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 评估Janus激酶抑制剂AG490对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株(HKC),分别给予高糖和高糖+AG490干预,Westernblot检测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粘素(E—Cadherin)及信号蛋白STAT1、STAT3、磷酸化STAT1(p-STAT1)和p-STAT3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TGF-β1和Ⅰ型胶原的分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GF—β1mRNA表达。结果 与低糖对照组比较,高糖培养的HKC中α-SMA、P—STAT1和P—STAT3表达明显上调,E—Cadherin表达明显下调,TGF—β1mRNA表达增加,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和Ⅰ型胶原分泌增加。AG490明显下调P—STAT1和P—STAT3表达的同时,明显抑制高糖刺激HKC中α-SMA表达的升高,减轻E—Cadherin表达下降程度,降低TGF—β1mRNA表达及TGF—β1和Ⅰ型胶原的分泌。结论 JAK参与了高糖诱导的HKC转分化,并刺激TGF—β1和细胞外基质分泌,JAK抑制剂AG490能有效拮抗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AcidfibroblastgrowthfactoraFGF)在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株 (NRK)转分化中的作用 ,为肾小管 间质纤维化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NRK细胞的培养基内加入不同剂量的重组人aFGF ,并在Ⅰ型胶原处理过及未处理的玻璃表面 ,无血清培养 6d。使用透射电镜、免疫细胞化学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形态及表型的转变进行评估。结果 不同剂量的aFGF(1、1 0、50ng/ml)处理后的NRK细胞形态和表型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 :体积增大、失去尖端 基底极性和微绒毛、细胞延长、具有浸润特征的前后向双末端极性、出现肌动蛋白中间丝结构。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分析显示加入aFGF后角蛋白表达减少 ,有肌成纤维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α 平滑肌动蛋白 (α SMA)的表达。α SMA阳性细胞的比例与aFGF的浓度呈正相关 ,亲和抗aFGF抗体可消除这种转分化现象。加入aFGF后 ,在玻璃表面α SMA阳性细胞数 (34 4± 0 0 90 ) %较Ⅰ型胶原处理培养表面α SMA阳性细胞数 (74 6± 0 1 0 1 ) %有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aFGF在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 ,该过程亦与细胞的生长环境有关 ,提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型转化是肾间质纤维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王军  邵传森  程晓霞  王永钧 《浙江医学》2002,24(12):726-727
目的 探讨肾小管上皮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表型转化在肾间质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制备大鼠单输尿管梗阻模型,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并采用计算机图像软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肾脏病理检查显示形态学改变符合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病理变化;在输尿管梗阻14、28d后肾组织α-SMA和TGF-β1表达较对照组增加(P<0.05)。结论 α-SMA可作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表型转化的重要标志物,TGF-β1可能参与了肾小管上皮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表型转化,且是进一步导致肾间质纤维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间歇性高糖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A转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间歇性高糖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52EA转分化干预作用。方法:NRK-52E细胞分为空白组、正常葡萄糖组、高糖组、间歇性高糖组,分别作用72 h后,Western blot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Ⅰ型胶原、金属蛋白酶-2(MMP-2)、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以及甲状旁腺素相关肽(PTHrP)的表达;CM2H2DCFDA试剂盒检测活性氧(ROS)含量。结果:高糖组及间歇性高糖组NRK-52E细胞TGF-β1、Ⅰ型胶原、MMP2、α-SMA以及PTHrP表达均上调;间歇性高糖组TGF-β1、MMP2以及α-SMA表达水平较高糖组高(P均<0.05),其ROS含量也显著高于高糖组(P<0.01)。结论:间歇性高糖能通过氧化应激诱导肾小管导管上皮细胞表达TGF-β1、MMP2,并促进NRK-52EA细胞转分化为α-SMA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对高糖诱导大鼠肾小管导管上皮细胞株NRK-52E的转分化干预作用。方法:大鼠肾小管导管上皮细胞株设空白组(不给葡萄糖)、高糖组(25mmol/L葡萄糖)、AGEs干预组(100mg/LAGEs)、高糖AGEs干预组(100mg/LAGEs+25mmol/L葡萄糖),培养72h后,用Westernbolt检测转化因子β1(TGF-β1)、Ⅰ型胶原、金属蛋白酶2(MMP2)、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甲状旁腺素相关肽(PTHrP)在NRK-52E细胞的表达,活性氧(ROS)含量应用CM2H2DCFDA试剂盒检测。结果:高浓度葡萄糖上调TGF-β1、Ⅰ型胶原、MMP2、α-SMA以及PTHrP表达,AGEs显著上调高浓度葡萄糖状态下TGF-β1、Ⅰ型胶原、MMP2、α-SMA和PTHrP表达,提高ROS含量。结论:AGEs可以促进高浓度葡萄糖诱导肾小管导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NLRP3炎症小体在高糖诱导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中的作用.方法:以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为研究对象,高糖处理24 h后,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表型标志分子(E钙粘素和α-SMA)和NLRP3炎症小体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1β含量.采用NLRP3炎症小体特异性抑制剂MCC950探讨NLRP3炎症小体在高糖诱导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ETM中的作用.结果:高糖处理24 h可降低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E钙粘素mRNA表达,上调α-SMA mRNA表达;同时上调NLRP3、pro-IL-1β和pro-caspase-1 mRNA表达,以及IL-1β分泌;抑制NLRP3炎症小体可部分逆转高糖诱导的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EMT.结论:高糖应激可能通过激活NLRP3炎症小体促进IL-1β分泌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EMT.  相似文献   

7.
Zhang M  Tang JW  Li XM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3):1161-1165
目的 探讨 p38MAPK信号转导途径对IL 1β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及其导致的功能改变。方法 以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 (HK 2 )为研究对象 ,给予IL 1β(10ng/ml)刺激 2 4h ,在阻断实验中加入SB2 0 35 80阻断 p38通路。采用蛋白印记杂交法检测 p38MAPK的磷酸化程度 ;细胞表型特征检测包括细胞形态变化、标志蛋白 (角蛋白、α SMA)的表达及分布、细胞增殖、黏附和移行能力。结果  (1)IL 1β刺激 6~ 4 8h可使α SMA表达上调 ,刺激 2 4h可使角蛋白表达减弱、α SMA分布紊乱 ,但细胞形态变化不明显 ;(2 )IL 1β在 5min时可使p38激活达高峰 ,较基础水平升高 2~ 3倍 (P <0 0 5 ) ;至 12 0min时 p38则呈持续激活状态 ;(3)p38阻断剂 (SB2 0 35 80 )对HK 2细胞α SMA的基础表达有抑制作用 ,抑制率 37 13% (P <0 0 1) ;同时可明显抑制IL 1β刺激的α SMA表达 ,抑制率 4 7 0 7% (P <0 0 0 1) ;(4)IL 1β及 p38阻断剂并不影响HK 2细胞之间的黏附能力 ,但IL 1β可使细胞的移行能力增强 (P <0 0 1) ,而 p38阻断剂可明显抑制其移行能力。IL 1β并不影响HK 2细胞增殖。结论 IL 1β可以激活肾小管上皮细胞p38/MAPK ,并可使其发生表型转化 ,这一作用部分通过 p38信号通路所介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转录活化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在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uman kidney proxim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HK2)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AP-1阻断组。光镜、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的表达,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检测HK2细胞AP-1的改变,RT—PCR法检测CK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α-SMA蛋白的表达。结果高糖作用48h后,HK2细胞由椭圆形贴壁生长变为长梭形,胞体拉长,透射电镜下,细胞表面微绒毛明显减少,胞质内粗面内质网丰富,而AP-1阻断组较高糖组明显减轻;EMSA结果分析表明,在高糖刺激下,AP-1结合活力较正常对照组增加79.22%(P〈0.05),而AP-1阻断剂可明显抑制AP—1的活化,较高糖组降低51.19%(P〈0.05);免疫细胞化学和RT—PCR检测显示,高糖组和AP-1阻断组CK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AP—1阻断组显著高于高糖组(P〈0.05);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blot检测显示,高糖组和AP-1阻断组α—SMA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AP-1阻断组显著低于高糖组(P〈0.05)。结论高糖能够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AP-1活化,诱导其表型转化。  相似文献   

9.
张璟  陈秋  韩敬 《重庆医学》2007,36(5):403-405,408
目的 观察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中,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 ILK)的表达及其在TEMT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为对象,分别用TGFβ1(40ng/ml)及TGFβ1(40ng/ml)加HGF(100ng/ml)刺激,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LK、E钙黏蛋白(E-cadherin)及纤维连接蛋白(FN)的蛋白表达,并用计算机真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对其进行半定量,并用Western Blot进一步检测ILK蛋白的表达.结果 TGFβ1能以时间依赖的方式诱导ILK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增加的ILK能介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表型变化,即使小管上皮细胞E钙黏蛋白的表达减少,而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增多,用HGF能抑制上述作用.结论 ILK参与TGFβ1诱导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叶细胞的转分化.  相似文献   

10.
原位杂交法检测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炎前因子mRNA的表达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观察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 RPE)在炎性介质刺激下炎前因子 m RNA的表达 .方法 培养的人 RPE经IL - 1β ( 10μg· L- 1 )和脂多糖 ( 1m g· L- 1 )的刺激后 ,用生物素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进行原位杂交 ,检测 RPE炎前因子IL - 1β,IL - 6,IL - 8和 TNF-α m RNA表达 .杂交结果使用图像分析法进行比较 .结果 原位杂交显示 RPE细胞质中均呈现浓淡不一的淡蓝色着色 ,胞核不着色 .其中 IL - 6m RNA在脂多糖刺激下染色较浅 ,增加脂多糖的剂量不能提高其表达 .图像分析显示在 IL - 1β ( 10μg· L- 1 )和脂多糖 ( 1m g· L- 1 )刺激下 ,RPE表达 IL - 6m RNA的吸光度分别为 10 8± 18和3 5± 14 ,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 .结论 在 IL - 1β和脂多糖刺激下 ,人 RPE可以表达炎前因子 IL - 1β,IL - 6,IL - 8和 TNF-α的 m RNA .  相似文献   

1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调节机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Zhang C  Zhu ZH  Liu JS  Yang X  Deng AG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1):2920-2925
目的 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直接影响,并探讨阻断内源性CTGF表达对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干预效果,以阐明CTGF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C)。在观察CTGF对HKC的直接作用时,将HKC细胞分为三组:(1)对照组;(2)小剂量CTGF组:培养液中加入重组人CTGF(rhCTGF),终浓度为2.5μg/L;(3)大剂量CTGF组:rhCTGF终浓度为5.0μg/L。在探讨CTGF在TGF-β诱导HKC转分化中的作用时,将细胞分为4组:(1)正常对照组;(2)TGF-β刺激组(培养液加入重组人TGF-β1蛋白,浓度为10.0μg/L);(3)TGF-β1+CTGF正义寡核苷酸(ODN)组(先以CTGF正义ODN转染HKC,再加TGF-β1刺激);(4)TGF-β1+CTGF反义ODN组(先以CTGF反义ODN转染HKC,再加TGF-β1刺激)。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HKC 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Ⅳ型胶原(col Ⅳ)mRNA水平的变化;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HKC胞浆内α—SM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α—SMA阳性细胞百分率;ELISA方法测定培养液上清中col Ⅳ的浓度。结果 不同浓度rhCTGF作用于HKC24h后,α-SMA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colⅣ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均P〈0.01);刺激48h后,胞浆α—SMA表达明显增强,流式细胞仪测得三组细胞α-SMA阳性百分率依次为:2.4%、38.9%、65.5%(P〈0.01);ELISA结果表明,rhCTGF抑制了colⅣ的分泌(P〈0.01)。TGF-β1可诱导HKC高表达CTGF和α-SMA。转染后6h,CTGF反义ODN可显著抑制HKC表达CTGF和α-SMA mRNA(P〈0.01)。转染后48h,CTGF反义ODN可明显抑制胞内α-SMA蛋白合成。结论 CTGF在体外能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MyoF)转分化,而CTGF反义ODN的导人可有效抑制TGF-β1诱导的转分化过程。因此,CTGF可能是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TGFβ1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ASON)对大鼠肝脏星状细胞活化及其胶原生成的作用,作者合成了特异笥的TGFβ1硫代磷酸ASON及其对照(正义,错义寡核苷酸),并将其加入至培养的肝脏星状细胞中。通过细胞免疫化学方法分析α-SMA的表达来观察肝脏星状细胞的活化,肝脏星状细胞产生TGFβ的水平用生物学方法测定,以^3H-脯氨酸掺入抑制率的测定观察胶原  相似文献   

13.
刘芳  陈烁苹  郑景晨 《浙江医学》2009,31(9):1248-1250
目的观察高糖(HG)对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低糖组(5.5mmol/L,LG组)和HG组(25mmol/L),分别培养于HKC中,于培养0、24和48h时收获细胞,并采用RT-PCR法检测两组HKC分泌TGF-β1和PAI-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HG组培养24h和48h时的HKC分泌TGF-β1和PAI-1 mRNA表达水平均较LG组明显升高(均P〈0.01)。且两组培养48h时的上述指标均较24h时明显升高(均P〈0.O01);经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KC分泌PAI-1和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0.802,P〈0.01)。结论HG可刺激HKC分泌TGF-β1和PAI-1 mRNA表达水平的增高。  相似文献   

14.
董凤芹  李红  吴芳  姚航平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48):3444-3447
目的 观察高水平表达的核心蛋白聚糖Ⅱ(DCN)对高糖培养的大鼠肾组织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大鼠DCN重组腺病毒载体(Ad/DCN)和抗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中和抗体分别处理不同糖浓度培养条件下的大鼠肾系膜细胞(RMC)和肾小管细胞(HK-2),用Western印迹法观察转染72 h后DCN蛋白水平变化及其对TGF-β1和Ⅳ型胶原(C-Ⅳ)以及MMP-2和MMP-9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在RMC细胞中,TGF-β1和C-Ⅳ的蛋内表达在高糖条件下升高(分别为1.63±0.02和0.52±0.01),经抗TGF-β1中和抗体或用Ad/DCN转染处理72 h有明显下降(TGF-β1均下降至0,C-Ⅳ分别为0.29±0.01和0.21±0.01,均P<0.05);MMP-2和MMP-9在高糖条件下表达下降(分别为0.01±0.00和0.32±0.01),经抗TGF-β1中和抗体或用Ad/DCN转染处理72h有明显上升(MMP-2分别上升至0.65±0.01和0.67±0.01,MMP-9分别上升至0.89±0.01和0.73±0.01,均P<0.05).而在HK-2细胞中,TGF-β1和C-Ⅳ的蛋白表达在高糖条件下也升高(分别为1.45±0.0l和0.41±0.01),且MMP-2的表达升高(0.27±0.01),经抗TGF-β1中和抗体或用Ad/DCN转染处理72h则有明显下降(TGF-β1分别为0.06±0.01和0.08±0.01,C-Ⅳ分别为0.11±0.01和0.01±0.00,MMP-2分别为0.14±0.01和0.06±0.01,均P<0.05).结论 高糖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小管细胞的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是不同的,降低TGF-β1活性可使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小管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转变.  相似文献   

15.
人腹膜间皮细胞的培养及特征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目的:建立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培养模型,检测HPMC细胞外基质蛋白及白细胞介素(IL-8)的表达。方法:采用胰蛋白酶-EDTA消化法,从人的腹膜组织中分离HPMC。采用形态学和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即SP法),对培养细胞进行鉴定。采用SP法检测HPMC纤维连接蛋白(FN)、胶原Ⅲ和胶原Ⅴ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HPMC IL-8 mNRA和FN mRNA的表达。结果:光镜示细胞融合后呈多边形,超微结构下可见丰富的微绒毛和内质网,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HPMC可表达角蛋白,波形蛋白,胶原Ⅲ,FN,TGFβ1蛋白,Ⅷ因子、胶原Ⅴ表达阴性。人腹膜间皮细胞亦表达FN mRNA和IL-8 mRNA。结论:HPMC培养模型的建立,可为进一步研究腹膜纤维化的防治及IL-8在腹膜透析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肾衰泄浊汤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骨形态蛋白-7(BMP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苯那普利组,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动物模型,术后第7、14d分别观察梗阻侧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及BMP7、Smad2、Smad6、TGFβ1,Ⅰ、Ⅲ型胶原及FN蛋白表达。结果:各治疗组大鼠肾组织Ⅰ、Ⅲ型胶原,FN、Smad2、TGFβ1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弱,但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强;而各治疗组大鼠肾组织BMP7、Smad6蛋白表达则相反,以中药高剂量组效果最明显。且BMP7、Smad6与TGFβ1呈明显负相关;Smad2与TGFβ1呈明显正相关。结论:肾衰泄浊汤可能是通过诱导BMP7、Smad6蛋白表达,抑制Smad2蛋白表达,调节BMP7/TGFβ1/Smads信号通路,抑制TGFβ1蛋白表达,从而抑制Ⅰ、Ⅲ型胶原及FN等ECM的过度沉积,减轻肾间质的纤维化。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苯那普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牛蒡子苷对AOPPs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EMT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HK-2细胞)分为3组:牛血清白蛋白(BSA)组、AOPPs组、AOPPs+牛蒡子苷组,用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 测细胞E-cadherin、vimentin和GRP78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以DCFH-DA为荧光探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 平。结果与BSA组相比,AOPPs组的上皮细胞标志性蛋白E-cadherin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下调、间充质细胞标志性蛋白 vimentin和内质网应激标志性蛋白GRP78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上调、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升高;与AOPPs组相比,AOPPs+ 牛蒡子苷组E-cadherin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上调、vimentin和GRP78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下调、细胞内活性氧水平降 低。结论牛蒡子苷可能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进而减轻AOPPs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EMT的发生,且氧化应激参与该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波形蛋白(Vi mentin)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诱导糖尿病模型后,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坎地沙坦组。正常对照组仅注射等剂量溶媒。16周后观察各组血糖(BS)、肾重/体重(KW/BW)、24h尿白蛋白排泄率(AER)、肌酐清除率(Ccr)。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观察肾组织α-SMA和Vi mentin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BS、KW/BW、AER、Ccr及间质纤维化损伤均显著上升(P<0.01),坎地沙坦组上述指标除血糖外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α-SMA和Vi mentin在肾小管上皮表达均明显上调(P<0.01),结果表明,坎地沙坦治疗阻止了二者在糖尿病大鼠肾脏的高表达。结论:坎地沙坦能显著下调糖尿病大鼠肾小管α-SMA和Vi mentin表达,阻抑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大鼠肾系膜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 -1)表达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外基质(ECM)成分含量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正常大鼠肾系膜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0、12.5、25.0、50.0、100.0和200.0 mg•L-1)糖基化牛血清白蛋白(AGEs)处理,相应浓度未经糖化的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对照,ELISA法检测纤维连接蛋白(FN)和Ⅳ型胶原及IGF-1含量。结果:与相应浓度的BSA组比较,12.5~200.0 mg•L-1 AGEs组FN含量明显升高(P<0.01),100.0~200.0 mg•L-1 AGEs组Ⅳ型胶原含量明显升高(P<0.01),25.0~100.0 mg•L-1 AGEs组IGF-1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1),200.0 mg•L-1 AGEs组IGF-1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AGEs引起的细胞外基质积聚可能在一定范围内与IGF-1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