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6年3月我院手足口病患儿资料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水平测定。结果 327例手足口患儿总T淋巴细胞CD3~+、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CD3~+CD4~+、抑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D3~+CD8~+、CD4~+/CD8~+比值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足口患儿具有明显的免疫功能下降及免疫调节紊乱。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负性共刺激分子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外周血、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D4~+T、CD8~+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1例OSCC患者作为OSCC组,选取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CD8~+T淋巴细胞上TIM-3的表达水平,进一步探讨其与O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TIM-3在OSCC患者外周血CD4~+T、CD8~+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IM-3在OSCC患者癌组织中CD4~+T、CD8~+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OSCC患者外周血中CD4~+T、CD8~+T淋巴细胞上TIM-3的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OSCC患者(P<0.05)。TIM-3在OSCC患者癌组织中CD4~+T、CD8~+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部位、肿瘤大小、病理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 TIM-3在OSCC患者外周血和癌组织中CD4~+T、CD8~+T淋巴细胞上呈高表达,且OSCC患者外周血中CD4~+T、CD8~+T淋巴细胞上TIM-3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有关,TIM-3可能参与OSCC的发生发展,并有望成为OSCC新的生物标志物及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虫草素体外对肿瘤相关CD4~+T淋巴细胞肿瘤杀伤作用及其内在机制。方法通过移植瘤分离得到肿瘤相关CD4~+T淋巴细胞,运用MTS法研究虫草素对肿瘤相关CD4~+T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运用LDH法研究虫草素处理后的肿瘤相关CD4~+T淋巴细胞对于其共孵育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运用ELISA法对CD4~+T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共孵育后的细胞上清中的细胞因子进行检测,同时运用Western blot法对虫草素处理后的CD4~+T淋巴细胞中的相关蛋白进行研究。结果虫草素能够促进肿瘤相关CD4~+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杀伤作用且呈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虫草素能够降低肿瘤相关CD4~+T淋巴细胞的PD-1蛋白表达,增强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且促进IL-2、IFN-γ的表达。结论虫草素能够促进肿瘤相关CD4~+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杀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免疫检查点PD-1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测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早期激活标志CD69的表达。方法:静脉采集慢性乙肝患者普通肝素抗凝血2ml,在植物血凝素(PHA)20μg/ml条件下进行全血培养,4h后用双色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CD69的表达。结果:正常人外周血只有很少量CD4+与CD8+T淋巴细胞表达CD69分子,经PHA刺激后CD4+与CD8+T淋巴细胞CD69的表达率明显升高,较刺激前有统计学差异(P<0.01)。同样,慢性乙肝患者在激活前后也有统计学差异(P<0.01);慢性乙肝患者在PHA刺激前有一部分CD4+、CD8+T淋巴细胞表达CD69分子,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研究结果可能与乙肝患者体内病毒免疫紊乱有关系。  相似文献   

5.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3):224-22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判定其与BODE指数及急性加重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选择69例COPD患者(吸烟者44例,非吸烟者25例)和50例健康志愿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受试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COPD患者的BODE指数及1年随访期内COPD患者急性加重住院治疗次数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关系。结果:COPD组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和CD4~+/CD8~+比例均低于健康志愿组(P<0.01),而CD8~+T淋巴细胞无明显改变(P>0.05);COPD吸烟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和CD4~+/CD8~+比例明显低于COPD非吸烟者(P<0.01),CD3~+、CD8~+T淋巴细胞与COPD非吸烟者相比无差异性(P>0.05)。CD4~+T淋巴细胞和CD4~+/CD8~+比例与BODE指数显著负相关(r=-0.440、P=0.000;r=-0.456、P=0.000),而CD3~+、CD8~+T淋巴细胞与BODE指数无明显相关性(r=-0.200、P=0.099;r=-0.207、P=0.088);CD3~+、CD4~+T淋巴细胞和CD4~+/CD8~+水平与COPD急性加重次数呈明显负相关(r=-0.264、P=0.028;r=-0.296、P=0.013;r=-0.245、P=0.042),而CD8~+T淋巴细胞与COPD急性加重次数无明显相关性(r=-0.005、P=0.967)。结论:CD4~+T淋巴细胞和CD4~+/CD8~+水平可能与COPD的严重程度和COPD急性加重密切相关,且吸烟影响COPD患者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  相似文献   

6.
在移植免疫中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的信号传导等问题仍然是研究的重点课题。免疫系统中T淋巴细胞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T淋巴细胞若未进入激活状态,就无法启动由细胞因子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亦不会启动机体免疫系统。参与T淋巴细胞激活表达的基因大约70余种。T细胞激活后发生各种功能性亚群分化,CD4和CD8T细胞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元生血方提取物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1)纳入ITP患者10例和健康志愿者10例,抽取受试者外周血制备淋巴细胞悬液,以10%、5%、2.5%、1.25%、0.625%浓度的益元生血方水提物干预ITP患者淋巴细胞悬液,培养时间分别为24 h、36 h、48 h、72 h,检测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益元生血方水提物培养的ITP患者T淋巴细胞增殖的活性,以确定益元生血方水提物作用的最佳药物浓度和最佳培养时间。(2)根据试验需求,结合上述试验结果,设正常对照组、ITP未干预组和ITP干预组,正常对照组为健康志愿者淋巴细胞混悬液+完全RPMI-1640培养液,ITP未干预组为ITP患者淋巴细胞混悬液+完全RPMI-1640培养液,ITP干预组为ITP患者淋巴细胞混悬液+"最佳药物浓度"益元生血方灭菌提取物,培养时间为"最佳培养时间"。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D4~+、CD8~+、IFN-γ、IL-4、IL-17、CD4~+CD25~+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结果:(1)当培养时间为36 h,益元生血方水提物药物浓度为5%时,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最佳。(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TP未干预组CD4~+、CD4~+CD25~+、IL-4 T淋巴细胞表达及CD4~+/CD8~+比值均降低(P0.05),CD8~+、IFN-γ、IL-17 T淋巴细胞表达及IL-17/CD4~+CD25~+、IFN-γ/IL-4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与ITP未干预组比较,ITP干预组CD4~+、CD4~+CD25~+、IL-4 T淋巴细胞表达及CD4~+/CD8~+比值均升高(P0.05),CD8~+、IFN-γ、IL-17 T淋巴细胞表达及IL-17/CD4~+CD25~+、IFN-γ/IL-4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益元生血方可通过调节ITP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分化调节免疫,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表面分子CD4 、CD2 8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变化。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2 1例ITP患者和 9例正常对照外周血淋巴细胞CD+4、CD+2 8、CD+4CD+2 8的表达率以及CD+4T淋巴细胞中的CD+2 8表达率。结果 :ITP患者外周血CD+4、CD+2 8、CD+4CD+2 8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 ,但CD4 细胞中CD+2 8表达与正常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IT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CD+2 8表达率与CD+4表达率呈正相关。结论 :ITP患者CD+4T淋巴细胞减少并非因协同刺激信号分子CD2 8表达下降所致 ,CD+4T淋巴细胞无协同刺激信号分子CD2 8表达缺陷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乙型肝炎患者病情程度的关联性。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接收的乙型肝炎患者72例为肝炎组,其中轻度18例,中度30例,重度24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2例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并分析其与乙型肝炎患者病情程度关联性。结果肝炎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肝炎组中度、重度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肝炎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随病情程度加重而逐渐递减(P0.05),肝炎组重度CD4~+/CD8~+比值低于轻度者(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与乙型肝炎病情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情程度呈负相关,故检测乙型肝炎细胞免疫指标,可为临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时对症治疗、疗效评估提供科学合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CD4 、CD8 T淋巴细胞SLAM基因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磁珠的方法对2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及10例正常人外周血CD4 、CD8 T淋巴细胞进行分离,RT-PCR对CD4 、CD8 T淋巴细胞SLAM基因表达进行分析。结果SLE患者CD4 、CD8 T淋巴细胞SLAM mRNA表达增加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结论SLAM介导的T淋巴信号通路转导异常可能在SLE患者T淋巴细胞激活异常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周迪  马永娟  王彬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5):131-134
目的探讨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外周静脉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7年4月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的150例艾滋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给予高效联合抗病毒疗法(HAART)治疗,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时患者外周静脉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情况,并分析影响患者外周静脉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加量的相关因素。结果 HAART治疗后,150例患者的外周静脉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存在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呈现增长的趋势,且治疗3、6、9及12个月时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以及治疗方案对患者外周静脉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加量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0岁、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BMI≥23 kg/m~2及无药物漏服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加量均明显高于年龄≥40岁、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BMI23 kg/m~2及有药物漏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有利于提高艾滋病患者外周静脉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且治疗效果与患者的年龄、BMI、治疗时机及服药依从性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4):121-12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19年8月于我院住院的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研究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并与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照1组)和45例肺结核患者(对照2组)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表达率、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表达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1组(P0.05),但研究组和对照2组患者的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表达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NK细胞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主要是CD4~+T淋巴细胞、NK细胞表达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并建立江苏省汉族健康人群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的正常参考值?方法:采用MultiTEST 4色荧光抗体以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对460例10~64岁江苏省汉族健康人外周静脉血进行标记检测并分析结果,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以百分位数法确定95%参考值范围?结果:男性和女性的CD3+T细胞的百分率?CD3+CD4+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的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现为女性高于男性;CD3+T细胞的绝对值?CD3+CD8+T细胞百分率及绝对值?CD3+CD4+T细胞绝对值没有性别差异?T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各个指标在不同年龄组之间有差异,表现为CD3+T细胞的绝对值?CD3+CD8+T细胞绝对值?CD3+CD4+T细胞绝对值总体来说随年龄增长而有所下降?江苏地区健康汉族人群T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参考值范围(P5~P95):CD3+T细胞百分率为50%~79%,CD3+T细胞绝对数为902~2 665个/μl,CD3+CD8+T细胞百分率为15%~37%,CD3+CD8+T细胞绝对值为281~1 106个/μl,CD3+CD4+T细胞百分率为25%~48%,CD3+CD4+T细胞绝对值为453~1 365个/μl,CD4+/CD8+的比值为0.77~2.70?结论:初步建立了江苏省汉族健康人群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参考范围,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研究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洪俊  黄其通 《四川医学》2012,33(8):1462-1465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HCV基因型、肝脏炎症以及与IFN-α治疗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41例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进行测定。同时对HCV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未经治疗感染者的激活T细胞(CD3+HLA-DR+)、激活CD4+T细胞(CD4+HLA-DR+、CD4+CD25+)及NK细胞(CD3-CD16/CD56+)均低于正常(P0.05);CD8+T(CD8+CD3+)细胞、激活CD8+T细胞(CD8+HLA-DR+、CD8+CD38+)及B细胞(CD19+)均高于正常(P0.05);在使用干扰素-α(INF-α)对有症状感染者治疗后:INF-α能显著提高受治者外周血激活T细胞(CD3+HLA-DR+)、激活CD4+T细胞(CD4+HLA-DR+、CD4+CD25+)及NK细胞(CD3-CD16/CD56+)的百分比(P0.05);同时降低CD8+T(CD8+CD3+)细胞、激活CD8+T细胞(CD8+HLA-DR+、CD8+CD38+)及B细胞(CD19+)的百分比(P0.05)。另外,还发现在伴有肝脏炎症的患者中,CD8+(CD8+CD3+)细胞、激活CD8+T细胞(CD8+HLA-DR+、CD8+CD38+)要明显高于不伴有炎症的者(P0.05),而NK细胞(CD3-CD16/CD56+)则要显著低于不伴有炎症者(P0.05);不同HCV基因型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存在着较严重的失调;CD8+细胞可能在丙型肝炎患者肝脏的炎症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而INF-α的抗病毒作用的机理之一可能是通过调节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来实现的。不同HCV基因型感染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未见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手足口病(HFMD)患儿脑脊液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探讨其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儿科住院的EV71型HFMD患儿250例作为研究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手足口病诊治指南(2013年版)》诊断标准分为两组,其中150例患儿无合并症作为普通组;100例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作为重症组。重症组根据治疗结果分为痊愈组、后遗症及死亡组。使用四色流式细胞仪检测250例EV71型HFMD及100例热性惊厥患儿脑脊液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3~+CD8~+、CD3~+CD56~+)的数量。结果 EV71型HFMD普通组和对照组脑脊液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3~+CD8~+)的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普通组CD3~+CD56~+的数量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脑脊液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3~+CD8~+、CD3~+CD56~+)的数量均低于普通组(P0.05)。脑脊液T细胞亚群(CD3~+CD4~+、CD3~+CD8~+、CD3~+CD56~+)的数量在死亡组最低、后遗症组次之,痊愈组恢复至接近正常值,三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与EV71型HFMD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不同基因分型(B型和C型)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激活亚群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2008年11月~2010年12月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175例CHB患者,另选取43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和CD3+CD8+)及激活亚群(CD3+HLA-DR+、CD4+HLA-DR+和CD8+HLA-DR+)的表达,荧光PCR法检测HBV基因型,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血清HBeAg含量。结果 B基因型HBeAg(+)组与C基因型组间CD8细胞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C基因型患者CD8细胞高于B基因型。各组间CD3、CD4淋巴细胞及激活亚群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HB患者不同基因分型与机体细胞免疫尤其是CD8细胞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外周血和肝脏内淋巴细胞及其活化状态(分子标记:HLADR+CD3+)、初始T细胞(CD45RA)、记忆T细胞(CD45RO)及趋化因子受体CXCR3,了解肝内淋巴细胞活化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流式细胞法检测两种肝病患者外周血和肝内淋巴细胞分子标记CD3、CD4、CD8、HLADR+CD3+、CD45RA、CD45RO、CXCR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BC患者在外周血中以CD4+T淋巴细胞为主,肝内浸润淋巴细胞CD8+T和CD4+T淋巴细胞无明显差异;肝内与外周血比较:CD4+T淋巴细胞明显减少,CD4/CD8比例明显降低, HLADR+CD3+T淋巴细胞差异无显著性,CD45RA明显低于外周血,CD45RO则差异无显著性,CXCR3高于外周血中.与NASH患者比较:PBC患者肝内CD4+T细胞增多,CD4/CD8上升,HLADR+CD3+增高,CD45RO、CD45RA减少,CXCR3增多;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HLADR+CD3+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CD45RA减少,CXCR3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PB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其活化状态与肝内免疫状况有关;肝内CD4+T淋巴细胞较NASH患者增多,提示CD4+T的活化和增殖是PBC发生和发展的关键环节;记忆性T淋巴细胞数量(CD45RO)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能是自身免疫反应得以不断进行的原因;CXCR3与T淋巴细胞向肝脏定向迁徙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患儿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和功能的变化,探讨SSNS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疾病组23例初发SSNS患儿活动期及缓解期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同时以16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进行相同检测?【结果】 SSNS患儿疾病活动期外周血CD3+CD8+T细胞低于对照组,CD4/CD8比值上升,P < 0.05;CD3+T?CD3+CD4+T?mCD25+T?CD40L+T细胞及CD19+B?CD19+CD23+B?CD40+B细胞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缓解期外周血CD3+T?CD3+CD4+T?CD3+CD8+ T?CD40L+T细胞下降,P < 0.05; CD4/CD8比值较活动期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T淋巴细胞免疫紊乱,特别是CD4/CD8比值失衡参与了SSNS的疾病过程,糖皮质激素通过影响T淋巴细胞,恢复CD4/CD8平衡,诱导病情缓解?本研究未发现B淋巴细胞参与SSNS发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比例变化,分析Treg对IM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IM患儿60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于本院儿童保健门诊行体检的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观察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比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前CD3+T细胞比例、CD3~+CD8~+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 CD3~+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CD3~+T细胞比例、CD3~+CD8~+T细胞比例均低于观察组治疗前; CD3~+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前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IM患儿存在T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Treg细胞水平的降低,可能参与IM患儿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及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将52例CHD患者根据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结果分为A组(5~20分,17例)、B组(21~40分,20例)和C组(>40分,15例)。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测定3组白细胞分化抗原分化群(CD)3+、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评价各组间差异,并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冠状AS病变程度(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A组比较,B、C 2组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均明显升高(均P<0.05);与B组比较,C组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r=0.702、0.472,均P<0.05)。结论老年CHD患者冠状AS病变严重程度与CD4+T淋巴细胞水平有关,检测其水平有助于临床病情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