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观察Fas/FasL在绒毛膜癌细胞JEG-3、BeWo和Jurkat中的表达情况,探讨Fas/FasL与人绒癌细胞免疫逃逸的机制.方法 免疫荧光染色法、RT-PCR、免疫印迹检测fas/fasl的表达.台盼蓝细胞拒染、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流式细胞计数法检测绒癌细胞与Jurkat细胞共培养后对Jurkat细胞的抑制情况.结果 ①发现绒癌细胞上均有Fas及FasL表达;②与Jurkat细胞相比,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绒癌细胞中Fas表达低下,而FasL表达升高.③绒癌细胞与Jurkat细胞共培养可诱导Jurkat细胞存活率下降(P<0.05),随共培养时间延长Jurkat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④用中和抗体NOK-2封闭细胞表面FasL后,Jurkat细胞的凋亡率从(17.86±5.59)%下降到(6.88±1.05)%.结论 与Jurkat细胞相比绒癌细胞Fas表达下调而FasL的表达升高,证实Fas/FasL系统表达异常后可以使绒癌细胞逃离免疫监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Fas/FasL在绒毛膜癌细胞中的表达,及绒癌细胞与Jurkat细胞共培养诱导T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绒癌细胞系Fas/FasL的阳性表达情况,MTT法检测随时间变化绒癌细胞对Jurkat细胞的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Jurkat细胞与绒癌细胞共培养24 h、中和抗体NOK-2封闭FasL 24 h Jurkat细胞的凋亡情况,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凋亡形态.结果 绒癌细胞上均有Fas及FasL的表达,在绒癌细胞上Fas的阳性表达较低,而FasL表达较多(P<0 05).绒癌细胞与Jurkat 细胞共培养可诱导Jurkat 细胞凋亡,绒癌细胞与Jurkat细胞共培养后随着时间的延长Jurkat细胞的凋亡率增加(P<0 05),出现特征性凋亡形态特征.用中和抗体NOK-2 封闭细胞表面FasL 后, Jurkat细胞的凋亡率下降.结论 两种绒癌细胞上均有Fas及Fasl的表达,绒癌细胞能抵抗Fas介导的凋亡,其表面的FasL可抑制T 细胞的免疫功能,Fas/FasL途径是绒癌细胞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肝癌细胞通过Fas/FasL途径触发T淋巴细胞的凋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肝癌细胞表面Fas/FasL系统的变化及对其逃避机体免疫监控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RT-PCR检测肝癌细胞株HepG2、Hep3B和PLC/PRF/5Fas和FasL的表达;观察化疗药物争光霉素诱导肝癌细胞FasL表达及FasL表达上调后的肝癌细胞触发淋巴细胞株Jurkat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HepG2、Hep3B和PLC/PRF/5肝癌细胞株Fas表达均阴性;HepG2 FasL mRNA的表达为阴性,而Hep3B 和PLC/PRF/5FasL mRNA的表达均阳性。经争光霉素(0.6mg/ml)诱导后,上述肝癌细胞Fas的表达无明显变化,而其FasL的表达却增加,与Jurkat细胞混合孵育则触发后发生显性调亡。结论:肝癌细胞可能一方面降低或不表达Fas而对Fas介导的凋亡耐受,另一方面又增强自身FasL的表达以诱发与之接触的T淋巴细胞凋亡,在完成免疫逃避的同时,可对周围的T细胞实施反攻击。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细胞凋亡与红斑狼疮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30例盘状红斑狼疮(DLE)患者皮损及5例正常对照皮肤Fas及Fas配体(FasL)的表达。结果 DLE皮损中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真皮血管周围及部分皮肤附属器周围浸润淋巴细胞可见较多的Fas、FasL阳性表达。少数毛囊、汗管可见Fas阳性表达。正常对照的Fas及FasL表达弱阳性或阴性。结论 Fas、FasL途径诱导的细胞凋亡可能与红斑狼疮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丹参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Fas/FasL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RA患者关节滑液经原代培养,获取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s),分别用终浓度为0、0.2 mg/ml和0.4 mg/ml的丹参作用24 h后,提取总RNA并逆转录成cDNA保存.随机选取正常人外周血,通过分离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并逆转录成cDNA保存作为阳性对照.分别采用RT-PCR和SYBR Green适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Fas/FasL mRNA的表达.结果 RT-PCR结果显示,FasL只在外周血标本上有表达,而在各浓度处理的RA FLSs没有检测到;Fas无论在外周血还是不同浓度处理的RA FLSs上均有表达.定量PCR结果显示,Fas的表达量随丹参浓度增加而增加,并且在丹参浓度为0.4 mg/ml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Fas mRNA的表达与相应浓度下RA FLSs的凋亡率存在相关性(r=0.998,P<0.05).结论 丹参可体外诱导RA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as mRNA表达上调;未检测到FasL mRNA在RA患者FLSs中的表达.Fas mRNA的上调可能与丹参诱导RA FLSs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肝癌细胞系Fas/FasL功能与免疫逃逸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癌细胞通过Fas/FasL途径的免疫逃逸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系HepG2.2.15细胞表面Fas及FasL的表达;用激活性Fas单克隆抗体CH11诱导细胞凋亡法检测肝癌细胞对Fas介导凋亡的抵抗;用HepG2.2.15与Jurkat细胞共培养法检测细胞表面FasL诱导T细胞凋亡的功能。结果:①HepG2.2.15细胞Fas表达低下,CH11不能诱导其凋亡;②FasL的表达率为18.03%,与Jurkat细胞共培养可诱导Jurkat细胞凋亡;③用中和抗体NOK-2封闭HepG2.2.15细胞表面FasL后,Jurkat细胞的凋亡率由21.41%降为8.91%。结论:肝癌细胞能抵抗Fas介导的凋亡,其表面的FasL可抑制T细胞的免疫功能,Fas/FasL途径是肝癌细胞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之一,可成为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高效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体外培养方法,与HUVEC株生物学特性进行对比研究,为组织工程及相关医学基础研究提供更好的细胞来源.方法:在新鲜脐静脉内灌注2.5 g/L胰蛋白酶消化获得内皮细胞,内皮细胞培养基(endothelial cellmedium,ECM)进行培养;RPMI1640培养HUVEC株.比较两组细胞形态;免疫组化、RT-PCR检测vWF,CD144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两组冻存复苏后细胞vWF,CD144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原代HUVEC体外生长2~3 d可铺满单层,细胞呈梭形、饱满,漩涡状排列生长,传代后可见管腔样结构;HU-VEC株胞质多颗粒,细胞单薄.免疫组化原代HUVEC的vWF和CD144表达明显高于HUVEC株[vWF分别为(142.7±3.3),(113.6±0.7);CD144分别为(118.6±0.5),(74.2±0.4);P<0.01].在mRNA水平,原代HUVEC基因CD144(577 bp)的表达量为HUVEC株的(3.15±0.12)倍(P<0.05);vWF(434 bp)表达量为HUVEC株的(6.15±0.37)倍(P<0.05).蛋白水平冻存复苏的原代HUVEC的CD144(135ku)表达量为HUVEC株的(2.07±0.31)倍(P<0.05);vWF(210 ku)表达量为HUVEC株的(5.38±0.23)倍(P<0.05).结论:脐静脉灌注胰蛋白酶消化法配合ECM培养可迅速获取大量内皮细胞,其生物学特性明显优于HUVEC株,是组织工程及相关医学基础研究更好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TCR+CD+3CD-4CD-8(DNT)双阴T细胞对人胰腺癌细胞系Panc-1的影响.方法 应用抗体吸附法扩增人外周血DNT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所得细胞表型,选择多组对照观察DNT细胞对裸鼠荷瘤的生长曲线和抑瘤率的影响,应用RT-PCR检测不同浓度DNT细胞与Panc-1细胞体外培养后Fas/FasL的表达情况.结果 经过12 d左右的培养,每孔细胞数量可达1.0×106个以上.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型为CD+3CD-4CD-8.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对裸鼠荷瘤的肿瘤生长曲线及抑瘤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抑瘤率达44.75%.DNT细胞与胰腺癌细胞共培养后,胰腺癌细胞在mRNA水平的Fas表达量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asL表达略有下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NT细胞能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株增殖,Fas/FasL途径为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口腔鳞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Fas/FasL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Fas/FasL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TDT)介导的原位末端标记(TUNEL)技术,对38例口腔鳞癌TIL的Fas/FasL表达及TIL和癌细胞的凋亡进行检测,观察TIL的Fas/FasL表达与TIL和癌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TIL的Fas和FasL均有广泛的表达,TILFas表达阳性组的TIL凋亡指数(AI)明显高于Fas表达阴性组(P<0.05),TILFasL表达阳性组的癌细胞凋亡指数与FasL表达阴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口腔鳞癌TIL的Fas阳性表达与其凋亡有密切关系,而FasL的阳性表达则与癌细胞凋亡无关。癌细胞可能通过Fas凋亡系统诱导TIL的凋亡并通过某种机制逃避TIL的杀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Fas、FasLmRNA在小细胞肺癌石蜡包埋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RT-PCK方法 检测Fas、FasLmRNA在46例小细胞肺癌和相应的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述情况.结果 46例小细胞肺癌中Fas mRNA阳性表达率为47.8%,明显低于在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迭率(80.O%)P<0.05,FasL mRNA阳性表达率为58.7%,明显高于在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率(35%)P<0.05,FasL mRNA在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asLmRNA表达阳性组患者累计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组患者.结论 FasmRNA低表达可能对SCLC发展起促进作用;FasLmRNA高表达可能与SCLC转移和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和Bcl-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10例正常胃粘膜、66例胃癌及28例癌旁组织进行检测。结果:①Fas、Fas-L和Bcl-2在胃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7.58%、50.00%和51.51%;在癌旁为80.14%、53.33%和28.57%;在正常胃粘膜中为100%、0%和0%;②Fas表达在I、II期组织明显高于III、IV期组,在无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 组;③Fas-L和Bcl-2在肠型胃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弥漫型胃癌;④肿瘤周围浸润的淋巴细胞有明显的Fas及Fas-L表达。结论:Fas的下调表达及Fas-L的上调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Fas-L和Bcl-2在肠型胃癌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Fas的表达对估计病人的预后 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人脑胶质瘤Fas和Fas Ligand的表达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探讨Fas受体配系统在胶质瘤凋亡调变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34例胶质瘤中Fas和FasLigand的表达及其意义进行了研究,其中低恶性胶质瘤18例,高恶性16例。结论Fas-FasL系统在胶质瘤凋亡调变的过程中可能起较重要的作用,Fas可辅助临床判断胶质瘤的良、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13.
妊高征患者胎盘滋养细胞Fas及FasL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胎盘滋养细胞Fas及FasL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25例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胎盘Fas及FasL的表达及其与妊高征病情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并与25例正常妊娠妇女(正常妊娠组)比较.结果Fas及FasL主要表达于胎盘绒毛合体滋养细胞及细胞滋养细胞的胞膜及胞浆内.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妊高征组胎盘FasL表达显著降低(P<0.05),轻度,中度,重度妊高征患者胎盘FasL表达,差异有显著性,而妊高征组滋养细胞表达Fas的水平却显著增加(P<0.05)且轻度与中度及重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妊高征组胎盘Fas及FasL的表达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妊高征患者胎盘滋养细胞Fas及FasL表达失衡,通过免疫途径诱导滋养细胞发生级联凋亡反应,可能与妊高征的病因及病理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醋氨酚中毒大鼠肝组织中Fas和Fas 配体 (Fas L)的表达及其与醋氨酚药物剂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醋氨酚中毒大鼠肝组织中Fas和Fas L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在绝大多数的大鼠肝组织中均有Fas和Fas L的表达 ,阳性率均为 93 .3 %。醋氨酚中毒剂量与Fas和Fas L的表达之间关系密切(P <0 .0 1) ,醋氨酚剂量越大 ,Fas和Fas L表达越强 ,呈显著正相关 (r =0 .42 5 / 0 .461)。部分阳性肝细胞发现同时有Fas和Fas L的表达 ,但并无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醋氨酚介导的Fas和Fas L表达在肝细胞凋亡和坏死中起重要作用 ,肝细胞的直接自杀或自分泌及旁分泌杀伤机制 ,可能是醋氨酚中毒致肝细胞坏死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肿瘤的发生发展不仅与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有关 ,而且与免疫监视功能的丧失有关。为了解Fas及其配体FasL这对免疫成分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我们用免疫组化法对其在正常支气管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肺癌及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了检测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标本来源于我院病理存档的石蜡标本 ,所有手术患者术前均未接受过放疗、化疗 ,诊断均经常规病理切片证实 ,共收集 6 7例标本 ,其中正常支气管黏膜上皮 12例、不典型增生 9例、肺癌 34例、淋巴结转移癌 12例。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肺癌组织Fas及F…  相似文献   

16.
王海东  蒋耀光  杨康  林一丹  王如文  邓波 《重庆医学》2008,37(4):337-339,F0002
目的构建肿瘤凋亡基因Fas小干扰RNA(siRNA)表达质粒,研究其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Fas基因表达的阻抑作用,探索Fas/FasL途径在肺癌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设计有小发夹结构的3条Fas siRNA对应模板DNA序列,退火处理后克隆至pGCsi-U6质粒,构建重组质粒pSi-Fas。将pSi-Fas转染人肺癌A549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检测Fas表达。结果酶切及测序证实质粒pSi-Fas构建成功,可显著抑制A549细胞Fas蛋白表达。结论成功构建的Fas siRNA表达质粒pSi-Fas能抑制人肺癌A549细胞Fas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可溶性Fas及可溶性Fas配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不孕中的可能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20例Ⅰ~Ⅱ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可溶性Fas及可溶性Fas配体溶液,并与14例慢性盆腔炎致不孕者和16例健康生育者比较.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血清和腹腔液内溶性Fas配体浓度(分别为175.09±80.50pg/nl和284.50±152.38pg/ml),显著高于健康生育对照(血清16.13±11.75pg/ml;腹腔液8.84±2.31pg/ml)及慢性盆腔炎致不孕者(血清88.47±43.55pg/ml;腹腔液17.30±9.62pg/ml).其可溶性Fas抗原水平(血清828.60±429.65Ppg/ml;腹腔液349.6±288.89pg/ml)与盆腔炎组(血清868.75±570.48pg/ml;腹腔液181.76±157.78pg/ml)及健康生育组(血清822.26±129.12pg/ml;腹腔液318.42±145.16pg/ml)相比,均无统计学显著差别.结论:可溶性Fas配体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不孕具有显著相关性,可能在其盆腔局部微环境改变致不孕中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胃粘膜癌变过程中Fas、FasL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检测胃粘膜癌变过程中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FasFasL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例慢性浅表性胃炎()、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例异型增生()和例SP41CSG19CAGIM22Dys37胃癌()。GC结果:在、、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下降,的阳性表达率则逐渐升高;、FasCSGCAGIMDysGCFasLFasFasL在高中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低分化组。GCGC结论:、的阳性表达率在胃癌发生过程中呈现不同的变化趋FasFasL势,提示由诱导的胃粘膜细胞凋亡异常与胃癌形成可能有密切关系。在胃癌患者,与癌细胞分化有关的、表Fas/FasLFasFasL达的一致性有助于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细胞凋亡与红斑狼疮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 30例盘状红斑狼疮 (DL E)患者皮损及 5例正常对照皮肤 Fas及 Fas配体 (Fas L )的表达。结果  DL E皮损中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真皮血管周围及部分皮肤附属器周围浸润的淋巴细胞可见较多的 Fas、Fas L阳性表达。少数毛囊、汗管可见 Fas阳性表达。正常对照的 Fas及 Fas L表达弱阳性或阴性。结论  Fas、Fas L途径诱导的细胞凋亡可能与红斑狼疮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20.
Fas基因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Fas基因广泛表达于人体组织中,属于肿瘤坏死因子、神经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并命名为CD95.Fas蛋白有一段80个氨基酸的序列与细胞凋亡信号传递密切相关,被称为死亡功能区(death domain,DD).Fas配体(Fas Ligand,FasL)或抗Fas单克隆抗体为40 kU的膜蛋白.Fas和FasL共同在淋巴细胞发育、分化和免疫反应调节中起重要的作用,并通过介导细胞凋亡,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肿瘤发生及在生精细胞凋亡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