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白血病患儿留置PICC短期带管出院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白血病患儿留置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短期带管出院的影响。方法通过口头讲解、示范指导、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对患儿及家长进行留置PICC短期带管出院的健康教育。结果PICC导管留置时间最长为396d,最短7d,平均留置时间为138d;伤口无红肿、出血、疼痛或敷料松脱。结论对留置PICC患儿及家长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患儿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服务对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在本院行PICC置管患者2013年299例为对照组,2014年313例为干预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延续护理服务,比较2组患者出院后PICC导管自我护理能力、导管按时维护率、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在自我护理能力、导管按时维护率、PICC留置时间均显著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ICC置管患者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能够对PICC置管患者进行有效管理,提高PICC专科护理水平,保证患者PICC置管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电话随访式与微信随访式延续护理在儿童急性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出院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急性白血病需PICC带管出院的患儿72例,随机分为电话随访式(TEL组)或微信随访式(WeChat组)延续护理组各36例,对两组患儿分别行电话随访式或微信随访式延续护理,3周后对两组患儿家长PICC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自我管理能力、满意度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WeChat组患儿家长的PICC相关知识了解度、自我管理能力均优于TEL组,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则低于TEL组(P0.05)。[结论]微信随访式延续护理比电话随访式延续护理更能有效提高患儿家长对PICC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和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减少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PICC置管出院患者中应用延续性护理对其院外维护的改进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60例2016年12月—2018年8月乳腺癌PICC置管出院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出院后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出院后给予延续性护理。于PICC置管后3个月后评价并对比置管后并发症和患者焦虑心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程度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乳腺癌PICC置管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能够减少置管后并发症,同时减少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项目对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出院患者置管并发症、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24例白血病PICC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2)及对照组(n=62),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性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延续护理及家属同步教育实施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置管并发症及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静脉炎、血流感染、穿刺部位血肿、血栓形成、导管滑脱、导管破损、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及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置管依从性、信息获取、管理信心、异常情况处理、带管运动、日常活动、并发症观察等方面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管理项目能有效提高白血病带管出院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患者置管并发症及意外事件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延续护理对肿瘤病人PICC置管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治疗后准备出院的76例PICC置管肿瘤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出院前进行常规指导,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低于对照组的23.7%,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出院行PICC置管后肿瘤病人实施延续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王艳辉  蔡盈  李婉丽 《全科护理》2016,(35):3764-3766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及家属同步教育在儿童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4例儿童白血病PICC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及家属同步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置管并发症、置管风险事件、依从性及患儿家属对PICC导管维护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置管依从性、家属对PICC维护认知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炎、血流感染、穿刺部位血肿、血栓形成、导管滑脱、导管破损、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及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在教育信息支持、导管维护操作、沟通/情感支持及总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及家属同步教育能有效提高白血病PICC患儿置管依从性及家属对导管维护的认识,减少患儿置管并发症及意外事件,提高家属对PICC维护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王敏华  杨琦  刘倩倩  沈婷婷  任丽琴  郭泉 《全科护理》2021,19(21):2915-2918
目的:探讨医疗辅导游戏在急性白血病患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19年10月某大学附属儿童专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60例初次诊断为急性白血病首次行PICC置管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PICC置管和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融入医疗辅导游戏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在首次PICC置管前、首次维护前、置管1个月后的焦虑程度、依从性、家长满意度、患儿和家长对PICC维护知识的知晓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儿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首次PICC维护依从性、家长满意度和PICC维护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疗辅导游戏可有效降低患儿的焦虑,提高患儿的依从性,提高家长满意度,提高患儿和家长对PICC维护知识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知识-信念-行为"(KAP)模式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诊的40例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将2016年1月~2018年2月收诊的40例PICC置管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KAP模式干预。记录两组患者在干预后2周内的并发症情况、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且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将KAP模式应用于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中,可降低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采用三特三化的延续护理管理,探讨对其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就诊的8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分为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40例,行三特三化的延续护理管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的疾病自我管理效能、自我护理能力、负面情绪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出院时和出院1个月后,2组患儿家长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以及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评分均高于同组入院时(P均<0.05);相较于同时期对照组,观察组均较高(P均<0.05)。与入院时相比,2组的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和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评分均有所降低(P均<0.05);相较于出院时和出院1个月后的对照组,观察组的以上评分均较低(P均<0.05)。相较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较低(P<0.05)。结论三特三化的延续护理管理可提高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家长的疾病自我管理效能和自我护理能力,调节患儿的负面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熊瑛 《妇幼护理》2022,2(20):4708-4710
目的 研究分析儿童白血病 PICC 置管中延续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 2019 年 7 月至 2022 年 7 月收治的 50 例 PICC 置管的儿童白血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延续组,每组各 25 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延续组采用延续护 理。对比分析两组的依从性、意外事件、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延续组患儿每天肢体活动、用药依从性评分、饮食 依从性、家长健康知识掌握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延续组的意外事件发生率 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儿童白血病 PICC 置管应用延续护理,可增强依从性,强化家属对疾病知识认识,提高生活质量, 减少意外事故。  相似文献   

12.
梁必会  朱跟娣  卢媛媛 《妇幼护理》2022,2(23):5391-5393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对新生儿 PICC 穿刺置管的护理效果。方法 我院 2021 年 1 月至 12 月新生儿科病房收治的 60 例 PICC 置管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予以系统化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的 PICC 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 PICC 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 组(P<0.05)。结论 新生儿 PICC 置管患儿应用系统化护理,能够延长患者的置管留置时间,降低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 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支气管哮喘儿童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哮喘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在传统护理模式基础上采取出院后延续护理模式,出院前、出院后6个月采用儿童哮喘生活质量问卷(PAQL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其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结果]出院前两组患儿PAQLQ各维度得分、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患儿PAQLQ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延续护理有助于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缓解哮喘患儿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我护理教育在提高PICC置管治疗间歇期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中的作用。方法对43例PICC置管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教育。出院前与出院1个月后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进行测评。结果出院1个月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优于出院前,出院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自我护理教育可提高PICC置管治疗间歇期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从而保证了导管的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特三化延续护理管理模式在急性白血病患儿维持治疗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我院行维持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儿80例,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施以常规延续护理,试验组施以三特三化延续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接受不同延续护理管理后各相关指标方面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患儿家长干预后疾病自我管理效能和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三特三化延续护理管理模式对急性白血病维持治疗期患儿实施干预,可明显提高该类患儿家长疾病管理自我效能和疾病自我护理能力,提升急性白血病患儿维持治疗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王玉珍  王善芳  王玉艳 《妇幼护理》2023,3(19):4629-4631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 PICC 置管肿瘤患者自护能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临沭 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肿瘤行 PICC 置管患者 80 例,按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 组实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分析比较两组相关数据。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 SAS、SDS 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 PICC 导管置管具体内容、导管维护方法、注意事项等 PICC 健康知识掌握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患者经护理后的自护 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脱管、静脉炎、局部感染等并发症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比对照组 高(P<0.05)。结论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联合应用于肿瘤行 PICC 置管患者,可缓解患者不良心态,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 知识掌握度,减少并发症减少,提高护理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消化道肿瘤PICC置管患者35例设为观察组,2010年1月—2011年12月同类患者30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健康宣教、环境护理、心理护理、放松训练等。结果观察组置管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29%(5/35),对照组总发生率为16.67%(5/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置管后7 d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置管前1 d降低,视觉模拟评分(VAS)较置管完毕即刻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消化道肿瘤PICC置管患者的负性情绪,缓解疼痛,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患者和家属的全程教育对PICC置管患者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拟行PICC置管的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2例)和观察组(96例)。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由护士维护导管并进行宣教,出院后带管回家;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由护理人员为PICC患者和家属进行系统、全面的理论和操作培训,培训后评估患者和家属对PICC导管维护的能力。两组患者出院后每周到当地医院进行导管维护1次,其余由患者自行护理,护士每周进行电话回访。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P1CC留置时间及患者电话求助情况。结果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PICC留置时间较观察组明显缩短(P〈0.01),患者电话求助明显多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患者和家属实施全程教育的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质量可以通过提高PICC置管,延长PICC导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模式在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0例肿瘤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60例)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n=60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取自我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入院当日及出院后3个月时自我护理能力、焦虑情况及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等4个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部位出血、导管相关感染等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我管理模式可明显提高PICC置管肿瘤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缓解焦虑情绪并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出生的80例需PICC置管的新生儿,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常规护理)和研究组(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个性化护理),各40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置管时间、出血量、一次穿刺成功率、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NIPS、EDIN、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应用于PICC置管新生儿中可获得较好的效果,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缓解疼痛,提高患儿舒适度、生活质量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