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任丽蓉  何蔺  刘涛  王浩宇 《西部医学》2020,32(8):1132-1135
目的 探讨小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小管生成实验的最佳细胞浓度,从而为心脏微血管的研究提供体外实验模型。方法 组织块贴壁法培养小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将小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成5×103个/孔、1×104个/孔、2×104个/孔、3×104个/孔4组,并接种至Matrigel胶包被的48孔板中,细胞接种后24 h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拍照,并用Image J软件对形成的管腔数量、分支数量进行统计,统计结果用(x-〗±s)表示,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结果 组织块贴壁法可成功培养小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分离培养的小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vWF相关抗原阳性表达。细胞密度为5×103个/孔时无管腔样结构生成,当细胞浓度为1×104个/孔、2×104个/孔、3×104个/孔时可有管腔样结构生成。细胞浓度为2×104个/孔时形成的管腔数量及分支数量高于1×104个/孔、3×104个/孔(P<0.05)。 结论 分离培养的小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具有血管形成能力。在一定的细胞接种浓度范围内,接种的细胞密度越大,体外血管形成能力增强,但细胞浓度超过血管形成的最佳浓度后,随着接种细胞浓度的增大,小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血管形成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2.
HBV-DNA的定量检测对乙肝父婴与母婴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HBV阳性父亲和母亲及新生儿HBV-DNA的含量,研究父婴和母婴传播与HBV-DNA含量的关系。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父亲和阳性的孕妇血液中HBV-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以及脐血HBV-DNA且新生儿给予乙肝疫苗全程接种至1岁时,检测HBV-DNA,并根据父母HBV-DNA含量的不同分别分为A1(HBV-DNA<1.0×103Copies/ml)、B1(HBV-DNA为1.0×103~1.0×107Copies/ml)、C1(HBV-DNA>1.0×107Copies/ml)组,父母为A2(HBV-DNA<1.0×103Copies/ml)、B2(HBV-DNA1.0×103~1.0×105Copies/ml)、C2(HBV-DNA>1.0×107Copies/ml)组。结果脐血HBV-DNA阳性率:A1组为24.32%、B1组为38.71%、C1组为44.83%,A2组为14.70%、B2组为26.67%、C2组为39.29%。结论父婴传播与母婴传播均与血清HBV-DNA含量的高低有关,其HBV-DNA含量越高垂直传播的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 CGRP)对缺氧状态下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方法 用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建立缺氧模型 ,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在缺氧状态下细胞膜流动性 ,5 1铬释放率 ,台芬蓝摄取率和细胞内钙 ,镁含量的变化以及 1× 10 - 9,1× 10 - 8,1× 10 - 7mol.L- 1 CGRP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结果  1× 10 - 9,1×10 - 8,1× 10 - 7mol.L- 1 CGRP可降低缺氧 12 0 min时细胞膜流动性 ,5 1 铬释放率 ,台芬蓝摄取率及减少细胞内镁的丢失 ,1× 10 - 8mol.L- 1 CGRP的效果最好 .结论  CGRP对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具有直接保护作用 ,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浓度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Pio)对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分泌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Pio处理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ECV304)72 h,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上清液内NO和ET-1水平。结果(1×10-8~1×10-5)mmol/L Pio可显著促进ECV304细胞NO的释放和抑制其ET-1分泌,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结论Pio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NO释放和抑制其ET-1分泌,这可能是Pio血管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江雁  穆红  唐志琴  黄繁嫱 《陕西医学杂志》2008,37(12):1672-1674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定量测定血小板膜糖蛋白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静息状态和TRAP激活的血小板所结合单抗的分子数。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静息状态下GPⅢa和GPⅡb/Ⅲa密度[分别为(76.8±14.1)×103/血小板、(73.9±10.5)×103/血小板]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55.6±5.8)×103/血小板、(50.5±4.1)×103/血小板,P<0.05],TRAP活化后患者血小板GPⅢa和GPⅡb/Ⅲa密度[分别为(102.6±16.4)×103/血小板、(108.5±16.7)×103/血小板]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9.7±18.3)×103/血小板、(61.2±5.7)×103/血小板,P<0.01];患者血小板静息状态下,GMP-140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TRAP激活后患者血小板GMP-140表达[(1.21±0.41)×103/血小板]明显高于对照组[(0.87±0.26)×103/血小板,P<0.05];患者血小板静息和活化状态GPⅠb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呈较为活化状态,血小板膜糖蛋白测定对病情的分析和疗效的判断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离、纯化具有降血糖作用的仙人掌多糖组分。方法经热水提取、乙醇沉淀、DEAE 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色谱和Sephadex G系列凝胶滤过色谱纯化得到5种仙人掌多糖组分。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检测多糖纯度,凝胶色谱测定相对分子质量,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糖的组成。结果5种多糖都已达到电泳纯。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2.0×103、1.0×106、4.0×103、9.2×105、5.0×103。ODP1由鼠李糖组成,ODP2可能由鼠李糖和葡萄糖组成,ODP4可能由鼠李糖和D-半乳糖组成。ODP3和ODP5分别由鼠李糖和一未知糖组分组成。结论仙人掌多糖的提取没有必要采用脱蛋白、脱色素步骤,本实验所提取的仙人掌多糖是均一的。  相似文献   

7.
实验观察了15例成年心脏病患者体外循环(CPB)期间血清丙二醛(MDA)及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的变化。结果转机结束时左心房血白细胞总数(10.52±4.17)×10~9/L 及粒细胞(8.86±4.04)×10~9/L 均明显低于右心房血(11.43±3.53)×10~9/L 及(9.64±3.70)×10~9/L;同时血清 MDA(4.24±1.14μmol/L,血白细胞总数及粒细胞值均明显高于转流前[3.18±0.73μmol/L,(7.17±2.01)×10~9/L 及((5.35±1.57)×10~9/L]。提示 CPB 期间肺内有大量白细胞聚集,氧白由基产生增加,脂质过氧化加强,是造成肺内皮细胞损伤致肺功能不全的可能机理,并为临床探讨减少 CPB 心脏手术后肺功能不全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高压液相进料型催化微型反应器-色谱联合装置中,于温度340℃、350℃、360℃、370℃;临氢化压3MPa;催化剂装填量0.1—0.2克:颗粒40—60目;接触时间6—20g·h·mol~(-1);氢烃摩尔比为32:1、29:1、26:1等条件下,得到ZA-2型丝光沸石催化剂上,甲苯歧化反应本征动力学方程为r_J=K·P_J~(0.5),K=3.077×10~6exp(103 320/RT)。反应机理符合L-H的双位吸附机理,表面反应为控制步骤,机理模型为r_J=K_2[K_J P_J/(1+K_J P_J)]~2(式中r_J为甲苯的消耗速率,速度常数K_2=9.196×10~(12)exp(-7460 666/RT)(mol·g~(-1)·h~(-1));吸收常数K_J=1.347×10~(12)exp(623267/RT)(Pa~(-1));P_J为甲苯分压,Pa。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微滤和超滤对姬松茸子实体粗多糖分级纯化,获得最佳试验操作条件,考察各级相对分子质量范围内的多糖分布情况及所得制品的纯度。方法使用微滤和不同截留相对分子质量的超滤串联工艺。结果试验按相对分子质量将其分成>3×105、3×105~8×104,8×104~1×104以及<1×1044个级别,所得多糖质量分布比例约为5∶1∶3∶1。试验确定操作条件为室温,操作压力0.08~0.1MPa,微滤和各级超滤分别将各级多糖最高浓缩至45、35和25g/L。在低温下干燥制备的姬松茸多糖制品,质量分数高于70%,多糖总回收率高达83.7%。结论该工艺简单可行,姬松茸子实体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分布于>3×105和8×104~1×105。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掌握我省环境水体中天然放射性水平及对居民所致内照射剂量的危害程度,为国家制定有关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5~1986年度,对省内长江、黄河、澜沧江、内流区等四大水系进行采样分析调查,其结果表明:一、青海省水体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平均水平:总β、U、Th、~(226)Ra、~(40)K 分别为9.9×10~(-2)、3.6×10~(-2)、0.05×10~(-2)、1.4×10~(-2)、7.0×10~(-2),Bq·L~(-1)。属正常天然辐射水平。二、总β(45.0×10~(-2)Bq·L~(-1))、U(7.8×10~(-2)Bq·L~(-1))、Th(1.2×10~(-2)Bq·L~(-1))、~(226)Ra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表达β-半乳糖苷酶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LacZ)对于体外培养的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的转导效率。方法:将pAAV-LacZ、pAAV-helper、pAAV-RC用磷酸钙法共转染HEK293细胞,得到rAAV-LacZ;用氯仿处理-PEG/NaCl沉淀-氯仿抽提法浓缩纯化病毒;用AVSachTMELISA法rAAV2颗粒滴度测定试剂盒测定rAAV-LacZ的滴度;用不同MOI值(1.0×104~1.0×106v.g/cell)的病毒感染EPCs,48 h后,用β-Gal ELISA试剂盒测定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原位-βgal染色试剂盒染色,根据蓝染的阳性细胞占细胞总数的比率来估计rAAV-LacZ对于EPCs的转导效率。结果:rAAV-LacZ的滴度为9.6×1012v.g.ml-1;rAAV-LacZ对于EPCs的转导率约为60%,当MOI增加到106v.g/cell时,-βGal的表达量增至(31.40±2.51)ng.mg.protein-1。结论:rAAV-LacZ能够有效的转导EPCs,这为AAV载体应用于细胞生长因子与EPCs联合治疗缺血性血管疾病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对 Spitz 等方法略加改进后,以 SMMC-7721人体肝癌细胞系的完整细胞和牛甲状腺球蛋白(BTG)为免疫原,经小鼠脾内一次免疫后观察到的体液免疫应答结果.  相似文献   

13.
陈建丽  曹婷婷 《河南医学研究》2006,15(4):320-321,324
目的:体外研究维甲类化合物的衍生物ATRA对A549肺癌细胞株作用,探讨ATRA对肿瘤防治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常规培养的肺癌A549细胞用于试验,试验分1×10-5mol/L,1×10-6mol/L,1×10-7mol/L三组药物浓度和对照及空白对照5组,加药48h进行MTT测定,第6 d对1×10-5mol/L,1×10-6mol/L及对照组细胞进行流式细胞检测,并对1×10-5mol/L,1×10-6mol/L浓度进行电镜观察。结果:不同浓度ATRA对细胞增殖有明显地抑制作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增殖抑制有良好剂量效应关系,(r=0.968),细胞阻滞于G0/G1期,高浓度组电镜下见凋亡细胞。结论:ATRA可诱导A549细胞分化及凋亡,为临床应用ATRA化学预防肺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Caveolae是细胞膜表面特异性内陷微区,caveolin是caveolae的结构蛋白,维持caveolae的结构和功能。Caveolae/caveolin参与细胞的多种生命活动,包括胆固醇的转运、信号转导和细胞的胞吞、胞饮作用。Caveolae/caveolin参与了心血管系统多种调控作用,包括对内皮细胞的一氧化氮合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心肌收缩、心肌肥厚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均存在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平衡透析法在pH7.4,振动频率为140~160次/min,25℃恒温条件下,研究了喜树碱和秋水仙碱两种天然抗癌有效成分与人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喜树碱和秋水仙碱均能透过Viskisg纤维素膜.秋水仙碱与人血清蛋白二者的浓度均为1×10~(-5)~5×10~(-5)mol/L时,其结合率几乎为零,而喜树碱与人血清蛋白则有较强的结合力;当喜树碱的浓度为1×10~(-5)~2×10~(-5)mol/L,人血清蛋白浓度条5×10~(-6)~1×10~(-4)mol/L时,结合常数为9.58×10~4mol~(-1),并且喜树碱在人血清蛋白分子上有唯一的结合部位,经荧光光法测知,该结合部位在人血清蛋白分子的U部位.  相似文献   

16.
采用木瓜蛋白酶处理的兔红细胞花环形成试验和兔抗豚鼠免疫球蛋白标记的免疫微球花环形成试验及乳胶颗粒吞噬试验分别测定了2~4用龄豚鼠胸腺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结果显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分别占胸腺细胞的69~78%和0.7~2.6%。胸腺吞噬细胞含量甚少。胸腺T、B淋巴细胞总数随动物周龄、胸腺重量的增加而增加。第2~3周龄平均每日增加T细胞4029万、B细胞14万;第3~4周龄平均每日增加T细胞4986万、B细胞71万。第3~4周龄比第2~3周龄动物平均每日多增加T、B淋巴细胞各57万。  相似文献   

17.
胃泌素干预影响人结肠癌细胞P190RhoGAP磷酸化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胃泌素对人结肠癌细胞P190RhoGAP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使用胆囊收缩素2受体(CCK2R)的真核表达载体pCR3.1/CCK2R转染人结肠癌细胞株Colo320,上调胃泌素表达;使用胃泌素拮抗剂下调胃泌素表达。使用相同浓度的胃泌素(1×10-7mol/L)按时间梯度刺激细胞;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总FAK、酪氨酸磷酸化的FAK的表达情况,并确定FAK最大磷酸化时间点;以免疫沉淀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FAK最大磷酸化时间点的P190RhoGAP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结果:胃泌素引起FAK最大酪氨酸磷酸化作用时间点为12 h,胃泌素刺激12 h较0 h、胃泌素拮抗剂+胃泌素刺激12 h后P190RhoGAP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结论:P190RhoGAP为FAK的下游信号分子,酪氨酸磷酸化的P190RhoGAP在胃泌素-CCK2R-FAK信号通路引起肿瘤细胞的侵袭、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体外培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间质细胞分泌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浓度,并观察不同浓度的II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Ⅱ)对在位和异位内膜间质细胞分泌VEGF的影响。方法:分别给予原代培养的EMs患者在位与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不同浓度(1×10-10~1×10-6 mol/L)的GnRH-Ⅱ处理,不加GnRH-Ⅱ组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培养液中VEGF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体外培养的EMs患者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泌VEGF,培养48 h后分泌量与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0-10~1×10-6 mol/L的GnRH-Ⅱ可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体外培养的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泌VEGF(P<0.01),且对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抑制作用强于在位(P<0.01)。结论:EMs患者的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泌VEGF的能力与在位子宫内膜的相近,这对EMs的形成和发展可能起重要作用。GnRH-Ⅱ对EMs患者体外培养的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VEGF的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作用明显强于对在位内膜间质细胞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171例股骨体的曲率进行了测量,结果:左8.40×10~(-3)±2.60×10~(-4)cm~(-1),右7.87×10~(-3)±2.67×10~(-4)cm~(-1)。并对股骨长与其曲率进行了比较,提示身高与股骨体曲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成人大隐静脉内皮细胞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培养成人大隐静脉内皮细胞的有效方法。 方法: 采用胶原酶Ⅱ(0.2%)消化法收集大隐静脉内皮细胞, 原代培养高密度种植(1.5×104/cm2),传代培养低密度种植(0.8×104/cm2),自体血清(10%~20%)培养,胰酶(0.25%)-EDTA(1 mmol•L-1)消化,1∶3传代。结果:原代培养细胞,12~24 h贴壁70%~80%,2~3 d开始生长、延伸,(12.0±2.3)d细胞90%汇合,原代培养获取细胞数7.0×104/cm2。传代培养细胞,0.5~2.0 h贴壁80%~90%,3~5 h开始生长,(7.0±1.1)d长满瓶壁。传代细胞较原代细胞易于贴壁,生长旺盛。形态学可见细胞呈扁平状单层排列,梭形或多角形,典型的呈“铺路石”状改变;CD31相关抗原免疫荧光染色标记可见内皮细胞呈特异性黄绿色荧光;超微结构观察可见细胞表面有微绒毛,细胞浆内特异性的长杆状Weibel-Palade(WP)小体。 结论:该方法确实、有效,为组织工程内皮细胞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