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与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肾脏内科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52例IMN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将其分为抗PLA2R抗体阳性组(n=37)与抗PLA2R抗体阴性组(n=15),比较两组肾活检病理特点及治疗3、6、12个月后抗PLA2R抗体水平、24 h尿蛋白定量、生化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肌酐(Scr)水平等]。采用ROC曲线评估抗PLA2R抗体在IMN的诊断价值,并利用K-M曲线分析抗PLA2R抗体水平与IMN预后的关系。结果 与抗PLA2R抗体阴性组比较,抗PLA2R抗体阳性组24 h尿蛋白定量、肾小球硬化发生率较高,而ALB水平及在不同治疗时间点(3、6、12个月)的临床总缓解率较低(P<0.05)。抗PLA2R抗体诊断IMN的敏感性为84.6%,特异性为98.1%。结论 IMN患者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者与阴性者在病理上存在一定差异,抗PLA2R抗体检测对IMN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比较有无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肾穿刺基线时的临床病理资料,探讨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9年11月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经肾活检确诊为IMN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共345例,根据患者有无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分为有肾病综合征组202例和无肾病综合征组143例,比较两组间肾穿刺基线时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两组的预后进行分析。主要结局:血肌酐翻倍或全因死亡或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次要结局: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结果 有肾病综合征组男性居多,更多合并浮肿(91.1%)和血尿(45.0%),收缩压和舒张压偏高,病程更短,白蛋白、血IgG更低,尿蛋白更多,纤维蛋白原、血肌酐、LDL更高,病理程度更重,系膜基质增生、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萎缩、肾脏C3沉积都更严重,与无肾病综合征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血补体C3、BUN、Scr、UA、TG、eGFR是肾脏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而高血压、尿蛋白、血沉、肾脏IgA沉积等是临床缓解的预后因素。采用 Kaplan-Meier 法绘制肾脏生存曲线,比较有无肾病综合征两组间主要终点事件和次要终点事件的差异。发现有肾病综合征组较无肾脏综合征组累积肾脏存活率更低,更容易发生不良结局(P=0.0018),而次要终点事件的发生无统计学差异(P=0.9104)。结论 肾穿刺基线时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IMN患者临床病情和病理程度均较无肾病综合征组更重,年龄、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eGFR、甘油三酯是肾脏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IMN患者预后更差,更容易进展至ESRD。  相似文献   

3.
纪春阳  边学燕  包斯增 《浙江医学》2019,41(18):2017-2018
目的探讨血清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对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30例不需要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新发IMN患者为研究对象,予ARB类药物治疗,半年后评价疗效。比较缓解患者与无效患者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及血清PLA2R抗体水平。结果经半年治疗后,缓解12例,无效18例。入院时,缓解组与无效组患者24h尿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PLA2R抗体水平明显低于无效组(P<0.05);治疗半年后,缓解组24h尿蛋白及血清PLA2R抗体水平均明显低于无效组(均P<0.05)。结论血清PLA2R抗体水平能早期预测IMN的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4.
陈丽  汪洪  戴红英  任婷婷  易锐 《西部医学》2020,32(5):762-764+768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M型磷脂酶A2受体1(PLA2R1)、免疫球蛋白G(IgG)联合检测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抽取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肾内科收治的9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行前瞻性研究,包括52例IMN患者、24例继发性膜性肾病(SMN)患者与20例不典型膜性肾病(AMN)患者,分别纳入IMN组、SMN组、AMN组,比较3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白蛋白(ALB)、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24h尿蛋白定量、血清PLA2R1、IgG],并分析血清PLA2R1、IgG对IMN的诊断敏感度与特异度。 结果 3组血清PLA2R1比较,IMN组>AMN组>SMN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N组血清IgG水平明显高于SMN组(P<0.05);血清PLA2R1对IMN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为77.36%、89.85%,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1;血清IgG分别为60.37%、71.25%,AUC为0.713;血清PLA2R1、IgG联合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为80.14%、93.78%,AUC为0.912。 结论 IMN患者血清PLA2R1、IgG水平异常升高,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IMN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患者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的表达,探讨血清抗PLA2R抗体的表达与免疫抑制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于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的患者,经肾活检诊断为IMN患者50例,检测血清抗PLA2R抗体表达,给予小剂量环孢素A(CsA)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观察血清抗PLA2R抗体表达及其与免疫抑制治疗的关系。结果 50例IMN患者中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组37例,占74%。治疗6个月时,抗PLA2R抗体阴性组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清白蛋白缓解情况明显优于抗PLA2R抗体阳性组(P<0.05),累计缓解率为84.7%,抗PLA2R抗体阳性组累计缓解率为45.9%。结论血清抗PLA2R抗体的检测可用于协助诊断IMN,采用小剂量Cs A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抗PLA2R抗体阴性患者效果优于抗PLA2R抗体阳性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serum anti-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antibod,抗PLA2R抗体)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其滴度与IMN患者蛋白尿水平、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肾功能、病理分期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8年10月经肾活检确诊并有血清抗PLA2R抗体检测结果的79例IMN患者的完整临床及实验室检测指标。 结果 IMN患者抗PLA2R抗体阳性49例(62.0%);与抗PLA2R抗体阴性IMN相比,阳性患者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低;与低滴度抗PLA2R抗体组相比,高滴度组患者年纪更大,24 h尿蛋白量多,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低;与轻度尿蛋白组相比,重度组高滴度抗PLA2R抗体比率高,血清肌酐、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高,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总蛋白和白蛋白低;与青年IMN患者相比,中老年IMN患者女性比率高,血清高滴度抗PLA2R抗体比率高,尿素氮高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及其他实验室指标与病理分期无相关性。 结论 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与年龄、尿蛋白、肾功能、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密切相关,在IMN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定量检测有助于临床病情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保定市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血清抗PLA2R抗体(sPLA2R-Ab)有临床意义的界值。方法纳入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接受肾穿刺活检术并行sPLA2R-Ab检测的285例患者。根据肾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分为IMN组、继发性膜性肾病(SMN)组和其他组,比较组间s PLA2R-Ab水平差异;分析IMN患者的s PLA2R-Ab水平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鉴别发生IMN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sPLA2R-Ab对IMN的诊断价值,并通过计算约登指数得出诊断IMN的sPLA2R-Ab最佳临界值。结果 IMN组的sPLA2R-Ab水平显著高于SMN组及其他组(P<0.05);IMN组的sPLA2R-Ab与总蛋白、白蛋白呈负相关(P<0.001),与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胆固醇正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sPLA2R-Ab诊断IMN患者的有临床意义的界值是3.315 RU/mL,相对应的Youden指数最高(0.651),敏感性为79.4%、特异性为85.7%,曲线下面积AUC为0.82(...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继发性膜性肾病(second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SMN)患者肾组织中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的表达及血清抗PLA2R 抗体滴度,分析其在诊断IMN中的价值。方法:2014年5月至2015年2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肾活检患者73例, 分为IMN组(n=48)、SMN组(n=17)和微小病变性肾病组(n=8)。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肾组织PLA2R及血清抗 PLA2R抗体的表达。结果:IMN组肾组织PLA2R阳性率为91.7%,SMN组阳性率为29.4%,IMN组阳性率、荧光强度明 显高于SMN组(均P<0.05);IMN组血清PLA2R抗体阳性率为85.4%,SMN组阳性率为29.4%,IMN组抗体阳性率及滴度 明显高于SMN组(均P<0.05);微小病变性肾病组肾组织PLA2R抗原及血清抗体均呈阴性。IMN组血清PLA2R抗体滴度 与24 h尿蛋白呈正相关(r=0.432,P<0.01),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r=–0.307,P<0.05)。结论:检测肾组织PLA2R和血 清PLA2R抗体的表达有助于IMN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监测血清PLA2R抗体滴度有助于评估疾病活跃程度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肺癌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108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化疗的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治疗,共2个疗程。检测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D-Dimer,D-D)、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ximum platelet aggregation,MPAR)等指标,进行血瘀证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FIB、D-D、MPAR水平下降,血瘀证评分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红细胞压积均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桃红四物汤能改善肺癌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FIB)与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肾功能进展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确诊为IMN的221例患者,依据肾活检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患者分为肾功能正常组和肾功能下降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病理资料,对差异有意义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依据FIB水平将患者分为FIB正常组和FIB升高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与肾功能正常组比较,肾功能下降组年龄、高血压患病率、血浆FIB、D-二聚体、尿素、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高,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较低(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FIB水平与eGFR呈负相关(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年龄、高尿酸血症、血浆FIB、Hb、UREA、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为IMN患者肾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IMN患者肾活检时血浆FIB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高血浆FIB水平是IMN患者肾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浆FIB水平可为IMN患者预后评估及治疗方案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1.
特发性膜性肾病合理治疗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以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76例IM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治疗方案,随访临床疗效。根据采用的治疗方案将76例患者分成4组,包括对症治疗组、单用糖皮质激素组(激素治疗组)、单用免疫抑制剂组(免疫抑制组)和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组(联合治疗组),比较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 (1) 对症治疗组患者的肾病综合征的发生率和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激素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2) 对症治疗组、激素治疗组、免疫抑制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总缓解率分别为56.3%、73.7%、66.7%和78.9%。对症治疗组、激素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总缓解率在总体上无统计学差异。IMN患者2年和5年肾脏存活率分别为89.2%和79.3%。(3) 将激素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分成低危、中危和高危进行分析,发现对于低危和中危患者,激素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的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而对于高危患者,联合治疗组的缓解率显著高于激素治疗组。(4) 将激素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分为缓解亚组和未缓解亚组,发现两亚组间仅有治疗前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有统计学差异,未缓解亚组显著低于缓解亚组。结论 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较单用激素治疗可明显地提高患者的蛋白尿缓解率。治疗前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小球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和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THSD7A)及两者血清抗体水平检测在膜性肾病中的临床应用评价。方法选取行肾活检确诊的原发性膜性肾病172例(IMN组),另选取同期确诊的继发性膜性肾病7例(SMN组)。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PLA2R和THSD7A抗原表达,ELISA方法检测病人血清PLA2R和THSD7A抗体水平。结果IMN组中167例病人表现为单纯PLA2R阳性(97.1%),SMN组中有3例PLA2R阳性(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IMN组中有5例THSD7A阳性(2.9%),5例病人均合并PLA2R双阳(2.9%),SMN组0例THSD7A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N组中143例病人血清PLA2R抗体阳性(83.1%),SMN组2例阳性(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2组病人血清中未检测出THSD7A抗体。2组病人性别、年龄、Alb、24hUpro、SCr、eGF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LA2R-Ab与SCr、eGFR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与Alb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关系(P < 0.01),与24hUpro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 < 0.05)。PLA2R抗体阳性组Alb水平明显低于阴性组(P < 0.01),PLA2R抗体阳性组24hUpro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P < 0.05)。结论PLA2R和THSD7A及其抗体检测有助于膜性肾病的诊断分型;PLA2R抗体水平可反映疾病活动度,可用于评估治疗效果;IMN病人THSD7A相关性膜性肾病的发病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宋雪  陆晨 《安徽医学》2020,41(11):1273-1277
目的 探讨磷脂酶A2受体(PLA2R)SNP rs35771982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肾内科确诊的60例IMN患者为IMN组,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PLA2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35771982位点的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IMN患者完全/部分缓解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LA2R基因不同基因型与成人IMN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IMN组患者PLA2R基因SNP rs35771982位点存在GG、GC、CC 3个基因型,GG基因型、G等位基因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CC基因型、C等位基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C基因型患者的完全/部分缓解率显著低于GC、GG基因型患者(P<0.05);CC基因型患者的复发率显著高于GC、GG基因型患者(P<0.05);CC基因型患者的血糖异常率显著高于GG基因型患者(P<0.05);CC基因型患者的尿酸异常率显著高于GG、GC基因型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C基因型是影响IMN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OR=6.634, P<0.05)。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人群PLA2R基因SNP rs35771982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成人IMN患者治疗效果、预后相关,且rs35771982位点CC基因型可能是影响IMN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肾组织M型磷脂酶A2受体1(PLA2R1)抗原及其抗体在膜性肾病(MN)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 选取经肾活检证实的特发性MN(IMN)58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MN(HBV-MN) 15例、V型狼疮性肾炎(V-LN) 17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PLA2R1抗原,并与IgG4共定位.同时检测上述MN患者血清抗PLA2R1抗体.分析肾组织PLA2R1抗原及其抗体在MN中的表达差异,以及PLA2R1阳性与阴性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 VLN及HBV-MN患者肾组织及血清中均未发现PLA2R1抗体;在81.03% IMN患者肾组织检测到PLA2R1抗原,70.69% IMN患者血清中检测到PLA2R1抗体,PLA2R1抗原与IgG4共定位,均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呈细颗粒状沉积.PLA2R1抗原阳性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高于阴性患者(P<0.05),并且血清清蛋白低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 肾组织PLA2R1抗原在IMN的诊断中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且表达与临床病情严重性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不同中医证候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的远期预后差别。方法收集自2006年1月至2011年8月于广安门医院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心衰患者191例,采集其住院时的中医证候特征及相关数据,出院后进行长期门诊或电话随访,获取终点事件(全因死亡率)的发生及时间。结果5种证候要素慢性心衰患者的远期预后比较,从优排序依次为痰阻证、气虚证、阴虚证、血瘀证、阳虚证(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其中痰阻证者预后优于非痰阻证者(P=0.017);气虚证预后优于非气虚证(P=0.011);阴虚证预后与非阴虚证差异不显著(P=0.633);血瘀证总体预后与非血瘀证差异不明显(P=0.182),但在500 d后预后差于非血瘀证;阳虚证预后差于非阳虚证( P=0.002)。结论慢性心衰患者远期预后较差,不同中医证候预后差异显著,其中气虚、痰阻可能为其早期常见证型。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阴虚可能贯穿于CHF的发展过程,血瘀在病程早期可能作用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进展,血瘀证者预后较差,且晚期常表现为阳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补气活血通络汤联合低分子肝素对气虚血瘀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气虚血瘀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1组、治疗2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1组给予补气活血通络汤联合常规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在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肾组织中M型磷脂酶A2受体1(PLA2R1)抗原的阳性率及其与特发性膜性肾病关
系。方法选取经肾活检证实的108例肾小球疾病患者,其中包括41例特发性膜性肾病、2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8
例V型狼疮肾炎、27例IgA肾病、19例微小病变性肾病、5例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6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应用间
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肾组织中PLA2R1抗原。结果41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中35例肾组织PLA2R1抗原阳性,阳性率为
85.37%。其中PLA2R1沿着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呈细颗粒状沉积。在V型狼疮性肾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及其他肾
小球疾病肾组织中均未发现PLA2R1抗原沉积。特发性膜性肾病PLA2R1阳性患者与PLA2R1阴性患者相比较,年龄、血肌酐、
血清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肾组织中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证实
PLA2R1抗原的阳性率为85.37%,PLA2R1阳性与阴性患者在临床表现上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