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保留终板椎间盘切除减压Syn Cage植骨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短期疗效及融合节段高度的维持. 方法对25例脊髓型颈椎病施行保留终板的颈椎间盘切除Syn Cage植骨融合术,术后根据JOA评分及X线表现探讨病例的改善率、植骨融合率及融合节段高度的丢失情况. 结果平均随访15个月,术前及随访JOA评分比较,二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改善率为71%,优16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88%.无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植骨融合率为100%,平均融合时间为术后3.1个月,均未发现融合节段前方塌陷.将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及1年融合节段平均高度与同体邻近节段平均高度比较,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保留终板椎间盘切除减压Syn 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短期疗效好,能较好地保持融合节段高度,并能获得满意的融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直视复位、克氏针及形状记忆合金聚髌爪联合应用治疗髌骨粉碎骨折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对36例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患者采用股四头肌扩张部切开、股四头肌扩张部切开加髌韧带部分切开或股四头肌扩张部切开加髌韧带Z型切开的方法翻转髌骨直视下复位,以克氏针固定粉碎骨折块使髌骨关节面侧达解剖复位,再以形状记忆合金聚髌爪固定已解剖复位的髌骨,观察其疗效。结果36例均获4~21个月的随访,平均10.4个月。术中直视下、术中X线透视、术后X线片均提示骨折解剖复位,克氏针及记忆合金聚髌爪固定良好,功能评定平均94.6分。结论直视复位、克氏针与记忆合金聚髌爪联合应用,适用于髌骨粉碎骨折的治疗,复位固定确切牢固。术后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前路减压内固定术与后路经椎弓根脊髓全周减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进行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评估。方法胸腰椎骨折病例47例,采用前路减压22例,后路经椎弓根脊髓全周减压25例。统计前后路手术组手术时间及手术中出血。用Frankel分级法评价病人神经损伤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术后及随访期间摄X线片,测定上下终板成角。结果前路平均手术时间为299·5min,平均出血2027·3mL。后路平均手术时间为236·0min,平均出血为977·6mL。后路经椎弓根脊髓全周减压组比前路减压组手术用时短,出血少(P<0·05)。前路组术后Frankel分级法评分平均增加2·14分。后路组术后Frankel分级法评分平均增加1·92分。各组术前术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各组通过手术复位,上下终板成角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都无严重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结论经椎弓根脊髓全周减压术和前路减压内固定手术都是在胸腰段疾病治疗上重要而有效的方法。而经椎弓根脊髓全周减压术在减小手术创伤的同时,可以获得同样的临床效果。特别是对伴有后柱结构损伤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穹顶形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腰椎管CT扫描的测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穹顶形椎管扩大成形术对L3~4、L4~5椎管的矢径、上关节突内缘间距、椎板间距、椎管截面积的影响。方法对穹顶形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43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前后进行CT扫描,用ImagePro软件对CT扫描片进行椎管L3~4、L4~5的椎管矢径、上关节突内缘间距、椎板间距、截面积测量分析。结果参照改良的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法(MJOA),术后评分较术前平均下降16.78分,平均改善率为74.5%,优良率95.2%,有效率100%。术后椎管矢径L3~4平均增加2.88mm,L4~5平均增加3.96mm。上关节突内缘间距L3~4、L4~5平均增加8.12、8.32mm。椎板间距L3~4平均增加6.42mm,L4~5平均增加5.26mm。横截面积L3~4、L4~5两节段分别较术前平均扩大2.81、2.68倍。结论穹顶形椎管扩大成形术可明显扩大腰椎管的矢径、上关节突内缘间距、椎板间距和椎管截面积,尤其是椎管截面积扩大更为明显,是一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后路经椎弓根脊髓全周减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进行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评估.方法 胸腰椎骨折47例,CT证实椎管内有骨折块,脊髓受压,伴有双下肢瘫痪或不全瘫症状.采用前路减压22例,后路经椎弓根脊髓全周减压25例.统计前后路手术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用Frankel分级法评价患者神经损伤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术后及随访期间摄X线片,测定上下终板成角.结果 后路经椎弓根脊髓全周减压术较前路减压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P<0.01).两组通过手术复位,上下终板成角均明显改善(P<0.01),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按Frankel分级,两组所有不全瘫患者,神经功能均有1-3级的改善,都无严重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结论 经椎弓根脊髓全周减压术和前路减压内固定手术都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而经椎弓根脊髓全周减压术在减小手术创伤的同时,可以获得同样的临床效果,特别是对伴有后柱结构损伤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影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和预后提供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且资料完整的145例患者病例。分析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Garden分型)、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前牵引治疗、术后下地时间、内固定是否取出等因素对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造成的影响。结果患者术后随访15~61个月,30例(20.7%)患者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对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无显著影响,而骨折类型、术前牵引治疗、负重时间、内固定取出与否对股骨头坏死有显著的影响。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骨折类型、术前牵引、负重时间、内固定物的取出与否是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骨折类型、内固定物的取出与否、术前牵引、负重时间是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降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保留腓肠神经的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应用保留腓肠神经主干或内、外侧支的血管筋膜皮瓣修复足踝皮肤缺损11例。创面面积最大12cm×11cm,最小8cm×7cm,切取皮瓣面积最大14cm×12cm,最小9cm×8cm。在转移皮瓣时,如远端找到健康静脉,则将小隐静脉与该静脉吻合;找不到,则结扎小隐静脉。11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6个月。结果:11例皮瓣术后均无明显肿胀、淤血等现象。住院期间11例顺利成活,3例出现远端边缘部分坏死,2例换药后愈合,1例行游离植皮闭合创面。随访3个月至3年,得到随访的11例皮瓣外形、色泽满意,行走负重功能良好。结论:保留腓肠神经的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是一种操作安全,有效的方法。在不具备显微血管吻合技术的医院开展该手术很实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Apelin-13的水平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等指标的关系,确定Apelin-13对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152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分为3组,其中骨质疏松组38例,骨量减少组50例,正常组64例。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和疾病持续时间。收集血液样品用于测量Apelin-13、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I N propeptide,PINP)、I型胶原羧基端肽(pyridinoline cross-linked carboxy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ICTP),并用双能X线吸收扫描仪测量患者的BMD。结果 Apelin-13水平在骨质疏松组明显低于骨量减少组和正常组(P0.05),骨量减少组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Apelin-13水平与BMD和PINP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ICTP呈负相关(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Apelin-13和BMD、ICTP与PINP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测定了解穹顶形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手术处理于2005-04-05/05-02在中日合作连云港市骨科研究中心进行,生物力学实验于2005-07-01/07-07在上海生物力学工程研究所进行。选用30具正常新鲜成年雄性家猪腰椎L1~L6标本,剔除肌肉,保留韧带和关节囊,逐步处理分为3组:A组进行全椎板切除,B组行模拟穹顶形开窗减压术,C组不处理。以生物力学方法测试3组载荷-应变变化、应力-强度变化、载荷-位移变化、轴向刚度、扭转强度和刚度、极限力学性能等6项指标。结果:①载荷-应变测量结果:在生理载荷作用下,平均应变A,B组比C组分别高37%,18%(应变小说明脊柱稳定性好),A组比B组高22%。腰椎在后伸位和中立位应变较小,应变较大的是前屈位和侧屈位。中立位与前屈、后伸、侧屈位相比,分别相差19%,30%,19%。②应力-强度测量结果:A,B,C组平均应力强度为2.93,2.28,1.86MPa。椎体在中立位应力较小,为2.27MPa;后伸时应力强度最小,为1.58MPa;前屈应力强度为2.78MPa;侧屈2.80MPa。③载荷-位移变化的测量结果:A组比B组位移高34%,与C组比,穹顶形开窗减压仅增加21%的位移,而全椎板切除增加了48%,显示脊柱产生不稳定状态。腰椎在后伸位移最小,为2.02mm,侧屈位移为2.17mm,前屈位移较大,为2.26mm,中立位为1.73mm。④轴向刚度实验结果:A,B,C组平均为187,288,368N/mm,A,B组与C组相比较,分别相差22%和49%,A,B组相差35%。腰椎在后伸位轴向刚度264N/mm,比前屈234N/mm大12%。⑤扭转强度和刚度测量结果:C组与B组扭转强度相差12%,与A组相差39%,;A、B两组相比,B组强于A组30%。在同一扭转强度下,A,B组与C组相比较,分别相差4%和16%,B组优于A组。若在同一扭角下,A,B组与C组相比较,分别相差8%和21%。⑥极限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极限载荷和极限位移C组最强,其次是B组,A最差,两者与C相比分别相差15%和38%;屈服载荷B组优于A组,屈服位移也是如此。结论:进行穹顶形开窗减压的腰椎6项指标均接近未处理的正常腰椎,优于全椎板切除的腰椎。说明穹顶形开窗减压术对腰椎后部结构破坏少,对其稳定性影响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虚拟手术设计结合3D打印在复杂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外科2017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复杂髋臼骨折患者80例,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龄27~62岁,平均44.0岁.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3D组(36例)和常规组(44例),常规组行传统方法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3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