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血清瘦素和癌组织中受体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取50例结直肠癌患者和42例健康对照者新鲜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瘦素的浓度,并且收集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样本,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瘦素受体的表达,并分析其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共有直肠(16例)、左半结肠(12例)、右半结肠(22例),按肿瘤TNM分期,Ⅰ/Ⅱ期组(22例),Ⅲ/Ⅳ期组(28例)。肿瘤组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同位置肿瘤患者血清瘦素表达有明显差异;晚期肿瘤组瘦素水平高于早期组;有远处转移组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未转移组;超重组血清瘦素水平高于正常体重组;瘦素水平与患者性别,肿瘤分化没有明显相关。瘦素受体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均有表达,癌组织的表达阳性率和表达强度均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晚期癌组织瘦素受体表达阳性率和表达强度高于早期癌组织;但瘦素受体与结直肠癌组织分化,位置,体重指数无明显相关。结论瘦素可能有促进结直肠癌的侵袭和远处转移的作用,另外瘦素在肥胖与结直肠癌的关系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CD3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RNA在人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分别对34例结直肠癌标本、32例结直肠腺瘤以及35例结直肠炎标本进行CD31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同时应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 检测结直肠癌组织、癌旁无瘤黏膜组织、近端及远端正常黏膜组织中VEG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CD3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结直肠腺瘤和慢性结直肠炎患者(P<0.05);慢性结直肠炎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icrovesel density,MVD)高于结直肠腺瘤组织,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直肠癌组织中VEGF mRNA的表达水平较癌旁无瘤黏膜、近端及远端正常黏膜组织中明显增强(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MVD与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密切相关.结论 结直肠肿瘤血管生成在其恶变、生长转移过程中至关重要,血管生成(包括VEGF)状态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受体7(chemokine receptor 7,CXCR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3例结直肠癌组织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CXCR7与VEGF的表达.结果 (1)CXCR7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0.00%,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23%,其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2)VEGF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0%,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7.12%,其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显著相关性(P<0.05).(3)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两者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629,P<0.05).结论 CXCR7与VEGF在结直肠癌发展、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参与肿瘤血管形成为肿瘤进展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环氧合酶-2(COX-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患者结直肠癌组织、20例癌旁组织VEGF和COX-2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并结合病理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的VEGF和COX-2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与正常黏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VEGF和COX-2阳性者MVD值显著高于阴性者(P<0.05),VEGF和COX表达及MVD与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及Dukes分期有密切关系.结论 VEGF和COX-2在结直癌组织中呈共同表达,并可能通过促进血管形成从而对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TrkA和P75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指标间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技术SABC法检测NGF、TrkA和P75在80例结直肠癌和I6例结直肠癌旁正常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情况。结果NGF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57.5%,在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25%;Trk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55%,在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3I3%;P7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47.5%;在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625%,NGF及Trk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高,而P75的表达无显著差异。NOF和TrkA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细胞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75只与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NGF、TrkA和P75与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NGF和TrkA两者在结直肠癌的细胞分化、浸润及淋巴结转移中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肠癌组织中小窝蛋白1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窝蛋白1(Caveolin-1)在正常结直肠粘膜、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2例结直肠癌组织、40例正常结直肠粘膜组织中Caveolin-1的表达水平。结果在结直肠正常粘膜和癌组织中Caveolin-1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01),癌组织中Caveolin-1表达阳性率(42.68%)明显低于正常粘膜组织(75.00%)。在结直肠癌组织中,Caveolin-1蛋白表达阳性率与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呈负相关(P=0.028),且伴发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比未发生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Caveolin-1表达阳性率明显减弱(31.11%vs.5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Caveolin-1的低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黏着斑激酶(FAK)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与侵袭、转移及分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63例结直肠癌及对应的癌旁组织中FAK的表达.结果 正常结直肠黏膜、结直肠癌与癌旁组织中FAK表达率分别为16%(4/25)、84.13%(53/63)、34.92%(22/63),有显著性差异(P<0.01).癌旁组织中FAK表达率在分化程度(P=0.015)、浸润深度(P=0.005)和淋巴结转移(P=0.008)中有显著性差异,在有无远处淋巴结转移中无差异(P=0.912).结论 结直肠癌中FAK的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故检测结直肠癌黏膜及癌组织中FAK表达水平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有利于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8.
人结直肠癌组织中EGFR/Grb2/p-mTOR/VEGF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结直肠癌组织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orylated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mTO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 (Grb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的表达,并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构建含有185例结直肠癌标本的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EGFR、Grb2、p-mTOR和VEGF的表达,并分析不同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下(如年龄、性别、浸润深度、淋巴转移、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各自的表达情况,探讨可能的临床意义。结果:EGFR、Grb2、p-mTOR和VEGF在结直肠癌旁组织中呈少量表达或不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1.1%、44.9%、42.2%和54.1%,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直肠癌患者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下EGFR、Grb2、p-mTOR和VEGF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不同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下EGFR的表达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和临床分期下p-mTOR、VEGF表达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直肠癌组织EGFR/Grb2/p-mTOR/VEGF蛋白两两间均有一定的相关性(r=0.245~0.567,P<0.05)。结论:EGFR、Grb2、p-mTOR和VEGF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值得进一步研究以作为结直肠癌肿瘤靶向治疗新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1表达、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2例结直肠癌组织和28例癌旁黏膜组织中Survivin与VEGF及其受体FLT-1表达的状况。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率为67.1%(55/82),VEGF及其受体FLT-1表达率分别为69.5%(57/82)和82.9%(68/82),均明显高于癌旁黏膜组织组(P<0.05)。Survivin表达与结直肠癌的Dukes分期有关(P<0.05)。VEGF表达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有关(P<0.05),而受体FLT-1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在结直肠癌中Survivin表达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358,P<0.05)。VEGF和FLT-1表达呈正相关(r=0.565,P<0.05)。结论Survivin和VEGF表达在结直肠癌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Sur-vivin和VEGF表达水平有助于反映结直肠癌进展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瘦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从而评价瘦素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瘦素在66例结直肠癌、23例腺瘤性息肉及10倒正常结肠粘膜组织三组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瘦素在结直肠癌、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及正常结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0.0%、30.4%、0%,瘦素在结直肠癌中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息肉组及正常组(P<0.01),而在息肉组及正常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瘦素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布部位、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及TNM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结论瘦素表达从正常结肠粘膜、结直肠息肉至结直肠癌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瘦素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瘦素及其受体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病人血浆和骨髓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38例AA病人(其中重型者8例、非重型者30例)及22例健康体检者血浆中瘦素及可溶性瘦素受体(sLR)的水平;应用PV-6000二步法检测32例AA病人(其中重型者14例、非重型者18例)及17例对照组骨髓组织中瘦素及其受体的表达。结果 AA病人血浆瘦素水平为(14.16±4.50)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87±3.21)μg/L(t=3.008,P〈0.01);AA病人血浆sLR水平为(16.85±4.89)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67±6.18)μg(t=2.641,P〈0.05)。AA病人骨髓组织中瘦素表达水平为0.192±0.0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168±0.024(t=2.808,P〈0.01);AA病人骨髓组织中瘦素受体表达水平为0.198±0.0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235±0.054(t=2.704,P〈0.05)。重型AA病人血浆及骨髓中瘦素水平高于非重型者,瘦素受体水平低于非重型者,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AA病人血浆及骨髓中瘦素水平升高,而受体水平下降;瘦素在AA的发生发展中有失利用现象存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及其受体(Ob gene receptor,Ob-R)系统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发病机制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Leptin、具有信号传导功能的leptin长受体(Ob-Rb)在PCOS患者(15例)和月经周期规律的对照组(20例)卵巢的表达。结果①Leptin及Ob-Rb的蛋白及mRNA在PCOS患者和对照组的卵巢均有表达。②Leptin主要分布在各级卵母细胞、窦状卵泡至排卵前卵泡的颗粒细胞(granulosa cell,GC)、不同生长阶段及闭锁卵泡的卵泡膜细胞(theca cell,TC),在PCOS患者卵母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Ob-Rb主要分布在各级卵母细胞、各级生长卵泡及闭锁卵泡的TC、次级及近成熟卵泡的GC、成熟黄体的颗粒黄体细胞。在PCOS患者的卵母细胞、窦状卵泡的TC及闭锁卵泡TC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④Leptin及Ob-Rb在不同发育阶段卵巢的表达规律1卵母细胞强阳性表达,在初级卵泡的GC及TC表达较弱,随着卵泡发育表达逐渐增强,在排卵前卵泡或闭锁卵泡TC强阳性表达,Ob—Rb在发育期黄体的颗粒黄体细胞亦呈强阳性表达。⑤Leptin及Ob—Rb在PCOS患者小卵泡TC的表达高于G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卵巢具有分泌Leptin的功能。②Leptin及受体系统在卵母细胞、卵泡和黄体发育、受精及受精卵着床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③Leptin及其受体系统在PCOS的卵巢异常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测定脑卒中病人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分析瘦素与胰岛素抵抗、血压和血脂之间的相关性,探讨瘦素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选取127例发病48 h以内的急性脑卒中病人(脑出血组65例,脑梗死组62例)及健康自愿者60例(对照组).测量血压、空腹血糖(FPG)、血脂指标;用放免分析法检测瘦素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组血清瘦素、高密度脂蛋白(HDL-C)、FINS、ISI、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1.993~20.588,P<0.05).脑出血组血清胆固醇(TC)和FP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597、4.286,P<0.05).脑出血病人血清瘦素与FPG、FINS、血压呈正相关(r=0.38~0.56,P<0.05),与HDL-C呈负相关(r=-0.38,P<0.01).脑梗死病人血清瘦素与FINS呈正相关(r=0.36,P<0.05),与HDL-C呈负相关(r=-0.31,P<0.05).结论 高瘦素血症、胰岛素抵抗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血清瘦素水平升高则ISI降低,胰岛素抵抗加重.瘦素可能加重脑卒中病人脂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瘦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测定 3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 (妊高征组 )和正常孕妇 37例 (对照组 )瘦素的含量 ,并进行比较。结果 妊高征组瘦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中、重度妊高征组血浆瘦素与轻度妊高征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血浆中的高瘦素血症在妊高征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瘦素水平与糖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病人糖代谢的关系.方法对46例妊高征病人(妊高征组)及40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血清瘦素(LP)、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进行了检测,并对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妊高征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8.100,P〈0.01);中、重度妊高征组瘦素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妊高征组(F=8.312,q=3.82、4.37,P〈0.05).妊高征组FINS水平、HOMA-IR及HOMA-IS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t=3.242~7.588,P〈0.01).各组间FBG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F=2.013,P〉0.05).妊高征病人血清瘦素水平与FINS、HOMA-IR、HOMA-IS呈明显正相关(r=0.542~0.583,P〈0.01).结论妊高征病人存在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分泌,与血清瘦素水平升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1~6岁厌食症患儿血清瘦素及神经肽Y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其在厌食症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47例厌食症患儿和35例正常小儿血清瘦素和神经肽Y水平,测量受试者身高和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结果 厌食症组患儿体内瘦素、神经肽Y和BMI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3项检测指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瘦素与神经肽Y和BMI分别为r=-0.12和r=0.05,P>0.05,神经肽Y与BMI r=0.18,P>0.05);正常对照组瘦素与BMI呈正相关(r=0.43,P<0.05).结论 瘦素与神经肽Y均在厌食症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与厌食症发病机制有关,低瘦素水平可能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起到保护作用,神经肽Y可能是造成厌食症患儿食欲低下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7.
①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 (GDM )病人新生儿脐血瘦素水平与母血瘦素及新生儿体质量的关系。②方法 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 30例GDM孕妇血清和其新生儿脐血瘦素浓度及 2 4例正常孕妇脐血瘦素浓度 ,同时测量新生儿的体质量、胎盘质量、孕妇体质量的增加情况等。③结果 GDM孕妇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新生儿脐血 (t=3.5 1,P <0 .0 0 1) ,但二者无相关性 ;GDM孕妇血清瘦素水平与体质量指数 (BMI)和孕期体质量的增加呈正相关 (r=0 .5 83、0 .4 13,P <0 .0 5 ) ;GDM孕妇新生儿脐血瘦素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和胎盘质量呈正相关(r =0 .5 0 8、0 .4 84 ,P <0 .0 5 ) ;与正常孕妇新生儿脐血瘦素水平相比 ,GDM孕妇新生儿脐血瘦素水平无明显增高(t=0 .6 5 3,P >0 .0 5 )。④结论 GDM孕妇新生儿脐血瘦素水平明显低于母血瘦素水平 ,且与新生儿体质量及胎盘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有望成为预测胎儿体质量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水平与哮喘控制程度的关系.方法:70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根据哮喘ACT评分分为完全控制组、良好控制组、未控制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和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 pred),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结果:三组患者FVC% pred、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控制组患者FEV1% pred明显高于良好控制组和未控制组,完全控制组、良好控制组患者瘦素水平明显低于未控制组(P<0.05).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FEV1% pred呈负相关关系(r=-0.251,P<O.05).结论:血清瘦素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哮喘控制程度,随着患者哮喘病情的改善、控制程度的提高,瘦素水平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非肥胖正常人与肥胖患者及糖尿病患者血浆Leptin(瘦素 )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 2 1例非肥胖正常人 ,2 4例肥胖患者及 2 0例肥胖伴糖尿病患者血浆Leptin水平。 结果 肥胖患者血浆Leptin水平 (1 0 9.1± 1 6 .4pg/ml)及肥胖伴糖尿病患者血浆Leptin水平 (81 .0± 1 7.5pg/ml)显著低于非肥胖正常人 (1 94.3± 1 7.7pg/ml)。 结论 非肥胖正常人及肥胖患者血浆Leptin水平与体重指数、血糖、胆固醇及甘油三脂呈显著负相关 ,表明人的Leptin在调节体重及内分泌代谢方面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之一,是导致育龄妇女月经不调、不育的常见原因。瘦素是肥胖基因的蛋白产物,具有调节体内能量代谢和脂肪沉积的作用,而抑制素是卵巢颗粒细胞分泌的多肽糖蛋白,主要生理功能是反馈性抑制垂体FSH的分泌而对生殖活动产生影响。近年来研究表明瘦素、抑制素与生殖密切相关。本文从瘦素和抑制素两方面对PCOS的发病机制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