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睡眠呼吸暂停指数与夜间血氧饱和度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与夜间血氧饱和度的相关关系。方法选用患有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的163例患者,行整夜7小时多导睡眠监测。分析其睡眠结构,计算出总睡眠时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及氧饱和度低于90%、85%、80%所累计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分析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与夜间血氧饱和度的相关关系。结果两变量相关分析发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与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r为-0.614),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与氧饱和度低于90%、85%、80%所累计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呈正相关(r分别为0.434、0.519、0.503);经计算得出回归方程:LSaO2=87.92—0.372XAHI(R2=0.377,P〈0.001),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每增加10次/h,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值下降3.72%。结论夜间血氧饱和度下降的程度和氧饱和度低于85%所累计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可作为代表低氧血症严重程度的指标,还可以通过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来预测推断最低血氧饱和度,通过最低血氧饱和度了解患者血氧程度,对指导临床诊断及其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整夜血氧饱和度(SaO2)监测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的诊断价值。方法:133例因打鼾、夜间憋气、白天嗜睡疲乏的就诊经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SG),根据睡眠呼吸紊乱指数(RDI)分为非SAS组(RDI<5)29例,轻度SAS组(RDI5-20)20例,中度SAS组(RDI(20-40)29例、重度SAS组(RDI≥40)55例4组,采用回顾性研究,对比整夜SaO2监测指标与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结果。结果:LSsO2联合SIT90诊断AS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较高。结论:整夜血氧饱和度监测对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应用记忆式脉搏血氧饱和度仪和PSG同时检测60例样本,以PSG结果作对照标准。将血氧饱和度仪记录数据输入微机,编程计算以下参数用于筛选:脉搏血氧饱和度(SaO2)下降幅度分别超过3%~8%的每小时SaO2下降次数(DI),SaO2下降幅度分别超过3%、4%、5%且最低值小于90%的DI,SaO2下降幅度分别超过4%、5%的最多1小时的SaO2下降次数,平均SaO2,最低SaO2,SaO2低于90%的时间百分比。对筛选呼吸紊乱指数RDI≥20的有明确临床意义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采用SaO2下降幅度分别超过4%~8%的每小时SaO2下降次数为参量的诊断效果较好,当灵敏度为96%时,特异度为100%。用SaO2下降持续时间估计睡眠呼吸暂停持续时间,估计值与实际值相关系数大于0.88,估计值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参考数值。实验提示,利用记忆式脉搏血氧饱和度仪筛选具有明确临床意义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多导睡眠图和动态SaO2监测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意义.方法:运用多导睡眠仪整夜9小时检测睡眠打鼾并疑有睡眠呼吸障碍门诊和住院病人83例。结果:52例诊断为不同程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表现睡眠呼吸暂停或(和)低通气,间断性SaO2下降,重症心率分布宽度增高,肢动频繁。结论:每小时呼吸暂停或(和)低通气数、累计数、持续时间、呼吸紊乱指数(RDI)是OSAHS诊断和分度的可靠指标。SaO2≤9%时间占睡眠总时间的比例为单纯动态SaO2监测OSAHS提供诊断和分组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临床与多导睡眠监测(PSG)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夜间打鼾就诊并最后诊断为OSAHS的46名老年患者,分析临床症状、相关因素、主观嗜睡评分、体格检查资料及整夜PSG结果,分析体质量指数(BMI)、血压、主观嗜睡与呼吸紊乱指数(RDI)、夜间低氧等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OSAHS患者有明显的症状,常有多种合并症;患者的晨起收缩压与睡前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分别为(69.4±15.6)%、(92.5±3.9)%,氧减指数为(36.1±23.3)次/h;相关性分析显示ESS评分与低通气指数(AHI)、RDI及氧减指数呈正相关(P<0.05),与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P< 0.05);BMI与夜间最低氧饱和度、氧减指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OSAHSA患者病情较重,ESS评分、BMI与病情严重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作为初步判断有症状的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导睡眠图和动态SaO2监测在临床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意义及体重指数(BMI)对OSAHS患者睡眠质量和SaO2的影响.方法 主诉睡眠打鼾患者131例,根据夜间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结果分为4组,即单纯鼾症组、轻度、中度、重度OSAHS组.对PSG监测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SaO2(%)相关指标、BMI和PSG监测指标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①102例被诊断为不同程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四组间每小时呼吸暂停 低通气数、累计数、累计时间、AHI、SaO2≥3%的脱饱和度次数和SaO2≤90%时间比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②所有患者AHI和SaO2相关指标呈显著负相关,和BMI呈显著正相关,睡眠期最低SaO2和BMI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使用PSG对OSAHS进行诊断及病情判断须结合AHI和睡眠期最低SaO2;每小时呼吸暂停或/和低通气数、累计数、累计时间、AHI是OSAHS诊断和分度的可靠指标;SaO2≤90%时间占睡眠总时间的比例为单纯动态SaO2监测OSAHS提供诊断和分度的参考指标;肥胖是导致SAHS的重要危险因子,BMI可作为睡眠呼吸暂停的一个重要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氧饱和度(SaO2)的监测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判断价值.方法:84名打鼾患者同步监测末梢SaO2和PSG,第二天清晨,判断SaO2<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并分析SAS患者呼吸紊乱指数、最长呼吸暂停时间与SaO2的关系.结果:以SaO2<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1%为标准时,诊断SAS的灵敏度为91.92%,特异度为63.16%;以5%为标准时,诊断SAS的灵敏度为87.69%,特异度为78.94%,以10%为标准时,诊断SAS的灵敏度为81.54%,特异度为100%.在SAS患者中,呼吸紊乱指数与Sao2<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的相关性为0.617,P<0.001,最长呼吸暂停时间与SaO2<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的相关性为0.403,P=0.01.结论:SaO2能够很好地反映SAS的存在,并且与SAS患者的病情严重度有着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加深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180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多导睡眠图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睡眠结构、氧减饱和情况以及各指标之间进行可能的相关分析。结果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的非快动眼相和快动眼相睡眠分别占86.10%和13.85%;中位微觉醒指数为25.7次/min。轻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分别为(83.5±6.2)%、(80.5±7.4)%、(68.7±13.4)%;中位氧减指数分别为12.7次/h、23.8次/h、57.6次/h;各组呼吸紊乱指数的中位数分别9.6、20.8、56.45。BMI与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r=-0.336,P〈0.01),BMI与夜间基础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r=-0.243,P〈0.01);呼吸紊乱最长时间与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r=-0.588,P〈0.01);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BMI与氧减指数呈正相关(r=0.405,P〈0.01)。结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有明显的睡眠结构紊乱,患者的BMI、呼吸紊乱最长时间与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不同体重指数(BMI)与睡眠结构和呼吸紊乱的关系。方法经多导睡眠仪监测确诊为OSAHS的患者100例,比较BMI<25kg/m2(正常)、25≤BMI<30kg/m2(超重)和BMI≥30kg/m2(肥胖)三组患者的睡眠结构和呼吸紊乱指标。结果不同BMI组的OSAHS患者,其觉醒时间、觉醒指数、快速动眼睡眠(REM)、REM/总睡眠时间(TST)%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以BMI≥30kg/m2组的患者睡眠结构改变显著。BMI高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呼吸紊乱最长时间显著增加,夜间基础氧饱和度、最低氧饱和度显著下降,氧饱和度低于90%时间及占总睡眠时间延长,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呼吸紊乱最长时间(BDLon)升高(P<0.05)。结论不同BMI对OSAHS患者睡眠结构、AHI、BDLon和动脉血氧饱和度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是指在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HI)≥5次;呼吸气流停止〉10秒,且每小时发作≥5次,并伴有动脉氧饱和度(SaO2)下降4%。通常伴打鼾,过度的努力通气而觉醒,使正常睡眠受到干扰,导致日间嗜睡和呼吸循环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血压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06例睡眠打鼾患者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其中OSAHS168例,单纯打鼾患者38例,同时对30例无睡眠打鼾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行PSG检测,分别观测各组睡前、晨起血压变化,同时对OSAHS组晨起舒张压与呼吸暂停指数、低通气指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sa02)、夜间平均SaO:、SaO:低于90%时间(T90)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及单纯鼾症组相比睡前、晨起血压变化不明显;OSAHS各组睡前、晨起收缩压变化不明显,而舒张压晨起较睡前明显升高,晨起舒张压变化与呼吸暂停指数、低通气指数、AHI、190成正相关,与夜间最低SaO2成负相关。结论OSAHS患者血压变化主要以舒张压升高为主,睡眠呼吸紊乱对于OSAHS血压升高有着重要的意义,OSAHS可能为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不同程度夜间血氧饱和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特征及多导睡眠监测特点。方法 选用OSAHS患者289例,按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进行病情分组,其中轻度组69例,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为85%~90%,中度组73例,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为80%~85%,重度组147例,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为<80%。分析不同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OSAHS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年龄、体重指数(BMI)、颈围、Epworth嗜睡评分表(ESS)、氧减指数(ODI)、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HI)、暂停总时间、暂停最长时间、低通气总时间、低通气最长时间、睡眠结构中慢速眼球运动睡眠(NREM)1、2、3睡眠期及快速眼球运动睡眠(REM)睡眠期分别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结果 3组患者的年龄、ESS评分、低通气总时间、低通气最长时间、REM期、NREM1期间无差异,BMI、ODI、AHI、暂停总时间、暂停最长时间、NREM2期、NREM3期间有明显差异,表现在重度组患者BMI、颈围显著高于轻度组与中度组,ODI、AHI、暂停总时间、暂停最长时间三组间均有明显差异,重度组NREM2期高于中、轻度组,重度组NREM3期少于中、轻度组。结论 患者的BMI、颈围对患者最低血氧饱和度有影响;患者缺氧程度越重,则患者氧减指数及呼吸暂停指数越高,暂停总时间、暂停最长时间、NREM2期睡眠时间越长,而患者深睡眠NREM3期睡眠时间则越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ESS评分及夜间氧饱和度监测对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惠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比124例打鼾者的ESS评分、夜间氧饱和度监测及多导睡眠图结果,并根据呼吸紊乱指数(RDI)将其分为单纯打鼾、轻度OSAHS、中度OSAHS和重度OSAHS组进行分析。结果:单纯鼾症、OSAHS各组惠者ESS评分、RDI、最大氧减幅度、氧减指数差异有显著性。氧减指数与RDI均密切相关。以ODI≥5诊断OSAHS的敏感性为96.9%,特异性为78.6%,以ODI≥5结合ESS≥5来诊断SAS的敏感性为92.7%,特异性为96.4%。结论:选用合适的氧减指数并结合患者的ESS评分对诊断OSAHS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夜间脉搏氧饱和度仪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比121例打鼾者的夜间动态氧饱和度(SaO2)和夜间多导睡眠监测(PSG)结果,并根据睡眠呼吸紊乱指数(RDI)分成非SAHS组(RDI&lt;5)16例,轻度SAHS组(5≤RDI&lt;20)24例,中度SAHS组(20≤RDI&lt;40)36例,重度SAHS组(RDI≥40)45例,组间进行夜间动态血氧监测指标[每小时氧饱和度下降≥4%的次数(ODI4,即氧减饱和度指数)、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氧饱和度≤90%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SIT90)]的比较。结果:ODI4与RDI、SIT90相关性较好(r=0.81,r=0.66,P&lt;0.001),对RDI≥5次/h者,DI4≥5次/h的敏感性达95.1%,若以ODI4≥15次/h为标准,可以准确诊断所有的SAHS患者,组间LSaO2、SIT90、ODI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lt;0.001)。结论:选择适当的ODI4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夜间脉搏-氧饱和度仪可以成为一种替代多导睡眠监测并准确预测呼吸紊乱指数的简易方法,LSaO2、MSa...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年龄、肥胖、颈围等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发病和严重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111例怀疑为OSAHS的病例,全部病例均进行至少1次的夜间多导睡眠仪检测并记录身高、体质量、颈围,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分析年龄、颈围、BMI、最低SaO2、呼吸紊乱指数(RDI)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颈围、Epworth评分、BMI、最低氧饱和度(SaO2)与RDI在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同时,以上因素与OSAHS的严重程度亦有明显的相关关系(P<0.05)。但RDI与年龄并无相关关系。分别以颈围42 cm,或以BMI 28为界进行分组比较,2组间RDI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将以上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推导出线性回归方程。结论由于颈围、BMI、ESS评分和最低SaO2与RDI良好的相关性,临床上可作为OSAHS患者的简便、可靠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在高原利用氧烛建立富氧室对夜间睡眠呼吸暂停及血氧饱和度(SaO2)的影响。方法8名受试者在海拔3700m和5200m夜间睡眠,监测常氧和富氧(氧浓度为24%~25%)条件下的呼吸、脉率、SaO2和呼吸暂停次数及暂停时间。结果在海拔3700m和5200m富氧较常氧下睡眠SaO2增高,脉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01),呼吸频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3700m和5200m常氧下睡眠各有6人出现呼吸暂停,暂停次数依次为3、6、2、10、3、17和2、5、3、7、44、6(次/30min);呼吸暂停时间,懿短分别为6和9s,最长为15和14.8s,而富氧条件下未出现呼吸暂停现象。结论高原富氧下睡眠可显著改善周期性呼吸及呼吸暂停,使SaO2显著增高。氧烛在高原供氧有着广泛的社会效益和军事用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觉醒和低氧血症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发生高血压的相关性及两者在发病机制中的地位。方法测定63例OSAHS、70例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清晨血压、睡眠构成比、微觉醒指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SLT90%)及氧减饱和度指数。并将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分别与年龄、性别、体块指数(BMI)、AHI、微觉醒指数、SLT90%、清醒时间、快动眼睡眠时间、1期睡眠时间、2期睡眠时间、深睡眠期时间(3+4期)和氧减饱和度指数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SLT90%、氧减饱和度指数、微觉醒指数较OSAHS患者显著增加(均P〈0.05)。导致OSAHS患者合并高血压的第一重要因索为微觉醒指数(SBP:r=0.54。P〈0.01;DBP:r=0.42,P〈0.05)。第二重要因素为SLT90%(SBP:r=0.45,P〈0.05;DBP:r=0.35,P〈0.05)。结论OSAHS患者存在着明显的睡眠结构紊乱,合并发生高血压时,发病机制中首要的是微觉醒,其次是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18.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指每晚7h睡眠中,呼吸暂停(口和鼻气流停止〉10s)反复发作〉30次,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低通气是指呼吸气流低于正常气流50%以上,每次持续时间≥10s,并伴有4%以上血氧饱和度下降)。分为阻塞型、中枢型及混合型。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SA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疾病,随着研究的深入,现已发现SAS尤其是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高血压病的关系密切。本文对SAS中高血压病发病率行进一步探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均为临床常见病,二者有着较高的并存率,提示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就SAS与MS的各组成成分的关系来阐述二者间的相关性。1定义1·1SAS是指每晚7h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在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1],其中呼吸暂停指口鼻呼吸气流均停止10s以上;低通气是指呼吸气流强度较基础水平降低50%以上并伴有血氧饱和度(SaO2)较基础水平下降≥4%;AHI是平均每小时睡眠中的呼吸暂停加上低通气次数。临床上以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  相似文献   

2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人肥胖的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由于其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的并发症,同时又具有潜在致死性而愈来愈引起人们重视。导致OSAHS的原因较多,肥胖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本文对OSAHS病人体质量指数(BMI)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旨在为临床治疗护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