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证候的相关性,为中医干预和调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行健康体检超声检查为非酒精性脂肪肝者246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患者知情同意后应用《中医"治未病"体质评估表》进行问卷调查,确定中医体质类型,再由中医内科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中医医师根据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证候判定标准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采用Pearson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中医体质类型与证候的相关性。结果 246例患者中共有7种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比例由高到低前3位分别为气虚质34. 55%(85/246)、痰湿质27. 64%(68/246)和湿热质18. 70%(46/246)。各中医体质类型患者证候中气虚质以肝郁脾虚证为主,占82. 35%;湿热质以湿热蕴结证为主,占56. 52%;痰湿质以痰湿内阻证为主,占63. 24%;瘀血质均为痰瘀互结证,占100%。采用非参数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阳虚质、阴虚质、气郁质三种中医体质类型各中医证型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气虚质与肝郁脾虚证高度相关(r=0. 816);湿热质与湿热蕴结证中度相关(r=0. 617);痰湿质与痰湿内阻证中度相关(r=0. 663);气郁质与肝郁脾虚证低度相关(r=0. 410),与肝郁气滞证中度相关(r=0. 711);瘀血质与痰瘀互结证高度相关(r=0. 883)。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部分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研究体质类型与证候分型的关系,为支气管哮喘的中医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中医体质问卷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按照王琦分型法分析诊断体质,以进行体质和证候的相关分析.结果 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体质分布多属于偏颇体质,其中痰湿质占25.0%、气虚质占22.5%、特禀质占17.5%、湿热质占11.2%,为其主要体质类型;肺虚证、脾虚证、兼痰浊证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主要证候特点,肺虚证与痰湿质、气虚质、特禀质显著相关;脾虚证痰湿质、气虚质、特禀质显著相关;肾虚证与痰湿质、特禀质显著相关;兼痰浊证与痰湿质、气虚质显著相关;兼瘀血证与血瘀质显著性相关.结论 痰湿质、气虚质和特禀质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常见体质类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的关系。[方法]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收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病例,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型和中医体质判定,观察分析不同证候类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共收集263例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以脾虚痰湿证居多,83例,占31.6%,其次为肾虚肝郁证77例,占29.3%;痰瘀互结证70例,占26.6%、肾虚血瘀证33例,占12.5%。中医体质以气虚质(74例,28.1%)、血瘀质(53例,20.2%)、痰湿质(51例,19.4%)3种体质占主要比例。4种中医证候的中医体质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证以气虚质和痰湿质为主要体质;肾虚肝郁证的体质以气虚质及气郁质为多;痰瘀互结证中以血瘀质和痰湿质占主要比例;肾虚血瘀证中血瘀质和气虚质为主要体质。[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中医证候间中医体质分布存在差异,中医体质的特异性影响中医证候的类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与证候的关系,为高血压病的中医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问卷对4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按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的分型法分析诊断体质,以进行体质和证候的相关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体质分布与性别、年龄有一定相关性(P<0.01),在病理体质中,阴虚体质、痰湿体质出现频率最高,其他依次为阳虚质、气虚质、湿热质、气都质、血瘀质、平和质、特禀质;阴虚阳亢、肝火亢盛、痰湿壅盛、阴阳两虚等证候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主要证候特点,尚有少数其他证候,如气血亏虚,痰瘀阻络.阴虚阳亢证、肝火亢盛证与阴虚质、湿热质显著相关(P<0.05),痰湿壅盛与痰湿质、气虚、气郁质显著相关(P<0.05),阴阳两虚证与气虚质、阴虚质显著相关(P<0.05).结论:阴虚质、痰湿质和气虚质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常见体质类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中医证型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实验室结果等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统一的量化表格,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判定证型,结合数理统计方法,比较各证型与年龄、性别、BMI、实验室结果等的相关性。结果:证型分布:肝郁脾虚型147例(52%),湿热内蕴型81例(28%),痰湿内阻型34例(12%),痰瘀互结型21例(7%),肝肾不足型2例(1%)。各证型出现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30-50岁,男性发病率多于女性,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MI越大,脂肪肝检出比例越大,二者呈正相关,体重超重、肥胖是NAFLD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在痰瘀互结型、湿热内蕴型患者中升高较肝郁脾虚型、、痰湿内阻型明显,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护〈0.01),提示这2种证型的患者肝脏炎症活动可能较明显。肝郁脾虚型患者的总胆固醇(TC)较其余3种证型降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本研究中NAFLD中医证型主要为肝郁脾虚型、湿热内蕴型、痰湿内阻型、痰瘀互结型,中老年是NAFLD发病的高峰期,体重超重、肥胖是NAFLD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未发糖尿病肾病的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2组中医体质类型及中医证候分布情况,统计研究组不同中医体质类型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分析研究组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候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气虚质、血瘀质占比高于对照组(P0.01),平和质、阳虚质占比低于对照组(P0.01)。2组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及特禀质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气虚证、阴虚证、血瘀证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P0.01),阳虚证占比低于对照组(P0.01)。2组水湿证、湿热证及湿浊证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同体质患者中,气虚质患者表现为气虚证、阴虚证较多,阴虚质患者表现为气虚证和阴虚证,血瘀质患者多表现为气虚证、血瘀证,平和质患者多表现为气虚证和阳虚证,痰湿质患者多表现为水湿证,湿热质患者表现为湿热证、水湿证,气郁质患者多表现为血瘀证,阳虚质患者表现为阳虚证、气虚证。气虚质与气虚证、阴虚证强相关;阴虚质与气虚证、阴虚证强相关;痰湿质与水湿证强相关,与湿热证中等相关;湿热质与水湿证、湿热证中等相关;血瘀质与气虚证强相关,与血瘀证中等相关;气郁质与血瘀证强相关。结论:糖尿病气虚质、血瘀质患者更易发生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存在明确的相关性,不同体质可能决定糖尿病患者发病及发病后的中医证候特点。  相似文献   

7.
《光明中医》2021,36(5)
目的使用红外热成像检查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医体质及中药干预进行疗效评价。方法将6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行肝区红外热像检查,记录肝区病变区域与正常区域之间的温差为△T1,统计受试者中医体质;进行中药辨证治疗,治疗结束后再次进行肝区红外热像检测,记录肝区病变区域与正常区域之间的温差△T2。记录、分析、评价患者红外热像温差变化、体质变化及中医证候评分情况。结果湿热质、痰湿质、瘀血质、气郁质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常见体质;治疗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平和质明显增加,中医证候积分改善(P 0.01)。结论湿热质、痰湿质是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最常见体质类型,利用红外热像检查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体质辨识,并根据体质结果进行中医辨证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体质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定量诊断脂肪肝严重程度及血液生化指标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脂肪肝病例及健康对照者各100例,对脂肪肝病例进行中医证候分型,测定各组中的肝、脾CT值,同时测定血液生化指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肝郁脾虚、痰湿内阻、痰瘀互结、肝肾不足、湿热内蕴5个中医证候分型均以弥漫型脂肪浸润为主(P〈0.05);脂肪肝5个中医证候分型在不同CT分度中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脾虚型和湿热内蕴型以轻度为主;痰湿内阻型及痰瘀互结型以中度为主;而肝肾不足型以重度为主;肝脾CT比值最高的为肝郁脾虚型,最低为肝肾不足型;5个中医证候分型患者血液中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肝肾不足型患者血液中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及其他中医证型脂肪肝患者(P〈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脂肪肝患者的肝脾CT值及血液生化指标具有一定的差异,可以成为区分脂肪肝中医证型的客观性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湿疹患者中医体质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设计《湿疹患者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调查患者体质;设计《湿疹患者辨证分型表单》,由调查者依据患者病情填写表单,调查患者中医证型:并进行体质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300例湿疹患者中,湿热质占16%,阳虚质占15%,阴虚质占15%,气郁质占14.33%,痰湿质占12.33%;湿热浸淫证占23.67%,脾虚湿蕴证占23%,血虚风燥证占37.67%,湿热瘀阻证占12.66%。湿热浸淫证与湿热质正相关(P〈0.01);脾虚湿蕴证与痰湿质、气虚质正相关(P〈0.05);血虚风燥证与阳虚质、阴虚质正相关(P〈0.01),湿热瘀阻证与湿热质正相关(P〈0.01)。结论湿疹患者体质与中医证型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多由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逸失调引起。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为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证型主要有肝郁脾虚证、脾虚痰盛证、湿热内蕴证、痰瘀内阻证、肝肾阴虚证。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方法为辨证论治和中医外治疗法。目前主要护理干预措施有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干预、健康教育等。中医药和中医外治,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生化指标、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疗效,但临床研究的样本数据较少,其相关的作用机制也少见报道,病因病机、体质、证候分型、治疗规范尚未统一,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以不断完善和创新。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影像学检查(B超、CT)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进行定性定量诊断分析,探讨NAFLD影像学指标与中医各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NAFLD患者200例,辨证分为肝郁脾虚、痰湿内阻、湿热内蕴、痰瘀互结、肝肾不足5个中医证型,同时运用B超、CT两种影像学方法对脂肪肝进行分度和定量诊断,分析脂肪肝严重程度与各中医讧型之间的关系。结果:(1)NAFLD中医辨证分型以湿热内蕴最常见(37.00%),肝肾不足最少(6.00%)。2种检查方法均提示从肝郁脾虚型、痰湿内阻型、湿热内蕴型、痰瘀互结型到肝肾不足型,非酒精性脂肪肝严重程度逐渐加重,经’X^2检验,各中医证型间的脂肪肝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AFLD各中医证型肝/脾CT比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各组间比较,从肝郁脾虚型、痰湿内阻型、湿热内蕴型、痰瘀互结型到肝肾不足型,肝/脾CT比值逐渐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AFLD各中医证型与影像学指标(B超、CT)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B超、CT检查可为脂肪肝的中医辨证规范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孕症中医体质分布以及其与证候的相关性。方法:调查对象分为不孕症组200例和正常组212例,调查人员直接询问被调查者,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和《中医体质量表》,对2组进行体质测评。结果:不孕症体质类型主要为阳虚质、痰湿质、阴虚质,构成比分别为29.5%、20.0%和21.0%。不孕症组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所占比例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肾虚证与阴虚质、阳虚质,血瘀证与瘀血质、阳虚质,肝郁证与痰湿质、湿热质,痰湿证与痰湿质相关程度较高;而气虚质与4种证候均相关。体质因素对不孕症证候的影响始终都是显著的,而气虚质与痰湿证、肝郁证、血瘀证、肾虚证的形成均显著相关。瘀血质仅与血瘀证密切相关,只易产生血瘀证候。结论:不孕症发病及其发病后的证候类型均与体质相关。  相似文献   

13.
我院141例职工脂肪肝中医证候分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我院职工体检中发现的141例脂肪肝患者中医证候及其分类证候症状分布规律.方法 设计统一问卷,对本院职工体检中发现脂肪肝者进行调查.参照文献分为肝郁脾虚证、痰湿蕴结证、肝气郁结证、肝胆湿热证、肝阴不足证5型.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用频数法进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统计分析.结果 141例脂肪肝中医证候分布以肝郁脾虚证居多,其次为痰湿蕴结证.不同证候症状出现频次各不相同.结论 脂肪肝中医证候与症状与肝脾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现有数据库资料进行挖掘,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中医证型分布。方法:检索国内外2000年1月至2021年5月已发表的NAFLD中医证候的临床研究文献,筛选符合纳排标准的文献并构建数据库。运用Excel表统计数据库中所有NAFLD证型频率及证型构成比;对数据库中采用同一NAFLD中医证候诊断参考标准,异质性较小的文献数据运用Stata16.0进行Meta分析计算NAFLD证型合并构成比。结果:共纳入110篇文献进行中医证候频率及证型构成比的分析。其中NAFLD中医证型频率>10%的证型(由高到低)为:湿热内蕴证、痰瘀互结证、肝郁脾虚证及痰湿内阻证;证型构成比>10%的证型(由高到低)为:湿热内蕴证、肝郁脾虚证、痰湿内阻证和痰瘀互结证。统一NAFLD证候诊断标准2011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后选取8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NAFLD证型合并构成比>10%的证型(由高到低)为:痰湿内阻证合并构成比为28%,95%CI为0.26~0.30、肝郁脾虚证合并构成比为25%,95%CI为0.23~0.28、湿热蕴结证合并构成比为20%,95%CI为0.18~0.22和肝郁气滞证合并构成比为15%,95%CI为0.13~0.16。结论:结合文献分析和Meta分析结果提示痰湿内阻证、肝郁脾虚证、湿热内蕴证是NAFLD主要的证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感染后咳嗽的中医证候与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43例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门诊感染后咳嗽患者资料进行整理,并根据相关中医诊断标准及中医体质判定标准对所有患者的证候类型及中医体质进行判定分类统计,并探讨不同中医证候与体质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 143例感染后咳嗽患者中医证候表现以风寒袭肺证最多(26.57%),其次为气阴两虚证(22.38%)、风燥犯肺证(17.48%)、痰湿阻肺证(13.29%)、肝火犯肺证(10.49%)、风热犯肺证(9.79%);143例感染后咳嗽患者体质类型判定总频次为238次(含兼夹体质),其中频次最高的前5种体质依次为气虚质(24.37%)、阴虚质(23.11%)、痰湿质(14.29%)、阳虚质(10.09%)、气郁质(9.25%);感染后咳嗽患者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阳虚质、气郁质及湿热质与中医证候类型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气虚质、阴虚质及湿热质以气阴两虚证表现最多(P0.05),痰湿质以痰湿阻肺证表现最多(P0.05),阳虚质以风寒袭肺证表现最多(P0.05),气郁质以肝火犯肺证表现最多(P0.05)。结论感染后咳嗽患者的中医证候主要表现为风寒袭肺证、气阴两虚证、风燥犯肺证等,而体质类型主要表现为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等,其中气虚质、阴虚质及湿热质与气阴两虚证相关性最密切,痰湿质与痰湿阻肺证相关性最密切,阳虚质与风寒袭肺证相关性最密切,气郁质与肝火犯肺证相关性最密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代谢综合征湿证患者中医体质特征及其与湿证的内在联系,为运用“祛湿法”和“三辨诊疗模式”防治代谢综合征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147例代谢综合征湿证患者的湿证证候积分及中医体质量表原始分数据,依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的标准进行中医体质辨识,探讨代谢综合征湿证患者中医体质特征及其与湿证的相关性。【结果】(1)147例代谢综合征湿证患者中,平和质患者21例(占14.3%),偏颇体质患者126例(占85.7%),平和质与偏颇体质患者的湿证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为痰湿质(47 例)、气虚质(22 例)、湿热质(21例)、平和质(21例)。偏颇体质患者以兼夹体质多见,主要兼夹体质类型为痰湿质兼湿热质(10例)、气虚质兼痰湿质(6 例)。(2)痰湿质、气虚质、平和质体质量表原始分与湿证证候积分的 Spearman 相关系数分别为 0.244、0.234、-0.1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湿热质体质量表原始分与湿证证候积分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0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代谢综合征湿证患者主要体质类型为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平和质,其中痰湿质、气虚质为代谢综合征湿证的危险因素,平和质为代谢综合征湿证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证候类型与体质类型的相关性。方法:86例慢性乙肝病例,运用流行病学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一般情况,总结其主要证候类型、体质类型及两者的关系。结果:中医证型的分布为肝胆湿热型肝郁脾虚型瘀血阻络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其中以肝胆湿热(37.9%)、肝郁脾虚(32.3%)为慢性乙肝的主要证型。体质分布情况为湿热质气郁质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痰湿质阴虚质特禀质平和质。除特禀体质的人与平和体质的人患慢性乙肝的概率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偏颇体质与平和体质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慢性乙肝患者证候类型与体质类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旨在解析真实世界中,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证候与个体生理差异和社会生活环境相关特点,为临床中西医结合诊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提供参考。方法于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间在云南省5家医疗机构12635份体检报告及病例中,统一疾病证候诊断与病例筛选标准进行降噪处理,筛选有效非酒精性脂肪肝证候信息1224份。患者实验室指标和生活习惯进行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并用复杂网络可视化结合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建立了4个拟合优度良好(P0.05)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证候模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郁脾虚证女性偏多,糖脂代谢障碍较轻;痰湿内阻证患者多表现为肥胖和高脂血症;湿热内蕴证患者较为年轻且血糖偏高;痰瘀互结证患者多有抽烟习惯。结论真实世界中非酒精性脂肪肝证候与个体差异和社会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缺血性中风恢复期(2~24 周)患者的体质、证候分布特点及二者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62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进行中医体质问卷及中医四诊资料采集,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量表判断中医体质,根据<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确定中医证候,并进行中医体质与证候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体质主要为瘀血质(20.97%)、痰湿质(18.71%)、气虚质(16.29%),证候主要为血瘀证(25.81%)、痰证(20.97%)、气虚证(16.45%)、阳虚证(15.16%).主要体质与证候相关分析显示,瘀血质与血瘀证、痰证、气虚证显著正相关,痰湿质与痰证、血瘀证、阳虚证显著正相关,气虚质与气虚证、血瘀证、痰证显著正相关.结论 瘀血质、痰湿质、气虚质是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的常见体质类型,其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500例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其与证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研究体质与证候的关系,为冠心病的中医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50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中医体质问卷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按照王琦分型法分析诊断体质,以进行体质和证候的相关分析。结果患者病理体质中,瘀血质出现频率最高,其他依次为气虚质、痰湿质、阳虚质、湿热质、阴虚质、气郁质、平和质、特禀质;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和心阴亏虚证等证候为冠心病患者的主要证候特点。瘀血质与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和心阳亏虚证显著相关,气虚质与心阴亏虚证、心气亏虚证和心阳亏虚证显著相关,痰湿质与痰阻心脉证和心阳亏虚证显著相关,阳虚质与寒滞心脉证、心气亏虚证和心阳亏虚证显著相关,阴虚质与心阴亏虚证、心气亏虚证显著相关,气郁质与气滞心脉证显著相关。结论瘀血质、气虚质和痰湿质为冠心病患者的常见体质类型,冠心病患者的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