅡ)、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肿瘤相关性巨噬细胞(TAMs)计数的研究,探讨三者与肺腺癌和肺鳞状细胞癌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TGF-βRⅡ蛋白、NF-κB蛋白及肿瘤相关性巨噬细胞在肺腺癌和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与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比较. 结果 ①TGF-βRⅡ蛋白的表达在肿瘤组织中明显降低(P<0.01),其表达下调与肺癌的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均P<0.05).②NF-κB蛋白的表达在肿瘤组织中明显增强(P<0.01),其表达增强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P<0.01,P<0.05).③TAMs在肿瘤间质内浸润数量明显增多(P<0.01),并与肺癌的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P<0.01).④TGF-βRⅡ蛋白与NF-κB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NF-κB蛋白的表达与TAMs的浸润数量呈正相关(P<0.01).结论 TGF-βR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可能促进肺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对肺腺癌发生或进展可能影响更大;NF-κB可能通过下调TGF-βRⅡ的表达、吸引肿瘤相关性巨噬细胞至肿瘤间质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且这种作用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具有较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laudin-2在大肠癌及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Claudin-2蛋白表达与大肠癌临床各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Claudin-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P<0.05).Claudin-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 大肠癌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相比,Claudin-2表达阳性率明显升高,其改变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同源盒蛋白1(Six1)和E-钙黏蛋白(E-cad)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70例结肠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组织Six1、E-cad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结肠癌组织Six1、E-cad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结肠癌组织Six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E-cad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结肠癌组织Six1、E-cad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TNM分期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结肠癌组织Six1、E-cad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480,P<0.01).结论:Six1、E-cad可能共同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且二者的表达情况与结肠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非小细胞肺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0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0(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0,MMP-10)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参数间的关系.方法:使用RT-PCR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32对NSCLC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MP-10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性别、年龄、分期、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类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MMP-10 的表达在mRNA水平与蛋白质水平表达有差异:MMP-10 mRNA在NSCLC癌组织中的表达要显著低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5),MMP-10蛋白在肺癌癌组织中的表达要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1);在NSCLC癌组织中MMP-10 mRNA 的表达与MMP-10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4672, P<0.05),而在癌旁正常肺组织中,两者表达相关性无显著统计学差异(r=-0.003022,P>0.05).结论:MMP-10 mRNA在肺癌癌组织中表达要低于正常组织,MMP-10蛋白在肺癌癌组织中表达要高于正常组织.  相似文献   

6.
uPAR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受体(uPAR)在肝癌中的表达意义,与肝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检测uAPR在肝细胞肝癌及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并对uPAR在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和肝癌的诸多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肝癌中的uPAR表达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P<0.05),uPAR的表达随肝癌分化程度的降低有上升趋势,并且和肿瘤包膜侵犯及门脉癌栓密切相关(P<0.05);与瘤体大小、年龄大小、性别差异、有无肝硬变、AFP高低及HBsAg状况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uPAR可能在肝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与肝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探讨p16、cyclin D1基因在原发性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病理生物学行为等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8例原发性肺癌标本中p16、cyclin D1蛋白的表达.结果:原发性肺癌中p16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cyclin D1在原发肺癌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二者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及疾病分期密切相关(P<0.05),且二者表达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在原发型肺癌中存在抑癌基因p16编码蛋白的表达下调以及原癌基因cyclin D1表达上调,与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提示二者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调控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二氢嘧啶脱氢酶(DPD)、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0例结肠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组织DPD、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DPD、Ki-67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结肠癌组织DPD、Ki-67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pTNM分期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结肠癌组织DPD、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283,P<0.05).结论:DPD、Ki-67可能共同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二者表达升高可能与结肠癌的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和半胱天冬蛋白酶-3(Caspase-3)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检测70例胃癌组织、30例胃良性病变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XIAP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胃癌组织中XIAP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胃良性病变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Caspase-3的阳性率明显低于胃良性病变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良性病变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XIAP、Caspase-3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IAP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1),XIAP和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患者的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结论 随着胃癌恶性程度的增加,XIAP的表达增高,而Caspase-3的表达降低;XIAP和 Caspase-3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是评估胃癌预后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P27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取经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标本50例,癌旁组织22例,正常肝组织9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这些组织中P27表达指数(P27LI).结果:肝癌组织中P27LI比癌旁组织高(P=0.002),而癌旁组织比正常对照肝组织高(P=0.007).P27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分期、肿瘤直径大小以及有无门静脉侵犯和有无肝内转移相关.P27LI≥50%的肝癌患者术后生成时间明显延长(P=0.004).结论:P27在早期肝癌中有阻止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其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进展程度,是一个有用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微小RNA(micro RNA, MiR)-141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肿瘤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80例膀胱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法检测膀胱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iR-141 mRNA相对表达量,分析MiR-141表达与膀胱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MiR-141 mRNA在膀胱癌组织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不同性别、年龄的膀胱癌患者癌组织中MiR-141 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的不同分级、分期、肌层有无浸润、有无远处转移等,其癌组织中MiR-141 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级、肿瘤分期、转移与否、组织中MiR-141表达量与膀胱癌患者5年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分级、肿瘤分期、转移与否、MiR-141表达水平是影响膀胱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iR-141低表达患者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显著高于MiR-141高表达患者(P<0.05)。结论:MiR-141在膀胱癌组织中呈高表达;MiR-141表达水平与膀胱癌患者肿瘤分级、肿瘤分期、是否转移及预后情况具有相关性,可为膀胱癌患者早期诊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甾醇O-酰基转移酶1(SOAT1)在肝细胞癌(H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索其与患者预后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收集HCC数据集,下载SOAT1 mRNA表达谱及预后资料,比较SOAT1 mRNA在50例正常肝组织与374例HCC组织中的表达,分析表达量与患者预后相关性。收集53例HCC患者石蜡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和癌旁组织中SOAT1的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TCGA数据库数据分析显示,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SOAT1在HCC中表达显著升高(P<0.01)。预后生存分析发现SOAT1高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低(P< 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HCC组织中SOAT1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癌组织中SOAT1蛋白表达量与肿瘤临床分期及微血管癌栓形成相关(P<0.05)。结论:SOAT1在HCC组织中表达增高,并与HCC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其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G蛋白信号调节蛋白2(G-protein signaling modulator 2,GPSM2)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54例胰腺癌患者临床石蜡样本制作组织芯片,利用免疫组化检测GPSM2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GPSM2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另选取同期10例新鲜胰腺癌标本及配对的癌旁组织,采用实时RT-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GPSM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胰腺癌组织GPSM2 mRNA 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配对的癌旁组织(P均<0.05)。组织芯片检测结果显示,与配对的癌旁组织比较,胰腺癌组织中GPSM2表达明显上调(P<0.05),其高表达(40例)比例达74.1%。GPSM2的表达与患者的肿瘤T分期、TNM分期、分化程度相关:T分期越差(χ2=12.654,P<0.01),TNM分期越高(χ2=16.610,P<0.01),肿瘤分化程度越差(χ2=10.355,P<0.01),其GPSM2表达水平越高。生存分析表明,GPSM2高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P<0.05)。结论: 胰腺癌组织GPSM2过表达,其表达与患者的肿瘤T分期、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相关,且与胰腺癌的预后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探讨PFKFB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qRT-PCR法检测乳腺癌组织PFKFB3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PFKFB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PFKFB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0.8%,高于癌旁组织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乳腺癌组织PFKFB3mRNA相对表达量1.73±0.21,高于癌旁组织的0.78±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KFB3蛋白表达与肿瘤分级、原发肿瘤大小(T)、淋巴结的转移(N)、TNM分期及分子分型正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PFKFB3阳性组术后生存时间短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PFKFB3蛋白表达、肿瘤分级、原发肿瘤大小(T)、淋巴结转移(N)、TNM分期及分子分型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FKFB3蛋白表达、TNM分期为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FKFB3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其高表达提示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YKL-40蛋白的表达与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105例SCLC组织和40例癌旁组织YKL-40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YKL-40 在SCL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2.4%和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YKL-40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和吸烟情况无显著相关,而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105例SCLC患者的中位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16.3个月;YKL-40阳性表达者中位OS为12.4个月,明显短于阴性表达者的中位OS 25.6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和YKL-40表达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YKL-40的表达可以作为SCLC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YKL-40蛋白可以作为一个预测SCL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IL-9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分 别检测92例结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IL-9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IL-9在结肠癌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 IL-9蛋白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在癌旁正常组织中IL-9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 均显著高于结肠癌组织(P<0.001)。IL-9 蛋白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患者的TNM分期、Ducks 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3, 0.025, 0.004),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肝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P>0.05)。IL-9表达阳性结肠癌患 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阴性表达的患者(P=0.015)。结论IL-9在结肠癌组织中较在癌旁正常组织中低表达;IL-9在结肠癌组 织中的表达与TNM分期、Duck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与良好预后呈正相关,提示在结肠癌肿瘤微环境中IL-9发挥了重 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凋亡抑制基因bcl-2产物在睾丸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bcl 2产物表达与睾丸肿瘤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对 32例睾丸肿瘤和 10例正常睾丸组织中的bcl 2表达产物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81.3% (2 6 32 )睾丸肿瘤显示阳性反应 ,阳性细胞率为 13.96 % ,正常睾丸组织为阴性反应 ,bcl 2蛋白在正常睾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性 (P <0 .0 5 )。bcl 2表达与睾丸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关 ,低分化组阳性细胞率显著低于高分化组 (P<0 .0 5 )。bcl 2表达随着睾丸肿瘤临床分期的上升阳性细胞率降低 ,Ⅰ期与Ⅲ期间bcl 2阳性细胞率有显著差异性(P <0 .0 5 )。bcl 2表达在精原细胞瘤及非精原细胞瘤间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提示bcl 2基因可能与睾丸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可作为睾丸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估价性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 TPX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142例胃癌患者的新鲜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 RT-PCR、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组织中 TPX2 mRNA 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比较 TPX2在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其与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①胃癌组织中的 TPX2的 mRNA 水平显著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0.1317±0.0183、0.0567±0.0108,P <0.01);②胃癌组织中 TPX2蛋白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组织的表达(0.6158±0.2041、0.2463±0.0816,P <0.05);③肿瘤分期越晚,TPX2表达量越多,在Ⅰ期、Ⅱ期、Ⅲ期、Ⅳ期胃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逐渐增加(0.2945±0.0729、0.4324±0.0333、0.6902±0.0771、0.8895±0.0595,P <0.05);④TPX2蛋白在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高于无淋巴转移的胃癌组织(0.3557±0.0849、0.7250±0.1248,P <0.05)。结论TPX2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胃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提示 TPX2可能与胃癌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RCL、TAOK1、14-3-3 zeta、ZNF706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分析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切片中RCL、TAOK1、14-3-3 zeta、ZNF706蛋白的表达情况,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评价它们与病理分级、肿瘤大小、转移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RCL、TAOK1、14-3-3 zeta、ZNF706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且均显著强于癌旁组织(P<0.01);RCL的强表达与肿瘤大小、病理分级、Ki67相关(P<0.05),TAOK1的表达与ER、HER2表达相关(P<0.05),14-3-3 zeta的表达与ER相关(P<0.05),ZNF706的表达与淋巴转移、ER相关(P<0.05)。结论:RCL、TAOK1、14-3-3 zeta、ZNF706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存在关联,RCL的强表达与肿瘤大小、病理分级、Ki67相关,TAOK1的表达与ER、HER2表达相关,14-3-3 zeta的表达与ER相关,ZNF706的表达与有无淋巴转移、ER相关,测定乳腺癌组织中的RCL、TAOK1、14-3-3 zeta、ZNF706蛋白表达,有助于评判肿瘤恶性程度,预测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 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 年1 月—2013 年1 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患 者120 例。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HMGA2 的表达, 记录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并随访。统计分析HMGA2 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对患者预后的 影响。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发现,HMGA2 阳性表达呈棕黄色或棕褐色颗粒,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的细 胞核。肝癌组织HMGA2 阳性率比正常肝组织和癌旁组织高(P <0.05)。HMGA2 阳性表达率在临床分期、 有肝门淋巴结转移及肝内转移肝细胞癌患者中较高(P <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临床分期、 肝门淋巴结转移及肝内转移均是影响HMGA2 阳性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两组患者的3 年生存率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HMGA2 阳性患者预后明显较差,HMGA2 可作为判断肝细胞癌 患者预后的一个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