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建英 《医学综述》2001,7(4):235-235,256
1961年国际复苏研究委员会将心肺复苏 (CPR)的概念扩展到心肺脑复苏 (CPCR) ,从而将脑复苏提到与心肺复苏同等地位。至目前CPR的成功率已有了明显提高 ,但CPR之后的脑复苏仍然是最难解决的问题。没有使用监护器的患者 ,其CPR成功而生存的只有不到 1 0 %没有脑损伤[1 ] 。自 70年代以来 ,研究脑复苏的专家进行了一系列脑复苏的研究 ,现仅将其最新进展简述如下。1 及时有效的CPR新方法的探索目前认为CPR的最终目的是脑复苏 ,脑复苏的最好治疗措施是迅速恢复自主循环 ,而恢复自主循环的最好时机应在CPR早期。近年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肺脑复苏(CPCR)的成功因素。方法:通过对我科1997年1月至1998年6月间19例心肺脑复苏成功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心肺脑复苏成功患者中,13例完全康复出院,6例因脑部原发疾病留有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后遗症。结论:①时间是主宰CPCR成功的一个最重要因素;②缩短基本生命支持(BLS)至进一步生命支持(ALS)的过程能取得更好的心肺复苏(CPR)效果;③脑复苏是CPCR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心肺复苏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 ,CPR)传统的抢救程序为ABC顺序 ,即开放气道 (air way)、人工呼吸 (breathing)、心脏按压 (cardiaccom pressing)。但最新研究表明 ,选择CAB抢救程序、早期除颤、有效药物复苏、循环支持 ,可提高复苏的成功率。本文就CPR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采用CAB顺序的缘由  新近院前急救的前瞻性研究表明 ,采用或不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对院前急救复苏及存活率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1] ,从而对ABC复苏顺序提出了挑战。尽管通…  相似文献   

4.
心肺脑复苏 (CPCR)是急诊医学的首要课题。及时畅通呼吸道 ,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是CPCR成功的关键。在施行CPCR时 ,ECC(标准胸外按压法ExternalChestCompresion)(1992 )把气管插管作为复苏通气支持的金标准[1] 。但多数医院 ,尤其是基层医院 ,形成了凡遇气管插管的患者均依赖麻醉科医生完成的惯例 ,延误了开通气道的时间 ,严重制约了CPCR的抢救效果。为尽快建立有效的人工呼吸 ,增加CPCR的成功率 ,我科自 1999年 6月— 2 0 0 1年 6月应用喉罩通气道 (LMA)代替气管插管抢救心跳、呼吸停止患…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研究胸外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术(ACD-CPR)在临床应用的复苏效果总结使用体会。方法 运用标准CPR和ACD-CPR二种方法对52例心肺复苏病人进行应用对照,监测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参数对其复苏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ACD-CPR较标准CPR可更有效地增加回心血量和收泵出量,在无其他通气情况下,可提供一定有效每分通气量。结论 ACD-CPR复苏效果明显优于标准CPR,具有操作方便、省力、可靠  相似文献   

6.
近20年来,随着急诊医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发现心肺复苏成功后,神经系统方面的病残率却很高。因此,脑复苏引起重视。从80年代起心肺复苏(CPR)逐渐完善发展为心肺脑复苏(CPCR),其中大量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不断更新,形成了诸多现代观念,现结合近年有关...  相似文献   

7.
心肺脑复苏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谷勇  胡家胜 《安徽医学》2000,21(6):67-68
现代心肺复苏术 (CPR)有三大要素 :即体外除颤、口对口呼吸、胸外按压。复苏的成功不仅是指心搏、呼吸的恢复 ,而应达到恢复智能。故应为心肺脑复苏 (CPCR)。一、作用机制进行心肺复苏以来 ,起初认为CPR时形成的前向血流是由挤压心脏而使血流前进 ,即心泵学说。近年来研究又提出了胸泵学说 ,认为维持血液循环的动力是胸腔内外的压力差 ,其最好的证明是冠脉造影过程中发生室颤时医生让病人持续咳嗽 ,咳嗽时胸腔内升高的压力把血从心脏挤出 ,在深吸气准备下一次咳嗽时 ,胸内负压把静脉血吸入胸腔进入心脏 ,再次咳嗽时便可排出 ,如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跳骤停(CA)患者心肺脑复苏(CPCR)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我科3年多来46例CA患者影响CPCR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心脏停跳至急救人员救治时间长短是决定CPCR成败的主要因素,而急救人员的急救技术高低及心肺复苏后的监护则是脑复苏成败的关键,46例CA患者,27例脑复苏成功(58.7%)。结论:应加强急诊科建设,进一步提高急诊医师及护士的抢救能力,抓紧CA初4min正确施行基本生命支持。  相似文献   

9.
急救医学发展到80年代已完善为心肺脑复苏(CPCR)。心肺复苏(CPR)全过程分为3个时期,其间涉及多个环节,亦即急诊医疗体系(EMSS)的建立。EMSS它由院前抢救、医院急症室和监护病房三部分组成,要取得CPR成功,关键在于加强现场抢救,重视电击除颤在心脏复律中的作用及呼吸控制对脑复苏的重要作用,合理应用复苏药物、用药途径不断提高CPR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性分析45 例心脏骤停者心肺脑复苏情况。心肺复苏(CPR) 成功18 例,脑复苏成功14 例。结果显示现场抢救与非现场抢救组;初期复苏(LBLS) 开始≤4 min ,Ⅱ期复苏( ACLS) 开始≤8 min 与BLS≥4 min ,ACLS≥8 min 组;首获医务人员或熟悉CPR 操作者抢救与首获一般群众抢救组心肺脑复苏成功率差异有显著性。提示:心肺脑复苏的关键在于现场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  相似文献   

11.
心肺复苏的实践及相关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现代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CPR)技术已发明近40年,但始终未能使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根本改善[1]。因此,寻求更有效的心肺复苏方法并重新检讨和思考现有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是必要的。现简介该领域的有关动态和进展。1 应重新考虑心肺复苏时ABC的次序一旦出现心脏骤停,可进行有效CPR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据估计随着心脏骤停的发生,患者生存的可能性每分钟下降5%~10%。因此,立即开始CPR应是最优先的选择。问题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有效进行心肺复苏?现有的CPR-ABC顺序真的合理吗?1959年和1961年Safar和Kouwenhoven分别发表的2篇论文奠定了现代心肺复苏术的基础[2,3]。其介绍的心肺复苏的基本方法(CPR-ABC),即开放气道(Airway)、人工呼吸(Breathing)和人工循环(Circulation)已被美国心肺协会做为现代心肺复苏术的标准和指南。目前,CPR-ABC已被广泛接受做为提供基本生命支持(BLS)和高级生命支持(ACLS)的最初干预和手段。然而,遗憾的是现代心肺复苏术中的ABC顺序是建立在专家共识而不是动物实验及临床数据的基础上的。据统计美国每...  相似文献   

12.
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溶栓治疗已成为确定的减少梗死面积和降低病死率的方法。但对于实施心肺复苏 (CPR)的AMI患者的溶栓治疗一直未得到肯定和重视。我们在对 2例经心电图和心肌酶检查确诊AMI,分别出现顽固性室颤及心电机械分离的AMI患者在CPR过程中及CPR后行静脉溶栓治疗。 2例患者均成功复苏 ,且未出现出血及其他并发症。溶栓治疗对AMI患者有肯定疗效 ,但CPR通常被引证为溶栓治疗的禁忌证。临床研究发现 ,AMI需要CPR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本文病例在大面积心肌梗死 ,经历长时间的CPR后 ,并发有心源…  相似文献   

13.
心肺脑复苏 (CPCR)概念的建立已近十年 ,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唯一途径。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 ,心脏骤停的总死亡率下降 ,但仍是医疗上的一大难题。近六年来 ,我们在住院病人中成功进行了 2 8例心脏骤停的复苏抢救 ,临床体会如下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男 19例 ,女 9例。年龄 4.2~ 75岁 ,平均 6 1.5岁。均为住院病人。CPR时间为即刻至 5min内 ,有 2 0例是在心电监护下出现心脏骤停 ,大于 5min者补给标准剂量碳酸氢钠 1mmol/kg ,复苏后做血气分析 ,查血电解质、血糖、肝肾功能及心肌酶。2 .病因 冠心病、…  相似文献   

14.
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的探讨(附4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跳骤停(CA)是最危重的急症,心肺脑复苏术(CPCR)是对CA者所采取的急救措施,虽然CPCR技术不断改进、监测手段不断加强,但心跳骤停复苏成功率仍未获得满意的效果。我院1995年6月至1998年9月救治心跳骤停46例,其中27例脑复苏获得成功,现...  相似文献   

15.
较长时间心脏停搏后 ,用浅低温闭胸心肺转流 (CPB)能提高心肺复苏 (CPR)的存活率 ,但在CRP过程中 ,存在缺血再灌注损伤 ,可影响患者的存活率及心、脑功能的恢复[1] 。本研究旨在探讨用浅低温CPB加银杏提取物(EGb761)复苏后 ,狗心脏及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其意义。材料和方法一、实验动物与方法10只实验狗 (由中山医院实验动物部提供 ) ,雌雄各半 ,体重 15~ 2 5kg。随机分为 3组 :第 1组为缺血对照组( 2只 ) ,第 2组为实验组 ( 3只 ) ,第 3组为闭胸CPB组 ( 5只 )。动物经氯胺酮静脉麻醉后 ,用 10 %氯…  相似文献   

16.
大剂量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附6例报告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王玉宁,陈如安影响心肺复苏(CPR)成功的因素很多,但肾上腺素仍然是心肺复苏中最有效药物之一。一般在CPR中,肾上腺素的标准剂量为0.5~1.0mg,每5分钟1次,近年来报道此剂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关于心肺脑复苏(CPCR)研究的新进展、新观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将我科复苏成功的3例总结如下。1病例介绍例1,男,26岁,因哮喘1天急诊入院。入院后5分钟,病人突然心跳呼吸停止,心电监护显示无效心室自主心律。立即按1986年美国CPR标准进...  相似文献   

18.
心肺脑复苏的影响因素分析山东肥城矿务局卫生处(271008)王端福心肺脑复苏(CPCR)是最主要的急救技术之一,可换效许多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生命;但CPCR成败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通过74例CPCR患者资料,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股资料...  相似文献   

19.
心肺复苏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肺复苏进展余火生(桂林市中医医院急诊科)RecentAdvancesof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心肺复苏(CPR)始于1858年,但只是本世纪60年代以后临床上才广泛应用。近10年来对CPR的研究获得不少新见...  相似文献   

20.
心肺复苏中几种药物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歆  水海峰 《广西医学》2002,24(11):1773-1776
近年来 ,随着对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Re suscitation ,CPR)的深入研究 ,特别是《国际心肺复苏2 0 0 0指南》的出台 ,对心肺复苏中应用的药物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其中对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和碳酸氢钠的应用有更深认识 ,本文分别对它们进行阐述。1 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是α 受体激动剂 ,可以有效治疗心搏骤停 ,在心肺复苏 (CPR)过程中增加心肌和脑组织的供血。然而 ,肾上腺素可以增加心肌的作功和减少心内膜下的灌注 ,使用的安全性和价值存在争议〔1〕。多年来肾上腺素广泛应用于复苏中 ,对人类做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