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研究葡萄籽中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A)灌胃给药的抗炎作用及注射给药的刺激性.方法 用巴豆油诱导的小鼠耳肿和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肿模型,观察原花青素灌胃给药的抗炎作用,并观察原花青素肌肉和腹腔注射的刺激性.结果 PA 40 mg/kg单次腹腔注射能明显抑制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肿和巴豆油诱导的小鼠耳肿,而PA 200~400 mg/kg单次或多次灌胃给药对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肿和巴豆油诱导的小鼠耳肿均无明显影响,但给药期间小鼠和大鼠均未见明显异常反应;PA 40 mg/kg腹腔注射后小鼠活动减少、蜷缩,部分小鼠出现扭体反应,肌肉注射24 h后给药部位有渗出液、充血、组织坏死等反应,说明PA腹腔和肌肉注射有刺激性.结论 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灌胃给药无明显的抗炎作用,而注射给药有一定的刺激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纳络酮在小鼠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中的作用。方法:60只健康小白鼠随机分为三组,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ml/只);B组腹腔注射阿托品(0.3ml/只)和解磷定(0.1ml/只);C组腹腔注射阿托品(0.3ml/只)、解磷定(0.1ml/只)和纳络酮(0.03ml/只))。三组小鼠腹腔注射后分别用敌敌畏灌胃,使之中毒,并计数其死亡数。结果:A组小鼠均死亡。B组小鼠死亡8只,存活12只。C组小鼠死亡2只,存活18只。B组、C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纳络酮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可改善心肺功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3.
国产环硫雄醇系由龙舌兰制麻废液中提取合成。用小鼠腹腔注射环硫雄醇,急性毒性LD_(50) 1469mg/kg。大鼠长期毒性、高剂量(100mg/kg)腹腔注射结果:子宫内膜明显增殖,卵泡成熟受抑制,肾上腺脂粒增加和肝脏轻度点状坏死等。环硫雄醇500μg/只皮下注射,对小鼠有明显抗雌激素活性,300mg/kg 腹腔注射,对小鼠乳腺癌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Ge-132/小鼠半数致死量(LD_(50);灌胃10162mg/kg,腹腔注射4315mg/kg,尾静脉注射2331mg/kg。Gg-132大鼠灌胃LD_(50):9917mg/kg。大、小鼠死亡前都有紫绀、抽搐等症状。  相似文献   

5.
云芝糖肽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健康成年小鼠建立内脏扭体模型和局部二甲苯致炎模型。探讨云芝糖肽(PSP)对小鼠的急性内脏性疼痛的镇痛作用,实验用PSP(1g/kg)给小鼠连续4d灌胃之后,用乙酸溶液对小鼠空腹注射致痛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测定其痛阈及耳肿值。结果表明,PSP对急性(刺激腹腔、二甲苯致炎)炎症性疼痛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提示PSP对急性炎症性内脏疼痛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2-(E)-取代苯亚甲基-5-二甲氨甲基环戊酮(MB4)的抗炎镇痛及对胃黏膜的刺激作用.方法:对小鼠分别局部涂搽二甲苯致鼠耳肿胀,腹腔注射醋酸致扭体反应,灌胃给药致胃黏膜的刺激作用.结果:MB4 20 mg/kg、40 mg/kg对鼠耳肿胀度均有抑制作用(P<0.05和P<0.01),明显提高小鼠痛阈(P<0.01),但未见明显的胃刺激作用.结论:MB4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且对胃黏膜刺激性小.  相似文献   

7.
给正常小鼠灌胃硒化卡拉胶(Se-c)180mg/kq qd,连用11d,可使其血糖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灌胃Se-c38.9,64.8,108,180mg/kg qd,连用11d,有明显的抗高血糖作用。用Se-c180mg/kg qd×10预处理的小鼠,腹腔注射肾上腺素后30min,其血糖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腹腔注射葡萄糖后30~240min,其血糖均值虽然比正常小鼠低,但统计未见明显差异(P>0.05,n=10)。结果提示Se-c可能有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8.
异十三基二乙胺体内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十三基二乙胺(D-108)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应用小鼠移植性实体瘤U14及腹水瘤HAC,观察可耐受剂量下药物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观察不同给药途径D-108对小鼠的急性毒性。结果D-108腹腔注射及灌胃均能有效抑制U14在小鼠体内的生长,腹腔注射12 mg/(kg.d)及灌胃100 mg/(kg.d)瘤质量抑制率分别为38.54%及45.27%;皮下注射及灌胃也均能延长HAC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皮下注射20 mg/(kg.d)及灌胃100 mg/(kg.d)生命延长率分别是36.30%及39.43%。Bliss法计算,D-108腹腔注射、皮下注射及灌胃的LD50分别是43.7,230.9,415.1 mg/kg。结论D-108不同途径给药对荷瘤小鼠均有较强的体内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AAP)对戊四氮(PTZ)致痫小鼠行为及生长变化的影响。方法 60只健康成年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K组)、模型组(PTZ组)、中药大剂量组(AAPl组)、中药中剂量组(AAPm组)、中药小剂量组(AAPs组)和丙戊酸钠组(VPA组),每组10只。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4mL/kg·d灌胃;中药各组分别给予中药复方大、中、小剂量(14.8g/kg、7.4g/kg、3.7g/kg)灌胃,每天1次;丙戊酸钠组腹腔注射VPA(20mg/kg·d),连续7d。最后1次灌胃后,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腹腔内注射PTZ 95mg/kg,采用Yuhas分级法观察小鼠行为学改变,记录小鼠痫性发作级别、发作潜伏期、发作持续时间;测定各组小鼠体质量增加值。结果 与PTZ组相比,AAPs组小鼠发作潜伏期延长,发作持续时间缩短(P<0.05)。与VPA组比较,中药AAPl、AAPm、AAPs各组小鼠体质量增加(P<0.05)。结论 AAPs小剂量能延长PTZ致痫小鼠发作潜伏期,缩短PTZ致痫小鼠发作持续时间,抗惊厥效果良好;且AAP能明显增加小鼠体质量。  相似文献   

10.
膜荚黄芪苷Ⅰ(ASI)6mg/kg及绵毛黄芪苷(SK)3mg/kg 连续灌胃能对抗环磷酰胺、(60)~Co-γ射线所致的小鼠白细胞减少,对氢化可的松所致小鼠淋巴细胞减少、脾脏重量减轻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说明黄芪苷是中药黄芪中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成分之一。此外,ASI 100mg/kg或 SK 50mg/kg 分两次灌胃可明显降低小鼠耗氧量。同量口服可提高小鼠对高温或低温的耐受力,ASI 12mg/kg,SN6mg/kg 连续灌胃可提高小鼠游泳耐力,SK100mg/kg,腹腔注射,并可使大鼠肾上腺内 VtiC 含量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1.
穿心草酮腹腔注射给药对小鼠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乙酸介导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鸡蛋清致大鼠足趾肿胀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试验提示其具有直接的抗炎作用 ,CX具有膜稳定性作用 ,能够使大鼠炎性组织释放的PGE2 明显减少。毒性试验表明穿心草酮腹腔注射的最大耐受量大于 30 0mg/kg。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吡喹酮经灌胃及注射两种方式抗SD大鼠体内欧猬迭宫绦虫裂头蚴的效果。方法将50只SD大鼠每只感染5条欧猬迭宫绦虫裂头蚴,培养两周后随机分组进行药物治疗。灌胃治疗组:使用吡喹酮药物浓度分别为600 mg/kg、1200 mg/kg、1800 mg/kg及2400 mg/kg进行灌胃治疗7 d,灌肠对照组以单纯植物油灌肠;注射治疗组:配制30%吡喹酮注射液以注射剂量分别为0.2 ml和0.5 ml进行注射治疗3 d及6 d,注射对照组以无菌生理盐水注射。疗程结束后剖杀大鼠,计算减虫率,如大鼠体内剩余虫体则进行切片及HE染色。结果吡喹酮作用于大鼠体内裂头蚴,各用药组减虫率与对照组减虫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灌胃法以1800 mg/kg剂量组减虫率最高,注射法以0.5 ml 6 d组减虫率最高。虫体切片染色后观察,体壁有明显的断裂,甚至深入基质区。结论吡喹酮抗体内裂头蚴虫体有良好的效果,其抗虫机制可能与吡喹酮对裂头蚴组织结构的破坏而致虫体死亡有关。  相似文献   

13.
本文观察β-胡萝卜素和盐藻提取物对减轻阿霉素(ADM)诱发的小鼠心脏毒性的作用。ADM 为单次腹腔内注射,剂量为12mg/kg 或15mg/kg。β-胡萝卜素(0.6mg/kg)、盐藻提取物(0.75mg/kg)和溶剂(0.2ml/每只鼠)在注射 ADM 前24h 腹腔内注射。结果为光镜检查小鼠心肌组织发现,ADM 应用前预先腹腔注射盐藻提取物的小鼠心肌组织中的空泡和 PAS 阳性明显减少。ADM 注射后第4天或35天,单用 ADM 和 ADM 注射前腹腔注射过β-胡萝卜素及溶剂小鼠的心脏湿重均比 ADM 注射前预先腹腔注射盐藻提取物小鼠的明显减轻(P<0.05)。12mg/kg 的 ADM 单次注射以及在注射该量 ADM 前,经盐藻提取物和β-胡萝卜素预先处理小鼠的存活率。在 ADM 注射后的第35天分别是40%、100%和63%。ADM 剂量改为15mg/kg,在ADM 注射后14天.上述分组小鼠的存活率分别是0%、50%和12.5%。有无盐藻提取物预先处理的小鼠存活率之间的差异明显(P<0.05),而预先注射β-胡萝卜素和单用 ADM 小鼠存活率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这些结果提示,盐藻提取物在对抗 ADM 诱发的致死性心脏毒性上,具有保护作用,而β-胡萝卜素则缺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穿心草Shan酮抗炎作用及毒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穿心草Shan酮腹腔注射给药对小鼠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乙酸介导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鸡蛋清致大鼠足趾肿胀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试验提示其具有直接的抗炎作用,CX具有膜稳定性作用,能够使大鼠炎性组织释放的PGE2明显减少,毒性试验表明穿心草Shan酮腹腔注射的最大耐受量大于300mg/kg.  相似文献   

15.
氨茶碱对咪唑安定小鼠无催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氨茶碱对咪唑安定小鼠的催醒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分成3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咪唑安定75mg/kg,待翻正反射消失后1min,3组分别尾静脉注射氨茶碱25mg/kg、氟马西尼0.8mg/kg与生理盐水(NS)0.1ml/g,观察翻正反射消失的持续时间(睡眠时间,sleepingtime)。结果氟马西尼组小鼠的睡眠时间明显短于NS组(P<0.01),氨茶碱组与NS组相似(P>0.05)。结论氨茶碱对咪唑安定小鼠无催醒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腔注射γ-氨基丁酸A(GABAA)受体激动剂蝇蕈醇和(或)其拮抗剂荷包牡丹碱对异丙酚致小鼠翻正反射消迭持续时间及ED50的影响。方法:①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ml/kg、蝇蕈醇0.5mg/kg、荷包牡丹碱4mg/kg。蝇蕈醇0.5mg/kg 荷包牡丹碱4mg/kg,15min后静注20mg/kg异丙酚,记录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持续时间。②57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如下腹腔注射药物后,测定异丙酚使小鼠翻正反射消失的ED50值。结果:腹腔注射0.5mg/kg蝇蕈醇明显延长异丙酚致小鼠翻正反射消失的时间(P<0.05);并降低ED50值(P<0.05);4mg/kg荷包牡丹碱对异丙酚致小鼠翻正反射消失的持续时间和ED50值皆无明显影响,但可部分拮抗蝇蕈醇对异丙酚麻醉的增强作用。结:GABAA受体可能不是异丙酚全麻作用的主要靶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的肝脏结构变化以及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肝脏病变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C)组:腹腔注射浓度为0.1 mmol/L、pH值为4.5的枸橼酸钠溶液.糖尿病组(D)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浓度为0.1 mmol/L、pH值为4.5的枸橼酸钠溶液.糖尿病加罗格列酮治疗(DR)组:先腹腔注射含STZ 60 mg/kg+浓度为0.1 mmol/L、pH值为4.5的枸橼酸钠溶液,3 d后给予0.9%氯化钠溶液溶解的罗格列酮1 mg·Kg-1·d-1灌胃.10周后,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组织,并由两位病理学专家评价损伤程度.结果 D组大鼠的肝脏组织出现明显的线粒体肿胀,萎缩;毛细胆管的中央区域明显扩张.D组损伤程度评分为(23.9±0.8)分,显著高于C组的(4.7±0.2)分和DR组的(5.2±0.1)分(P值均<0.01).结论 罗格列酮可以保护由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肝细胞和毛细胆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头顶一颗珠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方法 用头顶一颗珠水煎液(10ml/kg、20ml/kg、30ml/kg) 连续给小鼠灌胃4周后,用腹腔注射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不同剂量的头顶一颗珠对肝损伤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肝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肝中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结果 头顶一颗珠能明显降低CCl4致小鼠肝损伤血清ALT、AST值升高,降低肝组织匀浆中MDA的含量,增强SOD的活性. 结论 头顶一颗珠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海尔福对铅中毒小鼠治疗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海尔福对铅中毒小鼠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方法将30只健康昆明小白鼠随机分为染铅组(腹腔注射醋酸铅40mg/kg.d-1,4周)、治疗组(腹腔注射醋酸铅40mg/kg.d-1+Haierfu 2ml/d)及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染铅组灌胃4周于第0、4、8周,用水迷宫试验测试学习记忆能力1次。实验结束时处死小鼠,测定小鼠学习记忆情况;取血、肝、肾、股骨、尿液、粪便测定铅含量;取脑组织常规切片,光镜观察。结果染铅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受阻碍,治疗组学习记忆明显改善,铅排泄量明显升高;而治疗组脑组织结构病变比染铅组明显减轻(P均<0.05或0.01)。结论海尔福具有驱铅、改善学习记忆能力、保护脑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木瓜多糖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病理模型组和木瓜多糖低(50 mg/kg)、中(100 mg/kg)、高(200 mg/kg)三个剂量保护组,灌胃饲养7 d,对照组腹腔注射调和油溶液,其余各组腹腔注射0.15%CCl4调和油溶液,24 h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测血清ALT活性;处死小鼠制备肝匀浆,测定肝匀浆中MDA、GSH、GSH-PX、SOD和NO的含量,同时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木瓜多糖各剂量保护组均能降低血清ALT活性,抑制肝组织GSH、GSH-PX、SOD的降低和MDA、NO的升高,减轻肝组织的病理损伤,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木瓜多糖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