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1篇
内科学   39篇
神经病学   16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39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肌营养不良蛋白聚糖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广泛表达于各种组织的基底膜和细胞膜交界面。肌营养不良蛋白聚糖基因在骨骼肌等多种类型的细胞中表达,虽然肌营养不良蛋白聚糖基因突变本身未发现与疾病有关。但是,肌营养不良蛋白聚糖翻译后加工(主要是糖基化)水平的改变会导致肿瘤等疾病。文中对肌营养不良蛋白聚糖的结构和作用、肌营养不良蛋白聚糖与疾病的关系、肌营养不良蛋白聚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70例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脑电和诱发电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脑电和诱发电位在评价持续性植物状态(PVS)疗效和预后的作用。方法:对入院的70例PVS患者治疗前根据PVS评分量表进行评价、检查脑电、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经过促醒和康复治疗,分别在治疗3个月及意识恢复后复查,并根据PVS评分量表评价疗效。每项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量化分级评分,将治疗前后和意识恢复前后电生理结果进行对比(t检验),分析电生理对PVS的评价意义。结果:意识恢复率为32.9%,总有效率为77.1%。治疗前后及意识恢复前后脑电检查都无明显差异,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可作为PVS评价疗效和判定预后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3.
脑血管病所致的迁延性昏迷、植物状态的康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我院自1992年1月-2003年12月采用综合促醒及康复手段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的迁延性昏迷、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VS)患者44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结合治疗方法和疗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中国农村黑龙江省东宁县全体居民进行流行病学普查,从而提供客观、可信的中国农村人群癫痫的流行病学资料。方法:应用癫痫流行病学调查表,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东宁县内4镇6乡全体居民进行面对面的流行病学普查,应查人口10823人,实查人口10151人,见面率93.8%,所有癫痫患者均经神经科医生检查诊断。结果:81例患者符合癫痫的诊断标准,癫痫的患病率为7.98/1000。50—59岁年龄段男女两性癫痫的患病率最高。癫痫的年发病率为9.85/100000。首次发病年龄在20岁之内的患者例数最多,超过50%的患者在此期间发病。特发性癫痫占79.0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是症状性癫痫的主因。最常见的发作类型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癫痫的治疗缺口(没有接受治疗或者治疗不完善的患者所占的比率)在农村地区高达60%。结论:中国农村黑龙江省东宁县癫痫的患病率很高,且以20岁以内发病居多,治疗缺口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中国农村黑龙江省东宁县全体居民进行流行病学普查,从而提供客观、可信的中国农村人群癫痫的流行病学资料.方法应用癫痫流行病学调查表,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东宁县内4镇6乡全体居民进行面对面的流行病学普查,应查人口10 823人,实查人口10151人,见面率93.8%,所有癫痫患者均经神经科医生检查诊断.结果81例患者符合癫痫的诊断标准,癫痫的患病率为7.98/1 000.50~59岁年龄段男女两性癫痫的患病率最高.癫痫的年发病率为9.85/100 000.首次发病年龄在20岁之内的患者例数最多,超过50%的患者在此期间发病.特发性癫痫占79.0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是症状性癫痫的主因.最常见的发作类型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癫痫的治疗缺口(没有接受治疗或者治疗不完善的患者所占的比率)在农村地区高达60%.结论中国农村黑龙江省东宁县癫痫的患病率很高,且以20岁以内发病居多,治疗缺口较大.  相似文献   
6.
局部亚低温治疗脑出血患者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近期疗效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脑出血患者按1:1配对分为亚低温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以常规治疗,亚低温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局部亚低温治疗48h,监测患者鼓膜温度和生命体征,采用多田氏公式计算脑水肿量,采用欧洲卒中评分方法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1周及2周后对照组脑水肿量分别为(21.52&;#177;5.52),(19.48&;#177;5.47)mL;而亚低温组脑水肿量分别为(17.14&;#177;4.57),(12.57&;#177;4.01)mL;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66,8.45,P&;lt;0.05)。治疗1周及2周后对照组欧洲卒中评分分别为(53.95&;#177;8.78),(62.43&;#177;7.95)分;亚低温组欧洲卒中评分分别(60.90&;#177;8.73),(71.38&;#177;7.21)分;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局部亚低温脑保护治疗结合常规治疗能减轻脑出血患者脑水肿量,减轻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正>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 syndrome,RESLES)是近年来提出的由各种病因引起的累及胼胝体压部的临床影像综合征,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为胼胝体压部(SCC)的卵圆形、条形病灶,可伴有双侧脑白质对称性弥漫性病变~([1,2]),一段时间后可完全消失。本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治疗后大多预后良好,一般不遗留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病因主要包括感染、代谢紊乱、高原性脑水肿、癫痫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对60例6 h以内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的同时,给予病灶侧局部亚低温治疗24 h和48 h,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结果亚低温治疗组在治疗后3,7,30 d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8 h亚低温治疗组在入院治疗后第30天其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明显高于24 h亚低温治疗组(P<0.005).结论①局部亚低温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适当延长亚低温治疗时间临床疗效更好.②医用半导体局部亚低温治疗仪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段淑荣  王勋  张璇  王德生  张黎明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1):6931-6933,i003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脑源性营养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影响,为康复训练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40只Wistar大鼠采用Longa颈外动脉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随机分为康复组、造模对照组,康复组每天进行1h滚筒、平衡木、转棒及网屏训练,造模对照组不予以康复训练。每组随机分为3,7,14,21d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各5只大鼠,分别于相应天数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每个时间点脑梗死灶周围BDNF的表达。结果:脑梗死后3,7,14d康复训练组大鼠脑梗死灶周围BDNF表达分别为(43.00&;#177;3.85),(64.29&;#177;4.34),(40.40&;#177;1.50)个/视野.较造模对照组[(22.10&;#177;2.60),(30.80&;#177;1.65),(20.99&;#177;1.83)个/视野]明显增加,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lt;0.05),且脑梗死后3d梗死灶周围BDNF表达即已增加,7d达到高峰,14d有所回落,至第21天康复训练组[(33.10&;#177;3.06)个/视野]与造模对照组[(31.40&;#177;1.38)个/视野]之间已无明显差异。结论:康复训练可诱导脑梗死灶周围BDNF的表达,通过其稳定细胞内环境以及促进树突中的某种蛋白合成,引起突触重塑等方面的作用,从而推动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新生血管情况、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其受体(FLK-1)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大鼠制备脑梗死模型后,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和造模对照组。康复训练组大鼠每天进行1h滚筒、平衡木、转棒及网屏训练,造模对照组置于普通笼中自由活动。每组分别于造模后3,7,14,21和28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梗死灶周围微血管数量(CD34标记)及VEGF和FLK-1的表达。结果(1)康复训练组术后14,21和28d行为学评分明显低于造模对照组(P〈0.05);(2)康复训练组大鼠脑梗死灶周围CD34阳性微血管数量在脑梗死后21和28d较造模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3)康复训练组大鼠各时间点梗死灶周围VEGF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4)康复训练组大鼠各时间点梗死灶周围FLK-1表达均较造模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康复训练可能通过诱导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保护神经细胞,并促进血管新生,改善梗死灶周围血液供应,从而促进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