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 16 9例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 4组 ,对照组静滴甘利欣注射液 ,丹参组、黄芪组、联合组分别给予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及丹参、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 ,均以2 8d为 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功能丙氨酸转移酶、血浆白蛋白、血清总胆红素等指标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层黏蛋白的含量。结果 :丹参组、黄芪组、联合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其中黄芪组和联合组血浆白蛋白明显高于丹参组(P <0 .0 5 ) ;丹参组、黄芪组、联合组患者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其中联合组降低的程度大于丹参组和黄芪组 (P <0 .0 5 )。结论 :丹参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联合使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茶多酚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中抗脂质过氧化及改善肾功能的作用。方法 :观察 31例CRF患者 (治疗组 )用海南省茶多酚 (TP)治疗前及治疗后 3个月的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血浆丙二醛(MDA) ,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 ,血尿素氮 (BUN)和血肌酐 (SCr)含量变化。另以未经TP治疗的 2 0例CRF患者为对照组 ,并与 89例健康成人的SOD、GSH和MDA作比较。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CRF患者SOD活性明显低于健康成人(P均 <0 .0 1) ,MDA及GSH高于健康成人 (P均 <0 .0 5 ) ;治疗后治疗组SOD活性明显升高 ,MDA、TC、TG、BUN和SCr均有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 (P均 <0 .0 5 )。肾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前者为 6 7.74% ,后者为 30 .0 0 %。结论 :CRF患者确实存在SOD活性降低及脂质过氧化损伤 ,海南省茶多酚能有效对抗脂质过氧化 ,提高氧化酶SOD活性 ,改善CRF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营养不良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振江  徐月清  陈威 《医学争鸣》2003,24(23):2165-2167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 (chronicrenalfailure,CRF)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营养不良的关系 .方法 :84例CRF患者分为 3组 :非血液透析组 2 8例 (I组 ) ,常规血液透析组 31例 (II组 ) ,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组 2 5例 (III组 ) .2 9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 .测定其血清生化指标 ,ELISA法测定其血清瘦素水平 .同时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 .结果 :3组CRF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5 ) ,I ,II组分别较III组血清瘦素水平显著增高 (P <0 .0 1 ) .3组CRF患者的体脂百分比均与其血清瘦素水平显著正相关 (r=0 .341 5 ,0 .2 0 31和 0 .2 1 6 3,P <0 .0 1 ,<0 .0 5和 <0 .0 5 ) .3组客观营养指标之间无显著差异 ,II组和III组血清瘦素水平分别与其血清白蛋白显著负相关 (r =- 0 .2 1 6 9和 - 0 .1 986 ,P <0 .0 5 ) .SGA评估表明CRF患者存在明显的营养不良 ,其营养状况越差 ,血清瘦素水平越高 (P <0 .0 1 ) .III组SGA积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P <0 .0 1和P <0 .0 5 ) .结论 :CRF患者存在高瘦素血症 ,其增高与CRF患者的营养不良有关 .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有助于CRF患者血清瘦素的清除 ,从而进一步改善CRF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合用治疗慢性肾衰(CRF)的效果.方法:将46例CRF合并凝血机制障碍者随机分为2组.均在控制高血压及低蛋白饮食等稳定状态下.治疗组23例给予川芎嗪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对照组23例单纯用黄芪注射液治疗.观察肾功能及血流变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降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浆粘度(Vis)、血沉(ESR)、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提高血红蛋白(Hb)水平;治疗组指标变化更显著.结论:川芎嗪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CRF比单独应用黄芪注射液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 1 3 1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 (黄芪注射液十强的松 )和对照组 (强的松 ) ,观察 2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血脂、血液流变学和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见尿蛋白减少 ,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升高 ,总胆固醇下降及红细胞聚集指数下降 (P <0 .0 1 ) ;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1 ) ;治疗组在改善水肿、腹胀等症状方面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黄芪注射液能减少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尿蛋白排泄 ,提高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 ,降低总胆固醇 ,改善血液粘稠状态及相关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鱼腥草、板蓝根注射液穴位注射对慢性肾功能不全 (CRF)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慢性肾功能不全伴轻度氮质血症病人、正常人组各 30例 ,分别做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及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 治疗前CRF患者红细胞免疫C3b及促进因子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免疫复合物花环及抑制因子较正常对照组高 (P <0 0 5 )。免疫球蛋白IgG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IgA、IgM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 (P >0 0 5 )。经治疗四个疗程后 ,CRF患者红细胞免疫C3b受体花环及促进因子明显增强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 ,免疫复合物花环及抑制因子比治疗前有明显调整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免疫球蛋白IgG比治疗前有显著提高 (P <0 0 5 )。结论 CRF患者经过穴位注射治疗四个疗程后 ,对机体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有明显增强及调节作用 ,并使机体抗病能力增强 ,临床检验肾功能各项指标有所纠正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 ( CRF)患者血浆神经肽 Y( Neuropeptide Y,NPY)含量及临床意义 ,研究黄芪对 CRF患者血浆 NPY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4 0例 CRF患者应用黄芪注射液前后血浆 NPY含量变化。结果 :1CRF患者血浆 NPY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健康组 ,且尿毒症期患者 NPY含量明显高于氮质血症期 ;2 CRF患者血浆 NPY含量与平均动脉压 ( MAP)、血清肌酐值( CRE)均呈正相关 ;3经黄芪治疗 3周后 ,实验组血浆 NPY含量明显降低 ,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CRF患者体内存在 NPY的合成、分泌或代谢失调 ,与 CRF发生、发展有密切相关 ,黄芪可影响CRF患者血浆 NPY含量 ,有益于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8.
生脉注射液联合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5 0名患者按随机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予以口服尿毒清、爱西特、金水宝 ,静脉滴注多巴胺以及用大黄附子汤灌肠等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 ,两组治疗后尿素氮 (BUN)、血肌酐 (SCr)、血尿酸 (UA)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且治疗组SCr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CRF的近期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降低肾病综合征 (NS)患者血清胆固醇的疗效。方法 将 6 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5例 )和对照组 (2 5例 ) ,治疗组给予激素、抗凝等治疗的同时给予黄芪注射液治疗 ,对照组则只给予激素、抗凝等治疗 ,以 2周为 1疗程 ,检测各组血清胆固醇的变化。结果 黄芪注射液治疗组血清胆固醇水平的下降明显早于对照组 ,并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通过对 6 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对比观察和有关研究证明 ,黄芪注射液能有效地降低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胆固醇水平。  相似文献   

10.
黄芪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友为 《安徽医学》2004,25(4):299-300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NS)患者尿蛋白、血浆蛋白、血脂的影响并判断临床疗效。方法 将黄芪注射液配合强的松为治疗组 3 1例和单纯强的松组为对照组 3 2例对照观察。同时检测两组尿蛋白、血浆蛋白、血胆固醇及甘油三脂。结果 缓解率治疗组为 90 .3 2 %,对照组为 78.13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2 4小时尿蛋白、血浆白蛋白及血脂各项生化指标改善上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黄芪注射液能显著降低尿蛋白、提高血浆白蛋白及降低血脂 ,从而达到肾病综合征缓解 ,减轻激素副作用等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黄芪、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肝硬化患者治疗前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的影响。方法 将 6 5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黄芪及复方丹参注射液 ,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 ,均每日 1次 ,治疗 3个月 ,并与健康人做对照。结果 两组治疗前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 (RDW SD)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 (RDW CV)均显著高于健康人 (P <0 0 0 1) ,治疗后治疗组明显降低 (P <0 0 1)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丙酮酸氨基转移酶 (ALT)、门冬氨基转移酶 (AST)及球蛋白 (Glb)均显著降低 (P <0 0 1) ,白蛋白 (Alb)较治疗前升高 (P <0 0 5 ) ,以治疗组为优。结论 黄芪、复方丹参注射液具有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 ,恢复肝功能 ,促进肝病恢复等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参麦和舒血宁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 87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 2 9例 ,使用黄芪注射液 ;治疗组 5 8例 ,使用参麦和舒血宁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4 83% ,对照组总有效率 72 .4 1%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组在改善静息心电图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参麦和舒血宁注射液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黄芪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 (ACI)的疗效。方法  6 0例ACI分为 2组 ,治疗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 16~ 2 0ml加 5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ml,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黄芪注射液 30ml加 5 %葡萄糖 2 5 0ml,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对照组单纯用复方丹参注射液 ,剂量、方法同治疗组 ,疗程均为 15d ,连续治疗 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ACI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红花注射液对肾病综合征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成 《实用全科医学》2003,1(3):202-203
目的 研究红花注射液对肾病综合征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 4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均给予正规激素治疗 ,治疗组同时加用红花注射液静脉滴注 2 1天 ,用药期间两组均停用潘生丁、肝素等抗凝及降脂药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及肾功能的变化情。结果 治疗组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肾功能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P <0 .0 5 ) ;治疗后 ,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P <0 .0 5 )。结论 红花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具有明显改善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及肾功能的特效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哮喘缓解期联用乌体林斯、黄芪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穴位注射控制哮喘发作的疗效 ,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哮喘缓解期患者 5 6例 ,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3 2例采用相同穴位交替选择药物 ,隔日穴位注射治疗 ;对照组 2 4例予常规治疗。并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 (FVC) ,1秒钟用力呼气量 (FEV1)和肺活量 (VC)的变化。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为 96.87%和 79.17%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 χ2 =10 ,P <0 .0 1)。治疗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明显改善 ,治疗前后比较VC分别为 ( 1.79± 0 .43 )L和 ( 2 .91± 0 .64 )L ,P <0 .0 5 ;FVC分别为 ( 1.64± 0 .46)L和 ( 2 .0 9±0 .62 )L ,P <0 .0 5 ;FEV1分别为 ( 0 .92± 0 .70 )L和 ( 1.3 5± 0 .3 5 )L ,P <0 .0 5。对照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不明显 (P均<0 .0 5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哮喘缓解期联用乌体林斯、黄芪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穴位注射控制哮喘发作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6.
虫草菌丝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观察和评价虫草菌丝在临床上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的方法将临床收集的 12 3例CRF患者分为虫草菌丝组、中药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 ,用药治疗 180d ,检测CRF患者的残存肾功能(Scr、BUN、Ccr)、血脂 (TG、TC)、血清白蛋白 (ALB)、血色素 (Hb)、血细胞体积分数 (HCT) ,通过自身对照和组间对照观察和评价虫草菌丝对CRF的临床疗效。结果 虫草菌丝组在治疗后Scr、BUN比治疗前均明显下降 (P <0 .0 1) ,ALB、Hb、HCT均明显高于治疗前 (P <0 .0 1) ,TG和TC较治疗前有所改善 (P <0 .0 5 )。结论 虫草菌丝能明显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 ,提高肌酐清除率 ,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纠正负氮平衡 ;升高CRF患者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量和血细胞体积分数 ;能改善CRF患者的甘油三酯和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 (CRF)并继发性甲旁亢 (SHPT)患者 ,观察肾功损害不同时期体内PTH、BUN、Cr、钙、磷、镁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CRF112例 ,正常对照 2 0例 ,以肾功能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为指标 ,将CRF112例分为四组 :(A组 :Ccr2 0~5 0ml min 31例 ;B组 :Ccr≥ 2 0 <2 0ml min 4 0例 ;C组 :Ccr≥ 5 <10ml min 2 8例 ;D组 :Ccr<5ml min 13例 ) ,就血BUN、Cr、PTH、钙、磷、镁各组比较。结果 CRF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TH、BUN、Cr极具显著差异 (P <0 0 0 1) ;钙、磷、镁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且PTH、BUN及Cr随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而增高 ,经相关分析 ,PTH与BUN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 ;PTH与Cr极其显著正相关 (P <0 0 0 1)。结论 CRF并SHPT患者 ,观察血PTH的变化 ,直接反映肾功能损害程度及其预后 ,对指导相关治疗和提高CRF患者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詹锋  黄烈城 《海南医学》2002,13(2):13-14
目的 探讨肾衰宁治疗慢性肾衰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前后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 ,76例CRF患者被随机分成治疗组 (用肾衰宁 ,45例 )和对照组 (用包醛氧化淀粉 ,3 1例 ,监测其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显效 6例(19 4% ) ,有效 9例 (2 9 0 % ) ,无效 16例 (5 1 6% ) ;治疗组显效 11例 (2 4 4% ) ,有效 2 2例 (4 8 9% ) ,无效 12例(2 6 7% ) (P <0 .0 5 )。两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均有改善 ,但以肾衰宁组更明显 ,同包醛氧化泻粉组比有显著差异 (P<0 .0 5 )。 1 Scr与病程时间的回归线的平均值分别为 -0 .0 0 15± 0 .0 0 1和 0 .0 16± 0 .0 0 18,两回归系数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结论 肾衰宁可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 1,6—二磷酸果糖辅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 (5 8例 )给予黄芪注射液联合 1,6—二磷酸果糖 ,疗程 2~ 3周 ,对照组 (6 2例 )采用一般疗法。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6 .6 %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 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0.
血浆、尿中D-二聚体在肾脏病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进一步探讨血浆、尿中D -二聚体 (D -D)水平与肾脏病高凝及纤溶活性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 4 2例肾病综合症 (NS)、3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 (CRF)患者及 30例健康人对照血浆、尿中D -D水平。结果 NS组、CRF组血浆、尿中D -D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NS组血浆、尿中D -D的水平明显高于CRF组 (P <0 .0 1)。NS组患者经糖皮质激素和抗凝治疗后 ,血浆、尿中D -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 .0 1)。结论 血浆、尿中D -D水平能较好反映肾脏病高凝与纤溶状态 ,并可作为疗效监测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