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不同镇痛方法的上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醇(NSE)的变化,探讨镇痛对患者机体的影响。方法 选择按ASAⅠ、Ⅱ级行上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和镇痛泵组),每组20例,分别于麻醉前、术中1h、术后24,72,120h静脉取血;采用胶孔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hs—CRP,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NSE。结果 术前二组患者血清hs—CRP和NSE无差异(P〉0.05),术后二组hs—CRP明显升高,且镇痛泵组术后24h和72hhs—CRP低于对照组,120h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1h二组NSE较术前明显增高(P〈0.01),术后二组NSE略高于麻醉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各时间点二组NSE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镇痛泵镇痛可减轻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对患者神经元细胞未造成明显损伤,术后应激反应在120h后可能延缓释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骨科全髋置换术患者对术前营养补液的反应,探讨术前营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适合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营养方案。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到6月65~95岁因股骨颈骨折适行择期全髋置换术的患者据入院号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等体积的葡萄糖氯化钠溶液或脂肪乳、氨基酸混合营养液,观察比较各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白蛋白、前白蛋白、T3、T4、TSH等指标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至术后1个月(平均29.4d),无失访病例。两组患者术前的白蛋白、前白蛋白、T3、T4、TSH经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的前白蛋白、T3、TSH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蛋白、T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3例出现创口红肿,对照组有5例患者出现创口红肿,延期使用抗生素后创口一期愈合。试验组患者术后平均下地时间(4.6±0.9)d,早于对照组患者的(5.3±1.2)d(P〈0.05)。结论:术前使用混合营养液能够有效改善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是一种安全、科学、有效的营养方案。  相似文献   

3.
儿童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低分子肝素抗凝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用于儿童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s,ASD)封堵术后的抗凝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8例ASD患儿分为低分子肝素组(试验组)和普通肝素组(对照组),分别在术后24h内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2次或持续静脉滴注普通肝素。检测术后24h和48h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time,APTT)和凝血酶原片段(prothrombin fragment 1+2,F1+2)水平,并于术后第1、3个月复查经胸超声(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TTE)。结果共有43例(试验组22例,对照组21例)完成3个月随访,均无封堵器血栓形成或严重出血并发症。术前两组APTT和F1+2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试验组APTT无显著延长(P〉0.05),对照组术后24h APTT显著延长(P〈0.01),术后48h恢复术前水平(P〉0.05)。术后两组F1+2水平与术前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用于儿童ASD封堵术后安全、有效、简便,可以替代普通肝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消化道原位重建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7月~2004年6月间35例手术治疗的壶腹周围癌患者。16例行经典的Child术。19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消化道原位重建。总结比较C反应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对照组及试验组术前C反应蛋白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C反应蛋白急剧升高,然后下降,但试验组升高幅度较小且下降较快(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总蛋白,白蛋白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试验组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消化道原位重建接近原始的消化道排列方式,符合生理状态,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CRP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金强  高敏  成宇 《中国热带医学》2008,8(9):1585-1586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检测432例患儿入院时的和经抗生素治疗72h后的CRP和WBC计数,以8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结果细菌感染组CRP和WBC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3例CRP阳性的患儿经抗生素治疗72h后,CRP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则轻度下降,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能初步鉴别细菌与病毒感染,可指导合理选用抗感染药物并判断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普外腹部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6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术后4h注射低分子肝素(43抗xa活性单位/Kg),以后每24小时注射低分子肝素(85抗xa活性单位/kg)至术后1周:对照组按相同方法应用注射用水。术后2、7d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术后出血量、手术前后血小板计数(PIJT)、凝血酶原时间(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和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结果:治疗组1例发生下肢DVT(周围型),对照组8例发生下肢DVT(1例混合型、7例周围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致死性肺栓塞;两组术后出血量、胛、APT、TT和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RP、Fbg和DD在术后48h均明显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CRP和Fbg在术后48h和术后7d均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腹部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可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且不增加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机械性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内谷氨酸转运体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在细胞损伤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ting定量谷氨酸转运体蛋白的表达改变。【结果】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机械性划伤12h和24h后,谷氨酸转运体(EAATl)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而损伤12h和24h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Western blotting显示,对照组、机械性划伤12h和24h组谷氨酸转运体(EAATl)蛋白表达吸光度(A)相对值为:0.21、0.44和0.46。与对照组比较,损伤后12h和24h星形胶质细胞EAATl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损伤两组间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机械性损伤可导致星形胶质细胞内EAATl的表达明显升高,提示其可能在脑损伤的发生发展以及修复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胶Ⅱ期封堵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方法将2006年5月~2008年12月入住我院的高位肛周脓肿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纤维蛋白胶Ⅱ期封堵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术。比较分析两组治愈率及伤口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和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蛋白胶Ⅱ期封堵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有较好的效果,能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轻换药时的疼痛,为高位肛周脓肿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用于脊柱手术患者超前镇痛效果观察及对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择期行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时给予帕瑞昔布40mg静脉滴注,对照组术后静脉滴注帕瑞昔布40mg,术后常规给予芬太尼行自控静脉镇痛(PCIA),比较麻醉前(110)、术毕时(T1)、术后6h(T2)、术后12h(T3)时患者血糖(BG)、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及术后不同时点疼痛程度(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136.88±52.48)min,对照组为(130.13±67.41)m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h、12h、24h时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用于脊柱手术患者超前镇痛较术后镇痛能明显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利于抑制手术患者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厚朴排气合剂对剖宫产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以及其对患者血清泌乳素的影响,同时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5月-2012年7月在石家庄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将88例产科入选患者编号,于手术后6h及10h随机给予厚朴排气合剂(试验组)或安慰剂(对照组)。经过临床观察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出现规律肠呜音的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1)。于术后24h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泌乳素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h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厚朴排气合剂可促进剖宫产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不影响泌乳素分泌。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医用生物蛋白胶对子宫颈电热圈环切术(100pelectrosurgicalexcisionprocedure,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创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诊断和手术条件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128例,分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46例,均用LEEP治疗,术后创口分别敷用医用生物蛋白胶和无菌纱布,观察两组并发症(创面感染、肉芽生长、脱痂期出、宫颈管狭窄)发生率,阴道持续出血时间和出血量及创面愈合时间,术后2年疗效及复发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44%和15.22%,阴道出血持续时间≤2周、〉2周而≤3周、〉3周而≤5周、≥5周的发生率分别为78.05%、23.91%、19.51%、50.00%和2.44%、17.39%、0.00%、8.70%,阴道出血量≤20ml、21~49ml、≥50ml的发生率分别为78.05%、34.78%、21.95%和52.17%、0.00%、13.04%,创面愈合平均时间分别为12.1±5.3天和18.4±4.8天,术后2年随访有效率分别为98.78%和86.96%,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医用生物蛋白胶可促进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创口的愈合,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皮肤粘合剂(DERMABOND)用于儿童面部创伤性伤口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9月~2012年9月收治儿童面部创伤性伤VI60例,伤口清创后,分为皮肤粘合剂(DERMABOND)组(治疗组30例)和传统5-0丝线缝合组(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3d内伤口的疼痛情况、伤口愈合等级、伤口美观满意度及就诊次数等。结果所有儿童均获得随访,随访3-6个月,平均3.2个月。两组均未出现过敏、伤口感染、伤口裂开或严重瘢痕反应等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伤口疼痛、伤口愈合等级和就诊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口美观满意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粘合剂(DERMABOND)和传统5-0丝线缝合法相比,操作简便易行,效果满意,能减少瘢痕形成,是儿童面部创伤性伤口修复较理想的一种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刘华  陶宏军 《现代医学》2014,(6):633-636
目的:探讨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与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关系。方法:在52例中度烧伤患者中随机选择深Ⅱ度烧伤创面90个,另选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对照组及烧伤者第12天血清EPO的水平,患者按EPO的中位数倍数(MOM)分为〈0.5MOM、0.5~2.5MOM和〉2.5MOM3组,对创面愈合时间、创面面积愈合率及6个月后的瘢痕评分进行评价。结果:烧伤患者血清EP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0.5MOM组同〉2.5MO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创面面积愈合率与瘢痕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EPO水平与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及瘢痕评分均呈负相关(均P〈0.05),与创面面积愈合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EPO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4.
李永明 《甘肃医药》2014,(11):828-831
目的:探讨计划性剖宫产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至术后24小时停药临床可实施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进入临床路径计划性剖宫产孕足月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62例进入临床路径计划性剖宫产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在手术前一日进行药敏试验,手术当日将头孢菌素一代(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带入手术室,当胎儿娩出断脐后立即将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2.0g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12h后再静滴1次,即停药。一共应用4.0g。对照组在术中不用药,术后开始应用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2.0g,静脉滴注频率为2次/d,一直持续到术后3-4d停药。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体温、切口愈合、子宫复旧、产褥感染、血常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相关治疗费用、术后住院日、药物不良反应比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性剖宫产抗生素应用至术后24小时停药,明显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具有较强的实施性,值得在临床上大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象皮生肌膏促肛瘘术后创面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低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3组。术后治疗组31例采用象皮生肌膏纱条换药,对照Ⅰ组30例采用湿润烧伤膏纱条换药,对照Ⅱ组31例采用凡士林纱条换药。结果治疗组在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新生上皮出现时间、创面愈合率及术后分泌物评分方面优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Ⅰ组在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新生上皮出现时间、创面愈合率及术后分泌物评分方面优于对照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术后VAS评分、第10天水肿评分方面与对照Ⅰ组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均优于对照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第14天水肿评分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相当,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象皮生肌膏促肛瘘术后创面修复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芦荟凝胶对大鼠模型中Ⅱ度放射性皮炎所致创面愈合处新血管生成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6mev电子线在大鼠背部建立10%Ⅱ度放射性皮炎模型,制备芦荟凝胶。将实验大鼠分为两组:创面自然愈合组(对照组)和创面外涂芦荟组(实验组)。HE染色观察创面新生血管数量;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后行图像分析,分别测定损伤后2、6、10、18、24d的创面组织中VEGF和VEGFR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在伤后10、18、24d创面组织中微血管数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从伤后第224天创面组织中VEGF、VEGFR的表达均逐渐增高,而实验组从伤后第1024天创面组织中VEGF、VEGFR的表达均逐渐增高,而实验组从伤后第1024天创面组织中VEGF、VEGFR表达的增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芦荟凝胶能够提高放射性皮炎创面组织中VEGF、VEGFR的表达,促进新血管生成,增加局部血运,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地奥司明对深Ⅱ度烧伤患者早期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深Ⅱ度烧伤后的早期水肿患者60例,创面主要位于四肢,面积10-30%,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地奥司明口服治疗。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肿胀及疼痛程度,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创面的愈合时间及创面瘢痕增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创伤肢体周径、疼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创伤肢体肿胀、疼痛程度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肢体周径、疼痛评分下降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瘢痕指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愈合情况好转(P〈0.05)。结论地奥司明能够减轻烧伤创面水肿的发生及水肿对组织的破坏,维护内环境稳定,加速创面的修复再生,减少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18.
丁诤  袁石福  杨轩  曾光  曹忠清  王毛顺 《河北医学》2013,19(9):1339-1343
者,将患者分成24h内手术(STl),24—72h手术(ST2),3—30d手术(ST3)三个组,并且将每组按照创伤严重程度分为轻度损伤和重度损伤,分析各个组间的死亡率和相对风险度。结果:轻度损伤中24h内急诊手术死亡率和3d后延迟手术的死亡率行x。检验分析,有明显统计学差异(X^2=25.23,P〈0.001),而24h内手术死亡率和24—72h手术的死亡率差异不明显(X^2=1.03,P〉0.05)。重度损伤中24h内急诊手术死亡率和3d后延迟手术的死亡率行x。检验分析,有统计学意义(X^2=5.08,P〈0.05),而24h内手术死亡率和24—72h手术的死亡率无差异(X^2=0.89,P〉0.05)。轻度损伤死亡率1.12%,重度损伤死亡率4.3%,二者显著性差异(X^2=37.6,P〈0.0001)。结论:早期手术可以降低多发伤并股骨干骨折死亡率,尤其在轻度损伤中较为明显,但创伤指数越高,死亡率越高,需要个体化治疗才能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发生与抗生素应用时机进行研究。方法选择行剖宫产手术的269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89例、B组88例和C组92例。A组、B组和C组分别采用术前1.5h、术前30min和术后静脉滴注头孢唑啉钠,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m血量、术后体温、切口愈合情况及产褥期感染、官腔感染、泌尿系感染、白细胞升高及C反应蛋白异常发生率。结果A、B、C组孕妇手术时间[(45.3±10.3)、(43.6±12.5)、(44.3±13.1)rain]及术中出血量『(131.6±19.3)、(129.1±18.7)、(128.8±22.6)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甲级愈合比例[90.2%(83/92)1明显低于A组[97.8%(87/89)1和B组[97.7%(86/8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产妇产褥感染率[6.5%(6/92)1及宫内感染率[7.6%(7/92)1明显高于A组f1.1%(1/89)、2.2%(2/89)]和B组【0、1.1%(1/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白细胞升高及C反应蛋白异常的发生率【15.2%(14/92)]明显高于A组【4.5%(4/89)]和B组(2.3%(2/8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产褥感染、宫内感染及白细胞升高和C反应蛋白异常发生率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于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有着重要的作用,术前30rain用药效果相对较佳,值得临床产科医务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胸外科手术中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止血和封闭缺损组织的效果。方法 149例胸外科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76例)与对照组(73例),观察组术中将医用生物蛋白胶喷洒在渗血、出血、漏气创面、残端及吻合口表面上,而对照组手术中未用医用生物蛋白胶;观察2组术后24 h引流量、总引流量及输血量。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引流量、总引流量和输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外科手术中使用生物蛋白胶能有效止血,减少术后引流量,加强吻合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