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我国对疾控和监督体系职能的定位 2005年卫生部发布施行了《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和《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两套“规定”分别明确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下简称“疾控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以下简称“监督机构”)的职能,并进一步规定了国家、省、设区市和县四级机构的分级职能,以及体系中相关机构和个人应承担的职责。表1归纳了两套“规定”中明确的疾控机构和监督机构的职能,以及每个体系中应当承担职责的机构或个人。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经3年建设后,7项公共职能的落实情况.[方法] 通过对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0~2006年公共职能项旧的开展比例、开展程度、完成度资料的收集,对各年的公共职能开展情况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并分析公共职能完成度与疾控体系建设之间的关系.[结果] 2000~2006年期间,公共职能项目的开展比例、开展程度、完成度总体均呈升高趋势,公共职能完成度从2000年的37.2%上升到2006年的78.2%.其中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完成度最高,2006年达到100%.公共职能项目完成度与疾控体系建设综合评分的具有明显的直线关系(F=153.19,P<0.0001). [结论] 随着疾控体系建设的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公共职能的完成度总体得到了明显提高.但仍有部分职能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暴露出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新时期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改革发展,需要重新思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能定位、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难点、疾控核心能力和重要能力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疾病预防控制的信息化建设是疾病防控的发展趋势,2000年WHO会议报告提出了全球暴发的预警和反应框架,此后各国疾控部门纷纷运用高新技术建立和完善了地区性或针对某种疾病的预警和反应系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潍坊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情况,为有关部门合理配置疾控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现状调查和小组讨论等方法,对疾控机构职能定位、人员配备、基本建设、经费保障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市、县两级疾控机构除承担7项基本职责外,还承担查体和委托性卫生检测任务。疾控机构编制不足,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职称设岗比例偏低。市级实验室设备配备率达85.06%,县级实验室设备老化严重,卫生检验专业人员占比不高;疾控事业发展经费不足。疾控信息化系统尚未接入同级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结论进一步明确疾控职能,界定疾控职责,落实人员编制,细化疾控机构检测职能,足额保障疾控事业发展经费,加快疾控信息化建设,提升疾控整体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6.
[背景]分析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的科技论文发表情况,可以了解疾控科研实力、优势学科、研究热点、人才建设等情况,有利于进一步优化疾控的科研建设.[目的]对2011—2020年我国省级疾控发表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并绘制可视化图谱,以了解该十年我国省级疾控的科研产出情况....  相似文献   

7.
国家战略的转型和当前新冠疫情防控的现实背景,迫使疾控机构须站在新的历史阶段思考如何解决机构内部内生动力和活力不足等问题。文章认为,面对新时代,各级疾控机构应及时抓住当前疾控体系改革的难得机遇,从内部入手,迎难而上,以发展的眼光及时构建和调整疾控机构发展战略,重塑疾控文化,以更宽阔的视野打造疾病防控核心技术,注重基础要素资源的培育和整合利用,全面提升疾控机构内部治理能力,以品牌塑造提升疾控机构的社会责任和外部传播力,全面打造疾控机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活力和动力,稳步推进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促进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平衡充分发展,进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美好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8.
推进疾病预防控制(简称"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调研工作中的一项重大公共卫生建设任务.文章从硬件设施、学科建设、人才队伍、信息化、机制体制、法治等方面分析了上海疾控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上海推进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要形成与上海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与超大城市公共卫生安全保障要求相适...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成果与发展状况,探讨疾控体系建设存在问题,为指导和加强体系建设、提升全省疾控总体工作水平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并分析贵州省2004、2009、2014、2018年4个年份的省、市、县级行政区疾控体系人力资源、房屋面积、仪器设备等数据。结果贵州省2004年、2009年、2014年及2018年疾控机构人员年龄占比均以45岁为主,分别占69.9%、75.7%、61.4%及62.6%;学历构成:≥研究生、本科学历人员占比总体上升;各级疾控机构人员职称分布,总体上以中、初级为主,高级职称占比总体偏低;其中省级疾控机构2018年≥研究生的人数是2004年的16.6倍;各级机构建筑面积构成总体符合《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2018年省、市、县级疾控机构的设备总数是2004年的3.4倍、4.2倍和2.7倍;各级机构万元以上设备构成,主要以1~9万元普通设备为主(71.7%~79.5%)。结论 2004—2018年贵州省疾控体系建设得到改善,但仍存在学历、职称及构成、功能用房分配欠佳、高精尖仪器设备较少,及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应加强疾控体系建设,尤其是市县级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0.
扬州市区域内疾控机构运行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扬州市区域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运行现状和存在问题,并进行深层次分析,为优化配置区域内疾病预防控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现状调查、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法对机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本建设相对滞后,人力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经费短缺,影响工作运行。这一运行现状带来的弊端是疾控机构公共服务能力削弱、公共服务职能偏废,疾控机构社会形象降低,生存和发展受到制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不强。导致这一状况的根源一是政府的筹资职能缺位,二是政府的管理职能缺位。对策一是正确定位,构建疾控体系新框架;二是完善疾控体系的经济政策,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三是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落实公共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领域研究热点。方法采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2010年1月1日—2021年3月25日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814篇。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均增加13.9篇;尚未形成核心研究团队,研究机构合作不紧密。研究热点可归纳为4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评价和建设;分级诊疗制度推行及落实;全科医生和家庭医生发展现状及对策;医联体背景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结论国家政策推动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和提升的关键因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研究内容逐渐丰富。未来应重点关注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英文期刊发表的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章进行分析,了解英文期刊发表的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文献的研究趋势。方法文章以Scopus数据库为文献来源,对英文期刊发表的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09-2018年间的文献通过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从年代分布、关键词、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186篇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文献,文献数量近10年呈上升趋势,研究热点有医患关系、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险,目前的研究还比较分散,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结论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究总体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研究多集中在医疗和医保改革领域,英文期刊发表的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献为国内学者研究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了解海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能力建设现状,为进一步提升中心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开拓新思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2009年海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预防控制服务能力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海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截止2009年底,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编人员6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8人,占95.1%;机构人员综合素质平均得分为6.91分;人平均服务面积11.98km2,服务人口(包含流动人口)为14 688人。2009年总经费投入为1 228万元,其中专项工作经费382万元,专项设备购置经费182万元,平均人头经费为11.69万元;人均工作用房达82M2,实验室仪器装备基本设备种类达标率为90%,基本检验检测能力项目达标为90.5%。结论:近年来,海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配置,人员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疾控队伍越来越年轻化,学历层次逐年提高,有职称人员的比例增大,人力综合素质评分较为乐观,机构人员综合素质平均得分达到6.91分。同时政府加大了经费投入力度,并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中心的能力建设得到了加强,基本达到了卫生部《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的县市级要求标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多方面对疾病预防控制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旨在探查当前疾控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寻找应对的策略,提高疾控水平和应急能力。方法对近年来疾控机构为应对疾病灾害而制定的卫生应急预案及其卫生应急能力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探讨,从时间、空间、地域、人员和社会等多方面分析疾控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结果从建立预防体系,提高卫生保健水平,加强健康监督和卫生执法,加强疾控人才培养和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等五个方面对疾控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结论今后需加强疾病应急制度和应急体系的建立,丰富急救设备和物资的储备,加大疾控专业的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2006-2007年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状况,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调查表对2006-2007年山东省省、市、县3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所有工作人员基本情况进行普查。结果全省疾病预防机构现有人员数超过编制数,每万人拥有疾控人员数2006年为1.39人,2007年为1.35人;专业技术人员比例2006年为84.87%,2007年为84.62%;年龄构成均以30~40岁、40~50岁2个年龄段为主;职称构成均以中级职称为主;学历构成均以专科为主;全省防病及检验专业所占比例2006和2007年分别为53.39%、13.44%和53.40%、14.07%。结论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开展以来,人才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机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但仍然与国家规定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县级疾控机构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16.
张秀娟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552-3553
目的全面了解信阳市及各县区疾控机构实验室能力现状,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我市实验室规划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信阳市及县区共11家CDC实验室作为调查对象,根据2009年卫生部绩效评估目标要求,分别对实验室A类仪器设备达标情况、实验室A类检验项目开展情况、人力资源情况、实验室面积达标情况、实验室安全管理情况等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11家CDC实验室A类仪器达标率在67%~88.3%,达标率全部不合格,只有1家实验室A类检验项目开展率大于85%。7家CDC实验室面积达标,达标单位比例为64%。11家CDC共有实验室人员68人,占11家CDC在职职工总数的8.5%。结论 11家CDC实验室检验能力有待提高,建议政府加大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投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年来我国大陆地区医疗机构品管圈应用相关文献,梳理研究热点,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品管圈、QCC”为主题词,对中国知网(CNKI)2000年-2019年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应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8 486篇文献,词频≥100的关键词有23个,形成有意义的聚类7个,研究热点集中在健康宣教、手术患者、药学服务、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和准确率等方面。结论近年来我国大陆地区品管圈领域相关研究呈增长趋势,研究内容丰富,应用领域广泛,但研究质量和深度仍有待提高。未来应加强多中心及多区域合作攻关,提高研究水平;搭建信息管理平台,推动成果转化等,以促进医疗质量和安全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析尘肺病研究进展现状,为同行研究提供启迪.方法 以在“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两个数据库检索国内公开杂志发表的尘肺病研究相关文献为材料,自行设计调查表,用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①1958-2009年共检索到7 342篇尘肺病研究相关文献,其中博、硕士文献57篇、基金文献219篇,成果登记95项,专利11项;②各类尘肺病文献以矽肺(2991篇)、煤工尘肺(890篇)、石棉肺(245篇)为主;③矽肺和煤工尘肺病研究文献量在1990-2009年明显增加;④尘肺专题研究以临床诊疗(2299篇)和基础研究(1194篇)文献量最多,健康教育和健康监护(共20篇)最少;⑤疾病预防和职业病防治机构、高校和企业集团医疗卫生机构是主要产出生肺研究文献的机构,共有6942篇(94.55%);⑥《中国职业医学》等8个杂志是尘肺研究的主要载体.结论 国内在尘肺病的预防制控,保护工人健康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已有一套比较完善的体系,取得了成效.但尘肺病仍是国内最严重的职业病,预防控制与消除尘肺病仍然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慢病防控与管理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总结研究及实践现状,并提出下一步研究建议。方法:对2009〜2018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的与慢病管理和防控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综述。结果:归纳出目前学界对慢病管理讨论的四大主题,总结提炼了目前我国的慢病防控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结论:我国慢病防控在国家、地方上的研究有待深入拓展,需要多从体制与政策层面提出农村慢病防控的方式等。  相似文献   

20.
论证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公共职能偏废的治本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论证解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公共职能偏废的治本策略。方法 查阅 1990~ 2 0 0 1年国内八种主要卫生管理杂志 ,运用边界分析方法归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各类改革策略 ,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 ,结合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公共职能偏废的原因和作用机制 ,提出治本策略 ,并进一步运用意向问卷调查了15 4所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治本策略的认识。结果 治本策略是 ,明确政府承担疾病预防控制的筹资职能 ,保障疾病防制机构适宜投入。同时 ,通过加强管理和改革投入方式增加服务效率。样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该治本策略的认同率在 95 %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