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了解南昌市青山湖区外环境水体中O1和O139群霍乱弧菌的存在和水产品污染状况,及时发现霍乱病例,为指导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07—2009年的4~10月在全区选择监测区域,对外环境水体、水产品及腹泻病人标本进行监测。[结果]采集各类标本共3 710份,检出O1和O139群霍乱弧菌18份(0.5%),其中水体占0.4%,水产品占0.6%,腹泻病人粪便标本占0.3%。2008年阳检率(0.7%)高于2007年(0.4%)和2009年(0.3%)。标本来源:水产品11份(61.1%),水体5份(27.8%),腹泻病人粪便标本2份(11.1%);血清学分型:9份稻叶型,占阳性菌株50.0%,8份O139型,占44.4%,1份小川型,占5.6%。除2份腹泻病人的O139血清型含毒力基因外,其余血清型均不含毒力基因。[结论]青山湖区外环境水体及水产品存在O1和O139群霍乱弧菌,是外环境水体中的正常菌群,应继续加强监测,及时发现致病菌及传染源,以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南昌市某区霍乱弧菌在腹泻病人、外环境水体及水产品中的检出情况。方法:选择南昌市某区为监测点,对2007年-2009年该区腹泻患者、外环境水体、水产品进行霍乱弧菌监测,监测时间为每年4月-10月。结果:共检出霍乱阳性标本18份,其中腹泻患者2份,水体5份,水产品11份。2例腹泻病人的O139血清型为产毒株,其余均为非产毒株。2例腹泻病人均为外地流行疫区输入性病例。18份阳性样本中,9份O1群稻叶型(50.00%),1份O1群小川型(5.55%),8份O139群(44.45%)。结论:该区腹泻患者、外环境水体、水产品均检出霍乱弧菌,应继续加强监测,及时发现传染源,以便积极防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菜州市外环境水体霍乱弧菌的存在及分布情况,为监督监测和预防霍乱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07年莱州市外环境水体504份按<霍乱防治手册>规定方法进行霍乱弧菌检测.[结果]在外环境水体标本中检出不典型O1群霍乱弧菌2株,非O1、O139群霍乱弧菌145株.[结论]外环境水体存在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应加强霍乱监测工作,避免霍乱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2002-2009年霍乱监测结果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及时发现人群中霍乱病例和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体及食物,尽早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方法采取全省常规监测和疫点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湖南省2002-2009年共发生37起霍乱疫情,报告病例86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2.44%;常规外环境监测样品320279份,检出霍乱弧菌阳性211份,均为海水产品;疫点检测人粪便样8655份,检出带菌者102例,阳性率为1.18%;检测外环境样1599份,阳性55份,阳性率为3.44%;来自病人、带菌者、甲鱼中分离的O139群霍乱弧菌高度同源。结论甲鱼等水产品被污染是湖南省发生霍乱的主要因素,应加强水产品的监测和卫生管理,并做好农村聚餐的卫生指导。  相似文献   

5.
陈其盛  栾玉明  郭宁晓 《职业与健康》2010,26(18):2116-2118
目的了解广州市海珠区2006—2008年霍乱弧菌对外环境水体和水产品等的污染状况,及时发现霍乱病例,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主动监测、专项调查等方法对海珠区辖区内2006—2008年的腹泻病人、外环境水体、水产品、食品、重点人群等进行监测。结果 3年共采集各类标本9180份,检出霍乱弧菌11份,总阳性率为0.12%。2006—2008年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0.05%、0.02%和0.01%,外环境水体监测阳性率分别为1.85%、1.50%、1.22%;2008年水产品监测阳性率为0.43%,2006及2007年无阳性样品;2007年腹泻病人及重点人群监测阳性率0.10%,2006及2008年监测结果全部为阴性;食品监测中未发现阳性样品。3年来该区共发生4起霍乱暴发疫情,每起各1例病例,以O139群血清型为主。结论该区外环境水体及水产品存在霍乱弧菌,应加强监测力度,及时了解其污染状况,以便采取有针对性措施预防和控制霍乱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6.
2003~2007年厦门市海沧区外环境中霍乱弧菌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水体和水产品霍乱弧菌污染情况。[方法]2003~2007年,厦门市海沧区5~10月采集水产品和水体,检测O1群霍乱弧菌和O139群霍乱弧菌。[结果]5年合计,从922份水体中检出3株霍乱弧菌,从1040份水产品中检出6株霍乱弧菌。9株霍乱弧菌均为O1群,其中小川型4株、稻叶型5株,均为霍乱弧菌肠毒素CT阴性的无毒株。[结论]厦门市海沧区外环境中的霍乱弧菌主要是O1群非流行株。  相似文献   

7.
目的 及时发现龙岩市霍乱疫情,掌握外环境和食品中霍乱弧菌污染情况,为高效处置疫情和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在霍乱高发季节检索腹泻病门诊就诊病例,开展水体及相关食品污染监测.结果 龙岩市2011-2015年共检索腹泻病例粪便标本2 028份,检测海(水)产品及其它食品1 498份,未检出霍乱弧菌;检测城市及周边水体、水产品养殖水体共970份,捡出4株01群稻叶型非产毒霍乱弧菌.结论 龙岩市外环境水体存在霍乱弧菌污染,加强监测是做好疫情态势评估、及时发现处置疫情的重要手段,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做好霍乱防控.  相似文献   

8.
<正>霍乱弧菌广泛存在于近海岸的水体和水产品中,其中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是霍乱的致病菌。上海市虹口区是国家级霍乱监测点。我们按照国家监测方案于2008—2010年采集国家监测点水体和水产品,检测O1群霍乱弧菌和O139群霍乱弧菌,了解和掌握本地区水体和水产品霍乱弧菌的污染情况,为霍乱的防控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9.
2006年鸭绿江水及水产品中检出霍乱弧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鸭绿江水及水产品中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检测,了解霍乱弧菌在其中的存活及菌型分布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鸭绿江水及水产品进行霍乱弧菌分离培养,血清学诊断符合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者,按国标法进行系统菌株鉴定。〔结果〕从216份(江水189份、水产品27份)标本中检出9株O1群霍乱弧菌,全部为江水中检出,总检出率为4.17%。其中稻叶型2株,占22.2%;小川型7株,占77.8%。〔结论〕检出的9株O1群霍乱弧菌均属非流行株,江水中霍乱弧菌的检出率高于水产品的检出率。总检出率较高,提示在今后霍乱监测中,鸭绿江水应继续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及时发现水产品中的霍乱弧菌,防止在人群中发生霍乱暴发流行。方法定期对常德市城区各类水产品市场进行采样,及时送实验室检测,对检测出的霍乱弧菌进行毒株鉴定。结果水产品采样检测1 530份,检出霍乱弧菌39份,阳性率2.55%;其中O139群霍乱弧菌阳性样20份,O1群稻叶型阳性样18份,O1群彦岛型阳性样1份。结论水产品确实携带有霍乱弧菌,可以引起霍乱。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思明区食品及外环境水体中霍乱弧菌的污染状况,为制订霍乱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05-2010年《福建省霍乱监测方案》要求,对思明区食品及外环境水体开展霍乱弧菌监测。结果共采集各类标本4861份,检出霍乱弧菌78份,总阳性率1.60%。食品检测3517份,检出霍乱弧菌73份,阳性率2.08%,各类食品以蛙类阳性率(12.30%)最高,其次为甲壳类(2.69%)、鱼类(2.18%)。水体检测1344份,检出霍乱弧菌5份,阳性率0.43%。检出的霍乱弧菌中,45例为01群稻叶型,33例为01群/J,Jrf型,经霍乱毒素基因检测均为非产毒株。结论思明区水产品中的霍乱弧菌污染程度较高,应加强对蛙类食品的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玉林市2005年-2011年霍乱弧菌对外环境水体和水产品等的污染状况,及时发现霍乱病例,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主动监测对玉林城区内2005年-2011年的腹泻病人、外环境水体、(海)水产品、食品、重点人群等进行监测。结果:7年共采集各类标本15922份,检出霍乱弧菌36份,总阳性率为0.23%。2005年-2011年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0.06%、0.67%、0.04%、0.29%、0.16%、0.00%、0.47%,外环境水体监测阳性率为0.26%。(海)水产品监测阳性率为0.55%,腹泻病人及重点人群监测结果全部为阴性;食品监测中未发现阳性样品。结论:我市外环境水体及水产品存在霍乱弧菌,应加强监测力度,及时了解其污染状况,以便采取有针对性措施预防和控制霍乱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云霄县2009—2013年霍乱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下阶段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每年4-10月采集全县腹泻及阳性病人密切接触者粪便、海(水)产品、水体等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云霄县2009—2013年共检测标本4 069份,检出霍乱弧菌阳性26份,阳性率0.6%,其中腹泻及阳性病人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阳性率0.1%;海(水)产品标本阳性率1.3%;水体标本阳性率1.1%;2011年阳性率最高,且海(水)产品阳性率也最高;优势菌型为O1群稻叶型(96.2%),O1群小川型(3.8%),均为不产毒霍乱菌株。结论加强腹泻病人、密切接触者及外环境监测、掌握菌型变迁、及时发现并管好传染源是控制霍乱传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监测广西霍乱病例及霍乱弧菌在水体、海水产品、外环境及食品的污染情况,以便尽早采取应对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方法选择2个国家监测点,8个自治区级监测点按相关方案要求开展监测。结果2007年共检测腹泻病人11385例,重点人群17771例,未发现阳性;检测水体2045份样品,检出阳性2份,阳性率0.09%;海水产品4311份,检出阳性9份,阳性率0.20%;阳性均为O1群霍乱弧菌污染,霍乱毒素基因检测11株菌均为非产毒株。结论加强对甲鱼等海水产品的霍乱弧菌污染状况监测和管理,做好群众安全食用海水产品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15.
外环境霍乱弧菌疫源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外环境霍乱弧菌疫源现状,探讨霍乱弧菌来源,为疫情分析、预警、预测及制订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椐。方法选择玉林市玉州区为监测区域,监测时间为2006年5-10月。对外环境水体、海(水)产品及腹泻病人和重点人群进行采样监测。病原检测和生物学分型按《霍乱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84─1995)》的检测方法进行;对霍乱弧菌毒力基因检测按《霍乱防治手册(第五版.1999)》的打点杂交方法进行。结果共检测各类样本2908份,检出14份阳性标本,阳性率为0.48%。其中,水体检测阳性率为0.64%(5/772),海(水)产品检测阳性率为1.16%(9/775),腹泻病人及从事饮食服务行业重点人群粪便监测未检出霍乱弧菌;血清学分型稻叶型11份,O139型2份,小川型1份;毒力检测1份O139型为产毒流行株,其余均为不产毒非流行株;阳性样本来源:水体样本5份全部来源于内陆河水体;海(水)产品阳性样本77.78%来源于沿海地区,22.22%来源于玉林本土。结论玉林城区外环境具备霍乱弧菌的生存条件,应加强监测和研究,及时发现致病性疫源,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大连开发区2010年5~10月外环境污水中致病性弧菌的分布情况,为预测霍乱疫情以及制定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WS289-2008霍乱弧菌诊断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防疫司第五版霍乱防治手册及相关资料进行霍乱弧菌O1群及O139群分离鉴定。结果在12份样品中均未检出霍乱弧菌O1群及O139群,在78、月份4份污水中检出拟态弧菌4株,其余标本均未检出。结论在流行性腹泻、疑似霍乱病人粪便细菌学诊断工作及食物中毒检验工作中应注意除霍乱弧菌O1群及O139群外,其他致病性弧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衡阳市水产品中霍乱弧菌的污染状况,为进一步预防衡阳市霍乱制订措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依据《霍乱弧菌手册》(第五版)进行霍乱弧菌分离培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共采集水产品593份,污水36份,从甲鱼肛样中检出2株O139霍乱弧菌,1株稻叶型霍乱弧菌,从甲鱼内脏中检出1株O139群霍乱弧菌。结论:2006年5-10月份衡阳市水产品霍乱弧菌监测,阳性率较低,只检测出4株且均从甲鱼中来,但仍需对外来甲鱼进行监测,预防霍乱在衡阳市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珠江水中O1/O139群霍乱弧菌检出率与珠江水体中理化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为霍乱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10年每月在珠江河沿岸24个采样点采集珠江河口水体,参照卫生部疾病控制司1999年版《霍乱防治手册》进行霍乱弧菌的分离培养和菌型鉴定,用7500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进行水样各离子浓度的检测。结果:共采集水样576份,检出51株O1/O139群霍乱弧菌,检出率为8.85%。夏天检出O1/O139群霍乱弧菌数占30%以上。Al、Mn及Ni与O1/O139群霍乱弧菌检出率之间有一定的线性关系。市内、外珠江水中Mg2+、K+、Ca2+、Mn2+、Ni2+、Se4+、Sb3+含量和PH值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结论:珠江河口水中检出O1/O139群霍乱弧菌与珠江河口水体理化因素Al、Mn及Ni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龙海市2010—2014年霍乱监测结果,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每年3~11月采集的各类标本,包括腹泻病人粪便、海(水)产品、水体等进行监测。结果检测各类标本共13 230份,检出霍乱弧菌5份,阳性检出率0.038%,其中粪便标本未检出,海(水)产品标本和水体标本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119%(4/3 363)和0.049%(1/2 042),海(水)产品标本阳性率最高;5株霍乱弧菌均为不产毒菌株,其中O1群小川型2株,O1群稻叶型3株。结论加强肠道门诊管理和技术培训,加强海(水)产品和养殖场水体监测,及时发现和管理好传染源,提高霍乱弧菌阳性检出率是控制霍乱传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汕头市海水产品及水体霍乱弧菌污染情况进行分析,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汕头市外环境海水产品和水样,用常规的细菌培养方法分离霍乱弧菌。结果从采集的1114份海水产品及水体样本中共检出14株霍乱弧菌,其中分离自青蛙7株、甲鱼2株、鱼类2株、甲壳类1株、水体2株,均为O1群ElTor型。2005年和2006年海水产品的霍乱弧菌检出率分别为2.3%和1.0%,水体的霍乱弧菌检出率均为0.5%。噬菌体-生物分型多达9种,检出时间集中在7~12月份。结论汕头市外环境中存在O1群ElTor型弧菌,均为非流行株,但污染种类较多,噬菌体-生物分型较广,存在季节性分布,提示仍需加强监测,预防霍乱的散发和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