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应用单侧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治疗经验及体会。方法:对于42例手部软组织缺损创面,清创后应用单侧带蒂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术后3周皮瓣断蒂。结果:42例皮瓣中有39例皮瓣Ⅰ期愈合,有3例皮瓣有部分坏死,经过6个月~5年的随访,患者手部功能及外形恢复均满意。结论:单侧髂腹股沟皮瓣是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之一。  相似文献   

2.
带蒂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部热压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采用带蒂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部热压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带蒂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部热压伤26例,断蒂时间为16~26d(平均21d)。结果 断蒂后皮瓣成活率为92.3%(24/26),其中1例皮瓣一侧边缘坏死约1/4,1例皮瓣一侧边缘撕裂近1/2,3例轻度感染但未影响皮瓣成活。随访6个月~3年,皮瓣质地及弹性均好,手功能恢复满意率为87.6%.结论 采用带蒂髂腹硬沟皮瓣修复手部热压伤具有简便易行、成活率高、术后手功能恢复满意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髂腹股沟皮瓣联合带蒂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部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例手部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清创后,将髂腹股沟皮瓣和带蒂股前外侧皮瓣的皮缘缝合,形成袋状瓦合式皮瓣,修复手部大面积缺损。结果 6例手术患者,共12个皮瓣完全成活,2例患者在皮瓣蒂部有糜烂,在皮瓣断蒂时进行了修整。术后门诊及电话随访3~12个月,皮瓣血液循环及外形良好,皮肤耐磨,恢复了保护性感觉。结论髂腹股沟皮瓣联合带蒂股前外侧皮瓣可较好地修复手部大面积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髂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方法和实用性。方法应用髂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方法,根据术后断蒂时间,成活状况以及术后手的外形和功能判断治疗效果。结果112例患者除5例皮瓣局部坏死经换药痊愈外,其余均一期愈合,且断蒂时间短,手的外形和功能均良好。结论髂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方法操作简单易行,成功率高,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带蒂阔筋膜张肌皮瓣与髂腹股沟皮瓣联合移植治疗手部及前臂复杂创面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7例手、腕及前臂部广泛皮肤套脱伤的患者,4例手部洞穿伤患者,2例全手逆行撕脱伤患者,急诊一期采用带蒂阔筋膜张肌皮瓣与髂腹股沟皮瓣联合移植修复皮肤缺损。髂腹股沟部供区创面直接闭合,大腿部供区创面取全厚层皮片植皮覆盖。术后半个月拆线,并进行皮瓣夹蒂训练,术后3周根据皮瓣夹蒂训练情况酌情断蒂,断蒂时将皮瓣内的腹壁浅神经、股前外侧皮神经分别于受区皮神经吻合。断蒂术后1~2个月分期皮瓣修整。结果:13例皮瓣全部存活,受区、供区伤口I期愈合。术后随访2~6个月,皮瓣柔软,质地良好,皮瓣温痛感觉良好,外形无臃肿,无坏死及破溃;总优良率为84.6%。结论:带蒂阔筋膜张肌皮瓣与髂腹股沟皮瓣联合移植治疗手部及前臂复杂创面,相对其他带蒂联合皮瓣移植患者手部体位较舒适,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6.
郝秋彦  曹相勋  辛军 《河北医学》2003,9(3):230-232
目的:观察分析了带蒂的含真皮下血管网的薄皮瓣修复治疗手部皮肤缺损创面的应用疗效。方法:对不同病因引起的手部皮肤缺损创面38例应用胸部或腹部带蒂的含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治疗,术后7—8d断蒂。结果:断蒂后皮瓣无坏死,随访3个月—1年,手部修复区皮肤平整,色泽好,外观及功能均满意。结论:应用带蒂含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治疗手部皮肤缺损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现察带蒂髂腹股沟皮辩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对16倒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带蒂髂腹股沟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20例中成活率99%,其中1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完全成活,未影响疗效.结论 手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带蒂髂腹股沟皮辩修复简单易行,是一种较好方式,可作为首选术式,并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修复方法。方法:采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9例手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结果:皮瓣全部成活,质地良好。结论: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带蒂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在手部创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秋彦 《黑龙江医学》2006,30(10):727-728
目的 观察分析了带蒂的含真皮下血管网的薄皮瓣修复治疗手部皮肤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不同病因引起的手部皮肤缺损创面62例应用胸部或腹部带蒂的含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治疗,术后7~8 d断蒂.结果 断蒂后皮瓣无坏死,随访3个月~1年,手部修复区皮肤平整,色泽好,外观及功能均满意.结论 应用带蒂含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治疗手部皮肤缺损简便易行,疗效肯定,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旋髂浅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旋髂浅动脉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手部创面9例。2例供区游离植皮,其余供区直接缝合,皮瓣远端1/3修簿2例。结果:14~30天断蒂,9例均一期完成手术,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1年,皮瓣痛、温、触觉稍迟钝,血运、弹性较好,外形满意。结论:旋髂浅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方法简单、实用,血管解剖恒定,皮瓣成活率高,无任何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带蒂髂腹股沟骨皮瓣在急性复杂手外伤中应用的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自2000年以来,应用带蒂髂腹股沟骨皮瓣并吸收积水潭医院手外科腹部分层组织瓣手术方法,对合并骨、肌腱、神经损伤缺损等急性复杂手外伤进行一期修复,共实施手术18例。结果:18例患者经过4~26个月(平均8.9个月)随访,患者皮瓣愈合良好,骨质愈合。采用手-前臂手术疗效评价表,平均分数达74.6分。结论:带蒂髂腹股沟骨皮瓣在急性手外伤手术修复中具有广泛的适应证。该手术的优点是在提供的局部皮肤覆盖的同时,修复掌、指骨缺损,也为损伤的肌腱、神经修复、愈合提供良好的软组织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1998年以来采用18种方法如传统带蒂皮瓣、原位带血管蒡逆行(岛状)皮瓣、前臂带血管蒡逆行(岛状)皮瓣、游离皮瓣和“瓦合皮瓣”等修复手部创面239例。结果 5例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有瘀血,表皮水泡形成;v-y皮瓣和前臂背侧骨间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各1例血循障碍坏死再次植次修复;168例经术后6~12个月随访复查,效果尚效果。结论 以18种不同的修复方法处理239例手部创面,对不同部位不同创面的修复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认为传统带蒡皮瓣因操作简单,安全实用仍是在层医院主要的修复方法。“瓦合皮瓣”在全手套脱伤的修复中具有明显优点,值得推广应用。在有较优良显微外科操作技巧的医院,可适当增加游离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比例,以期一次完成创面修复和功能重建及外观美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手外伤致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中应用简单皮瓣修复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自2008年1月-2009年5月收治的手外伤致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1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皮肤软组织缺损10例,合并肌腱、骨外露4例,合并感染者3例,单纯指体远节缺损者2例,根据其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性质、部位、缺损大小等,选择采取腹部带蒂皮瓣、邻指皮瓣、中厚皮片移植等简单皮瓣技术进行修复。结果对19例患者行简单皮瓣修复,17例成活,2例腹部带蒂皮瓣因术后发生挤压致皮瓣缺血经纠正后成活,1例腹部带蒂皮瓣断蒂后出现皮缘部分坏死,经积极换药后愈合。术后继续随访2~6个月,移植皮瓣颜色与正常皮肤接近,弹性佳,无挛缩,手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日常生活影响不明显。结论简单皮瓣修复术在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时,手术方法简单,皮辨成活率高,对正常组织损伤小,术后手功能恢良好,不失为临床治疗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马立峰 《中外医疗》2013,32(26):41-42
目的 探讨游离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手部软组织缺损15例患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部位及大小设计游离髂腹股沟皮瓣修复,皮辩面积4.0 cm×4.0 cm~6.0 cm×10.0 cm.结果 15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出现缝线反应,1例出现皮瓣供血障碍,经相应处理后好转;随访6个月~2年,皮瓣质地、厚度、外观恢复良好,手外形恢复满意率为80%,功能恢复满意率为73.3%.结论 髂腹股沟皮瓣供区隐蔽,皮瓣切取方便,质地良好,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简单易行,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背逆行筋膜蒂岛状复合组织瓣修复手部组织缺损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手指近中节皮肤软组织并肌腱、神经缺损患者,采用手背逆行筋膜蒂岛状复合组织瓣修复。结果:27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经5个月到2年随访,功能及外观良好,功能活动良好。结论:该术式是Ⅰ期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神经缺损的理想方法,同时带腱周组织的肌腱移植可防止肌腱的粘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证实骨间背动脉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背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可靠性。方法 :对 2例手背皮肤缺损的病例 ,取前臂骨间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转位修复。皮瓣面积最大 7cm× 8cm。结果 :皮瓣均成活 ,随诊 16个月效果满意。结论 :前臂背侧骨间背动脉为蒂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充分 ,血管变异少 ,不牺牲前臂主干血管 ,为临床治疗较困难的手背皮肤大面积缺损 ,提供一个可靠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各种带蒂皮瓣对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神经、血管及骨外露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0例不同原因、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骨外露的病人,分别应用带血管神经蒂食指背侧岛状皮瓣、掌背动脉岛状皮瓣、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尺动脉腕上支皮瓣、骨间背侧岛状皮瓣等方法进行修复。结果经6个月-4年随访,供区及受区无溃疡,无明显色素沉着,外观良好,感觉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带蒂皮瓣对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骨外露的修复技术具有操作灵活,相对游离皮瓣简单,成功率高,修复后组织结构、厚度、韧性、色泽与原组织相近,能最大程度恢复手部的外观、功能,创伤小,对生活护理小。但对手指缺损要求再造、带蒂皮瓣无法覆盖创面及无可用的带蒂皮瓣修复创面等病例,游离皮瓣仍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使用前臂骨间背侧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经验.方法搜集2001年12月~2003年12月30例应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经验总结.结果30例皮瓣中22例皮辩成活良好,8例皮瓣出现静脉危象,其中6例经过解痉治疗及高压氧治疗后好转,2例出现远端部分坏死.结论前臂骨间背侧皮瓣是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在手部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1年7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游离胸脐皮瓣组)30例和观察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组)30例,将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手部功能、感觉及治疗后1、3、10d的微循环指标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手功能优良率及感觉功能S3~S4比例均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1、3、10d的微循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在手背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疗效较佳,可更为快速且有效地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前臂背侧骨间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不同部位的皮肤和软组织缺损,观察疗效并总结皮瓣特点和手术要点。方法收集接受前臂背侧骨间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术的36例手部皮肤和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修复部位、皮瓣设计、手术过程及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复习对皮瓣特点及手术要点进行讨论和总结。结果 36例患者中,皮肤和软组织缺损位于手背区24例,虎口区、手掌区和拇指区各4例。皮瓣面积最小为4 cm×5 cm,最大为10 cm×14 cm;血管蒂长度3.0~7.5 cm;穿支数量11~15支12例,5~10支20例,1~4支4例;术后36例皮瓣全部成活,成活率100%;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血运、弹性、质地良好,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前臂背侧骨间动脉穿支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手部皮肤和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选择,其穿支出现率稳定、手术可操作性强、皮瓣成活率高,合理的皮瓣设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