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患儿14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有患儿71例。给予观察组患儿1,6-二磷酸果糖复合丹参进行治疗,仅给予对照组患儿1,6-二磷酸果糖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心电图,并对心肌酶谱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儿心肌酶谱结果和疗效。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患儿在临床症状消失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患儿症状消失时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06 6,P<0.05);观察组患儿ECG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患儿ECG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82 3,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患儿治疗后CK和CK-MB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71例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8.73%;对照组71例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1.83%。两组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1,6-二磷酸果糖复合丹参对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能够对患儿心肌组的恢复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对预后也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可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射频导管消融(RFCA)致心肌损伤程度的决定因素.方法对每位行RFCA的病人,记录靶点数、放电次数、每次放电功率、每次放电时间、放电总时间、放电总能量及手术时间,应用心肌肌钙蛋白T(cTnT)检测所造成的心肌损伤,分析RFCA致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消融后cTnT峰值与靶点数、放电次数、放电总时间及手术时间四因素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在诸消融因素中,靶点数、放电次数、放电总时间是RFCA所致心肌损伤的三项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3.
再灌注心肌损伤致急性肺水肿2例翁金龙浙江衢化集团职工医院内科324004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近年来基础研究颇多,而临床病例报告较少,笔者曾经治2例因休克而致心肌的再灌注损伤,导致急性肺水肿,报告如下:例1,患男,74岁,工人。住院号:87711。因...  相似文献   

4.
心肌损伤早期标志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心肌损伤时,血中生化标志物检测值异常是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主要诊断标准之一.根据心肌损伤标志物在心肌损伤后出现异常时间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心肌损伤早期标志物"和"心肌损伤确定标志物"现类.  相似文献   

5.
急性压力超负荷损伤大鼠心肌的病理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压力超负荷致心肌自分泌生长因子(血管紧张素Ⅱ)的机制。方法:联合应用心肌缺氧性损伤特殊染色,心肌酶组织化学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急性压力超负荷后大鼠心肌形态学的动态变化,结果:急性压力超负荷可引起心肌明显的缺氧性损伤。结论:这种缺氧性损伤可能与急性压力超负荷后心肌局部内分泌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及抗心肌抗体(AHA)与小儿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对30例心肌炎(MC)患儿及18例正常儿童进行血清cTn-Ⅰ、AHA、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测定.结果①MC组血清cTn-Ⅰ、AHA、CK-MB的阳性率分别为70.0%、36.7%、26.7%,均较对照组高(P<0.01),cTn-Ⅰ与CK-MB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MC发病痛程≤1个月cTn-Ⅰ阳性率较其他时期明显增高(P<0.05),而AHA阳性率较其他时期明显下降(P<0.01);③治疗10d cTn-Ⅰ下降≥50%者及20d cTn-Ⅰ转阴者,临床症状和心律失常等改善明显优于cTn-Ⅰ下降及转阴缓慢者(P<0.05).结论①血清cTh-Ⅰ的检测是判断心肌损伤的敏感指标,尤其适用于早期及微小心肌损伤的诊断;②血清AHA的检测是心肌损伤的后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与心脏手术中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心肌肌钙蛋白T与心脏手术中心肌损伤的文献加以总结;结果:目前认为心肌肌钙蛋白T是诊断心肌细胞损伤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生化检测指标;结论:CTnT不但用于心肌缺血,心肌梗塞的诊断,并逐渐应用于心脏手术中心肌损伤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应用心肌组织培养模型以超微结构为依据,以镧电子示踪为手段,间接证明异丙肾致心肌损伤的主要途径为膜损伤,其机理可能为氧化产物及其自动氧化过程中新启动的自由基连锁反应。丹参对异丙肾性心肌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能作为一种新的抗氧化剂,在自由基致心肌损伤的某一环节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心肌严重缺血或梗死后,根据缺血发生速度、程度、范围、以及是否有侧支循环的建立,心肌细胞损伤可能出现3种不同结局.①坏死心肌,②冬眠心肌,③顿抑心肌.冬眠心肌和顿抑心肌属于存活心肌,表现为收缩功能障碍,但细胞代谢存在,细胞膜完整,对正性肌力药具有收缩增强的反应.  相似文献   

10.
环境污染、新型药物致心肌损伤,已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本文从心肌损伤的机制、损伤细胞的分布以及急慢性损伤的特征予以综述。并以阿霉素为例,描述其急性、亚急性、慢性心肌损伤的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分析白细胞介素6等炎性因子在损伤中的作用;对新的生物因子和中药的心肌保护机制进行总结。进一步研究化学物质对心肌损伤的不同阶段病理改变有助于临床明确诊断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从形态学角度观察了锌对VD_3所致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VD_3可以引起大鼠心肌细胞膜通透性增大,造成心肌坏死。锌能部分地减轻VD_3所致的心肌细胞膜损伤,并对心肌坏死起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心肌肌钙蛋白Ⅰ诊断心肌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2年4月-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2例不稳定心绞痛(UA)、3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以及32例非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心肌肌钙蛋白 I 以及肌钙蛋白 T 进行检测,对比分析三组的检测结果。结果:心肌肌钙蛋白Ⅰ以及心肌肌钙蛋白 T 诊断,心肌损伤灵敏度相同(P >0.05),两种监测均高于 CK -MB。以心肌肌钙蛋白 T 的临界值为标准可以有效预防 MACE 患者发生。结论:针对于心肌损伤患者来讲,采用心肌肌钙蛋白 I、心肌肌钙蛋白 T 诊断能够将损伤程度及时反映,同时具有较强的特异性以及敏感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定量分析对心肌损伤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80例心肌梗塞(急性50例,陈旧性30例)、100例心脏手术、60例非心脏手术患者和20例健康人的血清cTnT、cTnI、CK-MB和CK,并加以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塞及心脏手术病人血清cTnT、cTnI浓度明显升高,与CK、CK-MB的升高程度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患者3h内、5d后cT nT、cTnI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CK-MB和CK.血清cTnT、cTnI、CK-MB和CK检测心肌损伤的敏感度分别为86.2%、90.9%、54.6%、64.8%,特异度分别为100%、100%、92.3%、75.4%.结论与CK、CK-MB相比,血清cTnT、cTnI能更确切地反应心肌损伤程度,是较敏感和特异的血清标志物,应当作为心肌损伤诊断的常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定量分析对心肌损伤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80例心肌梗塞(急性50例,陈旧性30例)、100例心脏手术、60例非心脏手术患者和20例健康人的血清cTnT、cTnI、CK-MB和CK,并加以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塞及心脏手术病人血清cTnT、cTnI浓度明显升高,与CK、CK-MB的升高程度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患者3h内、5d后cT nT、cTnI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CK-MB和CK.血清cTnT、cTnI、CK-MB和CK检测心肌损伤的敏感度分别为86.2%、90.9%、54.6%、64.8%,特异度分别为100%、100%、92.3%、75.4%.结论与CK、CK-MB相比,血清cTnT、cTnI能更确切地反应心肌损伤程度,是较敏感和特异的血清标志物,应当作为心肌损伤诊断的常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影响射频导管消融(RFCA)致心肌损伤程度的决定因素。方法 对每位行RFCA的病人,记录靶点数,放电次数,每次放电功率,每次放电时间,放电总时间,放电总能量及手术时间,应用心肌肌钙蛋白T(cTnT)检测所造砀 心肌损伤,分析RFCA致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 消融后cTnT峰值与靶点数,放电次数。放电总时间及手术时间四因素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 在诸消融因素中,靶点数。放电次数,放电总时间是RFCA所致心肌损伤的三项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 -I)及抗心肌抗体 (AHA)与小儿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 对 30例心肌炎 (MC)患儿及 1 8例正常儿童进行血清cTn -I、AHA、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测定。结果 ①MC组血清cTn -I、AHA、CK -MB的阳性率分别为70 .0 %、36 .7%、2 6 .7% ,均较对照组高 (P <0 .0 1 ) ,cTn -I与CK -MB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 ;②MC发病病程≤ 1个月cTn -I阳性率较其他时期明显增高 (P <0 .0 5) ,而AHA阳性率较其他时期明显下降 (P <0 .0 1 ) ;③治疗 1 0dcTn -I下降≥ 50 %者及 2 0dcTn -I转阴者 ,临床症状和心律失常等改善明显优于cTn -I下降及转阴缓慢者 (P <0 .0 5)。结论 ①血清cTn -I的检测是判断心肌损伤的敏感指标 ,尤其适用于早期及微小心肌损伤的诊断 ;②血清AHA的检测是心肌损伤的后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临床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中药经验复方心肌1号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心肌损伤大鼠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受体CXCR4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异丙肾上腺素(ISO)造模成功的心肌损伤大鼠20只,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心肌1号和生理盐水灌胃,测量不同时间段外周血清SDF-1、bFGF的变化水平,第28天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CXCR4的表达水平,随后处死两组大鼠,行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检测心肌匀浆中SDF-1、bFGF的质量浓度.结果 两组大鼠外周血清SDF-1的质量浓度在第7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67),但在第14天和28天时治疗组SDF-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外周血第28天CXCR4的表达水平也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肌匀浆第28天SDF-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FGF在各个时间段两组间同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HE染色示治疗组心肌组织损伤较模型对照组轻.结论 心肌1号能促进SDF-1、CXCR4的分泌,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干预SDF-1/CXCR4轴来促进损伤心肌的修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患者心肌损伤的酶学改变.方法:对流脑患者抽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结果:cTnI、AST、LDH在症状明显期大多高于正常,恢复期恢复正常.结论:心肌肌钙蛋白Ⅰ检测是判断流脑是否合并心肌损伤的一项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波形蛋白(vimentin,VIM)在癫痫大鼠心肌中的表达,探讨癫痫发作致心肌损伤的特点。方法:通过腹腔注射戊四氮建立癫痫模型,运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癫痫大鼠心肌VIM的表达。结果:癫痫各组心肌呈出血、缺血缺氧性改变;随癫痫的病程延长,发作次数增多、发作时间增加,心肌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成纤维细胞增生,VIM表达逐渐升高。结论:癫痫发作可引起心肌损伤,促进心肌中VIM表达。  相似文献   

20.
心肌肌钙蛋白T在放射性心肌损伤监测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博 《医学综述》2011,17(5):655-658
胸部肿瘤放疗时,不可避免地会对心脏造成一定的损伤,尤其是经过化疗后的患者,放化疗合用可加重心肌损伤。现从放射性心肌损伤发生机制、心脏受照射体积和剂量与损伤的关系、心肌损伤早期生化指标出现和改变的机制,以及心肌微小损伤特异性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T在放疗过程中早期监测放射性心肌损伤,指导放疗安全进行的价值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