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目的观察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对视网膜裂孔定位和冷凝封闭的疗效。方法对52例52眼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应用显微镜直视下施行视网膜裂孔定位与冷凝封闭的随访跟踪1~6个月。结果术后裂孔封闭完全、视网膜平复51只眼(97.92%);术后视力提高2行或2行以上者46只眼(88.32%)。结论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对视网膜裂孔定位、封闭快捷准确,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显微镜直视下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20例(20眼)在术前用三面镜行裂孔及变性区定位,在裂孔及裂孔周围行视网膜冷凝放出视网膜下液做硅胶填压及环扎带,最后顶起硅胶填压块证实裂孔位于的膜嵴前坡上,如眼压过低,则玻璃体腔力注入空气或C3F8,术后定期观察视力,玻璃体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随访1—6月,术后视网膜裂孔均闭,完全复位20眼,视力提高20眼,矫正视力〈0.3者6眼,≥0.3者14眼,视网膜下液延缓吸收3眼,7d后完全吸收。冷凝反应:0级2眼,Ⅰ级6眼,Ⅱ级11眼,Ⅲ级1眼。结论显微镜直视下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具有手术野清晰,操作简便,易掌握,手术效果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余建洪  赵刚平  朱敏  黄智  吴晓云  雷玉  胡丹 《广东医学》2012,33(18):2776-2778
目的 观察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视网膜裂孔定位技术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89例89眼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眼,术前利用三面镜仔细检查裂孔位置,裂孔大小和视网膜脱离范围;术中预置硅胶块和(或)环扎带,然后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进行视网膜裂孔定位、放液及冷冻.手术结束前检查裂孔是否确实封闭,调整或直接结扎缝线和(或)环扎带,必要时玻璃体腔注入过滤空气.术后定期观察视力、眼内反应和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视网膜完全复位86眼,再次外路手术后视网膜复位2眼,另有1眼因术后玻璃体视网膜增殖明显行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复位手术后视网膜复位.最佳矫正视力提高78眼,不变5眼,下降6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在0.3以上者67眼.结论 在简单视网膜脱离外路手术中采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裂孔定位及冷凝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方便、裂孔定位准确、疗效确实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或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及其再手术治疗效果。方法以同期一次手术成功50例患眼作对照,回顾分析再次行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54例患眼视网膜脱离相关病情,并研究采用不同手术方式再次行视网膜复位的治疗效果。结果54例再次行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眼,发现原裂孔未封闭或再次裂开19只眼(36.1%),新裂孔或遗漏裂孔30只眼(55.6%)。大部分患眼伴有不同程度玻璃体视网膜增殖病变(PVR)。再次手术11只眼行玻璃体腔注气术,22只眼行巩膜扣带术,21只眼行玻璃体切除术,其成功率分别为72.7%、90.9%和85.7%。结论裂孔封闭不全是视网膜脱离复发或未能复位直接原因,PVR是形成新裂孔、影响裂孔闭合及视网膜复位的主要因素。视网膜脱离再次手术成功关键仍是可靠地封闭裂孔,应针对具体病情采取不同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上方马蹄形裂孔伴球形视网膜脱离巩膜外显微手术方法及其手术效果。方法 对2001年1月~2003年1月本院的17例上方马蹄形裂孔伴球形视网膜脱离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手术方法:巩膜电凝针排出视网膜下液,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巩膜标记器精确定位视网膜裂孔位置,巩膜外冷凝,放射状或平行角膜缘硅胶垫压,联合玻璃体腔内空气注入。术后随访6~15个月。结果 出院时视网膜均解剖复位,术后1个月1例因玻璃体积血机化发生牵引性视网膜脱离,行玻切、硅油填充后视网膜复位。13只眼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提高2行以上者占9例,提高1~2行者占4例,3只眼视力无改变。结论 对于上方马蹄形裂孔伴球形视网膜脱离患者,手术显微镜直视下精确定位视网膜裂孔,巩膜外硅胶垫压联合玻璃体腔内注气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玻璃体手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敏丽  区显宁  梁勇 《广西医学》2003,25(11):2097-2099
目的:评价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效果。方法:对16例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行玻璃体切除,眼内填充GF8或硅油。结果:16只眼中15只眼黄斑裂孔闭合视网膜复位,13只眼术后视力提高。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GF8或硅油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显微镜直视下最小量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56例(56眼)非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在显微镜直视下行前房放液、视网膜裂孔定位、冷凝、巩膜外加压、顶压硅胶加压块检查裂孔是否封闭,观察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眼压、术后视力及视网膜复位情况,术后随访3~ 12个月.结果 51例一次手术视网膜完全复位(91.1%),术中出现前房少量出血1例,术后出现裂孔形成鱼嘴状3例,行二次单纯加压块调位固定后均复位,2例因发生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造成裂孔开放做了玻璃体切割手术后复位.术后出现暂时性高眼压2例.术后视力提高48眼(85.7%).结论 显微镜直视下行最小量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具有视野清晰、损伤小、裂孔冷凝定位可靠、手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术后效果好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孙素英  杜秋 《吉林医学》2000,21(5):285-287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自体血清封闭黄斑裂孔的临床效果。方法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 9例 (9只眼 ) ,施行玻璃体切除及 C3F8气体充填 ,术后随访 3个月~ 2 4个月 ,对裂孔封闭情况及视力、Am sler方格表 ,即手术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 :手术 9只眼中 8只眼 (89% )裂孔完全封闭 ,视力 0 .0 5~ 0 .1有 5只眼 ,0 .2~ 0 .5有 4只眼 ,仅 1例因裂孔封闭不佳继发视网膜脱离术后主要并发症晶体混浊加重。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自体血清封闭黄斑裂孔可使患眼裂孔无损伤及时封闭 ,在此基础上视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并发视网膜下膜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并发视网膜下膜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32例(34只眼),术前视力0.02~0.50,其中≤ 0.10者27例(29只眼,占93%).裂孔为下方锯齿缘截离者7例(9只眼);其余均为萎缩孔.裂孔位于颞下方15例(15只眼),颞上方6例(6只眼),鼻上方3例(3只眼),鼻下方1例(1只眼).行单纯视网膜复位术,给予巩膜外环扎、冷凝,19例(20只眼)行视网膜下放液,其中包括7例锯齿缘截离病人.结果 随访3~24个月,34只眼裂孔封闭,视网膜复位.视力提高0.02~0.20.结论 单纯视网膜复位术治疗并发视网膜下膜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可获得较高的视网膜解剖复位率,但视网膜功能恢复受限.  相似文献   

10.
李彬  张少冲  唐晓蕾 《四川医学》2004,25(5):518-519
目的 探讨Marfan综合征合并视网膜脱离在运用巩膜外扣压及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解剖复位率和视功能恢复结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30例39眼Marfan综合征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运用巩膜外扣压及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解剖和视功能恢复结果。结果 术后随访3~48个月,平均18个月,首选巩膜外扣压术8眼,5眼(62.5%)视网膜复位成功;首选玻璃体视网膜手术31眼,28眼(90.3%)视网膜一次复位成功,视网膜未复位者,再次手术后视网膜均复位。视力0.3以上15眼(38.2%),0.05,0.3者18眼(46.15%)。结论 ①对于Marfan综合征患者的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在视网膜复位上有其优势。②晶状体囊内摘除以及在晶体囊袋内安置张力环等可引起对视网膜的牵引,而可致视网膜裂孔,甚至巨大裂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超声乳化一期不植入人工晶状体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伴随晶状体混浊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伴随晶状体混浊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9眼,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超声乳化一期不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玻璃体腔填充C3F8气体,术后观察黄斑裂孔封闭、视网膜解剖复位、视力变化和并发症情况.随访4~12个月,平均5.3个月.结果 9眼中最终视网膜复位8眼,其中1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7眼;二期植入人工晶状体2眼.视网膜复位的患者均获得视力提高及主观感觉的显著改善.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超声乳化一期不植入人工晶状体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伴随晶状体混浊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作为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伴随晶状体混浊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显微镜直视下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26例(26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预置硅胶块和或环扎带后,经巩膜放出视网膜下液,在显微镜直视下行裂孔及变性区定位,在裂孔及裂孔周围行视网膜冷凝,术后观察视力恢复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6个月,26例患者全部裂孔封闭、视网膜完全复位。并发症有术后高眼压、视网膜下积液、视网膜出血。结论显微镜直视下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具有术野清晰、操作精细、视网膜复位率高、操作简便易掌握、费用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研究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对高度近视患者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效果。方法:病例来源于2000年3月至2004年4月间20例(20只眼)由于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导致的视网膜脱离而住院的患者,其中男3例、女17例,术后随访时间为2~30个月,平均15个月。手术方法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长效气体或硅油充填术,手术后患者保持低头位至少1周以上。结果:20只眼中,硅油充填5只眼,1次手术后1个月视网膜解剖复位成功率为80%(16/20),4例视网膜脱离复发,其中长效气体充填3只眼,硅油充填1只眼。均未再次手术。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05为15%(3只眼),随访时的最佳矫正视力≥0.05为55%(11只眼),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386)。术中与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有:视网膜轻度出血3例(15%);继发性青光眼2例(10%);核性白内障4例(20%),其中3例为硅油充填眼。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有助于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玻璃体切除术对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6例(16只眼),施行玻璃体切除及空气、C3F8或硅油充填术,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16例患者,术后11例裂孔封闭、视网膜解剖复位,5例未愈,术后最佳视力0.05~O.2,近期治愈率达68%。结论:玻璃体手术中充分剥离黄斑前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膨胀气体及促进黄斑裂孔愈合的辅助药物的应用对提高手术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孟旭霞  梁涛  崔从先 《齐鲁医学杂志》2007,22(3):189-190,193
目的 观察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伴玻璃体积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双眼遮盖、激光光凝及手术治疗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伴玻璃体积43例(43眼)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双眼遮盖治疗1~14d(平均4.6d),眼底可视度增加。其中24眼行激光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4眼行局部巩膜外垫压术,术后视网膜复位,裂孔封闭,无再出血。15眼行三通道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1例。结论 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伴玻璃体积血时,双眼遮盖并及时行激光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以及早期手术是争取较好视力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张苏  谢碧华 《四川医学》2002,23(9):961-962
目的:探讨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病例病情特点,治疗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对50例只眼裂孔性视网模脱离病例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冷凝外加压,环扎、玻璃体腔注气等治疗。结果:术后视网膜复位46眼,复位率92%,失败4眼,结论:术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及时封闭裂孔,预防膜增殖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有严重PVR膜增殖是影响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显微镜直视下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显微镜直视下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7例,在手术显微镜下定位裂孔并对裂孔及变性区进行冷凝,行巩膜外硅胶垫压术.结果 术后随访1~6个月,裂孔封闭,视网膜完全复位17眼,视力提高17眼.矫正视力<0.3 5眼.≥0.3 12眼.结论 显微镜直视下外路视网膜手术冷凝及巩膜外硅胶垫压术手术视野清晰,放大倍数大,简单易行,术后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脱离手术后视网膜再次脱离的原因,以有效地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 对39例(39眼)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脱离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经再次手术观察视网膜裂孔的位置、数目及脱离范围,结合前次手术的有关资料,剖析视网膜脱离复发原因.结果 视网膜脱离复发的39眼中,单纯新裂孔形成12眼(30.8%),单纯原裂孔封闭不良12眼(30.8%),单纯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进展10眼(25.6%),新裂孔和封闭不良并存3眼(7.7%),PVR进展和新的裂孔并存2眼(5.1%).再次手术行垫压物调整术10眼;巩膜外环扎联合垫压术7眼;玻璃体切割术21眼,其中眼内填充硅油11眼,注入16%C3F8混合气体10眼,随访2~6个月,全部复位.拒绝再次手术1眼.结论 产生新裂孔及PVR进展是视网膜脱离复发的直接原因.裂孔数目及脱离范围也是影响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在玻璃体手术中眼内激光光凝联合全氟化碳气体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及与冷凝治疗效果的临床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3年 8月间在玻璃体手术中眼内激光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联合全氟化碳气体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2 5眼和冷凝封闭视网膜裂孔治疗视网膜脱离 2 9眼共 5 4例 (5 4眼 )的临床资料。结果 光凝组 2 2眼裂孔封闭 ,视网膜复位 ,手术复位率 88 0 0 %。冷凝组 2 4眼裂孔封闭 ,视网膜复位 ,手术复位率 82 76 % (χ2 =0 2 92 3,P =0 0 5 )。术后视力提高光凝组 2 1眼 (84 0 0 % ) ,冷凝组 2 2眼 (75 86 % ) (χ2 =0 5 4 81,P >0 0 5 )。结论 经眼内激光光凝能安全、有效地封闭视网膜裂孔 ,能达到与冷凝封闭视网膜裂孔同样的效果。全氟化碳气体充填有利于视网膜脱离复位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病变脱离(MHRD)的适应证及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29例(29只眼)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同时伴有视网膜周边裂孔,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及内界膜撕除。术后保持头低位3周,随访6~12个月,其中硅油填充时间3~6个月。观察患眼手术后矫正视力、视网膜复位、黄斑裂孔闭合情况以及并发症。 结果  手术后29只眼视网膜完全复位,复位率为100%。视网膜脱离复发1只眼,占3.47%。黄斑裂孔复位闭合11只眼(37.9%);术后视力提高者26例26只眼(89.7%),不变者3只眼(10.3%);术后2周,出现高眼压 4只眼,占13.8%,给予降低眼压药物治疗后眼压控制。硅油取出手术前出现高眼压 2只眼(6.89%),硅油取出手术后眼压均得到控制。 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撕除及硅油填充可在伴有视网膜周边裂孔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病变脱离患者中获得较高的手术复位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