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未发糖尿病肾病的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2组中医体质类型及中医证候分布情况,统计研究组不同中医体质类型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分析研究组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候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气虚质、血瘀质占比高于对照组(P0.01),平和质、阳虚质占比低于对照组(P0.01)。2组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及特禀质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气虚证、阴虚证、血瘀证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P0.01),阳虚证占比低于对照组(P0.01)。2组水湿证、湿热证及湿浊证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同体质患者中,气虚质患者表现为气虚证、阴虚证较多,阴虚质患者表现为气虚证和阴虚证,血瘀质患者多表现为气虚证、血瘀证,平和质患者多表现为气虚证和阳虚证,痰湿质患者多表现为水湿证,湿热质患者表现为湿热证、水湿证,气郁质患者多表现为血瘀证,阳虚质患者表现为阳虚证、气虚证。气虚质与气虚证、阴虚证强相关;阴虚质与气虚证、阴虚证强相关;痰湿质与水湿证强相关,与湿热证中等相关;湿热质与水湿证、湿热证中等相关;血瘀质与气虚证强相关,与血瘀证中等相关;气郁质与血瘀证强相关。结论:糖尿病气虚质、血瘀质患者更易发生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存在明确的相关性,不同体质可能决定糖尿病患者发病及发病后的中医证候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的关系。[方法]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收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病例,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型和中医体质判定,观察分析不同证候类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共收集263例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以脾虚痰湿证居多,83例,占31.6%,其次为肾虚肝郁证77例,占29.3%;痰瘀互结证70例,占26.6%、肾虚血瘀证33例,占12.5%。中医体质以气虚质(74例,28.1%)、血瘀质(53例,20.2%)、痰湿质(51例,19.4%)3种体质占主要比例。4种中医证候的中医体质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证以气虚质和痰湿质为主要体质;肾虚肝郁证的体质以气虚质及气郁质为多;痰瘀互结证中以血瘀质和痰湿质占主要比例;肾虚血瘀证中血瘀质和气虚质为主要体质。[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中医证候间中医体质分布存在差异,中医体质的特异性影响中医证候的类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及其与证型分布特点的关系,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问卷对21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以《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判定体质类型,进行体质和证候的相关分析。结果在体质分布中,痰湿质、气虚质出现频率最高,其他依次为湿热质、气郁质、阴虚质、平和质、瘀血质、阳虚质、特禀质;痰湿内阻证、肝郁脾虚证、湿热蕴结证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主要证候特点。痰湿质与痰湿内阻证、湿热蕴结证显著相关(P〈0.05),气虚质与肝郁脾虚证、肝肾不足证显著相关(P〈0.05),湿热质与湿热蕴结证、痰湿内阻证显著相关(P〈0.05)。结论痰湿质、气虚质和湿热质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常见体质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的中医体质、证候分布特点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中医科、肾内科、内分泌科就诊的268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进行体质问卷调查并根据四诊资料进行中医证候诊断,统计患者体质类型分布和中医证候分布,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结果:268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体质类型主要以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为主;证候类型主要以阴虚热盛证、脾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湿热困脾证、血瘀脉络证为主;主要体质类型与证候类型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是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的常见体质类型,其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类型呈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证候类型与体质类型的相关性。方法:86例慢性乙肝病例,运用流行病学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一般情况,总结其主要证候类型、体质类型及两者的关系。结果:中医证型的分布为肝胆湿热型肝郁脾虚型瘀血阻络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其中以肝胆湿热(37.9%)、肝郁脾虚(32.3%)为慢性乙肝的主要证型。体质分布情况为湿热质气郁质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痰湿质阴虚质特禀质平和质。除特禀体质的人与平和体质的人患慢性乙肝的概率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偏颇体质与平和体质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慢性乙肝患者证候类型与体质类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研究广东地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中医体质、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PCOS的预防及中医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法,对PCOS患者的中医体质、中医证型进行临床调查,用Microsoft Excel 2017建立数据库。探讨广东地区PCOS患者的中医体质、中医证型及其可能的相关因素的分布特点。结果:(1)共纳入80例符合标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例,中医证型以肾虚血瘀证最多,其次为气滞血瘀证、脾肾两虚证和脾虚痰湿证,再次为肾虚证、肾阴虚证,而湿热证、肝经郁热证、血热证、肾阳虚证、血瘀证、气血两虚证及血寒证较少。(2)本研究的80例PCOS患者中,中医体质类型判定为平和质者有16例(20.00%),气虚质者15例(18.75%),阳虚质者13例(16.25%),血瘀质者9例(11.25%),阴虚质者7例(8.75%),痰湿质者7例(8.75%),气郁质者6例(7.50%),湿热质者5例(6.25%),特禀质者2例(2.50%)。由此可见,本研究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以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及血瘀质多见。结论:(1)本研究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例中,中医证型以肾虚血瘀证最多,其次为气滞血瘀证、脾肾两虚证和脾虚痰湿证;中医体质则以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及血瘀质多见。(2)PCOS中医体质类型、中医证候类型与临床因素呈现一定的相关性。体质的偏颇既是发病的内因,又是决定疾病发展过程及证候类型演变的重要因素。体质具有可调性,故对各种体质类型和中医证候类型的相关因素进行早期干预,是防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和途径。(3)中医证型以肾虚血瘀证为主,提示补肾活血法是治疗PCOS的主要治疗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研究体质类型与证候分型的关系,为支气管哮喘的中医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中医体质问卷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按照王琦分型法分析诊断体质,以进行体质和证候的相关分析.结果 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体质分布多属于偏颇体质,其中痰湿质占25.0%、气虚质占22.5%、特禀质占17.5%、湿热质占11.2%,为其主要体质类型;肺虚证、脾虚证、兼痰浊证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主要证候特点,肺虚证与痰湿质、气虚质、特禀质显著相关;脾虚证痰湿质、气虚质、特禀质显著相关;肾虚证与痰湿质、特禀质显著相关;兼痰浊证与痰湿质、气虚质显著相关;兼瘀血证与血瘀质显著性相关.结论 痰湿质、气虚质和特禀质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常见体质类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中医体质的角度探讨初治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高危病理因素,为急性白血病的中医诊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近10年就诊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门诊及住院部的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404例(观察组)以及同时段在本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404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调查问卷的方法统计2组人群以及观察组中继发型AL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型、证候分布情况,从而比较2组中医体质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并分析继发型AL的中医体质、证候特点,用于指导临床治疗。选取AL患者中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者比较血常规、骨髓原始细胞情况。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医体质以湿热质、痰湿质、血瘀质、气虚质、阴虚质为主,中医证候以热毒内盛证、瘀血阻滞证、痰湿内停证、阴精亏损证为主。继发型AL体质类型主要以阳虚质和阴虚质为主,证候类型主要以阴精亏损证和气血两虚证为主。AL患者中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者血常规、骨髓原始细胞情况比较,气虚质和阴虚质分别与平和质相比,阴虚质的构成比差异性更大,而痰湿质和湿热质分别与平和质相比,湿热质的构成比差异性更大。结论:从急性白血病的宏观群体来看,湿热质、阴虚质2种体质类型的比例较高,其继发的AL中以阳虚质和阴虚质为主;湿热体质患者易出现湿热夹杂的证候表现,阴虚体质患者易出现肝肾亏虚的证候表现;阳虚体质患者易出现肾阳不足的证候表现。  相似文献   

9.
500例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其与证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研究体质与证候的关系,为冠心病的中医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50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中医体质问卷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按照王琦分型法分析诊断体质,以进行体质和证候的相关分析。结果患者病理体质中,瘀血质出现频率最高,其他依次为气虚质、痰湿质、阳虚质、湿热质、阴虚质、气郁质、平和质、特禀质;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和心阴亏虚证等证候为冠心病患者的主要证候特点。瘀血质与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和心阳亏虚证显著相关,气虚质与心阴亏虚证、心气亏虚证和心阳亏虚证显著相关,痰湿质与痰阻心脉证和心阳亏虚证显著相关,阳虚质与寒滞心脉证、心气亏虚证和心阳亏虚证显著相关,阴虚质与心阴亏虚证、心气亏虚证显著相关,气郁质与气滞心脉证显著相关。结论瘀血质、气虚质和痰湿质为冠心病患者的常见体质类型,冠心病患者的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冠脉造影结果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230例和对照组100例,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Gensini积分来分析胸痹患者各中医证候的分布情况。结果:冠心病组中以气虚、血瘀、阴虚、痰湿、心虚及肾虚为主要证候,对照组中以气虚、阴虚、心虚及脾虚为主要证候。冠心病组不同组别中低积分组以气虚、血瘀、阴虚、心虚及肾虚为主要证候;而高积分组中以气虚、血瘀、阴虚、痰湿、心虚及肾虚为主要证候;其中血瘀、痰湿、阳虚及肾虚证候明显多于低积分组。结论:冠心病心绞痛中具有气虚、血瘀证候的病人比例最高,气虚血瘀型是冠心病心绞痛中医基本证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探讨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与中医体质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量表》记录60例成人原发ITP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体质类型,分析不同性别、不同病程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0例成人原发ITP患者,统计体质频次98例次,气虚质所占的比例最大,为22例次(22.45%),其后分别为阴虚质>痰湿质>阳虚质/平和质>血瘀质>特禀质>湿热质>气郁质;不同性别体质类型的比较,无显著差异;平和质在不同病程中的构成比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气虚、阴虚角度调理ITP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16年9月-2019年9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确诊的181例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s,ALD)住院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方法 按性别、疾病、年龄及肝硬化将患者分组,计算181例ALD患者《中医体质量表》得分情况,分析ALD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有无差异,比较各个疾病主要体质类型有无差异。结果 ALD患者以偏颇体质为主,其体质分布比例为:阳虚质(26.52%)、血瘀质(16.77%)、气郁质(13.81%)、阴虚质(13.26%)、气虚质(9.94%)、平和质(9.94%)、湿热质(7.73%)、痰湿质(2.76%)、特禀质(1.10%);ALD患者不同年龄之间,肝硬化患者与非肝硬化患者体质分布类型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LD患者组间AIH、PBC及PBC-AIH比较体质无统计学差异。气郁体质患者单核细胞绝对值大于血瘀体质患者(P < 0.05);血瘀体质患者胆碱酯酶、乳酸脱氢酶与某些体质类型有明显差异;阳虚体质患者腺苷脱氢酶高于阴虚体质患者(P < 0.05)。结论 ALD患者的整体中医体质类型以阳虚质为主;不同体质与临床指标存在关联,并且阳虚质患者预后相对较差,ALD当以温阳为主要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中医证素与体质的相关性。方法:对纳入的944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收集四诊资料,进行证素判断与中医体质判定,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体质与证素的相关性。结果:病性证素分布依次为:阳虚(28.4%)、内火(20.8%)、阴虚(17.9%)、阳亢(8.3%)、气虚(7.8%)、痰浊(6.4%)、血虚(4.4%)、血瘀(3.6%)、肝风(1.5%)、气滞(1.0%),虚性证素以阳虚、内火和阴虚证素为主,实性证素以痰浊、血瘀为主;偏颇体质由高至低顺序为:痰湿质(30.6%)阴虚质(28.0%)阳虚质(18.8%)湿热质(12.3%)气虚质(4.7%)瘀血质(3.9%)气郁质(1.2%);以痰湿质、阴虚质、阳虚质、湿热质为最常见的4种偏颇体质;高血压患者中医证素与体质差异经检验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25.88,P0.01)。回归分析提示阴虚质与阳亢、阳虚质与阳虚回归系数为正,说明阴虚质患者对阳亢证素呈正相关,阳虚质患者对阳虚证素呈正相关;气虚质与内火、血瘀、阴虚、阳虚回归系数为负,表明气虚质对这些证素负相关。结论:阳虚、内火和阴虚证素为高血压患者主要证素;痰湿质、阴虚质、阳虚质、湿热质为最常见的4种偏颇体质,高血压患者证素与体质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求糖耐量减低(IGT)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比较不同体质IGT患者间不同理化指标水平的差异。方法: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122例IGT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测评体质,检测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体质指数,比较不同体质IGT患者间血糖水平、血脂水平、体质指数等水平的差异。结果:122例患者中,平和质25例(20.5%),痰湿质20例(16.4%),阴虚质18例(14.8%),气郁质16例(13.1%),湿热质15例(12.3%),气虚质10例(8.2%),血瘀质7例(5.7%),阳虚质7例(5.7%),特禀质4例(3.3%)。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3种体质的糖化血红蛋白值相对高于其他体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质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体质指数均高于其他体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质的体质指数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T患者平和质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痰湿质、阴虚质、气郁质和湿热质,痰湿质患者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体质指数等水平均相对高于其他体质者。  相似文献   

15.
毕兵  王茜  吴礼贤 《河南中医》2020,40(5):767-769
目的:观察四川省自贡地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omocysteine,HCY)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中医体质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为建立治未病同健康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干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调查514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人群填写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的情况,搜集基本信息及实验室检查,探讨中医体质分布和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514例高HCY血症人群中,主要以痰湿质(28.2%)、血瘀质(17.1%)、湿热质(14.8%)、阴虚质(12.3%)为主,男性体质分布以痰湿质(32.2%)、血瘀质(16.9%)、湿热质(14.2%)、气虚质(11.2%)为主,女性体质分布以痰湿质(23.9%)、血瘀质(17.4%)、湿热质(15.4%)、阴虚质(14.6%)为主。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阴虚质的年龄、舒张压、三酰甘油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痰湿质年龄水平高于其他3种体质,湿热质年龄水平最低(P<0.05);血瘀质舒张压高于其他3种体质(P<0.05),湿热质三酰甘油含量高于其他3种体质(P<0.05)。痰湿质、血瘀质高HCY人群与饮酒有显著相关性(P<0.05),湿热质高HCY人群与高血压有显著相关性(P<0.05),痰湿质、阴虚质高HCY人群与血脂异常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阴虚质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主要体质,男女体质分布有差异,不同体质相关的危险因素不同。  相似文献   

16.
吴云  姚志山  王巍  张文静  张志勇 《河北中医》2021,43(1):25-28,33
目的 研究分析酒精性肝病(ALD)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以及不同中医体质的证型分布情况研究.方法 收集2016-03—2020-03就诊的ALD门诊(100例)或住院(71例)患者,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日折合乙醇量及ALD具体诊断情况,通过填写《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判定患者的中医体质,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资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规律,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对18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中医体质进行调查,并分析其与HBV—DN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中,气虚质占比最高(30.85%),其次为湿热质(28.72%)、气郁质(22.34%)、阴虚质(8.51%)、阳虚质(6.38%)、瘀血质(2.12%)、痰湿质(1.06%);中医体质与ttBV—DNA水平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例的中医体质以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为主,其中气虚质患者的HBV—DNA水平多高于5.0×10^7拷贝/ml,湿热质和气郁质患者HBV—DNA水平多在1.0×10^4拷贝/ml~1.0×10^7拷贝/ml。  相似文献   

18.
范琳燕 《新中医》2020,52(2):169-172
目的:研究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体质与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5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的中医证候调查问卷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相关标准进行调查并进行体质分类,统计中医体质类型、证型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年龄段(50~60岁,61~70岁,71~80岁)、不同病程(<5年,5~8年,>8年)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并分析体质与证型的相关性。结果:中医体质类型分为阳虚质、平和质、血瘀质、气虚质、痰湿质、气郁质、湿热质、阴虚质和特禀质9种。其中,阴虚质所占比例最高(28.7%),气郁质和特禀质这两种体质类型所占比例最低(0.9%)。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70岁患者中,阴虚质所占比例最高,71~80岁患者中,阳虚质所占比例最高。不同病程的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阴虚质中,病程短于5年的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其他两组病程;血瘀质和阳虚质中,病程长于8年的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其他两组病程。中医辨证分型中气血亏虚证较多,共199例,占36.2%;其次是肝肾阴虚证,共141例,占25.6%;肾阳虚证124例,占22.5%;气滞血瘀证74例,占13.5%;其余分型12例,占2.2%。气虚质和气血亏虚证呈正相关(P<0.05),阳虚质与肾阳虚证呈正相关(P<0.05),血瘀质与气滞血瘀证呈正相关(P<0.05),阴虚质与肝肾阴虚证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前期的患者以阴虚质所占比例最大,后期患者则多为血瘀质和阳虚质。根据规律,在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时,可以因人制宜,以“治未病”作为指导思想,根据“虚者补之”,针对患者的体质分型与中医辨证分型,予以滋阴补肾、温阳活血、填精益髓等日常饮食建议及治疗,进而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MADD)患者中医证候及体质的分布及相关性。方法:利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和患者健康问卷(PHQ-15),结合问诊收集符合MADD诊断患者61例,通过《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与《抑郁症证候诊断量表》判定中医体质及证候,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MADD患者分布最多证型依次为肝郁脾虚证(55.7%)、痰浊内阻证(37.7%)及心肝火旺证(27.9%);60岁以上人群,肝郁脾虚证较其他年龄组有差异、肝肾阴虚证得分与45岁以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DD患者体质与证型无明显正相关,而气虚质与肝肾阴虚证、阳虚质与心肝火旺证负相关。结论:MADD主要证型分布与抑郁症大致相似,老年人中肝郁脾虚证分布较其他年龄段显著偏低,考虑与老年生理变化影响病机演变相关;MADD患者证候与体质无明显的正相关,临床辨病辨体辨证可能需区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的中医体质与临床证型进行调查分析,并探讨2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河南省信阳市中医院骨科门诊及住院收治的KOA患者1 591例,调查并统计所有患者的中医体质及临床证型分布情况,并对2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 591例KOA患者平和质461例(男/女=198/263);偏颇体质1 130例(男/女=130/1 000);平和质和偏颇体质患者的男女性别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 130例偏颇体质KOA患者中单纯偏颇体质患者625例(55.31%),兼夹偏颇体质患者505例(44.69%),均以为阳虚质、阴虚质及气虚质为主要体质类型。1 591例KOA患者中风寒湿痹型410例(25.77%),肝肾亏虚型1 042例(65.49%),痰瘀互阻型139例(8.74%),肝肾亏虚型明显高于风寒湿痹型及痰瘀互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风寒湿痹型明显高于痰瘀互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肾亏虚型以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及气虚质为主要体质类型,风寒湿痹型以平和质、阳虚质及气虚质为主要体质类型,痰瘀互阻型以气虚质、痰湿质、阳虚质、血瘀质为主要体质类型。结论:KOA患者中男性以平和质为主,女性以偏颇体质为主,中医体质与临床证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