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活性,以正常人作对照分析。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CD3^+、CD4^+、NK细胞数量及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而CD8^+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外周血T淋巴细胞业群和NK细胞数量的改变与胃癌临床病理分期有关,分期越晚,CD3^+、CD4^+及NK细胞数量CD4^+/CD8^+细胞比值越低,CD8^+细胞水平越高;Ⅰ、Ⅱ期胃癌患者与Ⅲ、Ⅳ期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可用于胃癌患者的免疫状态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中的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情况。方法:应用三色免疫荧光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ITP患者(n=30)和对照者(n=30)外周血PAIg水平和T淋巴细胞免疫表型(CD3^+、CD3^+CD4^+及CD3^+CD8^+)。结果:ITP患者外周血PAIgG、PAIgM及PAIgA的平均荧光强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ITP患者外周血CI)3^+、CD3^+CD4^+亚群明显减低(P〈0.05),CD3^CD8^+亚群明显升高(P〈0.05),而CD3^+CD4^+/CD3^+CD8^+比值显著减低(P〈0.01)。结论:ITP患者PAIg水平显著增高,且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漂移。此方法简便易行,有助于ITP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凋亡,初步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在特发性减少性紫癜(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ITP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T淋巴细胞的凋亡。结栗ITP患者CD3^+、CD4^+和CD4^+CD25^+T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而CD8^+T细胞和CD4^+T细胞表面Fas表达均较正常组增加(P〈0.01);T淋巴细胞凋亡敏感性增加。结论 IT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T细胞免疫调控亚群(CD4^+CD25^+)凋亡增多,对自身反应性T细胞亚群免疫下调作用降低,破坏自身免疫耐受,在ITP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尤其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CD19^+CD23^+细胞的变化,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25例初发PNS患儿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同时检测19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PNS患儿外周血中CD3^+、CD3^+CD8^+、CD4^+CD25^+、CD19^+CD23^+淋巴细胞均高于正常对照儿童,P〈0.05;而CD4^+/CD8^+比值及NK细胞则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体内T、B亚群细胞变化参与了PNS的发病过程,免疫调节细胞功能的紊乱亦是导致PNS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补体、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5例UC患者(UC组)和1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用血清免疫球蛋白分析仪经快速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C4)水平。结果UC组CD3^+T淋巴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UC组CD4^+及CD8^+T淋巴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UC组CD4^+与CD8^+的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UC组补体C4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UC患者存在T细胞亚群和补体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李蓓  陆军  李志敏 《广州医药》2010,41(2):22-25
目的建立健康儿童淋巴细胞亚群正常值的参考范围。方法采用双色流式细胞术分析健康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各亚群的百分率和绝对数量。结果总淋巴细胞、CD3+T淋巴细胞、辅助/诱导性T细胞(CD3+CD4+淋巴细胞)、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CD3+CD8+淋巴细胞)、CD19+B淋巴细胞、CD3-CD56+NK细胞百分率的中位值分别为44.00%、57.91%、27.65%、24.37%、17.44%、14.90%;总淋巴细胞、CD3+T淋巴细胞、CD3+CD4+T淋巴细胞、CD3+CD8+T淋巴细胞、CDl9+B淋巴细胞、CD3一CD56+NK细胞绝对数的中位值分别3042个/斗l、1653个/μ、762个/μl、740个/μl、553个/μl、509个/μl。男女性别间CD3+T淋巴细胞、CD3+CD4+T淋巴细胞和CD3-CD56+NK细胞的百分率和绝对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淋巴细胞、CD3+CD8+T细胞、CDl9+B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和绝对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比值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CD3+细胞、CD3+CD4+细胞的绝对值和百分率均高于男性,CD3-CD56+NK细胞的绝对值和百分率均低于男性。结论在相同地域、相同种族,建立健康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正常参考值是必要的。疾病诊断和疗效评价时应考虑性别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在二期梅毒患者中的改变,探讨这些免疫细胞在梅毒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Ⅱ期梅毒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CD8^+、CD56^+、CD19^+的淋巴细胞,并与20例正常人对照组比较。结果梅毒患者CD3^+、CD4^+、CD56^+、CD4^+/CD8^+比值均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或P〈0.001),CD8^+与CD19^+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二期梅毒患者存在着明显的细胞免疫押制,且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和NK细胞减少与梅毒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晚期肿瘤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晚期肿瘤病人及正常成人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亚群。结果 与正常人比较,晚期肿瘤病人外周血中的CD3+T细胞降低(P〈0.05),CD4+T细胞明显降低(P〈0.01),CD8+T细胞升高(P〈0.05),CD4+/CD8+比值无明显差异(P〉0.05),NK细胞升高(P〈0.05);临终病人CD3+T细胞、CD4+T细胞下降更明显(P〈0.01),NK细胞升高(P〈0.05);其中化疗结束3周后病人较未化疗病人,其CD3+T细胞升高(P〈0.05)、CD4+T细胞数,CD8+T细胞,CD4+/CD8+比值,NK细胞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晚期肿瘤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化疗能改善细胞免疫,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亚群表达对评估晚期病人及其化疗后的细胞免疫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过敏性紫癜病儿急性期免疫细胞功能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病儿急性期免疫细胞功能变化及其意义。方法以53例HSP急性期病儿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有无尿检异常分为。肾炎(HSPN)组和非肾炎(NHSPN)组,以3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外周血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CD4^+/CD8^+比值、CD4^+CD25^+细胞、NK细胞(CD16^+CD56^+)和B淋巴细胞(CD19^+)水平。结果HSPN组和NHSPN组外周血CD3^+细胞、CD4^+细胞、CD4^+/CD8’比值、CD4^+CD25^+细胞和NK细胞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CD8^+细胞和B淋巴细胞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F=6.80~46.40,q=2.81~4.25,P〈0.01、0.05),而HSPN组和NHSPN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病儿CD4^+CD25^+细胞水平与CD4^+细胞、CD4^+/CD8^+比值呈正相关(r=0.369、0.285,P〈0.01、0.05),与CD19^+细胞呈负相关(r=-0.279,P〈0.05),而与CD8^+细胞和CD16^+CD56^+细胞无相关性(r=0.009、-0.104,P〉0.05)。结论HSP病儿急性期存在免疫细胞功能异常,T细胞亚群紊乱,CD4^+CD25^+T细胞和NK细胞数量降低,导致B细胞呈多克隆活化,在HSP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大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活性,以正常人作对照分析。结果:大肠患者外周血CD3+、CD4+、NK细胞数量及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而CD8+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量的改变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期有关,分期越晚,CD3+、CD4+及NK细胞数量CD4+/CD8+细胞比值越低,CD8+细胞水平越高(P〈0.05)。结论: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可用于大肠癌患者的免疫状态监测。  相似文献   

11.
崔微艳  陆洁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6):159-159
目的:探讨重度脓毒血症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3例重度脓毒血症患者及55例健康体检者进行T细胞亚群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细胞)活性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的流式细胞分析术法测定。结果:重度脓毒血症患者组外周血中,CD3^+,CD4^+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CD8^+细胞的比例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重度脓毒血症患者死亡组外周血CD4^+、CD4^+/CD8^+比值、CD3^+明显低于好转组(P〈0.01),CD8^+明显高于好转组(P〈0.01)。结论:重度脓毒血症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降低,重度脓毒血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甲型H1N1流感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附6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患者发病期和恢复期T细胞亚群变化特点。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Fa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甲型H1N1流感患者发病期及恢复期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发病期、恢复期和对照组CD4^+T、CD8^+T淋巴细胞绝对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发病期CD4^+T、CD8^+T淋巴细胞绝对数明显低于恢复期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与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恢复期CD8^+T淋巴细胞绝对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方法的患者治疗前后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数的差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型H1N1流感患者发病期细胞免疫功能显著下降,4种治疗方法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没有差异,临床工作中要注意危重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HCV感染者在病程各阶段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丙型肝炎患者CD4^+、CD8^+T淋巴细胞,并将其分为急性期组,慢性期组检测CD4^+CD25^+、CD4^+CD28^-T淋巴细胞。结果丙型肝炎患者CD4^+T细胞降低,CD8^+T细胞升高,CD4^+/CD8^+降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组CD4^+CD25^+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D4^+/CD28^-T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期组CD4^+CD25^+T细胞显著增高,而CD4^+CD28^-T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型肝炎患者CD4^+/CD8^+明显降低,机体免疫状态紊乱,在各病程阶段CD4^+CD25^+、CD4^+CD28^-T细胞比率明显变化,说明此淋巴细胞亚群与丙型肝炎的发病及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达极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15例确诊支气管哮喘的儿童为实验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CD8^+T细胞百分数。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经检验各组(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哮喘发作1~3d内的患儿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水平表达与正常儿童无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健康人及慢性HBV感染者T细胞亚群特点,探讨宿主细胞免疫功能与慢性HBV感染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名健康人及137例各型HBV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1.对照组与各型HBV感染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较:从慢性HBV携带(CHBVC)组、慢性乙型肝炎(CHB)组到肝炎后肝硬化(PHBC)组,患者外周血CD3^+T、CD4^+T和CD8^+T绝对值呈逐渐下降趋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HBC组CD4^+T/CD8^+T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CHBVC组(尸〈0.05)。2.不同程度CHB组间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较:从CHB(轻度)组、CHB(重度)组到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SUB)组,患者CD3^+F、CD4^+T、CD8^+T绝对值和CD4^+T/CD8^+T比值逐渐下降。CSHB组CD3^+T、CD4^+T和CD8^+T绝对值显著低于CHB(轻度)组(P〈0.05)。结论HBV慢性感染机制复杂,不同的临床转归患者T细胞亚群状态不同。慢性HBV感染后,肝脏损害程度严重的患者T细胞亚群功能低下及紊乱程度明显。  相似文献   

16.
哮喘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气道炎症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哮喘小鼠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数量的改变及其与气道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健康6周龄SPF级BALB/c小鼠20只,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模型组(B组),B组以卵白蛋白(OVA)致敏激发方法建立小鼠哮喘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CD4^+CD25^+Treg占淋巴细胞的比例;检测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炎症细胞数;BALF炎症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数分别与外周血CD4^+CD25^+Treg作相关分析。结果A组、B组小鼠外周血CD4^+CD25^+Treg占淋巴细胞比例分别为(5.81±0.76)%、(3.21±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LF炎症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数与外周血CD4^+CD25^+Treg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29和-0.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哮喘小鼠外周血CD4^+CD25^+Treg占淋巴细胞比例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且与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梅毒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及探讨梅毒治疗有效、血清固定、神经梅毒与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亚群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20例梅毒治疗有效患者、23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16例神经梅毒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并与20例健康人群相对照。结果各组梅毒患者外周血CD4^+细胞、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有效组患者B细胞(CD19^+)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K细胞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固定组患者NK细胞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梅毒患者存在着明显的细胞免疫抑制,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和NK细胞减少与梅毒血清固定和发展成神经梅毒有密切关系。体液免疫对梅毒螺旋体亦有一定的辅助防御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我国新生儿脐带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荧光素标记的抗CD4/抗CD8/抗CD3和抗CD4/抗CD25/抗CD3单克隆抗体对血液细胞表面分子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各细胞亚群计数和分析.结果:新生儿脐带血中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含量、白细胞(WBC)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与成人外周血有显著性差异.新生儿脐带血组中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CD4^+CD8^+T细胞、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CD4^+CD25^intT细胞、CD4^+CD25^-T细胞绝对计数及其在各自细胞亚群中的百分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国正常新生儿脐带血与成人外周血的RBC、Hb、WBC及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与新生儿免疫机制发育不完全是相符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及其高危人群外周血中CD4^+CD25^+T淋巴细胞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25^+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水平。结果:鼻咽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占T淋巴细胞的(2.96±1.34)%,高于EBV-VCA-IgA抗体阳性健康携带者及健康者(P〈0.05),但与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EBV-VCA-IgA阳性组与正常对照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PC患者外周血CD3^+、CD4^+细胞明显降低,NK细胞水平高于EBV-VCA-IgA抗体阳性健康携带者及健康者(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CD3^+、CD4^+细胞明显降低,CD4^+CD25^+T淋巴细胞水平升高,提示鼻咽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华北油田健康成年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机体免疫状态的分析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使用美国BD公司MultiTEST四色特异性淋巴细胞亚群荧光抗体,对376例健康成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标记,采用BD公司的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并用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结果华北油田健康成年人淋巴细胞亚群参考值CD3+细胞为817~2048个/μl(43.2%~80.0%),CD3+CD4+细胞为390~1296个/μl(20.0%~51.0%),CD3+CD8+细胞为242~993个/μl(11.2%~42.0%),CD3-CD19+细胞为78~503个/μl(5.0%~19.0%),CD3-CD16+CD56+细胞为123~969个/μl(6.0%~36.8%),CD3+CD4+/CD3+CD8+为0.66~2.85。结论在同一地区,可以建立健康成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参考值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