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水蛭素和重组链激酶联合应用于脑内出血(ICH)血肿腔中对血肿周围脑组织的影响.方法 72只SD雄性大鼠制成ICH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重组链激酶组、水蛭素 重组链激酶组(联合组),各组分别在ICH后8 h、16 h、24 h、48 h向血肿腔中注入生理盐水、重组链激酶、或重组链激酶加水蛭素.ICH后72 h处死大鼠,观察脑组织中的含水量、Na 、K 以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结果在ICH后8 h、16 h、24 h、48 h应用重组链激酶,可引起脑组织含水量增加以及Na 、K 的变化(P<0.05),在ICH后8 h重组链激酶组,脑组织中伊文思蓝(Evans blue,EB)含量明显升高(P<0.05).联合组与重组链激酶组比较脑组织的含水量在8 h、16 h、24 h、48 h明显降低(P<0.05),脑组织中EB含量在8 h、16 h、24 h、48 h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 ICH血肿腔内单独应用重组链激酶可加重ICH血肿周围脑组织的损伤,联合应用水蛭素不但可防治重组链激酶溶化血块时对脑组织的损伤,而且还可降低血肿本身所释放的毒性物质所引起的脑水肿及血脑屏障的破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脑出血后血肿腔内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AP)对血肿周围脑组织的影响。方法72只SD雄性大鼠制成ICH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r-TPA组、水蛭素组,各组分别在ICH后4 h、8 h、12 h、16 h于血肿腔中注入生理盐水、r-TPA、或r-TPA加水蛭素。ICH后24 h处死大鼠,观察脑组织中的含水量、Na~ 、K~ 以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结果在ICH后4 h、8 h、12 h、16 h应用r-TPA,可引起脑组织含水量显著增加(P<0.05),Na 、K~ 的明显变化(P<0.05)以及脑组织中伊文氏蓝含量明显升高(P<0.05)。如同时加用水蛭素则可明显减少上述变化(P<0.05)。结论ICH后血肿腔中应用纤溶酶原激活剂可加重ICH后血肿周围脑组织的损伤,联合应用水蛭素不但可防治纤溶酶原激活剂溶化血块时对脑组织的损伤,而且还可降低血肿本身所释放的毒性物质所引起的脑水肿及血脑屏障的破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创清除血肿和局部应用重组水蛭素对大鼠出血性脑水肿的治疗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脑出血组、微创组、水蛭素组、微创 水蛭素组,治疗时间点统一为出血后3h,以自体血注入大鼠尾状核方法建立脑出血模型,应用干-湿重法观察脑水肿变化,HE染色观察水肿细胞形态。每组每时相点(12h、24h、48h、72h、7d)6只大鼠。结果脑出血组和各治疗组脑含水量与生理盐水组在12h、24h、48h比,P<0.05;7d时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微创组与脑出血组组间比较,P>0.05;微创 水蛭素组与脑出血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脑出血后早期(<3h)分别予以微创清除血肿、局部应用水蛭素及二者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脑水肿,尤其微创与凝血酶抑制剂联合应用为脑出血治疗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阿加曲班对大鼠脑出血模型脑水肿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阿加曲班对大鼠脑出血模型脑水肿的作用.方法取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300~350g,随机分为A、B、C、D、E组,每组8只.大鼠用10%水合氯醛(350mg/kg)腹腔注射麻醉后,经立体定向分别向右侧尾状核区注入生理盐水60μl、无肝素自体血50μl 生理盐水10μl、无肝素自体血50μl Argatroban生理盐水溶液(0.5μl/ml)10μl、含10U凝血酶生理盐水溶液50μl 生理盐水10μl、含IOU凝血酶生理盐水溶液50μl Ar-gatroban生理盐水溶液(0.5μg/ml)10μl.48h后,断头处死,测定脑含水量,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C、E两组脑组织含水量降低,与B、D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别(P<0.05);B组与D组比较脑组织含水量无明显差别(P>0.05).HE染色观察:B组可见血肿周围脑组织水肿,炎症细胞渗出,脑组织疏松,神经细胞呈气球样变、坏死;D组可见注射部位脑组织水肿,脑组织疏松,炎症细胞渗出;C、E两组上述改变减轻;A组未见血肿及局部明显病理学改变.结论阿加曲班可减轻凝血酶造成的脑水肿;可减轻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脑水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实验性脑出血(ICH)血肿周围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表达及其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建立大鼠ICH模型,制模后1h、3h、6h、12h、24h、36h、48h、72h、7d共9个时间点分别用干湿重法测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EB)检测血-脑屏障(BBB)通透性,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血肿周围组织的TIMP-1的表达;分析三者间的关系,并与假手术组相比较。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ICH后各时间点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和EB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0.01),均于ICH48h达到高峰,且二者呈正相关(r=0.940,P<0.01);TIMP-1在ICH12~36h表达明显减低,ICH1~24h TIMP-1表达量与脑组织含水量以及EB含量呈负相关(r=-0.922,-0.950,均P<0.05)。结论大鼠ICH后血肿周围脑组织TIMP-1表达下调,可能促进了ICH早期的脑水肿形成。  相似文献   

6.
H-7在脑出血后脑损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异喹啉磺酰类(H-7)在脑出血后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脑出血组、H-7治疗组,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治疗组应用H-7每12 h腹腔注射一次。分别用伊文思蓝(EB)测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干-湿重法测脑组织含水量,同时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H-7治疗组可以明显改善大鼠脑出血后BBB通透性(P<0.05),血肿周围脑水肿明显减轻(P<0.05),并且减少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炎症细胞浸润。结论H-7通过抑制PKC,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血脑屏障的开放和炎症细胞浸润,揭示PKC参与了脑出血后脑损伤。  相似文献   

7.
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MMP-9、TIMP-1表达对脑水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系(MMPs)的成员明胶酶-9(MMP-9)和内源性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1)表达对脑水肿的影响。方法:Wiste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出血组,各组又分为6、24、48、72、120h等5个时间点。测定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示踪剂伊文思蓝(EB)含量和MMP-9、TIMP-1表达。结果:出血后脑组织含水量在72h、EB含量在48h、MMP-9和TIMP-1表达在48h达到高峰,血脑屏障(BBB)在各时间点均有破坏。结论:出血后MMP-9表达可导致BBB通透性增加,TIMP-1通过抑制MMP-9的表达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8.
实验性脑出血急性期凝血酶致病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观察凝血酶特异性抑制剂水蛭素对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微管相关蛋白2(MAP2)表达及脑组织含水量变化的影响,探讨凝血酶在脑出血后继发性损伤中的致病机制。方法采用自体未抗凝动脉血注入法,制作实验性脑出血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脑出血组、水蛭素组。采用干湿比重法定量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脑出血后MAP2的变化。结果脑出血后6h开始MAP2表达逐渐减弱(P<0.05),3d达到最低(P<0.05)。脑出血后脑组织含水量逐渐增加,从1d开始增加显著(P<0.05),3d达高峰(P<0.05)。水蛭素组,均较相应时间点单纯出血组脑组织含水量降低(P<0.05);MAP2阳性细胞数目增多(P<0.05),变形程度减轻,染色加深。直线回归分析表明,脑出血后1周内MAP2的变化与脑组织含水量变化呈负相关关系。结论脑出血急性期凝血酶可能通过MAP2的破坏发挥其致病作用;血肿局部应用水蛭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水蛭素对抗脑出血后脑水肿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凝血酶在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和水蛭素抗水肿的作用.方法健康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A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B组生理盐水+水蛭素;C组血+生理盐水;D组血+水蛭素.采用立体定向注射方法,用微量注射器在右侧尾状核部位注入自体未凝血(C、D组)或等量生理盐水(A、B组)50μl,留置20min后同部位2次注射10μl生理盐水(A、C组)或等量水蛭素溶液(B、D组,浓度2u/μl).术后第3d断头取脑,测定脑水含量.结果 A、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外,其余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酶可以引起脑出血后脑组织水肿,水蛭素可以抑制凝血酶所引起的脑水肿,且水蛭素本身不对脑组织产生任何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Rho GTP酶(RhoA)的表达变化及地佐环平(dizo-cilpine,MK-801)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在脑出血后脑损伤中N-甲基-D-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与RhoA的相关性。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出血组和治疗组,采用鼠尾自体血注入尾状核法建立大鼠脑出血3d模型,治疗组用MK-801在脑出血模型前1h腹腔注射,分别用伊文思蓝(Evans blue,EB)测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干-湿重法测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Western blot法测定患侧RhoA在各组的表达量。结果 MK-801治疗组较脑出血BBB通透性明显降低(P<0.05),血肿周围脑水肿明显减轻(P<0.05),RhoA表达量明显较少(P<0.05)。结论 MK-801能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血脑屏障的开放,揭示MK-801通过抑制RhoA的表达可能参与出血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11.
局部亚低温对脑出血后水肿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对大鼠脑出血后水肿形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脑出血组;脑出血加局部亚低温组;凝血酶加局部亚低温组。应用Evans-Blue测定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应用干湿重法测定脑水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鼠注血后6h开始出现脑组织水含量和BBB通透性的增加,在72h达到高峰,然后逐渐消退。不同时程局部亚低温均可以显著降低脑出血后72h时脑组织水含量及BBB通透性(P<0.01),其中给以4h局部亚低温时,降低最明显。注射凝血酶6h后,脑组织水含量及BBB通透性显著增高(P<0.01),于24~48h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凝血酶 局部亚低温组在各个时间点与凝血酶组相比,脑组织水含量及BBB通透性明显降低(P<0.01)。结论局部亚低温可能是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毒性作用来减轻脑出血后水肿的形成及血脑屏障的破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对大鼠自体血注入法脑出血模型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局部亚低温减轻脑出血后水肿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40只,随机分为脑出血(ICH)组和脑出血加局部亚低温(ICH H)组。每组分为对照、脑出血后6h、24h、72h、5d、7d共6个亚组,ICH H组于注血后立即给以4h的局部亚低温治疗,各亚组分别进行血脑屏障(BBB)通透性、脑水含量的检测以及应用RT-PCR及Western印记对MMP-9进行测定。结果ICH组大鼠脑内注血后6h开始出现脑组织水含量(P<0.01)及BBB通透性(P<0.05)的显著增加,二者在72h达到高峰,然后逐渐消退,ICH组MMP-9蛋白表达量与脑含水量和血脑屏障通透性呈正相关(r=0.88和r=0.96),ICH组MMP-9 mRNA表达量也与脑含水量和血脑屏障通透性呈正相关(r=0.78和r=0.85)。ICH H组大鼠脑组织水含量、BBB通透性以及MMP-9蛋白的表达与ICH组各时间点相比较,明显降低,而MMP-9 mRNA的表达与ICH组相比仅有轻度下降。结论脑出血后MMP-9的变化与BBB通透性和脑水肿密切相关,局部亚低温可以抑制脑出血后MMP-9蛋白表达的增加以及脑水肿的形成。提示局部亚低温可能通过影响MMP-9的变化来抑制脑出血后的水肿形成。  相似文献   

13.
实验性大鼠脑出血后TNF-α、ICAM-1的表达和脑水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TNF-α、ICAM-1在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利用立体定向技术建立中等 量大鼠自体尾动脉血脑出血模型(50μl),于脑出血后6h、24h、48h、72h处死大鼠,进行脑含水量测定,并于脑出血后3h、 6h、12h、24h、48h、72h、7d处死大鼠,进行TNF-α、IGAM-1的免疫组化染色,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大鼠脑出血 后脑水肿于48h达到高峰;大鼠脑组织表达TNF-α也于48h达到高峰,高于假手术组,分别为58.4±6.19和2±1.12,P <0.01;ICAM-1表达72h达高峰,与假手术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7.8±0.84和0.8±0.84,P<0.01。结论: TNF-α、ICAM-1在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表达的高峰与脑水肿高峰存在时间上的相关性,提示高表达的TNF-α、ICAM- 1可能参与了脑水肿形成。  相似文献   

14.
脑出血大鼠脑红蛋白表达与脑含水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内脑红蛋白(Ngb)的表达,探讨其与脑出血后脑水肿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脑出血组。脑出血组和假手术组动物在模型建立后1、6、24、48、72h5个时间点各随机分为5个亚组。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将自体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模型(假手术组注入生理盐水),用干湿重法测定脑出血后脑含水量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检测脑出血后不同时间脑组织内Ngb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或正常对照组比较,脑出血组1h时血肿周围脑组织内Ngb表达开始增高(P〈0.05),24h时脑含水量开始升高(P〈0.05),二者均在48h时达到高峰并持续至72h(P〈0.01)。结论:脑出血后脑组织内Ngb表达上调。脑出血后Ngb表达水平的变化与脑水肿的发生、发展在时间上不完全同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发生机制及铁络合剂的作用。方法将0.3ml自体血和0.3ml自体血 100mg去铁胺分别注入兔的两侧额叶,测定血肿周围脑组织的水含量。结果自体血注射后4h开始出现水肿,72h达高峰;去铁胺可减轻其水肿程度。结论红细胞在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铁络合剂可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  相似文献   

16.
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转铁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大鼠自发性脑出血 (ICH)后不同时间脑组织中转铁蛋白 (Tf)的表达及其规律。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技术注入自体不凝血建立实验性大鼠ICH模型 ,在不同时间断头取脑 ,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脑组织中Tf阳性细胞的表达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ICH后 6h血肿周围及同侧大脑皮质Tf阳性细胞的表达增高 ,72h达高峰 ,然后下降 ,但第 7d时仍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ICH后血肿周围和同侧大脑皮质Tf阳性细胞表达增高 ,推测Tf可能参与了ICH后神经元的保护并减轻迟发性脑水肿  相似文献   

17.
凝血酶对血脑屏障通透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凝血酶 (thrombin,TM)对血脑屏障 (blood 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5 4只 SD大鼠随机分为 A、B、C 3组。 A组在右侧基底节立体定向注入 TM;B组注入 TM+组织蛋白酶 G(Cathepsin G,CATG) ;C组注入生理盐水。A、B组又随机分为注入后 6 h、2 4 h、4 8h、72 h亚组 ,应用干湿重法测定脑水含量 ,应用 Evans- blue测定 BBB通透性。结果  TM脑内注射后 6 h同基底节区 BBB通透性明显增加 (P<0 .0 5 ) ,2 4 h时达高峰 (P<0 .0 1) ,持续至 4 8h(P<0 .0 5 ) ,然后逐渐消退 ,脑水含量的变化规律与 BBB通透性的变化类似。TM+CATG组在各个时间点 BBB通透性和脑水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P>0 .0 5 )。结论  TM增加 BBB通透性是其诱发脑水肿形成的主要机制。 TM对 BBB通透性的影响可能是通过激活蛋白酶激活受体 - 1(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 1,PAR- 1)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与水通道蛋白4(AQP4)的关系及尼膜同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自体动脉血注入尾状核法制成大鼠脑出血模型,RT-PCR法观察AQP4mRNA的表达,伊文思兰法测量BBB通透性,干湿重法计算脑含水量表示脑水肿。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出血组及尼膜同组BBB通透性均在出血后6h开始升高(0.5955±0.0956、0.5092±0.0309),1d~3d最高(0.8889±0.0968、0.7826±0.0339和0.7914±0.0520、0.7442±0.0753),尼膜同组低于脑出血组(P<0.05);两组AQP4mRNA表达也于6h即开始升高(1.06±0.12、0.90±0.15),3d时达到高峰(1.34±0.14对1.27±0.14),尼膜同组低于脑出血组(P<0.05);BBB通透性与AQP4mRN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86,P<0.01),与脑水肿变化趋势一致。结论脑出血后可能通过上调APQ4mRNA表达,增加BBB通透性,参与脑水肿形成,尼膜同可抑制此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