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从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的活化及心脏病理形态学变化、相关衰老蛋白的改变,探讨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GNC)对糖尿病小鼠心脏老化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C57BL/6雄性小鼠,SPF级,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高糖组。高糖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联合喂食高脂饲料,造模成功后再次随机分为模型组,GNC低剂量组(0. 819 g·kg~(-1)),GNC高剂量组(1. 638 g·kg~(-1))及二甲双胍组(150 mg·kg~(-1))。每天1次,灌胃给药,连续9周,监测血糖变化。4周龄雄性C57BL/6小鼠正常喂养1周,为青年组。观察小鼠一般情况,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结合透射电镜(TEM)观察小鼠心脏病理形态学变化,冯库萨(Von Kossa)染色判断小鼠心脏微血管钙盐沉积程度,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心脏组织中AMPK/mTOR信号通路活化状态,以及衰老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抑癌基因p53(p53),磷酸化抑癌基因p53(p-p53)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糖显著升高(P 0. 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血糖明显下降(P 0. 05,P 0. 01)。HE,TEM,Von Kossa 3个病理形态学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灶性溶解坏死,线粒体肿胀、变性、嵴断裂、空泡变,心脏微血管结构紊乱、染色不均匀、中内膜有大量钙盐沉积;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病理形态学变化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MMP-2,p53和p-p5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 0. 05,P 0. 01),p-肝激酶B1 (LKB1)/LKB1,p-AMPK/AMPK蛋白明显降低(P 0. 05,P 0. 01),p-mTOR/mTOR,p-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p70S6k蛋白显著升高(P 0. 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MMP-2,p53和p-p5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 0. 05,P 0. 01),p-LKB1/LKB1,p-AMPK/AMPK蛋白明显升高(P 0. 05,P 0. 01),p-mTOR/mTOR,p-p70S6k/p70S6k蛋白明显降低(P 0. 05,P 0. 01)。结论:STZ联合高脂饲料能够诱导小鼠心脏老化,GNC能够改善糖尿病小鼠心脏老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AMPK/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探讨AMPK-Camkkβ(LKB1)信号通路在黄芪汤改善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方法以高糖刺激足细胞为模型,黄芪汤进行干预。采用CCK8检测高糖状态下黄芪汤对足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足细胞AMPK、p-AMPK、Camkkβ、p-Camkkβ、LKB1、p-LKB1、ACC、p-ACC蛋白的表达量。结果黄芪汤可浓度依赖性的改善高糖刺激下足细胞的活性,并浓度依赖性的上调高糖刺激下足细胞中p-AMPK、p-Camkkβ、p-LKB1、p-ACC蛋白表达水平,从而激活Ⅱ型糖尿病肾病诱导的AMPK-Camkkβ(LKB1)信号通路下调。结论黄芪汤可有效活化AMPK-Camkkβ(LKB1)信号通路,改善Ⅱ型糖尿病模型诱导的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延缓高糖高脂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衰老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40 mmol·L~(-1)葡萄糖和100μmol·L~(-1)棕榈酸钠造模,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中药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L~(-1)),干预48 h。采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衰老β-半乳糖苷酸(SA-gal)染色检测细胞衰老程度;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16,p2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免疫荧光检测p-H2A.X(Ser139)表达,线粒体ROS(mtROS)产生和线粒体膜电位(MMP)改变。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增殖能力及MMP水平降低(P 0. 01),SA-β-gal蓝染细胞数量,mtROS生成和p16,p21,p-H2A.X(Ser139)表达增加(P 0. 05,P 0. 01);而与模型组比较,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可提高细胞增殖能力和MMP水平(P 0. 01),减少SA-β-gal蓝染细胞数量和mtROS生成(P 0. 01),并能够降低p16,p21和p-H2A.X(Ser139)的表达水平(P 0. 05,P 0. 01)。结论:益气活血中药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能够延缓高糖高脂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衰老,其机制可能与升高线粒体膜电位,减少ROS生成引起的DNA损伤累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肝豆汤对高铜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自噬效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中医药防治脑型Wilson病(Wilson disease,WD)提供新的治疗靶点和研究思路。方法:噻唑蓝(MTT)比色法筛选硫酸铜(CuSO_4)造模浓度(0,100,200,400,800,1 600μmol·L-1)及时间; MTT比色法筛选含药血清浓度(5%,10%,15%,20%)及时间;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检测细胞LDH漏出率;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含量;荧光染料JC-1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流式细胞仪对自噬进行定量分析。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激酶B1(LKB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A/B(LC3A/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unc-51样激酶1(ULK1),磷酸化ULK(p-ULK),磷酸化AMPK(p-AMPK)蛋白的表达。结果:MTT结果显示,CuSO_4对细胞的损伤呈现一定的量效和时效关系(P 0. 01),随着CuSO_4作用浓度及时间的增加,细胞存活率呈现下降趋势; 10%含肝豆汤兔血清可显著抑制CuSO_4诱导的细胞死亡(P 0. 01)。LDH释放实验显示,与正常组比较,CuSO_4作用细胞后LDH漏出率显著增加(P 0. 01),与模型组比较,含肝豆汤兔血清明显降低CuSO_4损伤细胞的LDH漏出率(P 0. 05)。DCFH-DA荧光染色显示,与正常组比较,CuSO_4可显著增加细胞内ROS生成(P 0. 01),与模型组比较,含肝豆汤兔血清可显著抑制CuSO_4诱导的细胞内ROS产生(P 0. 01)。JC-1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CuSO_4诱导细胞线粒体膜电位Δψm显著降低(P 0. 01),与模型组比较,含肝豆汤兔血清明显抑制CuSO_4诱导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Δψm(P 0. 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内LKB1,AMPK,LC3A/B,ULK1及p-AMPK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mTOR及p-ULK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 0. 01)。与模型组比较,含肝豆汤兔血清组LKB1,AMPK,LC3A/B,ULK1及p-AMPK蛋白表达显著降低,mTOR及p-ULK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 0. 01)。结论:高铜可通过诱导细胞内线粒体氧化应激,上调自噬相关蛋白LKB1,p-AMPK,AMPK,LC3A/B及ULK1的表达,下调自噬相关蛋白mTOR及p-ULK的表达,导致细胞发生自噬性死亡,而肝豆汤可通过调控LKB1/AMPK信号通路,下调自噬相关蛋白LKB1,p-AMPK,LC3A/B,ULK及AMPK的表达,上调自噬相关蛋白及基因mTOR及p-ULK的表达,抑制自噬的发生,阻断高铜诱导的神经元损伤,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小鼠颈总动脉、胸主动脉中骨桥蛋白(OPN)和平滑肌22α蛋白(SM22α)表达及血管钙盐沉积程度,探讨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对高糖诱导的小鼠血管钙化的保护作用。方法:130只雄性C57BL/6小鼠先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高糖组。高糖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后,高脂饮食连续喂养7个月,之后再次随机分为模型组、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低、高剂量组(0. 819,1. 638 g·kg~(-1))及二甲双胍组(150 mg·kg~(-1))。每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9周,并监测血糖变化。给药结束前7 d,购进一批4周龄雄性C57BL/6小鼠,正常喂养1周,作为青年组。全部给药结束后,收集小鼠颈总动脉和胸主动脉组织。分别采用冯库萨(Von Kossa)染色判断小鼠颈总动脉、胸主动脉钙盐沉积程度,免疫组化检测小鼠颈总动脉、胸主动脉中OPN与SM22α蛋白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小鼠颈总动脉中OPN与SM22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青年组比较,正常组小鼠血糖升高无统计学差异,颈总动脉、胸主动脉结构染色均匀,未见黑色颗粒状沉淀;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糖显著升高(P 0. 01),血管中内膜弹性纤维内有大量棕黑色颗粒沉积,钙盐沉积程度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血糖明显下降(P 0. 05,P 0. 01),血管钙盐沉积程度明显减轻。与青年组比较,正常组小鼠颈总动脉、胸主动脉中OPN蛋白和SM22α蛋白表达无显著改变;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颈总动脉、胸主动脉中内膜OPN蛋白表达呈阳性,SM22α蛋白表达呈弱阳性,颈总动脉中OPN蛋白表达灰度值显著升高(P 0. 01),SM22α蛋白表达灰度值显著降低(P 0. 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颈总动脉、胸主动脉中内膜OPN蛋白和SM22α蛋白表达显著改善,颈总动脉中OPN蛋白表达灰度值明显降低(P 0. 05,P 0. 01),SM22α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0. 01)。结论:高糖能够诱导小鼠颈总动脉、胸主动脉钙化,加速血管老化,这一形成过程可能与OPN与SM22α表达有关。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可通过调节OPN与SM22α表达,减轻血管钙化,延缓血管老化。  相似文献   

6.
吉秋霞  许晓乐 《中草药》2021,52(12):3602-3610
目的探讨虎杖苷对高脂喂养的中年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敲除(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knockout,LDLr~(-/-))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12月龄雄性LDL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白藜芦醇(200 mg/kg)组和虎杖苷低、高剂量(100、200 mg/kg)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饲料喂养,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同时给予虎杖苷和白藜芦醇干预12周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代谢参数;采用油红O染色、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Masson染色考察各组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采用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肝脏中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 6,IL-6)、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 peroxidase,GSH)活性;采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各组小鼠肝脏组织中乙酰化肝激酶B1 (liver kinase Bl,LKB1)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肝脏组织中氧化应激、纤维化及sirtuin l (SIRT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虎杖苷显著改善高脂喂养的中年LDLr-/小鼠代谢基础特征(P0.05),抑制肝脏脂肪变性和肝纤维化;显著降低肝脏组织中TC、TG、TNF-α、IL-6、MDA和HYP水平(P0.05);显著升高SOD、GSH和CAT活性(P0.05);显著降低肝脏中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 1 (stearoyl-CoA desaturase 1,SCD1)、转化生长因子-β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和α-平滑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蛋白表达水平(P0.05),显著升高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α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α,PPARα)和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 1α (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la,CPT1α)蛋白表达水平(P0.05);显著增加核因子E2相关因子(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2,Nrf2)入核表达(P0.05);显著升高SIRT1蛋白表达水平(P0.05),降低SIRT1靶蛋白肝激酶B1(liver kinase B1,LKB1乙酰化水平(P0.05);显著升高p-LKB1/LKB1和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AMPK)/AMPK 蛋白表达水平(P0.05),显著降低p65乙酰化水平和p65入核表达(P0.05)。结论虎杖苷对高脂喂养的中年LDLr~(-/-)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具有保护作用,且与SIRT1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汤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中氧化应激和自噬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金匮肾气汤组(1.8 g·kg~(-1))、依那普利组(10 mg·kg~(-1));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后第1天开始灌胃给药(10 mL·kg~(-1)),每日1次,第21天处死大鼠。取梗阻肾组织,采用Masson染色法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化学荧光法检测梗阻肾组织活性氧(ROS)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NOX4、p22~(phox)、p47~(phox)、LC3II/I、p62、p-mTOR/mTOR及p-AMPK/AMPK等蛋白在梗阻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梗阻肾组织间质胶原沉积增多,ROS含量显著增高(P0.01),NOX4、p22~(phox)和p47~(phox)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LC3II/LC3I蛋白表达比例显著下调、p62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AMPK磷酸化显著减少、mTOR磷酸化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金匮肾气汤组大鼠梗阻肾组织间质胶原沉积减少,ROS含量显著降低(P 0.05),NOX4、p22~(phox)和p47~(phox)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 0.05),LC3II/LC3I蛋白表达比例上调、p62蛋白表达下调(P 0.05),AMPK磷酸化增加、mTOR磷酸化减少(P 0.05)。结论金匮肾气汤可能通过抑制NOX4激活,进而通过AMPK-mTOR途径促进梗阻肾组织自噬,从而改善UUO导致的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后Akt/mTOR及4E-BP1、p70s6k的基因表达变化,分析针刀修复膝骨性关节炎(KOA)模型兔股直肌细胞的机制。方法:SPF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刀组和电针组,每组9只。正常组不予处理,其余3组参照改良的Videman左后腿伸直位固定制动法造模。针刀组和电针组分别治疗4周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股直肌细胞中的Akt、mTOR、4E-BP1、p70s6k基因表达。结果:造模后模型组Akt、mTOR、4E-BP1、p70s6k基因表达较正常组均明显下降(P 0. 05或P 0. 01);电针、针刀干预后,电针组mTOR、p70s6k基因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上升(P 0. 01),但Akt基因表达无显著差异(P 0. 05);针刀组Akt、mTOR、p70s6k基因表达较模型组均明显上升(P 0. 05或P 0. 01)。正常组、模型组、针刀组和电针组4EBP1基因表达均无显著差异(P0. 05)。结论:针刀干预可通过上调股直肌Akt、mTOR和p70s6k的基因表达对兔KOA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研究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GNC)对高糖诱导小鼠血管老化后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阐明GNC延缓血管老化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C57BL/6小鼠,130只,雄性,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高糖组。高糖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造模成功后,喂食高脂饲料7个月,之后再次随机分为模型组,GNC低、高剂量组(0. 819,1. 638 g·kg~(-1))及二甲双胍组(150 mg·kg~(-1))。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9周。取材前7 d,新购一批4周龄雄性C57BL/6小鼠正常喂养1周,为青年组。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实验结束后分别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结合透射电镜(TEM)观察小鼠颈总动脉形态学变化,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小鼠颈总动脉纤维化,免疫组化检测小鼠颈总动脉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因子2A(p16),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1A(p21),α-SMA与Runx2蛋白表达。结果:HE,TEM,Masson 3个实验结果显示:与青年组比较,正常组小鼠颈总动脉中内外膜厚度、超微结构和血管壁中胶原和弹性纤维的相对含量几乎无变化;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颈总动脉内膜不光滑,内皮细胞几乎完全脱落,胞质裂解,内弹性膜变薄、断裂、甚至脱离,可见增生的胶原纤维潜入中膜,中外膜增生明显且排列紊乱(P 0. 01),血管平滑肌细胞变形、突起、分叉增多、甚至碎裂,并可见局灶性坏死,细胞内空泡和溶酶体等大量增多,并可见明显的自噬泡。血管壁中外膜胶原和弹性纤维的相对含量增加明显(P 0. 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以上病理情况均有所改善(P 0. 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颈总动脉MMP-2,p16,p21,Runx2高表达(P 0. 01),α-SMA低表达(P 0. 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各蛋白表达趋于正常(P 0. 05,P 0. 01)。结论:高糖能够诱导小鼠颈总动脉血管老化,改变α-SMA,Runx2蛋白表达。GNC可通过调节α-SMA,Runx2蛋白表达,延缓血管老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脾虚痰浊证巴马小型猪心肌物质代谢相关通路LKB1/AMPK的变化。方法:普通级雄性巴马小型猪1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脾虚痰浊组,每组5头。采用疲劳过度联合高脂单笼饲养建立小型猪脾虚痰浊证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心肌组织腺苷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腺苷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p AMPK)、肝脏激酶B1(LKB1)mRNA表达,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肌组织AMPK、p AMPK、LKB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小型猪相比,脾虚痰浊组小型猪心肌组织AMPK、p AMPK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AMPK、p AMPK蛋白表达水平亦明显下降(P<0.01);与正常组小型猪相比,脾虚痰浊组小型猪心肌组织LKB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心肌组织LKB1/AMPK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下调可能为脾虚痰浊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对老龄大鼠免疫器官功能及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选取100只SD大鼠,饲养至18~19月龄,建立自然衰老大鼠模型。按体重水平分层后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衰老模型组、人参三七川芎中药低、中、高剂量组(2 305.64,1 152.82,576.41 mg·kg-1)和白藜芦醇组(50 mg·kg-1),另设2月龄SD大鼠做为青年对照组。干预3个月后,进行旷场实验,记录大鼠跨越方格总数和总行径距离,检测大鼠血清活性氧族(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胸腺系数和脾脏系数。结果:与青年组大鼠比较,自然衰老组大鼠跨格总数减少(P0.01),总行径距离减少(P0.05),血清ROS含量增高(P0.01),胸腺系数和脾脏指数下降(均P0.01)。与衰老模型组比较,中药各组和白藜芦醇组大鼠的跨格次数和总行径距离均有增加(P0.05);血清活性氧族(ROS)含量降低(P0.05);中药高剂量组和白藜芦醇组可以增高大鼠的胸腺系数和脾脏系数(均P0.01),中药中剂量组可以增高大鼠的胸腺系数(P0.05)。结论: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可以改善自然衰老大鼠精神迟缓状态,增强其空间探索性,同时能够提高免疫器官功能和降低血清活性氧含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丹参-人参活性组分抗肝癌优化配伍并对其作用机制作初步研究。方法:以人肝癌细胞SMMC-7721为研究对象,人正常肝细胞L-O2为对照,采用CCK-8法以对肝癌细胞增殖抑制和正常肝细胞保护作用为筛选指标,正交设计优选丹参-人参活性组分抗肝癌有效组合,确定优化配伍;应用实时细胞分析技术(RTCA DP)检测丹参-人参组分优化配伍对肝癌细胞SMMC-7721和正常肝细胞L-O2增殖的影响,并进行时效关系考察;采用Annexin V/PI双染法经高内涵细胞成像系统(HCS)检测丹参-人参组分优化配伍对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的影响。结果:丹参-人参组分配伍抗肝癌SMMC-7721细胞的优化组合为丹参总酚酸、人参总皂苷和人参多糖,其配伍剂量分别为10,10,5 mg·L-1;优选的丹参-人参组分配伍能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呈现时间依赖性,而对正常肝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不明显;丹参-人参组分优化配伍能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对正常肝细胞的凋亡无显著影响。结论:丹参-人参组分优化配伍具有潜在的特异选择性抗肝癌作用,其机制与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丹参-人参组分配伍对肺癌A549增殖、凋亡和骨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组分配伍抗肿瘤研究是近年来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方向。该研究通过正交设计优选丹参-人参活性组分抗肺癌A549的有效配伍,并探讨其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和骨架的影响。研究发现,正交设计优选出丹参-人参组分配伍抗肺癌的最佳组合为丹参总酚酸、人参总皂苷和人参多糖的最佳配伍剂量为5,10,5 mg·L-1。并利用CCK-8法结合实时细胞分析技术检测丹参-人参组分配伍对肺癌细胞增殖的量效和时效关系,结果显示丹参-人参组分配伍能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显著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进一步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丹参-人参组分配伍对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和高内涵细胞成像系统分析丹参-人参组分配伍对肺癌细胞骨架蛋白F-actin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丹参-人参组分配伍能够显著诱导肺癌A549细胞凋亡和显著降低肺癌A549细胞骨架的面积,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综上表明丹参-人参组分配伍能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和生长,具有治疗肺癌的应用前景,其机制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减少微丝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连与人参不同配伍剂量对水煎液中盐酸小檗碱、盐酸药根碱含量的影响。方法:人参黄连分别按1∶0,2∶1,1.5∶1,0.5∶1比例配伍,煎煮制备水煎液,采用HPLC测定不同配伍剂量水煎液中黄连生物碱的含量。结果:人参-黄连不同配伍样品中盐酸小檗碱质量分数分别为36.68,39.41,44.33 mg·g-1,盐酸药根碱分别为8.607,8.349,10.790 mg·g-1,二者含量随人参用量的减少而增加。结论:黄连-人参配伍后不利于盐酸小檗碱和盐酸药根碱的溶出,按0.5∶1配伍时黄连中2种生物碱含量均最高。  相似文献   

15.
王诺  程蒙  臧春鑫  杨光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8):1559-1566
该文在分析三七价格波动的基础上,以2004年1月—2015年8月近10年120头三七的价格数据为基础,采用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IMA(p,d,q)],对2015年9月—2016年8月120头三七的价格进行预测。在确定模型形式的过程中,对价格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以确定模型的p,通过自相关函数和篇相关函数识别模型的p和q,根据确定的模型形式,对模型进行检验,确定预测误差最小的模型。该文采用ARIMA(2,1,3)模型预测三七未来一年的价格,供种植三七的药农、以三七为原材料的药企等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丹参-三七"药对的物质基础,预测其作用方向。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丹参"和"三七"所有的分子、靶点和相关疾病,使用cytoscape 3.2.1软件构建"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作用靶点-相关疾病"的网络模型,对药对物质基础和机制进行预测和研究。结果:通过口服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OB)和类药性(drug-likeness,DL)筛选得到73个活性成分,145个靶点和325中相关疾病。自由度(degree)值较高的活性成分有槲皮素(87),β-谷固醇(51)和1,2,5,6-四氢丹参酮(46)等,degree值较高的靶点有雌激素受体(63),雄激素受体(59),前列腺素G/H合成酶2(56)等,Degree值较高的疾病有癌(16),肺转移性骨肉瘤(12),心血管疾病(10),乳腺癌(9)和胰腺癌(9)等。结论:该文对"丹参-三七"药对的物质基础和机制进行初步预测,为更深层次的研究和临床提供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17.
大黄与酒大黄配方颗粒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大黄与酒大黄配方颗粒的红外光谱快速鉴别方法,为中药炮制品配方颗粒在不具备饮片形态的情况下真伪鉴别提供示范性研究.方法:采用一维红外光谱及二阶导数光谱法分别对大黄与酒大黄配方颗粒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大黄与酒大黄配方颗粒的一维红外光谱基本相似,仅在1 447,1 367,1 146,1 079,925,576 cm-1附近吸收峰的位置、强度、形状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二阶导数光谱在1 800~500 cm-1峰位置和峰强度的变化较明显.结论:红外光谱技术快速、准确、简便,可用于大黄与酒大黄配方颗粒的鉴别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超快速液相-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FLC/Q-TOF-MS)结合主成分分析法考察人参-黄连共煎前后人参皂苷类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UPLC T3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流动相0.3%甲酸-0.3%甲酸乙腈梯度洗脱,负离子模式下采集质谱数据,应用Markview1.2.1等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以黄连水煎液为空白,比较人参水煎液与人参-黄连共煎中人参皂苷类成分的变化。结果:3种溶液中发现10个差异性人参皂苷类化合物,其中齐墩果酸和2个未知化合物含量显著上升,20-葡萄糖Rf和人参皂苷Rf,Ra3,Rb1,Ra2,Rb3,Rs2含量显著下降。结论:负离子模式下方法能很好区分共煎前后人参皂苷类成分的变化,提示人参皂苷类成分水解生成的齐墩果酸型苷元可能是人参与黄连共煎后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人参-知母-赤芍提取物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R1)的影响,探讨其保护海马神经元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人参-知母-赤芍提取物组(0. 20 g·kg-1)和美金刚组(2. 1 mg·kg-1),每组12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反复夹闭合并腹腔注射硝普钠的方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造模后,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同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14 d。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病理改变;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神经元胞膜NMDAR1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IHC)检测海马NMDAR1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海马组织中NMDAR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 0. 01),在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及穿越平台的次数显著减少(P 0. 01),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层次减少,排列紊乱、出现核固缩、神经元丢失,NMDAR1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升高(P 0. 01);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知母-赤芍提取物组,美金刚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 0. 05,P 0. 01),在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及穿越平台的次数明显增加(P 0. 05,P 0. 01),海马CA1区神经元数目与形态有明显改善,海马神经元NMDAR1蛋白及NMDAR1 mRNA表达明显降低(P 0. 05)。结论:人参-知母-赤芍提取物能够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减轻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下调海马神经元NMDAR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