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两种大鼠气滞血瘀证模型的建立方法,为研究气滞血瘀病因病机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分别采用声光电、夹尾、束缚、冰水浴多种刺激联合应用及肾上腺素注射的方法造模。采用MOTO压力传感技术检测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采用凝固法检测凝血四项相关指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多因素刺激组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全血高、中、低切粘度与血浆黏度均显著升高(P<0.05),肾上腺素组大鼠全血高切粘度与血浆黏度显著升高(P<0.05);两组大鼠凝血四项指标中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多因素刺激与肾上腺素注射法均能导致动物出现血瘀状态,肾上腺素注射法方便易行,多因素刺激组较符合中医病因病机理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香附"十三制"前后行气、活血、化瘀炮制增效作用.方法:采用声光电、夹尾、束缚、冰水浴等不可预知的慢性刺激联合肾上腺素复制雌性大鼠气滞血瘀证模型,并给予不同剂量的香附生品和"十三制"品进行治疗干预,检查各组大鼠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红细胞比容)及凝血四项检测指标(PT,APTT、FIB、TT...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通脉胶囊对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进行血液流变学实验,采用毛细玻管法检测小鼠凝血时间。结果:通脉胶囊可降低急性血瘀模型大鼠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明显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延长小鼠凝血时间。结论:通脉胶囊能明显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延长小鼠凝血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海木氯仿提取物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采用肾上腺素联合冰浴制作大鼠血瘀模型,检测血瘀模型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和凝血时间等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肠系膜滴加肾上腺素建立大鼠微循环急性障碍模型,检测肠系膜微动脉管径、血液流态、毛细血管网交点数的改变等指标。结果:不同剂量的海木氯仿提取物均能明显降低血瘀模型大鼠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以及红细胞压积、血沉和血小板聚集率,延长凝血时间;能显著拮抗微循环急性障碍模型大鼠肠系膜微动脉的收缩作用,改善血液流态,提高肠系膜毛细血管网交点开放率。其中以高剂量组作用最强,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海木氯仿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5.
朱洁  申国明  汪远金  胡闻 《中医杂志》2011,52(8):689-692
目的探索肝郁证失眠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的建立和评价方法。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酸枣仁汤组,每组8只,采用慢性夹尾刺激和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复合因子造模法建立肝郁失眠大鼠模型,酸枣仁汤组大鼠于造模第7d开始给予酸枣仁汤7.5g/(kg.d)灌胃,对各组大鼠进行宏观体征观察、行为学评价、血液流变学分析、病理学检查和下丘脑、海马组织、5-羟色酶(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检测。结果模型组大鼠睡眠节律明显改变,体重增长缓慢,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血流变高、中、低切全血黏度均显著升高,下丘脑、海马组织的5-HT及NE含量存在紊乱(P<0.05或P<0.01),而酸枣仁汤组对上述指标均有改善(P<0.05或P<0.01)。结论采用慢性夹尾刺激和腹腔注射PCPA复合因子造模法建立的肝郁失眠证大鼠模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清脑片对以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及冰浴刺激致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血液黏度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大鼠按体质量大小随机均匀分为空白组、急性血瘀模型组,脑络通组,大、中、小剂量清脑片组。除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之外,剩下的各组灌胃相对应的药物,连续7 d,在第6天灌胃完药物60min后,除空白组大鼠,其余各组大鼠采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而后进行冰水浸泡来制作大鼠急性血瘀模型。最后一次灌服药物60 min后,大鼠采用腹主动脉取血,按要求测定血液黏度及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4项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注射肾上腺素及冰浴刺激致大鼠急性血瘀模型复制成功。与模型组相比,大、中、小剂量清脑片组可显著降低高切、中切、低切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P<0.01,P<0.05),显著升高TT(P<0.01,P<0.05),显著缩短APTT(P<0.01),显著降低FIB含量(P<0.01)。结论:清脑片可以显著改善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黏度及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变化,对血栓形成以及动脉硬化的形成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大鼠血液流变学、凝血及纤溶的影响,探讨其防治SANFH的机理。方法:取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以每周2次注射醋酸泼尼松龙24.5mg/kg进行造模,正常对照组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造模同时给药,治疗组予补阳还五汤水提液灌胃,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喂生理盐水。第6周取血标本检测血液流变学、凝血及纤溶指标。结果:①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模型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组红细胞压积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②凝血指标测定结果:模型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较正常组短(P0.05),而纤维蛋白原(FIB)升高(P0.05)。治疗组PT、APTT、TT较模型组延长(P0.05),而FIB降低(P0.05)。③纤溶指标测定结果:模型组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较正常组减少,而tPA抑制剂1(PAI-1)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tPA较模型增加,PAI-1无明显差异(P0.05)。④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凝血及纤溶各指标与正常对照组间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够改善因激素导致的异常血液流变状态、凝血及纤溶功能,改善高凝状态,有利于阻止或延缓SANFH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及体内血栓形成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复加冰水浴造成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聚集及电刺激颈总动脉致体内血栓形成影响。结果:舒血宁注射液能延长血瘀模型大鼠成栓时间和凝血时间(PT、APTT),缩短成栓长度,抗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黏度及血浆粘度。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能够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对抗其体内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莪术油对乳腺癌癌前病变造模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莪术油治疗乳腺癌癌前病变的机理.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疾病模型组、三苯氧胺组、康莱特组及莪术油组.采用DMBA诱导乳腺癌癌前病变造模,第10周进行干预治疗,第14周进行病理学、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分析.结果疾病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还原黏度增高(P<0.05),乳房微循环灌注量降低(P<0.05);莪术油组大鼠中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象黏度、还原黏度降到接近空白组水平,微循环灌注量恢复到空白组水乎,与病模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莪术油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康莱特组及三苯氧胺组(P<0.05).结论莪术油可改善乳腺癌癌前病变造模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增加乳房的微循环灌注量,是其治疗和预防乳腺癌癌前病变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7,(9):1985-1987
目的:建立寒凝血瘀型家兔模型。方法:采用冰冷刺激的方法复制寒凝血瘀家兔模型,将20只家兔按体重随机分为(1)空白对照组,(2)模型一组,(3)模型二组,(4)模型三组,(5)模型四组,每组4只,采用体征观察、微循环观测、血液流变学检测、凝血象检测评价寒凝血瘀家兔模型的可靠性。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共4组)家兔与空白组家兔相比,精神欠佳,饮食及饮水量减少,二便稀少,耳朵和眼睛的微血管屈曲有分叉,血液中的全血还原黏度和全血黏度增加,纤维蛋白原有所升高。结论:上述方法建立的寒凝血瘀家兔模型符合中医证候特点和现代医学病理生理学基础,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生三七及其不同炮制品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药效作用,比较三七炮制前后在破瘀功效上的差异。方法:给大鼠皮下注射大剂量的肾上腺素,再以冰水浸泡制备急性血瘀模型,灌胃给予生三七水提物、生三七醇提物、蒸三七水提物、蒸三七醇提物、油炸三七水提物、油炸三七醇提物。测定给药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凝血时间、出血时间及尾部微循环血流量等指标。结果:生三七水提和醇提物都能降低大鼠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延长大鼠凝血时间;生三七水提和醇提物、蒸三七醇提物、油炸水提物能增加大鼠微循环血流量。结论:生三七在改善血黏度、抗凝具有较好作用,炮制后作用减弱。生三七可能具有较优的破瘀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虚证大鼠肠系膜微循环变化,并测量其血液流速.方法:通过皮下注射乙酰苯肼( APH)制备血虚证大鼠模型,运用BI-2000医学图像分析系统观测血虚大鼠肠系膜微循环损伤的变化,采集微循环显微图像,并利用LabVIEWIMAQ VISION平台进行图像处理分析,提供一种跟踪白细胞团的微循环血液流速测量方法.结果:①血虚大鼠肠系膜微循环血色暗淡,微血管变形,管壁受损;②测得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血液流速与现代文献研究十分吻合,精确度提高,再现性良好.③血虚模型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血液流态呈粒线流甚至聚集流改变,且血液流速较正常组明显减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虚大鼠微循环存在供血不足、血流瘀滞、管壁损伤和渗出出血等多重病理改变;运用LabVIEW图像处理方法测量血液流速,客观地反映了血虚大鼠微循环的病理改变,表明显微医学图像分析技术在中医血虚证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蓄血证大鼠模型的炎症相关指标(IL-1β、IL-6、IL-4、IL-10、TNF-α、IFN-γ、SOD、MDA)及凝血相关指标(PT、TT、6-Keto-PGF1α、TXB2、ET-1、NO、t-PA、PAI-1)的变化,探讨相关指标与蓄血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间隔24 h两次鼠尾注射内毒素脂多糖(LPS)复制蓄血证大鼠模型,观察大鼠体温、全血及血浆黏度变化,并检测相关炎症指标和凝血指标。结果在第二次给予LPS后,多数大鼠体温上升;2 h后大鼠的血液黏度增加最为显著;3 h内,模型组大鼠的PT、TT值先逐渐下降,然后又逐渐上升,其在2 h附近达到最低点。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2 h组、3 h组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IL-6、IFN-γ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0值、SOD值、MDA值、t-PA含量值、PAI-1值、t-PA/PAI-1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模型组大鼠血浆中NO、6-Keto-PGF1α值、TXB2、6-Keto-PGF1α/TXB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ET-1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模后2 h,大鼠血清及血浆中炎症及凝血相关指标的相应改变,表明大鼠呈现出"瘀""热"互结状态,与中医蓄血证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治风活血法对微循环气滞血瘀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治风活血法对微循环气滞血瘀模型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10只)、治风组(10只)、活血组(10只)、治风活血组(10只),分别灌胃给予同名方,解剖显微镜下观察记录正常肠系膜微循环(血色、流速、流态、交织点),滴加0.1%肾上腺素(Ad)0.05mL时,生理盐水洗脱Ad后1min、3min时微循环改变以及恢复时间。结果治风方、活血方、治风活血方均可改善Ad所致的微循环障碍,均可使流速、交织点增加,对流态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血色变红,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且以治风活血方作用最佳,活血方较治风方为佳。结论治风法与活血法有协同作用,通过治风可明显加强活血化瘀作用,表明治风活血法有其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凉血活血颗粒对放射性肺损伤大鼠凝血功能及全血黏度的影响。 方法: 9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凉血活血颗粒治疗组,每组30只,模型组及治疗组大鼠用6MV X线右胸一次性照射25Gy造模。造模前1周开始各组分别ig凉血活血颗粒或生理盐水,每日1次。在照射后7 d,30 d,90 d,每组处死10只,行肺组织HE染色,腹主动脉取抗凝血检测凝血4项及全血黏度指标。 结果: 模型组照射后出现放射性肺炎及纤维化表现,治疗组炎症及纤维化表现较模型组明显减轻。模型组大鼠在照射后7 d,出现高凝、高黏改变;在放射后30 d,出现低凝、低黏改变;在放射后90 d出现低凝、高黏改变。治疗组大鼠在照射后7 d,凝血时间延长,血液黏度减低;在照射后30 d,凝血时间缩短,血液黏度升高;在放射后90 d,凝血时间缩短,全血黏度降低。 结论: 放射性肺损伤存在凝血功能紊乱及血液黏度异常,凉血活血颗粒对上述情况具有调节作用,能减轻放射性肺损伤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项丛刺针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期大鼠脑软膜微循环血流量和全血黏度流变学的影响,探讨针刺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针刺组,每组20只。采用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制备大鼠脑缺血模型。针刺组大鼠在成功造模5周后采用项丛刺针法进行治疗,每日1次,共治疗2周;西药组大鼠用尼莫地平灌胃,每日1次,疗程同针刺组。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大鼠脑微循环血流量,自动血流变测试仪测定大鼠全血黏度。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软膜微循环血流量显著降低(P<0.01),全血黏度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与西药组均可显著增加大鼠脑软膜微循环血流量和降低血液黏度(P<0.01)。与西药组相比,针刺组效果更显著(P<0.01)。结论:项丛刺针法能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大鼠脑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建立符合中医学理论特点的瘀热互结证大鼠模型。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丹参组,每组10只。丹参组给予丹参水煎液13.5g/kg灌胃,灌胃体积20mL/kg;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纯净水灌胃。均每天2次,连续7天。给药第4天,模型组及丹参组大鼠腹腔注射角叉菜胶50mg/kg,每天1次,连续3天。末次注射24h后,于大鼠背部皮下注射20%干酵母悬液(10mL/kg),6h后观察大鼠体温、舌象、尾部瘀斑、耳廓和四肢皮肤颜色等表征以及耳廓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舌质红紫,舌下脉络增粗增长,爪甲色红紫,耳廓边缘发红,尾部出现明显瘀斑(P<0.01),体温明显升高(P<0.01)等瘀热表征;耳廓微血流速度明显减慢,全血高、中、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电泳时间明显增加,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参组大鼠尾部瘀斑长度明显减少,微血流流态评分明显升高,全血高、中、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电泳时间明显减少,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采用联合注射角叉菜胶和活性干酵母方法建立的瘀热互结证大鼠模型具有动物表征明显以及重现性、稳定性好等特点,可用于瘀热互结证的中医基础理论、中药药效筛选以及中药药性理论等多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乳宁霜对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液流变学及乳房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乳宁霜对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液流变学及乳房微循环的影响,探讨乳宁霜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机理。方法选用SPF级雌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疾病模型组、三苯氧胺软膏组、散结乳癖贴膏组及乳宁霜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建立乳腺增生动物模型,分别涂抹三苯氧胺软膏、散结乳癖贴膏、不同剂量乳宁霜予以治疗,空白对照组、单纯疾病模型组不用药。观察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液流变学及乳房微循环变化。结果单纯疾病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显著增加(P<0.05或P<0.01),乳房微循环灌注量减少(P<0.01);乳宁霜各剂量组大鼠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和压积及微循环灌注量均基本回复到空白对照组正常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乳宁霜可改变乳腺增生病大鼠的血液流变性,增加乳房的微循环灌注量,是其治疗和预防乳腺增生病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流变和微循环变化的影响,从"络病"角度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中医病机。方法:制备猪血清致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大黄虫丸对该模型动物的全血黏度150/s切变率、30/s切变率、5/s切变率、1/s切变率、红细胞压积、舌下及耳廓的脉络变化的影响。结果:大黄虫丸能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的全血黏度150/s切变率、30/s切变率、5/s切变率、1/s切变率、红细胞压积、透明质酸酶(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IV型胶原(CIV)、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指数,改善纤维化大鼠舌下和耳廓脉络的循环状态。结论:大黄虫丸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流变和微循环变化的改善,提示"活血通络"可能是其抗肝纤维的主要病机之一。  相似文献   

20.
银杏叶提取物血液流变学研究   总被引:62,自引:2,他引:62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动物血液粘弹性、血液凝固过程以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给药,测定全血的血液粘弹性;分离血小板,测定高、低浓度的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半数抑制浓度;小鼠iv给药,测定给药后血液凝固过程。结果:体外可明显延长大鼠的复钙时间,减缓血液粘、弹性的增加速率,降低血液的最大粘、弹性;小鼠iv100,200mg/kg明显延长血液凝固时间,对血液纤维网的形成以及血凝块的退缩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体外能抑制高、低浓度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并对低浓度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促进解聚作用。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具有降低血液粘弹性,延缓血液凝固和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