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经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8例胸腰椎结核病人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8例患者全部治愈,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6~30个月无复发,植骨部位全部骨性融合,融合时间3~6个月。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一种有效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胸腰椎结核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45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经平均18个月(12-26个月)的随访,45例患者脊柱结核均治愈,无局部结核复发,植骨全部骨性融合,后凸矫正角度19°,无手术并发症。结论脊柱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凸成角矫正畸形术后患者能早期离床活动,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陈昌礼 《四川医学》2011,32(10):1629-1630
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自2007年1月~2010年12月对我院收治的24例胸腰椎结核采用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对22例随访6个月~2年,神经功能ASIA分级改善明显(13/17),无结核复发,植骨融合平均时间4.2个月,无内固定断裂,有1例窦道形成。结论经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彻底、复发率低、疗效显著,病灶区内植物的安全性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内固定、病灶清除并取髂骨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内固定髂骨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21例,按照Frankel分级评定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根据X线片评价植骨融合时间,测量手术前及手术后脊柱后突角度及随访期内的角度丢失。结果21例中,优10例,良11例。21例患者结核病灶清除彻底,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窦道形成,结核治愈无复发。后凸畸形角度平均纠正19.8°±3.7°,X线片显示所植髂骨骨性融合,时间平均(3.5±1.3)个月。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内固定髂骨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确切,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04年12月~2007年10月该院收治胸腰椎结核患者78例,采用一期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1年以上,78例患者脊柱结核均治愈,无局部结核复发,植骨全部骨性融合,融合时间平均为4.6个月.术后后凸矫正角度平均22.9°,1年随访后平均丢失3.6°.结论 一期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并取髂骨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并取髂骨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34例,按照Frankel分级评定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根据X线片评价植骨融合时间,测量手术前及手术后脊柱后突角度及随访期内的角度丢失。结果34例中,优25例,良9例。34例患者结核病灶清除彻底,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窦道形成,结核治愈无复发。后凸畸形角度平均纠正19.8°±3.7,°X线片显示所植髂骨骨性融合时间平均(4.5±1.4)个月。结论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并取髂骨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确切,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自体植骨并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4年1月我院收治胸腰椎结核患者28例,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植骨并腰椎“Z”形前路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经平均21个月的随访,28例患者脊柱结核均治愈,无局部结核复发,植骨全部骨性融合,融合时间平均为4.6个月,术后后凸矫正角度平均27°,l~3年随访后平均丢失2-3°。FIM评分术前平均为62.86分,术后平均为83.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清除病灶、自体植骨并局部植入钛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王智  江明  梁皓华 《中外医疗》2008,27(13):22-23
目的 探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至2005年10月期间接受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28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例胸椎和16例腰椎结核患者接受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观察术后和随访期间患者结核中毒症状和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植骨融合及治愈情况.结果 术后结核中毒症状明显缓解,神经功能明显改善,36个月时植骨融合.结论 病灶清除植骨叠合联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是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结核合并有巨大寒性脓肿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的疗效。方法对1999-01-2005-12间收治的22例胸腰椎结核合并有巨大寒性脓病例,采用同期前路病灶清除,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自体植骨融合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9个月,22例脊柱结核患者均治愈,症状消失,无局部结核复发,植骨全部骨性融合,融合时间为5~7个月,后凸矫正率达80%。结论在胸腰椎结核手术中,后路内固定和前路病灶清除与植骨可同期进行,能有效地稳定病椎,部分矫正畸形,消灭病灶,缩短卧床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自体植骨并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15例胸腰椎结核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植骨并腰椎“Z”形前路钛钢板内固定治疗;随访12~36(平均23)个月。结果15例脊柱结核均治愈,无局部结核复发,植骨全部骨性融合,融合时间平均为5.1个月。术后后凸矫正角度平均29°,1~3年随访后平均丢失2.1°。结论在结核病灶清除后一期植骨并局部植入钛质内固定器械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脊柱结核的一期手术治疗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目的:评价一期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1996年1月至2001年1月间采用一期手术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患者57例,其中经前路病灶切除、椎体间植骨并内固定35例,经后路病灶清除并内固定16例,后路内固定并前路前路病灶切除、椎体间植骨6例。采用钛合金材料内植入物38例,不锈钢材料内植入物19例。结果:所有57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慢性窦道形成。除3例失访外,其余5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年(平均2.2年),结核无局部复发,后凸畸形平均矫正21.6度。随访期内,有2-4度的角度丢失。植骨界面骨性融合时间平均3.8个月。结论:一斯手术治疗可以完成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的基本环节,具有明显的优越性。采用钛合金或不锈钢材料内植入物进行一期内固定均安全,但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术式。  相似文献   

12.
前后路联合一期手术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前后路联合一期手术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4年1月间采用后路内固定并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38例.后路内固定采用椎弓系统,前路病灶清除后,采用自体髂骨移植26例,肽网植骨融合12例.结果除2例伤口延迟愈合、2例瘘道形成,行二期缝合愈合外,其余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其中3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个月一36个月.平均20个月,结核无局部复发,植骨界面骨性融合时间平均3.4个月.结论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3.
经胸膜外入路一期钛笼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1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经胸膜外入路一期病灶清除钛笼植骨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9月,采用后外侧切口胸膜外入路一期病灶清除钛笼植骨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患者12例,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诊12-24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 术后神经功能改善10例,有效率83.3%;术后无一例局部...  相似文献   

14.
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后路椎弓根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治疗下腰段和腰骶段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采用后路经椎弓根固定并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的下腰段和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所有病例疼痛消失,伤口一期愈合。15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个月~6年(平均18个月),经定期X线摄片复查证实植骨块均在6~8个月融合,未见植骨块松动移位,局部无复发,患者弯腰和下蹲活动无受限。结论后路经椎弓根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治疗下腰段和腰骶段脊柱结核,能有效防止植骨块松动和移位,提高植骨融合率,减少复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一期前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胸腰段脊柱结核外科治疗中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植骨并前路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91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植骨并前路内固定治疗。结果 :91例脊柱结核患者平均随访 13月均治愈 ,无局部复发 ,植骨全部骨性融合 ,融合时间平均 3.7月 ,后突矫正角度 2 0°,治疗优良率达 95 .5 %。结论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植骨并前路内固定是安全和有效的 ,并在重建脊柱稳定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期前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primary anterior debridement, interbody autografting, and anterior internal fixation on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thoracolumbar spinal tuberculosis. METHODS: Ninety-one cases of thoracolumbar spinal tuberculosis were treated with primary anterior debridement, interbody autografting, and anterior internal fixation. RESULTS: All cases were treated without any recurrence after follow-up for an average of 13 months. Spinal fusion occurred in 3.7 months on average with 20 degree of kyphosis correction achieved after surgery and 95.5% of the patients obtained good results. CONCLUSION: Primary anterior debridement, interbody autografting, and anterior internal fixation for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thoracolumbar spinal tuberculosis are safe and effective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construction of spinal stability.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一期改良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胸腰椎结核患者18例,采用一期改良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评价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神经症状缓解情况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 h,术中平均出血量700 ml,手术后2周全部患者疼痛及神经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术后无...  相似文献   

18.
杨利斌  杨素敏  侯文根  路坦 《重庆医学》2015,(35):4972-4974
目的:探讨前路清除病灶、植骨联合后路经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腰骶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收治的31例腰骶椎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病变部位为下腰椎及骶椎,术前抗结核治疗3周以上,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髂骨)。术后卧床休息6~12周,持续使用抗结核药物12~18个月。结果随访12~43个月,有1例形成窦道,双侧形成脓肿,经再次手术切除窦道、清脓后愈合,植骨块无移位,结核病灶均愈合;13例有神经症状者基本恢复;31例术后随访未见椎体滑移,椎体高度、后突畸形矫正及椎体稳定性恢复满意,植骨于术后5~9个月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前后联合入路能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和充分脊髓神经减压,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及坚强的三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吴亚鹏  张琼  王达义 《西部医学》2012,24(8):1515-1516
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65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所有病例随访12~32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 65例患者均显示骨性融合,30例合并瘫痪患者中,症状改善28例,术后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8.3°,无一例结核复发。结论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可以促进植骨融合和神经功能恢复,矫正后凸畸形,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