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低年资护士对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知识的认知现状。方法采用《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知识调查表》,选取低年资护士200名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0%的低年资护士静脉输液治疗知识主要来源于医院培训;低年资护士对静脉输液治疗操作知识、静脉导管的维护知识及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处理原则掌握情况认识不够全面。结论低年资护士对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知识的认识掌握欠全面性、系统性和专业性,护理管理者应重视低年资护士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知识的培训,促进静脉输液治疗规范化和专业化,有效保障护理质量和安全,以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对静脉输液工具的认知和使用情况,探讨影响护士合理选择静脉输液工具的主要因素,并针对静脉输液工具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医院血液科27名在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临床护士对静脉输液工具认知和选择情况。结果:血液科护士对头皮钢针、静脉留置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较好,而对中心静脉导管(CVC)、输液港相关知识掌握不足;血液科护士对PICC使用较多,而头皮钢针使用率较低;对选择合适的静脉输液工具较为重视;患者要求,药物因素是影响护士合理选择静脉输液工具的主要因素。结论:低年资护士仍需加强对各类型静脉输液工具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从专业角度选择适宜患者实际情况的输液工具,以提高血液科静脉输液治疗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张敏  何华  张亚婷  吴红娟  徐岁云 《护理研究》2013,27(16):1575-1577
[目的]了解陕西地区医院静脉输液工具使用及维护现状,为进一步规范静脉输液工具使用及维护提供依据。[方法]运用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委员会统一编制的静脉输液工具使用及维护调查问卷,对陕西地区18所医院的468个科室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静脉输液工具选择:陕西地区医院静脉输液主要途径是外周静脉(96.48%),静脉穿刺工具中头皮钢针占58.36%,外周静脉留置针占38.12%,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占2.19%,中心静脉导管(CVC)占1.33%。静脉输液工具使用及维护:在输液接头的选择、敷料应用和更换、封管方法、相关的穿刺记录等方面做得较好。但在穿刺部位的选择方面,存在留置针选择手背静脉占39.10%,CVC首选锁骨下静脉仅占56.20%;PICC、CVC置管成功后拍片确定导管尖端的位置均低于70%,存在安全隐患。科室内使用PICC、CVC和外周留置针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管阻塞,反映导管维护存在问题。[结论]陕西地区部分医院静脉输液工具选择不够合理,护理人员维护知识掌握欠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静脉输液工具的认识程度和选择态度及患者对输液工具的认知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正确合理的输液工具选择方案。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该院195名护理人员和183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74.87%的护理人员认为合理选择输液工具非常重要,52.31%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依据临床护理经验选择输液工具,75.38%的护理人员知道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52.82%的护理人员知道常见并发症的处置。(2)护理人员主要通过医院培训进行输液知识学习,仅38.46%的护理人员经常进行相关知识学习。(3)绝大多数住院患者不了解输液穿刺、穿刺工具和输液方法相关知识。结论护理人员应该进一步加强关于输液工具选择相关知识的全面、系统、多方式学习,同时应加强护患沟通,向患者普及输液工具选择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手术室护士术中静脉输液操作的认知、行为意向现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提高手术室静脉输液技术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全国不同级别医院手术室护士222名为研究对象。研究工具为自设问卷,内容包括静脉输液操作知识、静脉输液操作行为意向、静脉输液知识培训需求。结果:手术室护士术中静脉输液操作知识处于中等水平(53.3%),术中静脉输液操作行为意向较正向(87.4%),所在医院定期开展静脉输液相关知识培训的护士行为意向得分高于无培训的护士,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t=2.662,P=0.010)。结论:手术室护士对术中静脉输液操作知识掌握不足,所在医院定期开展相关培训的护士有比较恰当的操作行为意向。护理教育者及管理者应重视和加强对静脉输液相关知识及概念的传授与培训。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儿科护士对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从而发现问题,为管理者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横断面调查,2018年7月24—31日,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北京儿童医院医联体范围内43家医院当日在岗的护士进行调查。本研究应用自制问卷,调查形式为通过问卷星进行线上数据收集。问卷由4名资深的静脉输液治疗专家基于2016版《静脉输液治疗指南》以及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年发布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制定,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以及调查医院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调查对象对国内静脉输液治疗行业标准及INS指南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三部分为调查对象静脉输液治疗操作与维护知识掌握情况及所在科室静脉输液治疗现状。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共调查8405名儿科护士,其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知识平均分为(11.72±2.41)分,及格率54.8%。调查显示,护士对需要根据药物性质选择输液工具及穿刺部位、静脉治疗操作前应进行患儿和治疗方案的评估、外周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及遇到阻力或抽吸无回血时的处理方式掌握较好。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医院级别、医院是否有配液中心及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护士学历、职称、工作年限、职务、是否带教均会影响护士对静脉输液治疗知识的掌握情况(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院是否有配液中心及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护士学历、职称、工作年限、职务、是否带教是护士静脉输液治疗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儿科护士对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知识掌握不足,需要对其加强静脉输液治疗基础知识的培训,特别是输液工具的正确运用、穿刺部位的合理选择以及导管维护相关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主动静脉治疗相关知识的掌握与实践行为状况。[方法]对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26名护理人员就主动静脉治疗相关知识与实践行为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人员主动静脉治疗相关知识调查正确率为68.58%~95.13%。实践中护理人员均对病人实施主动静脉治疗,但大多数护士评估内容欠完整。[结论]护理人员主动静脉治疗相关知识的掌握及临床实践行为需要提高,应从多元化的静脉治疗专项教育出发,提高护理人员对主动静脉治疗相关知识的掌握与实践行为,提升静脉治疗护理质量,保证病人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西部医院践行《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以下简称"静疗规范")及护士掌握"静疗规范"的现状,为进一步践行"静疗规范"提供依据。方法:对西部地区十省/自治区一市110所医院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现状调研,同时运用西部护理联盟统一编制的调查问卷,对上述医院的14 779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10家医院平均输液率为69.7%,穿刺工具选择留置针占47.1%,钢针占41.9%,知晓并在2014年5月正式实施"静疗规范"为32.0%~92.7%;护士对"静疗规范"掌握平均正确率为41.1%。结论:西部地区十省/自治区一市部分医院已基本践行"静疗规范",护士对"静疗规范"掌握欠佳,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齐抓共管,统一标准、全员学习、加强培训,贯彻落实"静疗规范",可有效规范护士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保证静脉治疗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社区护士对中心静脉导管使用及维护技术的认知状况,为社区护士开展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技术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采取便利取样法,选取参加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技术社区医务人员培训班和江苏省护理学会基层护理学术会议上来自67个社区服务站点的合计253名护士,依照《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的中心静脉导管护理相关条目设计“社区护理人员中心静脉导管维护知识认知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社区护士对于PICC相关知识完全不了解的有13名,占5.1%;对PORT相关知识完全不了解的有111名,占43.9%;对中心静脉导管使用和护理知识得分为(14.02+5.49)分,其中合格及优秀人数仅占53.0%,不同职称的社区护士对中心静脉导管使用和护理知识掌握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范围知晓率仅为285%;对PICC、PORT封管液浓度的知晓率仅为37.5%和26.9%,仅有30.4%的社区护士知道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时皮肤消毒的范围。结论社区护士对中心静脉导管使用及护理知识认知严重不足,对社区护士有针对性的规范培训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护理人员在静脉输液操作中针刺伤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云南省护理人员在静脉输液操作中发生针刺伤的情况,并提出有效的防护对策.方法 利用组织护理学术活动机会,对云南地区15所医院的323名护士随机发放问卷调查表,对调查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结果 323名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为92.26%;护龄短的护士针刺伤发生率明显高于护龄长的护士,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脉输液操作中以针头用后重新套入针帽、吸取药液配液体时、安装或取下注射器/输液器针帽时较其他环节更容易发生针刺伤.针刺伤前接种乙肝疫苗的护士仅占55.36%;针刺伤后能够采取正确处理方法的护士仅占52.34%;对针刺伤防护知识基本了解的护士仅占26.85%;针刺伤好发部位以手掌居多,占78%.结论 静脉输液操作中针刺伤已成为护士最常见的职业损伤,增强护士安全防护意识至关重要,应制定静脉输液中防止针刺伤的规范操作流程,建立静脉输液针刺伤报告及回访制度,提高静脉输液器材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护士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国内外有关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发展现状。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静脉输液治疗护理方面的文献,从静脉穿刺工具的使用、静脉输液护理人员的专业化建设、静脉输液职业防护几个方面了解静脉输液发展状况。结果新型静脉穿刺工具在临床不断涌现,很多医院成立了静脉输液小组,并注重专科护士的培养,但是大部分护理人员没有意识到化疗药的危害并且化疗防护知识欠缺。结论各级医院都在重视静脉输液专职人员的培养,但在化疗药防护中还存在不足,提示护理管理部门及医疗机构应采取相应措施,推动静脉输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072582护理人员在静脉输液操作中针刺伤的调查研究/杨顺秋…//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7A).-22~24利用组织护理学术活动机会,对云南地区15所医院的323名护士随机发放问卷调查表,对调查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结果:323名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为92.26%;护龄短的护士针刺伤发生率明显高于护龄长的护士,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脉输液操作中以针头用后重新套入针帽、吸取药液配液体时、安装或取下注射器/输液器针帽时较其他环节更容易发生针刺伤;针刺伤前接种乙肝疫苗的护士仅占55.36%,针刺伤后能够采取正确处理方法的护士仅占52.34%,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对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知识的知晓度,分析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指导和培训。方法2011年8月,自制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知识知晓度的调查问卷,利用护士参加医院集体培训的机会对158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70.3%的护士静脉输液治疗知识主要来源于医院培训,护士对静脉输液治疗知识的内涵认识欠全面。②44.2%护士对留置针的规范化固定及冲、封管方法了解不充分,仅约1/3的护士了解留置针A-c-L维护法,规范维护管理知识掌握不充分。③护士对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认识欠深入,认为常见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与患者的血管有关(静脉炎占78.5%,渗出占83.5%,导管堵塞占81.0%)。④9%的护士发生针刺伤后不能正确处理,护士对针刺伤原因认识清晰,处理方法还需加强培训。结论临床护士对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知识的掌握欠全面性、系统性和专业性,需要对护士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专业指导和培训,才能使临床护士全面掌握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知识,促进静脉输液治疗规范化和专业化,有效保障护理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云南省护理人员在静脉输液操作中发生针刺伤的情况,并提出有效的防护对策。方法:利用组织护理学术活动机会,对云南地区15所医院的323名护士随机发放问卷调查表,对调查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结果:323名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为92.26%;护龄短的护士针刺伤发生率明显高于护龄长的护士,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脉输液操作中以针头用后重新套入针帽、吸取药液配液体时、安装或取下注射器/输液器针帽时较其他环节更容易发生针刺伤。针刺伤前接种乙肝疫苗的护士仅占55.36%;针刺伤后能够采取正确处理方法的护士仅占52.34%;对针刺伤防护知识基本了解的护士仅占26.85%;针刺伤好发部位以手掌居多,占78%。结论:静脉输液操作中针刺伤已成为护士最常见的职业损伤,增强护士安全防护意识至关重要,应制定静脉输液中防止针刺伤的规范操作流程,建立静脉输液针刺伤报告及回访制度,提高静脉输液器材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护士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临床护士对输液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认知状况,以期为安全输液提供对策。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5所三级甲等和1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肿瘤科、重症监护病房、外科(含聘用制护士)112名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对其进行输液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认知调查。结果护士对"静脉导管适应证"回答正确者占4.46%;对"输液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概念"回答正确者占38.39%;对"输液导管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形成导致肺栓塞的发生率"回答正确者占11.61%;对"如有血栓形成的可能时不可强行通管,以防血栓栓子脱落引起肺栓塞"回答正确者占57.14%。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注重提高护士"输液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认知水平。护士应严密观察、早期评估与干预,以降低患者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栓的发生,确保静脉输液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了解临床护士对护理文书的认知状况.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0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81份.结果:50.6%护士认为护理文书在临床工作中无所谓,92.6%认为护理文书应简化,护士认为护理记录单最重要.51.9%护士认为护理文书相关知识掌握良好,48.1%掌握差.结论:约半数护士认为护理文书在临床护理中无所谓,半数护士认为掌握护理文书相关知识差,护理管理者应加强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文书认知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的相关知识掌握现状,分析存在问题,为静脉治疗护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便利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183名临床护士,采用贵州省护理学会编制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卫生行业标准实践现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83.7%(153/183)的调查对象通过院内静脉治疗小组培训获取静脉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相关知识。74.3%(136/183)的调查对象接受过相关操作规范培训。护士对静脉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知识掌握情况欠佳,其中对输液接头及附加装置更换要求(5.5%)、PVC穿刺的注意事项(4.9%)这2个条目掌握率最低。结论护士对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的知晓率及掌握情况均欠佳,护理管理者需有针对性地制订培训方案,提高护士对静脉治疗知识及相关技能的知晓及掌握程度,注重效果反馈和质量监督,重视静脉治疗护理专科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患者静脉治疗现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持续改进并提升静脉治疗质量。方法:按照静脉治疗小组设计的《静脉治疗技术操作规范横断面调查表》调查内容,对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7年11月23日全天所有住院患者静脉治疗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患者输液率60.92%,重症医学科输液率100.00%;静脉治疗使用工具以外周静脉导管为主,使用率54.69%,钢针使用率34.16%,同时存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等多种输液装置;在进行静脉治疗的住院患者中,在日常维护、输液工具选择、并发症等方面存在387项问题,发生率为29.98%,在存在的问题中日常维护占73.13%,输液工具选择不合理占24.03%,发生并发症占2.84%。结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输液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部分科室输液率仍需进一步控制;临床静脉治疗输液工具选择相对合理,但钢针的使用率还要控制收紧;静脉治疗在日常维护、输液工具选择、并发症等质量改进方面还有待改进提升。护理管理者要加强静脉治疗输液工具选择、置管、维护、并发症预防等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持续改进提升静脉治疗质量,确保患者输液安全,促进《规范》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对静脉输液治疗技能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分析原因并提出建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人员静脉输液治疗技能相关知识试卷,对337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闭卷笔试。结果 护理人员对静脉输液治疗技能知识的总分得分为(71.27?6.18),掌握程度属于一般偏低限。得分属较好占7.4%,一般占53.6%。静脉输液治疗相关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的得分明显低于其他各部分(11.88?2.10)。护理人员静脉输液治疗技能相关知识的得分随着学历、职称、职务的提升而提高。结论 护理人员静脉输液治疗技能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待提高,护理管理者应从薄弱环节入手,开展系统化、多层次、多样化的培训,以提高静脉输液治疗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化疗药物职业防护知识掌握状况,分析其知识的来源途径及学习兴趣,为提高临床护士化疗职业防护知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化疗职业防护知识调查问卷,对503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护士化疗职业防护知识、化疗防护知识获取途径及学习兴趣3个部分。结果临床护士接触化疗药物主要为静脉输液(88.5%)和配药(81.3%)等操作。对于低剂量化疗药物的影响,接触化疗药物后的处理方式和化疗药物作用机制等3个条目护士掌握率不足70%,其中掌握化疗药物作用机制的调查对象仅占47.7%。99.4%的调查对象对化疗职业防护知识的学习有兴趣。70%以上的调查对象从同事或工作中获取化疗职业防护知识。护士希望获取化疗职业防护知识的3个主要途径依次为:继续教育培训(86.5%)、基础医学课程(71.0%)和专业杂志(45.5%)。结论临床护士对化疗职业防护知识掌握情况一般,提示护理管理者需要针对性地设置培训计划,提高护士化疗职业防护知识,以提升临床护士化疗职业防护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