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目的了解2008-2010年我院住院和门诊患者分离到的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分离到的6 983株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结果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溶血不动杆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居分离率首位;革兰氏阳性球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病房、呼吸科、结核科、神经外科等病房。3年中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e-lactamases,ESBLs)率为47.88%,肺炎克雷伯菌ESBLs率为38.0%,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未发现耐亚胺培南的肠杆菌。鲍曼溶血/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均超过50%。铜绿假单胞菌对派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耐药率相对较低,但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鲍曼溶血/不动杆菌对多数抗菌素保持较高的耐药率。出现泛耐药鲍曼溶血/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总发生率为60.29%,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oN)总发生率为83.43%,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葡萄球菌。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对于多数测试药物的耐药率较屎肠球菌低,分离出1株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结论 2008-2010年我院细菌耐药呈上升趋势,应加强病原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本院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12月门诊和住院患者送检的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检测,并对细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① 1 643份细菌培养标本,检出致病菌750株,检出阳性率为45.6%;病原菌中,革兰阳性球菌242株,占32.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属为主?革兰阴性杆菌382株,占50.9%,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鲍曼不动杆菌为主;② 葡萄球菌属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头孢唑啉耐药率均为100.0%;59.2%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耐甲氧西林(MRSA),且除克林霉素和左氧氟沙星外,MRSA的耐药性均高于非MRSA;③ 肠球菌属中分离率最高的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两者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7.5%和30.0%;④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77.3%和58.3%,且产ESBLs的耐药性均高于非产ESBLs的;⑤ 非发酵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耐碳青酶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占鲍曼不动杆菌37%?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46.1%和29.6%?结论:本院细菌耐药性较高,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应谨慎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以减轻抗生素的选择性压力,防止耐药菌株在医院内播散?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6):102-106
目的了解医院常见重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遏制耐药菌的增长和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8年1~12月所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科细菌、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菌株构成及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纳入分析的菌株共1557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105株、铜绿假单胞菌168株、肠杆菌科细菌538株、屎肠球菌2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61株、肺炎链球菌252株、流感嗜血杆菌309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分别为63.8%和67.6%;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8.6%和22.6%;肺炎克雷伯菌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2.9%;阴沟肠杆菌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3.3%;未检出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率为26.1%,未发现万古霉素非敏感株;肺炎链球菌中230株分离自儿童患者,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和中介率分别为2.6%和7.8%,22株分离自成人患者,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和中介率分别为4.5%和9.1%;流感嗜血杆菌中246株分离自儿童患者,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56.5%,63株分离自成人患者,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47.6%。结论临床常见重要病原菌耐药性较为严重,应积极采取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重视细菌的耐药性监测和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4.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 (如产I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 J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2年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对临床标本分离的病原性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所有实验数据用WHONET 5.6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该院2012年共分离非重复病原菌7 227株,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占63.7%(4 607/7 227),革兰阳性菌占36.3%(2 620/7 227).革兰阴性菌中分离最多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0.2%)、肺炎克雷伯菌(17.6%)以及鲍曼不动杆菌(16.7%);革兰阳性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0.3%)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26.1%)的分离为最多.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检出率分别为69.8%和48.6%,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于4.0%.金黄色葡萄球菌(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中耐甲氧西林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45.1%和80.7%,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株;MRSA中对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为78.8%,MRCNS中对利福平的敏感率为79.3%.粪肠球菌对所测试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均显著高于屎肠球菌,两者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0.9%和1.0%,并均检出少量对VA中介的菌株.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5.9%和68.6%,发现多株泛耐药非发酵菌.结论 临床分离病原菌仍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细菌耐药现象十分严重;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及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率高,泛耐药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有增加趋势;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尿标本中常见分离细菌的磷霉素药物抗菌活性及其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610株中段尿标本分离的细菌进行鉴定及耐药表型分析,同时应用标准琼脂稀释法进行磷霉素药物敏感性检测,包括大肠埃希菌150株、肺炎克雷伯菌150株、阴沟肠杆菌100株、鲍曼不动杆菌5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60株、屎肠球菌50株和粪肠球菌50株。结果不同细菌及其耐药表型之间磷霉素敏感性及最小抑菌浓度(MIC)折点存在差异。磷霉素对大肠埃希菌有很高的抗菌活性,敏感率达98%,但对肺炎克雷伯菌与阴沟肠杆菌的敏感率(分别为90%、85%)均低于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MIC值分布略高于粪肠球菌;磷霉素对金黄色葡萄菌也有很好的抗菌活性,敏感率达90%,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MIC值分布水平更高;而所有鲍曼不动杆菌的磷霉素MIC值均维持在高水平。结论磷霉素对常见泌尿系统感染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但临床使用时要考虑不同细菌及耐药表型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刘祥琴  喻华  乔宁  黄湘宁 《四川医学》2013,(11):1731-1735
目的 调查本院伤口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2011~2012年我院创伤患者伤口分泌物分离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应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分离率最高的病原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②药敏结果显示: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21.5%;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5.9%,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60%和35.4%,没有检出耐亚胺培南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抗生素耐药率〉50.0%;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的有抗假单胞菌活性的药物的耐药率〈20%.结论 伤口感染主要致病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细菌耐药现象较严重,经验性选择抗生素应依据本院细菌耐药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CU病房病人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多重耐药菌耐药特征,研究其预防和控制策略。方法对我院ICU病房病人分离出的病原菌及其药敏结果分析。结果 2015年1月至12月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62.1%;革兰氏阳性菌占27.1%;真菌10.7%其次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株、肠杆菌科中大肠埃希菌产ESBLs株69株、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株47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65株、铜绿假单胞菌2株。多重耐药菌株分离率呈上升趋势。结论耐药菌监测力度需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需合理,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要及时落实,尽量避免多重耐药菌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2007年临床分离常见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日友好医院2007年临床分离常见细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更加合理用药。方法:应用VITEK-2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用WHONET 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07年我院各种临床标本共分离2276株非重复菌株。其中大肠埃希菌(16%)、铜绿假单胞菌(10%)、金黄色葡萄球菌(7%)、肺炎克雷伯菌(6%)、鲍曼不动杆菌(5.7%)、粪肠球菌(5.7%)分别排前6位。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阿米卡星对肠杆菌科细菌抗菌作用较强,敏感率>94%,发现1株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耐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分别为57.6%、26.2%。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7.3%、61.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但有1株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中度敏感。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对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抗菌活性相对较强.敏感率>80%。结论:由于临床分离菌株对常用药物的耐药率不断增高,应当加强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0.
2008年重庆大坪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 了解本院2008年临床分离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WHONET 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3 303株临床分离病原菌中,革兰阳性球菌占35.5%(1 173/3 303),革兰阴性杆菌占64.5%(2 130/3 303).非ICU前10位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阴沟肠杆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ICU前10位病原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牙窄食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阴沟肠杆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在ICU及非ICU的检出率分别为76.9%、54.9%,而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87.3%、66.3%,均未检出对糖肽类抗生素耐药的革兰阳性球菌.产ESBL大肠埃希菌在ICU、非ICU的检出率分别为77.5%、49.2%;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在ICU和非ICU的检出率为49.0%、38.4%.ICU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比非ICU分离株高.结论 本院2008年临床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肠杆菌科细菌保持较高活性,非发酵糖菌数量呈上升趋势,ICU比非ICU分离株耐药性严重,多重耐药菌株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11.
小儿耳鼻喉手术麻醉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莉  解雅英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38(12):1158-1160
因小儿耳鼻喉手术刺激强,时间短,且常与气道相关,故麻醉的控制有一定难度,现对国内外现阶段小儿耳鼻喉手术麻醉的改良方法及新观点进行评述,以期对临床工作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2006年登革热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云南省登革热的疫情动态、人群抗体水平、媒介伊蚊种群(包括成幼虫孳生和密度变化)的动态变化、为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各级医疗、卫生、检疫机构的医务人员对疑似、临床病例进行及时发现和诊断;在流行季节前随机抽取正常人群血清,-20℃保存,用ELISA方法进行血清学检测;在6~10月采用定时、定点调查法,对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埃及伊蚊的种群、孳生环境、伊蚊幼虫指数和成蚊密度进行监测,每月1次。结果2006年云南省发生输入性登革热病例18例;健康人群登革热IgG抗体阳性率8.09%。伊蚊幼虫密度布雷图指数(BI)、容器指数(Cl)分别在14~98、4.7~73.68之间,白纹伊蚊成蚊密度在3.5~34只,人工小时之间。结论云南省输入性登革热疫情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人群抗体水平登革热IgG抗体阳性率较高,提示当地人群中可能存在该病毒的既往感染或隐性感染;媒介伊蚊幼虫布雷图指数、容器指数和白纹伊蚊成蚊密度均较高。对登革热传播具有极高的危险性,应引起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13.
大鼠脑出血灶周围星形胶质细胞内糖原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脑出血后局部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只,随机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细菌胶原酶注射制作纹状体脑出血模型,对照组采用相同方法在相应部位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脑出血后24h病变局部及其周围和对照组超微结构的变化和糖原的水平变化.结果:电镜观察到在脑出血动物出血灶周围区,不同类型的细胞内均可见到各种各样的超微结构改变.最为醒目的是在脑内血肿周围星形胶质细胞胞质和突起内有大量的糖原颗粒聚集,尤其在毛细血管周围的胶质细胞突起内非常明显;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内均未发现明显糖原颗粒存在.在生理盐水对照组动物,相应部位的各种细胞的超微结构正常;而且神经元、各种胶质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均无明显糖原颗粒聚集.结论:脑出血周围糖原含量增高,局部存在明显的糖代谢障碍.  相似文献   

14.
15.
随着国内外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等的飞速发展,我国医药技术在2001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提前完成了我国所承担的人类基因组汁划中的1%测序任务,到2000年,中国科学家在功能基因研究和基因组多样性领域共完成研究论文1850篇,遍及医药各领域,研究手段和水平可于国际先进水平媲美,中国完全有条件在“后基因时代”成为主角之一。  相似文献   

16.
黄芪在体内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芪水提物抗氧化、清除体内自由基的生物活性。方法: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黄芪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7天,采血后,迅速取出肝组织,制成匀浆。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黄芪可减少MDA含量,增强SOD活力。结论:黄芪可有效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具有减少氧化应激引起的器官损伤和延缓机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昆明市某高校大学生失眠情况及其分布特征.方法对昆明市某高校957名学生进行睡眠质量和失眠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 27.3%的同学有不同程度的失眠,女生失眠率高于男生(P〈0.01);本科生的失眠检出率高于研究生(P〈0.05);三年级学生失眠率高于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P=0.01).不同专业、不同年龄段学生失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性别、年级、学历是影响高校学生睡眠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Increased heart rate is a normal physiological adaptation occurring during pregnancy. Some women have severe tachycardia requiring medical attention.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determine the number of women with benign symptomatic palpitations who receive treatment.

Methods

We performed a retrospective chart review of all women who were referred to our obstetric-medicine clinic for evaluation of palpitation from January 2009 to December 2009 in one major maternity hospital in Kuwait.

Results

A total number of 27 women were identified. Of these, only 7 (25.9%) were given treatment for palpitation. Two were started on digoxin, 3 given propranolol, 1 woman on both propranolol and digoxin and 1 was started on verapamil. Eighteen women had normal deliveries with healthy babies.

Conclusion

Palpitation is a common symptom during pregnancy. However, only a small number of patients receive treatment despite safety of drugs that are used to control tachycardia.  相似文献   

19.
西藏林芝地区藏族健康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西藏林芝地区藏族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为防治高原高尿酸血症和相关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尿酸酶法对在某院体检的2867例藏族健康体检者的血尿酸水平进行测定,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段(≤30岁、31~40岁、41~50岁、≥51岁)、不同性别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检出率。结果2867例中高尿酸血症782例(27.3%);男性646(22.50%),女性136例(4.74%),男女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之比为4.75∶1,男性明显多于女性(χ2=85.5,P<0.01)。2867例血尿酸水平平均为(369.7±126.8)μmol/L,其中男性、女性血尿酸水平分别为(389.4±141.5)μmol/L和(316.7±89.5)μmol/L,男性明显高于女性(t=16.4,P<0.05)。结论林芝地区藏族人群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了藏族群众的健康,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同时应针对藏族饮食和民族特点开展健康教育以预防和控制高尿酸血症和相关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Adenovirus infection in intussusception in children in Taiwa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 J Clarke  I A Phillips  E R Alexander 《JAMA》1969,208(9):1671-16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