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数量变化及其相关基因Foxp3 mRNA的表达改变.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诱导肿瘤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中CD4%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变化: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PBMC中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选取30名非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结果: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Foxp3 mRNA在肺鳞癌和肺腺癌患者外周血PBMC中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能在肺癌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脓毒症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水平与机体细胞免疫状态的关系及其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脓毒症患者40例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分为3组:脓毒症组14例,严重脓毒症组15例,脓毒症休克组11例。所有入选的40例脓毒症患者在入选当天行流式细胞术检测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和CD3+、CD4+、CD8+和CD4+/CD8+水平。比较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组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变化和CD3+、CD4+、CD8+和CD4+/CD8+水平变化。同时选取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健康对照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率脓毒症休克组最高,严重脓毒症组次之,脓毒症组最低,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CD3+、CD4+和CD4+/CD8+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D8+较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患者CD3+、CD4+、CD4+/CD8+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CD8+较正常对照组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增加,可能导致CD3+、CD4+、CD4+/CD8+水平降低,免疫抑制加强。提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脓毒症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对评估患者预后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与CD8+ CD122+ 调节性T细胞(Tregs)的分布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65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CD4+ CD25+ 与CD8+ CD122+ 调节性T细胞水平,结果与18例正常健康人(正常对照组)对比.结果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CD4+CD25+与CD8+CD122+调节性T细胞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与乳腺癌的分期呈正相关.结论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具有免疫负调控功能的CD4+ CD25+ 与CD8+ CD122+ 调节性T细胞水平较高,可能与乳腺癌的病情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4.
哮喘患者外周血CD4~+和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哮喘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方法分离哮喘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型及其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比例。结果哮喘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为(4.2±1.5)%,对照组(8.5±2.6)%,哮喘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面表达的活化表型CTLA-4和CD69无显著性学差异(P>0.05)。结论CD04+和CD25+调节性T细胞参与了哮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初发病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结果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初发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总CD4+T细胞中所占比例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降低致细胞免疫功能受损,可能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数量、比例的变化和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探讨其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及其关系。方法流式细胞术(FCM)检测31例MM患者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25+T regs的比例、比浊法测定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并分析比较。结果初治、复发组CD4+T细胞比例较缓解期组下降,初治组及复发组CD8+T细胞比例较缓解期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治组及复发组CD4+CD25+细胞比例均高于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与CD4+CD25+水平有一定相关性。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降低,调节性T细胞比例增高,他们的比例与β2微球蛋白水平与疾病临床状态、病情进展相关,对指导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3组受试者均取外周血进行置备,并采用荧光法检测阳性率,分别观察3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情况及不同AL亚型(ALL和ANLL)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经化疗CR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值明显高于AL初治组和健康组,AL初治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值明显高于健康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化疗CR组患者ALL和ANLL亚型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值明显高于AL初治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LL亚型和ANLL亚型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检测中具有重要意义,可提示患者免疫能力的变化,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结肠癌患者外周血Th17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及功能状态,探讨其在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的免疫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结肠癌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中Th17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患者外周血IL-17、IL-23、TGF-β1和IL-6的水平。结果结肠癌患者外周血Th17、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及各相关的细胞因子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结肠癌组外周血Th17、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及各相关的细胞因子较早期结肠癌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17、CD4+CD25+调节性T细胞分化失衡与结肠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结肠癌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水平与机体细胞免疫状态的关系及其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脓毒症患者40例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分为3组:脓毒症组14例,严重脓毒症组15例,脓毒症休克组11例.所有入选的40例脓毒症患者在入选当天行流式细胞术检测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和CD3+...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乙型肝炎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20例携带者、10例慢性乙型肝炎5、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分析与HBV基因型的关系。结果①重型乙型肝炎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为(2.52±0.94)%,较慢性乙型肝炎组的(5.25±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乙肝病毒携带者组及健康对照组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②慢性乙型肝炎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与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乙肝病毒携带者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为(8.51±2.82)%,与健康对照组的(8.51±2.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HBV基因型C型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为(6.42±2.36)%,较HBV基因型B型组的(7.64±2.87)%稍为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CD25+调节性T细胞能抑制T细胞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反应,从而抑制乙型肝炎的发生;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与病情轻重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王娟  杨朝群 《农垦医学》2008,30(2):84-86
目的:观察放射治疗过程中不同剂量时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放射治疗中不同剂量时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并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放疗剂量为30GY、50GY时,恶性肿瘤患者CD3 、CD4 、CD8 T细胞比例及CD4 /CD8 比值与放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早期(Ⅰ、Ⅱ)、进展期(Ⅲ、Ⅳ)患者外周血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与放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6,P=0.041),且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放疗可能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损害,尤其是患者外周血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水平升高,且它与剂量呈正相关;放疗后外周血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比例比CD4 /CD8 比值更能敏感反应免疫功能状态,可能成为恶性肿瘤患者的更敏感的免疫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HBV转基因小鼠CD4+、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和免疫抑制功能的研究,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乙肝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对12只HBV转基因小鼠和12只正常小鼠外周血CD4+、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频率进行检测;磁珠分选小鼠脾CD4+CD25-T细胞和CD4+CD25+T细胞,分为HBsAg刺激组和ConA刺激组体外单独和共培养,ELISA方法检测诱生的细胞因子IL-2.结果 与正常小鼠比较,HBV转基因小鼠外周血CD4+、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刺激组,CD4+CD25-T细胞单独或共培养,HBV转基因小鼠CD4+CD25-T细胞诱生IL-2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小鼠(P<0.01);ConA刺激组,HBV转基因小鼠CD4+CD25-T细胞诱生IL-2水平与正常小鼠相比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小鼠CD4+CD25-T细胞单独培养时诱生IL-2水平均显著高于共培养(P<0.01).结论 与正常小鼠比较,HBV转基因小鼠CD4+、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和免疫抑制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T细胞水平对乙肝病毒存在特异性免疫耐受.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抑制CD4+、CD8+T细胞.  相似文献   

13.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因其独特的免疫抑制功能而备受关注,在诱导和维持移植免疫耐受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肝脏具有移植免疫特性.但肝移植术后如何避免排斥反应、诱导免疫耐受、提高存活率这一问题仍尚未解决。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肝移植免疫耐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即从CD4^+CD25^+调节性T细胞入手,对其在肝移植排斥反应与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在HBV宫内感染者血液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技术检测157例乙肝大三阳但肝功能正常孕产妇外周血、其分娩新生儿脐血、HBV宫内感染婴幼儿外周血中CD4+CD25+Treg表达水平。结果:HBV宫内感染产妇外周血及新生儿脐血中CD4+CD25+Treg的百分数较未感染组高(P<0.05);HBV持续感染者CD4+CD25+Treg比例较感染转阴组高(P<0.05)。结论:CD4+CD25+Treg抑制体内HBV清除,宫内感染与其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监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外周血中的动态变化,研究其在预测排斥反应和免疫耐受中的价值。方法流式细胞术监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外周血中的动态变化。结果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过程中明显低于同系对照组,而CsA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明显高于同系对照组。结论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抑制肾脏移植排斥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动态监测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可预测和判断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了解肾脏移植后受体和移植肾之间的免疫反应程度或耐受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在晚期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42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与15名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结果:肺癌组患者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为(7.17±3.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5±2.11)%(P<0.01)。肺癌组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数量在病理类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肺癌患者外周调节性T细胞数量高于早期患者(P<0.05)。结论:调节性T细胞在肺癌患者中比率明显升高,并与临床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及病理组织调节性T细胞(Tregs)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6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占CD4+T细胞(CD4+CD25+Foxp3+Tregs/CD4+T)的比率进行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相应患者病理组织中CD4+CD25+Foxp3+Tregs的表达水平。结果胃癌、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s/CD4+T细胞的比率分别为(7.46±0.85)%和(7.79±1.19)%,与对照组(6.65±0.7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结直肠癌病理组织中CD4+CD25+Foxp3+Tregs的表达平均阳性细胞绝对数为(53.52±16.31)和(58.15±14.86),与癌旁组织(6.53±2.6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癌、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及病理组织中Tregs的高表达可能具有肿瘤免疫的抑制作用,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NOD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功能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NOD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变化。方法:流式细胞仪分析NOD小鼠胰腺引流淋巴结(PLN)CD4^+CD25^+T细胞频率,CD4^+CD25^+T细胞中FoxP3^+细胞的比例,CD4^+CD25^+FoxP3^+T细胞的FoxP3平均荧光强度(MFI);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抑制功能。结果:在不同的年龄阶段,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未发生明显变化,而随时间的推移,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中FoxP3表达水平降低,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也下降。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抑制功能降低可能是NOD小鼠糖尿病发作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过程中CD4+CD25+Treg的意义。方法 15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至48周全部获得了HBsAg清除。每12周观察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效价、CD4+CD25+Treg变化。结果 HBsAg清除前节点的ALT(59.41±35.20U/L)较基线(25.72±12.85U/L)、48周(27.86±10.27U/L)升高更明显(P<0.05);CD4+CD25+Treg变化与ALT同步,HBsAg清除前节点的ALT(9.07±3.37)较基线(2.72±1.33)、48周(3.13±1.18)升高更明显(P<0.05);谷丙转氨酶(ALT)与CD4+CD25+Treg比率呈正相关(R=0.769,P=0.008)但是Treg比率与HBsAg效价(log)无相关性(R=-0.14,P=0.879)。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过程中,ALT在HBsAg清除前节点明显升高,可能系机体免疫被激活表现,而CD4+CD25+Treg比率同步升高可使机体维持保护性免疫,避免激发过度的免疫反应所致的肝脏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