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卡氏肺孢子菌大鼠动物模型。方法取Wistar大鼠24只分为4组,设A组和B组两笼大鼠为实验组,各饲养大鼠8只;C组和D组两笼大鼠为对照组,各饲养大鼠4只。A、B组每天饲喂醋酸地塞米松,两周后随机选取A组和B组大鼠各3只,C组和D组大鼠各2只,分别经右胸注入卡氏肺孢子菌肺组织匀浆各0.2ml,饲养6周后解剖。结果 A、B两组大鼠经肺组织印片检查均查到卡氏肺孢子菌。C、D两组大鼠肺组织印片未发现卡氏肺孢子菌。结论醋酸地塞米松可降低实验大鼠的免疫功能,从而导致卡氏肺孢子菌性肺炎(PCP),PCP可使卡氏肺孢子菌通过空气或飞沫传播。  相似文献   
2.
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智  郑小桃  甘秀凤  林琼莲  钟赛凤 《海南医学》2006,17(4):122-122,42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形式新颖生动,多功能,多变化的优势已得到大家的充分肯定.本文作者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通过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形式显示教学信息,使实验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海南省临高县农村居民对人体常见肠道寄生虫病的知晓情况和卫生意识,为进一步开展农村居民肠道寄生虫病的卫生宣教和防治工作提供指导性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临高县农村居民中开展面对面的调查问卷,完整问卷采纳为有效样本。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问卷462份,其中284名男性,178名女性。农村居民对肠道寄生虫病总知晓率为49.48%,蛔虫病、鞭虫病、蛲虫病、钩虫病及综合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74.67%、56.71%、56.49%、32.68%和26.77%。结论临高县农村居民对肠道寄生虫病总体知晓率低,重视和加强肠道寄生虫病的健康宣传,改善卫生条件,提高农村居民卫生意识,是预防肠道寄生虫病在农村居民中传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海口市大园路私立幼儿园儿童感染蛲虫的情况。方法采用透明胶纸粘贴法。结果儿童蛲虫总感染率为42.86%,幼儿园、性别、年龄、籍贯的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所幼儿园蛲虫感染者中均以虫卵数≤5个/视野的儿童为主(P〈0.05)。结论两所幼儿园蛲虫感染情况较严重,私立幼儿园园方应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芦亚君  史大中  钟赛凤  甘秀凤  吕刚 《海南医学》2013,24(13):1879-1882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曼氏迭宫绦虫线粒体载体蛋白超家族的结构和功能,为进一步研究曼氏迭宫绦虫的蛋白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测得的曼氏迭宫绦虫成虫EST序列用ORF finder获取开放读码框,Blast进行分析其结构域。应用分析工具Protparam、InterProScan、protscale、SignalP-3.0、PSORTⅡ、BepiPred、TMHMM、VectorNTI Suite 9软件包、Phyre2分别进行该蛋白质的基本性质、结构域、疏水性、信号肽、亚细胞定位、抗原表位、跨膜区及空间结构的预测及分析。结果 Blast预测该蛋白质为线粒体载体蛋白超家族,保守功能域为线粒体二羧酸载体,含294个氨基酸残基,理论分子量为32132.2Da。与曼氏血吸虫进化地位最接近;有1个信号肽位点和6个潜在的抗原表位。结论曼氏迭宫绦虫线粒体二羧酸载体能够介导苹果酸、琥珀酸等二羧酸的转运,使其跨越线粒体膜参与三羧酸循环,为虫体自身提供能量,可能是潜在的疫苗候选分子及药物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大学生面部蠕形螨的感染情况,为大学生皮肤蠕形螨的预防提供指导性资料。方法选取海南医学院2009级272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使用透明胶带粘贴法进行面部取样,通过显微镜镜下观察,查到蠕形螨即为阳性结果,记录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72名调查对象中阳性者69名,总感染率为25.37%,感染者以轻度感染者为主,占总感染人数的92.70%(P<0.01);感染蠕形螨类型以毛囊蠕形螨为主,其感染率为56.52%(P<0.01);蠕形螨感染率与学生生源地、性别及皮肤损伤情况无关(P>0.05)。结论蠕形螨感染可能与大学生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吡喹酮经灌胃及注射两种方式抗SD大鼠体内欧猬迭宫绦虫裂头蚴的效果。方法将50只SD大鼠每只感染5条欧猬迭宫绦虫裂头蚴,培养两周后随机分组进行药物治疗。灌胃治疗组:使用吡喹酮药物浓度分别为600 mg/kg、1200 mg/kg、1800 mg/kg及2400 mg/kg进行灌胃治疗7 d,灌肠对照组以单纯植物油灌肠;注射治疗组:配制30%吡喹酮注射液以注射剂量分别为0.2 ml和0.5 ml进行注射治疗3 d及6 d,注射对照组以无菌生理盐水注射。疗程结束后剖杀大鼠,计算减虫率,如大鼠体内剩余虫体则进行切片及HE染色。结果吡喹酮作用于大鼠体内裂头蚴,各用药组减虫率与对照组减虫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灌胃法以1800 mg/kg剂量组减虫率最高,注射法以0.5 ml 6 d组减虫率最高。虫体切片染色后观察,体壁有明显的断裂,甚至深入基质区。结论吡喹酮抗体内裂头蚴虫体有良好的效果,其抗虫机制可能与吡喹酮对裂头蚴组织结构的破坏而致虫体死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曼氏迭宫绦虫的4次跨膜蛋白(SmTSP)潜在的生物学特征和参数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其具有的潜在生物学功能和应用价值.方法:利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http://blast.ncbi.nlm.nih.gov/)和瑞士生物信息学研究所的蛋白分析专家系统(http://www.expasy.org/)提供的在线分析工具对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理化性质,跨膜结构和三维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同时利用Vector NTI suite和TreeView software生物信息分析软件进行编码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比对和进化树分析,利用CBS Prediction Servers BepiPred进行最大胞外环(LEL)的B细胞线性表位预测.结果:从文库中得到的SmTSP是全长基因,编码的蛋白是24.8 kDa,理论等点为7.88,是一个稳定的蛋白分子.编码该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共有4个跨膜区,分别是TM1 aa16~38、TM2 aa58~ 80、TM3 aa87~109、TM4 aa200~222.LEL中含有CCG结构、PXSC结构、GC结构和含有9个二聚体结合位点的保守特征结构.SmTSP全长序列与多房棘球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的相似性均能达到72%,但是与吸虫之间的相似性仅达到31%~59%,然而与人类相似性仅有23%,与小鼠的相似性最低,仅有17%.在进化树分析中,SmTSP与绦虫的亲源性在对比序列中是最近的,吸虫类次之,但是与埃及裂体吸虫和牛裂体吸虫、其他寄生虫(美洲钩虫和秀丽隐杆线虫)的亲源性相对较远,与哺乳动物亲源性最远.LEL有3个B细胞表位,分别是13 aa~21 aa、41 aa~63 aa和70 aa~76 aa.此外与人类四次跨膜蛋白的LEL中B细胞表位数量、分布的位置和编码的氨基酸都不同.结论:SmTSP可能是一个定位于虫体表膜并且具有应用前景的疫苗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海南省临高县小学生肠道寄生虫病的感染情况,了解该地区肠道寄生虫病的流行状况和影响因素,为肠道寄生虫病在当地小学生中的防治提供科学数据和理论性依据.方法 2015年6~8月以临高县小学1~3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以粪便为检验物使用生理盐水涂片法、饱和硝酸钠浮聚法检查蛔虫卵、鞭虫卵及钩虫卵;使用透明胶纸粘贴法检查蛲虫卵.检出虫卵者确定为感染者,依虫卵种类不同分别计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共采集粪便标本1125份,肠道寄生虫病总感染率为48.53%.蛔虫病、鞭虫病、钩虫病、蛲虫病的感染率分别为6.13%、4.36%、0.98%、37.07%.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学生感染率分别是58.19%、48.43%、37.57%,不同年级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454,P<0.05);男学生、女学生的感染率分别是7.20%、4.27%,不同性别之间感染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65,P<0.05).结论 临高县小学生肠道寄生线虫病的感染情况仍比较严重,蛲虫病感染率最高,钩虫病感染率最低;肠道寄生虫病是该地区危害儿童健康和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地卫生部门应定期普查普治,加强卫生宣教,关注儿童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海口市居民有关蚊媒防制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于2017年7—9月在海口市4个区各随机选择两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随机抽取约150个家庭,每个家庭选一位18岁以上的成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答卷。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 020份,回收有效问卷98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9%。居民蚊虫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54.8%,其中城区居民总知晓率为58.9%,郊区居民为50.6%,城区居民知晓率显著高于郊区(P<0.05)。不同人口特征(性别、地区、文化程度、年龄和职业)的居民对蚊媒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1.2%的居民意识到蚊虫叮咬会传播疾病,分别有67.1%、52.7%及31.5%知道登革热、疟疾和寨卡病毒病由蚊虫传播。63.8%知道蚊子有雌雄之分,33.6%知道雌蚊吸血。防治态度方面,51.1%的居民迫切希望政府和社区增加灭蚊次数,86.1%的居民认为非常有必要防蚊灭蚊。结论 目前海口市居民的蚊媒防治知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卫生防疫部门与地方政府应重视开展蚊媒及其传播疾病的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