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项丛刺加旁廉泉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及对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以及中风病临床路径常规选穴(百会、曲池、内关、合谷、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项丛刺加旁廉泉针刺法。两组治疗前后采用荧光透视吞咽检查(video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测定咽部收缩持续时间、洼田饮水试验评分、生活质量评估(Barthel)指数变化。采用RT-PCR及免疫印迹检测外周血IL-6、IFN-γ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程结束后VFSS评分、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升高,洼田饮水试验评分降低(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IL-6、IFN-γmRNA和蛋白降低(P0.01)。结论:项丛刺加旁廉泉针刺法通过降低炎性细胞因子IL-6、IFN-γ表达,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针刺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区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Jun氨基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针刺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正常组,每组10只。针刺组和模型组大鼠经颈背部注射鱼藤酮,造模14d。假手术组大鼠予以相同剂量的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和0.9%NaCl注射液的混合液。针刺组大鼠选取双侧“天枢”、双侧“上巨虚”及“大肠俞”进行针刺治疗,1次/d,20min/次,连续治疗14d。其余各组不进行治疗。比较各组大鼠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TNF-α、IFN-γ、IL-1β和磷酸化的JNK蛋白(p-c-jun)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TH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c-jun、TNF-α、IFN-γ、IL-1β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TH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c-jun、TNF-α、IFN-γ、IL-1β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 针刺可以下调PD模型大鼠黑质区JNK表达,降低炎症因子TNF-α、IFN-γ、IL-1β水平,对PD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治未病"以"防"为核心,重视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倡导未病先防,重视养生,核心理念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健康管理通过控制人们生活方式中的健康危险因素和行为,降低危险因素,维护人体健康。健康管理与"治未病"理念不谋而合。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实现"治未病"与健康管理融合,形成现代中医健康管理体系,运用"治未病"思想指导健康管理,大力推动"治未病"的普及与发展,为中医药发展开辟新方向,使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发挥更大作用,是祖国医学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按入组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以针刺为主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氟西汀20 mg清晨顿服,2组均以脑卒中常规治疗为基础,同时指导患者正确的康复训练。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全面、客观地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对评分进行比较,判断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1.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降低HAMD评分的作用更为显著(P<0.05)。结论针刺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安全有效,且疗效优于西药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行为绝望抑郁模型、慢性束缚应激抑郁模型、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抑郁模型、获得性无助抑郁模型、新奇环境诱导食欲减退模型、母仔分离模型、糖皮质激素模型等几种应激抑郁模型制模方法优、缺点进行相关综述,为进一步发展抑郁动物模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卒中后的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脑卒中后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障碍,其总体患病率可高达20%~60%。PSD可以严重损害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患者的预  相似文献   
7.
肖伟教授从医30余年,在治疗脑卒中及其并发症方面颇有见地,近年来潜心研究卒中后抑郁,在治疗该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卒中后抑郁是常见的脑卒中后并发症,能延缓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时间,直接影响患者卒中后的康复患者以及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日益受到重视。肖伟教授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通督治郁"针法治疗该病,突出针灸治疗卒中后遗症优势,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丰隆穴位注射异丙嗪治疗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均接受长春西汀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丰隆穴位注射异丙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臀部肌肉注射异丙嗪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及DHI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及DH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为80.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丰隆穴位注射异丙嗪是一种治疗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项丛刺针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期大鼠脑软膜微循环血流量和全血黏度流变学的影响,探讨针刺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针刺组,每组20只。采用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制备大鼠脑缺血模型。针刺组大鼠在成功造模5周后采用项丛刺针法进行治疗,每日1次,共治疗2周;西药组大鼠用尼莫地平灌胃,每日1次,疗程同针刺组。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大鼠脑微循环血流量,自动血流变测试仪测定大鼠全血黏度。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软膜微循环血流量显著降低(P<0.01),全血黏度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与西药组均可显著增加大鼠脑软膜微循环血流量和降低血液黏度(P<0.01)。与西药组相比,针刺组效果更显著(P<0.01)。结论:项丛刺针法能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大鼠脑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对卒中后抑郁(PSD)大鼠行为学改变及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PSD的机制。方法从60只雄性SD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入正常组,其余造模。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拴阻塞法复合慢性不可预知的温和应激法建立大鼠PSD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氟西汀组。针刺组针刺百会(GV20)、风府(GV16)、神门(HT7)、太冲(LR3),每日1次,氟西汀组每日1次灌胃(2 mg/kg),均连续治疗3周。实验过程中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改变,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皮质、杏仁核BDNF、GFAP蛋白的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海马、皮质、杏仁核BDNF、GFAP mRNA的表达情况;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内星形胶质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皮质、杏仁核的BDNF、GFAP蛋白及BDNF、GFAP mRNA表达水平增加(P0.01或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与氟西汀组大鼠海马、皮质、杏仁核中BDNF、GFAP蛋白及BDNF、GFAP mRNA表达水平增高(P0.01)。结论针刺可以改善PSD大鼠的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针刺提高大鼠海马、皮质和杏仁核BDNF、GFAP的表达,增强星形胶质细胞ATP的释放,进而改善神经元损伤,促进神经元再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