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益肾降压方降低肾实质性高血压(RPH)大鼠血压、改善肾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大鼠5/6肾切除术法建立RPH模型。动态测定血压、肌酐、尿素氮,以及在给药8周后测定血浆肾素活性(PAR)、血管紧张素(AⅡ)、血栓素(TXB_2)、6-酮-前列环素(6-keto-PGF_(1α))的含量。结果:各剂量益肾降压方均可降低RPH大鼠的血压(BP)、肌酐(Cr)。但对RPH大鼠尿素氮(BUN)未见影响;各剂量益肾降压方可显著降低血浆PAR、AⅡ,同时还可显著降低TXB_2含量,升高血浆6-keto-PGF_(1α)含量。结论:益肾降压方可降低RPH大鼠的血压,并对肾脏具有保护功能;益肾降压方的降压作用和对肾脏的保护功能是通过影响RPH大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而完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讨地龙降压蛋白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on rat,SHR)的降压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16周龄雄性SHR 24只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地龙降压蛋白低剂量组、地龙降压蛋白高剂量组,另纳入8只同龄雄性Wistar大鼠为正常对照组,干预持续28d。采用无创尾动脉套袖法观察地龙降压蛋白对SHR的降压作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SHR血浆、肾脏局部醛固酮(aldosterone,Ald)、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结果:地龙降压蛋白低、高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SHR的血压,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明显降低SHR血浆、肾脏Ald的水平(P<0.05);同时显著升高血浆、肾脏局部6-Keto-PGF1α的含量(P<0.05)。结论:地龙降压蛋白对SHR有降压作用,其降压机制可能与降低SHR血浆、肾脏Ald的水平,升高血浆、肾脏局部6-Keto-PGF1α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肾实质性高血压(RPH)大鼠肾组织cNOS、ET-1及其mRNA表达影响的研究,评价益肾降压方治疗RPH的作用机理.方法:制备RPH动物模型,以卡托普利为对照评价该方不同剂量组的降压作用、并通过免疫组化及RT-PCR法检测RPH大鼠肾组织cNOS、ET-1的分布、表达.结果:益肾降压方各剂量组降压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肾脏局部ET-1 mRNA表达呈抑制并能上调cNOS表达.结论:益肾降压方可能是通过抑制肾脏局部ET-1 mRNA的表达、分泌和上调cNOS mRNA表达、分泌的途径来实现其降压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益肾降压方对RPH大鼠血压及肾脏病理组织形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益肾降压方对RPH大鼠的降压效果,对肾实质的保护作用,并研究其对肾脏病理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通过大鼠肾次全切除加高盐喂养法制备RPH动物模型,以卡托普利为对照评价该方不同剂量组的降压作用、剩余肾组织、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cNOS、ET-1两种内皮由来因子的分布表达.结果:益肾降压方各剂量组降压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减轻肾脏病理改变,对肾脏局部ET-1表达呈抑制并对cNOS表达上调.结论:益肾降压方可以降低肾实质性高血压,减轻肾脏病理改变,其机制可能通过对肾脏局部ET-1表达、分泌的抑制和cNOS表达、分泌的上调两条途径来实现其降压、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降压通络方对高血压肾损害大鼠肾脏及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表达的影响,探讨降压通络方对高血压肾损害大鼠肾脏的保护机制。方法:将16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on rat,SHR)随机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降压通络方组,同时设16周龄正常血压大鼠(wistar kyoto,WKY)为正常对照组。缬沙坦组、降压通络方组分别给予缬沙坦、降压通络方灌胃干预,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大鼠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8周。分别于给药前、给药4周、给药8周末测定大鼠血压;给药4周、8周末,检测血肌酐、尿素氮及肾脏、血浆ADM的含量。结果:给药4周、8周后,降压通络方组、缬沙坦组大鼠血压、肌酐、尿素氮均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而大鼠肾脏ADM含量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给药4周后,模型组及降压通络方组、缬沙坦组大鼠血浆ADM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8周后模型及降压通络方组、缬沙坦组血浆ADM低于正常对照组,但两个时间点模型组与降压通络方组、缬沙坦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降压通络方可降低高血压肾损害大鼠血压,保护肾功能,可能机制为上调肾脏局部ADM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益气活血利水法 (益肾降压方 )对肾实质性高血压 (RPH)大鼠血压及肾功能的动态影响。方法 :采用肾大部切除加高盐喂养法建立RPH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 (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 )、阳性药对照组 (开博通 )、空白对照组 (水 ) ,每日灌胃 1次 ,连续 8周。分别于2、4、6、8周测定血压、肌酐、肌酐清除率。利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方法 ,分析益气活血利水法对RPH大鼠血压及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肌酐 :益气活血利水法 (益肾降压方 )各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血压 :6周时益气活血利水法各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高剂量组P<0 0 5、中剂量组P <0 0 0 1、低剂量组P <0 0 0 1) ;肌酐清除率 :6周时的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 ,8周时益气活血利水法各组与空白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 (高剂量组P <0 0 5 ,中剂量组P <0 0 0 1、低剂量组P <0 0 5 )。结论 :益气活血利水法 (益肾降压方 )能降低模型大鼠血压 ,并对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壮药降压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降压作用.方法: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降压方提取物高剂量组(2.0 g·kg-1)、中剂量组(1.0 g·kg-1)、低剂量组(0.5 g·kg-1),卡托普利组(10 mg·kg-1),每组8只.8只同龄雄性Wistar-Kyoto(WKY)大鼠为空白对照组.每周测量大鼠尾动脉压,给药6周后处死大鼠,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AngⅡ)的含量.结果:降压方提取物明显降低SHR大鼠的血压,同时能显著增加大鼠血清NO含量,降低大鼠血清中ET,Ang Ⅱ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P<0.01).结论:壮药降压方提取物可能通过下调血清中ET含量和上调NO含量来发挥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8.
天钩降压胶囊中丹皮酚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天钩降压胶囊对大鼠体内丹皮酚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大鼠分别灌胃给予低、中、高剂量天钩降压胶囊(相当于丹皮酚6.884,13.77,27.53 mg ·kg-1),于给药后不同时间采集大鼠血浆。血浆样品用甲醇沉淀蛋白,HPLC测定丹皮酚含量,各给药组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采用DAS2.0软件分析。组间药动学参数用 SPSS 16.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低剂量组大鼠丹皮酚血药浓度在消除相超出最低检测限,未能测出药时曲线;中、高剂量组丹皮酚均在5 min达最大吸收;t1/2ka,Cmax,AUC0-∞,AUC0-360,CLz/F随给药剂量增加而显著性增加;t1/2z, MRT0-360,Vz/F随给药剂量增加而显著性减小。结论: 大鼠灌胃不同剂量天钩降压胶囊后丹皮酚的药动学参数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药地骨皮水提液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并探讨其降压机制。方法:将32只SHR大鼠随机分为4组,包括模型组,地骨皮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12.0、6.0、3.0 g/kg)。另选8只同源正常血压WKY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每组大鼠按体质量灌胃给药,连续给药4周,每周测量各组大鼠血压。末次给药后,眼眶静脉丛采血检测血清醛固酮(ALD)、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内皮素-1(ET-1)、内皮素一氧化氮合酶(eNOS)、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地骨皮水提液3个剂量组都可以降低大鼠血压,且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在给药3周和4周后下降显著;高剂量组大鼠血清AngⅡ含量显著降低,ALD含量较模型组有所降低,但不显著;地骨皮水提液高剂量组能有效下调TNF-α、ET-1 mRNA的表达,上调eNOS mRNA表达水平。结论:地骨皮水提液可以降低SHR大鼠的血压,还能降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和ALD含量,同时显著抑制TNF-α、ET-1的表达,提高eNOS mRNA的表达。说明地骨皮水提液是通过作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信号通路而起到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天钩降压胶囊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观察天钩降压胶囊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0.03 g·kg-1)、天钩降压胶囊低、中、高剂量组(5.4,10.8,21.6g· kg-1).采用无创血压仪测量鼠尾动脉血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中PRA,AngⅡ,ALD,6-酮-前列腺F1α,ET和TXB2的含量;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大鼠血中NO的含量.结果:模型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明显升高,大鼠血中PRA,AngⅡ,ALD明显降低,ET水平明显增高;天钩降压胶囊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的血压,提高大鼠血中肾素活性,降低大鼠血中ET含量,升高NO含量.结论:天钩降压胶囊具有降低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血压的作用,其降低血压的机制可能与其调控模型大鼠RAAS系统的分泌以及改善血管内皮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制黄精对慢性肾衰大鼠血液动力学的影响,从而探讨其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取清洁级SD雄性大鼠21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及模型组,通过5/6肾切除法制造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动物模型,术后2周行大鼠断尾采血,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值,根据Scr随机分为病理组、制黄精组,并设假手术组。饲养或治疗8周后处死大鼠,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Pro),血管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紧张素Ⅰ(ATⅠ)、血管紧张素Ⅱ(ATⅡ)、TXB2、6-Keto-PGF1а。结果:制黄精组能有效改善慢性肾衰竭大鼠肾功能、血常规。与病理组相比较,制黄精组能改善CRF大鼠的贫血情况,降低血白细胞(P0.05),升高血红蛋白和红细胞(P0.01),可显著降低CRF大鼠血清AT-Ⅱ、ET(P0.01),升高CRF大鼠血清6-Keto-PGF1а。结论:制黄精可改善慢性肾衰竭大鼠肾血液动力,从而显著地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2.
冯继伟 《中医药学刊》2010,(11):2385-2386
目的:观察肾衰灵对慢性肾衰(CRF)大鼠血浆TXB2、6-Keto-PGF1α的影响。方法:采用5/6肾切除法建立慢性肾衰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赖诺普利组、肾衰灵组,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及肾脏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TXB2值和TXB2/6-Keto-PGF1α值升高,血6-Keto-PGF1α值降低,与正常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肾衰灵、赖诺普利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肾衰灵组与赖诺普利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肾衰灵可显著降低TXB2水平和TXB2/6-Keto-PGF1α值,提高6-keto-PGF1α水平,抑制肾脏血管收缩,减轻血小板聚集,降低肾血管阻力,改善肾脏血液动力学,减轻肾脏病理变化,延缓肾小球硬化进展,进而达到治疗肾功能衰竭的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通脉宁胶囊 (TMNJN )对家兔颈内动脉内皮球囊损伤后血管狭窄模型血液流变学及相关活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在无菌条件下分离出颈内和颈外动脉 ,由颈外动脉向颈内动脉插入气囊 ,在 2 pa恒定压力下 ,反复抽拉3次 ,造成经腔内皮损伤和血管狭窄。连续给药 2 1天后 ,颈总动脉取血 ,分别测定各实验组家兔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球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聚集面积、红细胞变形指数、变形面积及血浆血栓素 (TXB2 )、6-酮 (6-keto -PGF1α)含量的变化。结果 :同假手术组相比 ,模型组家兔在造型 2 1天后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TXB2 、TXB2 / 6-keto -PGF1α含量及比值明显升高 ,6-keto -PGF1α、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降低。同模型组相比 ,造型家兔灌服通脉宁胶囊后 ,大、中剂量组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TXB2 、TXB2 / 6-keto -PGF1α明显降低 ,6-keto -PGF1α、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升高。结论 :通脉宁胶囊具有较强的活血化瘀作用 ,为通脉宁胶囊能治疗血管内皮球囊损伤引起的血管狭窄提供了充实的药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即刻介入对类痛经模型大鼠的镇痛效应及血浆血栓素B2(TXB2)、六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针刺缓解胞宫疼痛的作用机制,并初步探讨经穴效应的特异性。方法:动情间期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盐水组、模型组、三阴交组、血海组、悬钟组、非穴组,每组10只。除盐水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连续10 d给予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末次给药1 h后,腹腔注射缩宫素0.2 mL/只,制备类痛经大鼠模型。于第10天各电针组给予即刻电针20 min。记录大鼠20 min扭体潜伏期和扭体评分;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浆TXB2、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与盐水组相比,模型组扭体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扭体评分明显增高(P<0.01),血浆TXB2的含量、TXB2/6-keto-PGF1α比值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三阴交组扭体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各电针组扭体评分均明显减少(P<0.01),血浆TXB2的含量、TXB2/6-keto-PGF1α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三阴交组血浆6-keto-PGF1α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各电针组之间比较,扭体潜伏期,扭体评分,血浆TXB2、6-keto-PGF1α的含量及TXB2/6-keto-PGF1α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即刻介入可通过调节血浆TXB2、6-keto-PGF1α的失衡,改善血管内环境,缓解血管的痉挛状态,从而缓解胞宫疼痛,且经穴之间具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药膳益脾饮对脾气虚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浆TXB2、6-ket o-PGF1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建立脾气虚模型。脾气虚模型设益脾饮高、中、低剂量干预组,四君子汤阳性对照组,模型组(以生理盐水干预),持续给药4周。第4周末分别取血测定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浆TXB2、6-ket o-PGF1α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脾气虚模型组大鼠全血高、中、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TXB2、6-ket o-PGF1α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益脾饮高、中、低剂量组及四君子汤阳性对照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TXB2、6-ket o-PGF1α分别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气虚证大鼠存在血液高黏及易形成血栓状态,药膳益脾饮干预4周对上述指标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红  邓莎  秦大莲  周淼  刘剑  顾立 《四川中医》2010,(11):18-21
目的:检测血管性痴呆(VD)大鼠血浆6-keto-PGF1α和TXB2含量,比较缬沙坦、川芎嗪单独及联合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并分析原因。方法: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加硝普钠腹腔注射复制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Morris水迷宫检测VD大鼠学习记忆力;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浆6-keto-PGF1α和TXB2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跨越虚拟平台的次数、在平台象限停留的时间及平台象限游程百分比明显减少(P〈0.01);血浆中6-keto-PGF1α含量降低,TXB2含量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缬沙坦、川芎嗪单独及联合均可缩短大鼠逃避潜伏期(P〈0.05,0.01),增加大鼠跨越虚拟平台的次数、在平台象限停留的时间及平台象限游程百分比(P〈0.05),三用药组间相互比较,以联合用药组效果更为明显(P〈0.05);缬沙坦、川芎嗪单独及联合均可提高VD大鼠血浆6-keto-PGF1α含量,降低TXB2含量(P〈0.05,0.01),三用药组间比较,联合用药对TXB2和6-keto-PGF1α的影响较缬沙坦明显,对6-keto-PGF1α的影响较川芎嗪明显(P〈0.05)。结论:缬沙坦、川芎嗪单独及联合均可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以联合用药效果更明显。其原因与其单独或联合用药均可提高VD大鼠血浆6-keto-PGF1α含量,降低TXB2含量,纠正VD大鼠循环血中TXA2/PGI2的平衡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预先介入对实验性类痛经大鼠血浆血栓素2(TXB2)及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影响,初步探讨经穴调控胞宫疼痛的特异性。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盐水组、模型组、三阴交组、血海组、悬钟组、非穴组。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和缩宫素制备类痛经模型。电针组给予电针20min,每日1次,连续3d,盐水组和模型组不予电针处理。末次电针后观察大鼠扭体反应,并检测血浆TXB2、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扭体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扭体评分显著增高(P0.05),血浆TXB2含量、TXB2/6-keto-PGF1α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三阴交组TXB2/6-keto-PGF1α比值显著降低(P0.05);各电针组之间比较,三阴交组的扭体评分较血海组、非穴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预先电针三阴交穴可能通过调节血浆TXB2/6-keto-PGF1α的失衡,改善血管内环境,缓解平滑肌的痉挛状态,进而缓解胞宫疼痛,血海穴、悬钟穴、非穴的调节作用不明显,推测三阴交穴具有调控胞宫疼痛的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IL-13对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大鼠IL-6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57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治疗对照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阻断大鼠双侧肾脏血流45 min再灌注24 h建立急性RIRI模型;于阻断血流后分别从双侧肾动脉开口注射入鼠重组IL-13(rmIL-13)治疗1组0.5 g/50 g,治疗2组1.5g/50 g;治疗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6水平和肾脏表达,以及肾功能和肾脏病理。结果与治疗对照组比较,治疗2组肾脏IL-6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IL-6血清水平也明显下降(P<0.01);治疗2组肾功能障碍及BUN、Cr水平显著改善(P均<0.01),肾组织病理变化明显减轻,肾小管损害评分明显减少(P<0.01)。血清IL-6蛋白水平与BUN、Cr呈正相关(r=0.628,0.745,P<0.01),肾组织IL-6 mRNA与BUN、Cr呈正相关(r=0.745,0.792,P<0.01)。结论 IL-13能有效地抑制急性RIRI大鼠IL-6的表达,并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复方黄连胶囊(CRCC)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病变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链脲佐菌素(STZ)复制早期DN大鼠模型,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CRCC高、中、低剂量组(生药含量分别为4.36,2.18,1.09 g.kg-1)、消渴丸(XKW)0.80 g.kg-1治疗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30 d后检测空腹血糖(FBG)、尿素氮(BUN)、肌酐(Cr)、胰岛素(Ins)及尿蛋白(Upro);光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小球系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1)与Ⅳ型胶原(Ⅳ-C)蛋白的表达。结果:CRCC可降低大鼠FBG,BUN,Cr及Upro水平,升高Ins,降低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1与Ⅳ-C蛋白的表达,改善肾组织形态学异常。结论:CRCC对早期DN大鼠肾微循环病变具有保护作用,延缓DN慢性病理进展,这种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肾组织TGF-β1与Ⅳ-C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唐丽琴  吕飞  刘圣  张善堂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24):3494-3497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病变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链脲佐菌素(STZ)复制DN大鼠模型,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小檗碱低、中、高剂量治疗组(50,100,200mg·kg-1 ·d-1)、消渴丸治疗组( XKW,0.8g·kg-1·d-1),8周后检测空腹血糖(FBG)、肾重/体重比(KW/BW)、尿素氮(BUN)、肌酐(Cr)及尿蛋白(Upro);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小球系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Ⅳ型胶原(Ⅳ-C)蛋白的表达.结果:ig给药,小檗碱可降低大鼠FBG,KW/BW,BUN,Cr及Upro水平,降低肾小球系膜细胞TGF-与Ⅳ-C蛋白的表达.结论:小檗碱对DN大鼠肾微循环病变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肾组织TGF-β1与Ⅳ-C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