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索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和同伴互助结合在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级中医学本科班140名学生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心肺复苏的教学中,试验组基于慕课教学平台,课前观看视频和题目测试,课中采用同伴互助进行教学;对照组采取传统课堂教学。通过比较操作考核成绩、调查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等来评价两组的教学效果。使用SPSS 22.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试验组操作考核成绩为(82.20±2.31)分,对照组操作考核成绩为(75.80±1.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P<0.05)。问卷调查显示,试验组的课程满意度、学习动力等均优于对照组;在学习负担上,两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9)。结论 慕课结合同伴互助开展心肺复苏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提高学生的课程满意度及学习动力,且不增加其学习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将影像学云平台应用于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对学生诊断思维能力和学习体验的影响。方法 将重庆医科大学2016级医学影像系88位学生分为两组,每组44人。试验组以影像学云平台开展实习教学,对照组以传统实习方式教学。4周后对比两组在诊断思维能力和学习体验间的差异。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 诊断思维能力的测试总成绩试验组高于对照组[(80.63±6.10) vs. (70.36±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征象描述、鉴别诊断及要点、新进展与建议3项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学习体验问卷调查的5个方面,试验组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影像学实习中应用影像学云平台对提高学生的诊断思维能力、提升学习体验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实践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于思维导图的主动学习模式在重大灾害卫勤保障教学中应用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海军军医大学2016级临床医学本科生9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名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观察组45名学生采用基于思维导图的主动学习模式进行重大灾害救援卫勤保障教学。两组教学课时数均为12学时,比较两组学生在教学后的重大灾害救援卫勤保障知识理论考试及实践技能操作成绩,并调查学生对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在重大灾害救援卫勤保障教学应用中的满意度。采用EmpowerStats(易侕统计)与R软件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观察组男24名、女21名,年龄(21.40±0.69)岁;对照组男22名、女23名,年龄(21.71±0.55)岁。观察组理论成绩(91.38±4.37)高于对照组(84.91±3.98)(P <0.001);观察组实践技能成绩(92.98±3.24)高于对照组(87.38±3.80)(P <0.001)。同时,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为82.2%(37/45),高于对照组的37.8%(17/45)。结论 基于思维导图的主动学习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互动探索及临床思维能力,在重大灾害卫勤保障教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以生为本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目标(obejctive)、课前准备(preparation)、教学视频(instructive video)、视频回顾(review)、知识测试(test)、活动探究(activity)以及总结提升(summary),简称"O-PIRTAS"]引入医学人文英语课堂是否有助于课程学习和提升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方法 以厦门医学院临床和护理本科二年级118名学生为对照组,122名学生为试验组,围绕5个模块展开8周的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依托超星平台使用O-PIRTAS展开翻转教学。教学结束后通过课程测试和发放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学生在人文关怀能力、共情能力、情绪智力能力和支持性沟通能力等医学人文素养重要指标方面的教学效果。数据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试验组学生课程平均成绩(83.61±2.13)分高于对照组(78.03±2.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0,P<0.001)。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在共情能力、情绪智力能力和支持性沟通能力方面评价均高于对照组(t=-3.20,P=0.002;t=-3.93,P<0.001;t=-4.00,P<0.001)。结论 将O-PIRTAS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医学人文英语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课程学习和医学人文素养,提升课堂的有效性,更好地发挥课程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问卷调研方式,拟从整体上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学生对医学课程线上教学的认识和线上学习现状,并对医学课程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调查对象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在读医学生188人,采用自编问卷匿名调研。运用SPSS 26.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 88.83%(167人)的学生认为线上教学有必要或很有必要,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为线上教学最大的优点。而59.57%(112人)的学生认为学习自觉性降低,49.47%(93人)的教师对教学平台不适应,59.57%(112人)的教师对教学方式改变不适应,可能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最主要原因。结论 学生对疫情期间开展的医学课线上教学普遍认可度高,但仍存在学生自律性降低、师生互动不够、对部分网课平台建设不满意、无法亲临实验室和参与临床实践等问题。本次调研对后疫情时代及未来的医学教育模式修订仍可起到帮助作用,推荐医学理论课和PBL讨论课可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同时应加强临床实践和医学实验课的网络学习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与交互工具相融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双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重庆医科大学2018级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336名、对照组332名。试验组采用基于SPOC与交互工具相融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线上线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采用学习成绩、在线学习及课堂表现等形成性评价指标,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试验组期末考试成绩为(67.84±8.65)分、对照组为(66.50±7.29)分,试验组双语章节试题得分为(5.32±1.90)分、对照组为(4.95±1.9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线学习表现及课堂表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大部分学生认为采用基于SPOC与交互工具相融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可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和英语水平。结论 基于SPOC与交互工具相融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可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的个体化教学在手术室轮转实习医生带教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9年2月至2019年9月接收的23名手术室轮转实习医生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接收的23名手术室轮转实习医生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研究组实施基于FMEA的个体化教学。比较两组带教前后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考核成绩、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及实习医生对带教的满意度。使用SPSS 25.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等级资料行秩和检验。结果 带教后两组理论知识[(91.13±6.35)vs. (84.26±5.94)]和实践操作考核成绩[(89.39±5.45)vs.(79.78±5.65)]、各维度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分及总分[(280.63±23.39)vs.(248.17±20.68)]均高于带教前,且带教后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带教后研究组实习医生对带教教师职业素养、带教的合理性、带教的有效性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手术室轮转实习医生带教中采用基于FMEA的个体化教学不仅可提高考核成绩,增强其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还能提高其带教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构建WeChat平台并导入Media studio pro编辑技术优化后的PPT在放射治疗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福建医科大学医学影像技术本科生共60名,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试验组学生建立微信群,并获得优化的PPT;对照组按传统授课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及临床实践。选取并翻译马斯特里赫特临床问卷(Maastricht clinical teaching questionnaire,MCTQ)问卷中的24项内容。组织放射治疗及医学影像专业的科任教师共30名,分为两组,应用该问卷对两种教学模式进行评价。考查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教师对两种教学模式的MCTQ问卷评分结果显示:试验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等11个方面有优势(P<0.05)。试验组学生的实践成绩[(84.67±7.29)vs.(80.03±8.97)]及总评成绩[(81.53±8.78)vs.(76.77±9.49)]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WeChat平台并导入Media studio pro编辑技术优化后的PPT,在肿瘤放射治疗学教学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3D打印模型在髋关节翻修临床教学方面的效果,改进教学质量。方法 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行外科专业规范化培训的学员50名,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试验组采用3D打印模型辅助教学。培训结束后,对两组成员进行专业理论测试和教学评估问卷调查,并对两组学员的专业理论测试成绩、教学满意度和学习兴趣做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8.0进行t检验。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专业理论笔试成绩(84.60±5.76)分高于对照组(78.20±6.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4.72±0.46)vs.(4.28±0.61)]和学习兴趣[(4.76±0.44)vs.(4.28±0.54)]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模型辅助教学能有效加深学生对髋关节结构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的老年专科护士临床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设计培训方案,对3期共70名老年专科护士各进行为期1周的培训,主要包括临床护士培训项目设计与管理、案例教学法、Workshop培训法的临床应用、护理教学查房实施及评价、多媒体课件制作等8个专项。通过学员试讲考核、教学能力自评、教学满意度调查和教学实践作业进行综合效果评价。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结果 20名学员教学试讲考核为优秀[(87.32±3.26)分],35名为良好[(81.75±5.19)分]。培训前,学员自评综合临床教学能力为(1.54±0.66)分,培训后自评为(3.69±0.52)分,培训后较培训前能力提升(P<0.001)。学员满意度为97.43%(341/350)。学员回归单位后,作业完成度为64.29%(45/70)。结论 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的老年专科护士临床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能有效提高其临床护理教学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依从性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疾病得不到有效控制的重要因素,其对临床效果及疾病康复有重要的影响; 早期预测患者依从性状况并找出重要的影响因素,将有助于医护人员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改善预后。对依从性的定义和测量工具、依从性预测模型及评分系统等系列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展特定疾病的依从 性预测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中使用双腔球囊导管置管和注药过程中影响诊断的相关因素,并分析预防措施。方法:搜集2007年1月至2010年11月在本院行HSG的患者2 308例,均使用双腔球囊导管。比较不同球囊大小、导管顶端插入深度和不同通液速度对HSG的影响。结果:不同球囊大小造影剂外溢、导管脱出、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和宫腔显影不全的比例有明显差异,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顶端位于输卵管开口处者82.69%(640/774)同侧输卵管、宫角不显影,经调整后71.45%(553/774)同侧宫角显影,55.17%(427/774)同侧输卵管显影;导管顶端位于宫腔内、宫颈管内者有37例和7例宫腔部分显影或不显影,经调整后宫腔均正常显影;不同通液速度疼痛和输卵管再通的比例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淋巴静脉返流的比例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根据宫腔大小和位置选用适当的球囊大小、导管位置和通液速度,获得最好的显影效果同时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测量方法,使病变诊断定量计算更为简便。方法本文拟在T2测量方面借助Matlab进行测算,依据T2的数学表达式特征,采用单双指数曲线拟合法、最小二乘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并对三种处理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通过Origin9.0软件评估,数值波动双指数拟合最小、最稳定;最小二乘法较大;单指数拟合最大。但最小二乘法和单指数拟合地更快。结论三种方法均可以测出横向弛豫时间T2的值。  相似文献   

14.
评刊之感     
欣逢《中国医院》创刊6周年、公开发行两周年之际,谈点评刊之感,以兹庆贺、纪念。 从2001年7月起,我有幸担任本刊评刊员,真诚感谢给我这一“老有所学”机会,期期通读,收获甚丰。24期,千篇文章(含动态、短讯),颇有走进没设课桌的动态医院管理大学之感。《中国医院》杂志突出特点,一是政策性强,紧跟党中央、国务院、卫生部对医院改革发展,乃至整个卫生改革发展的部署,传递信息,答疑释惑;二是科学性强,理论阐述,经验介绍,感悟体会,都遵循经济社会规律和医学科学规律;三是权威性高,政府官员,学会领导,院士、博士专家,优秀院长、主任,国内国际名士,均为本刊撰稿。本刊对医院管理者和卫生管理者及时而良好的指导作用,已为业内人士所公认和赞许。  相似文献   

15.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太阴病篇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伤寒论》太阴病篇有关问题进行了评述,指出太阴病篇所论之太阴病仅是脾的病变,不包括肺的病变;太阴病篇所论之太阴病的证治很不完整,太阴病的证治散见于其他各篇,学习时当结合其他病篇,方能全面;治疗太阴病的代表方剂当为理中汤(丸);桂枝加芍药汤证、桂枝加大黄汤证的病机是脾络瘀滞,并无表证;太阴病的转归除转愈者外,更有虚实之辨。  相似文献   

17.
国外医院患者入院过程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秀明  陈洁 《中国医院》2012,16(2):77-78
合理有效的做好患者人院安排是医院面临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笔者简单介绍了国外医院的入院过程,并提出改进患者人院过程应准确的记录患者信息、有效的使用各种技术、以及最优化医院的资源等策略,以期为中国医院患者入院以及挂号过程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国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研究现状与研究热点.方法 检索科学引文索引扩展板(SCI-E)数据库2006-2016年ITP主题领域的文献,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应用Cite Space软件分析国际ITP研究的作者合作关系、时间分布、地域分布、发文机构分布及主题分布情况,重点对目前ITP的国际研究热点主题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期刊论文936篇,2006-2015年ITP主题领域的文献量呈稳固上升趋势;研究主要分布于东亚、欧洲及北美洲地区,文献发文排名靠前的国家分别为美国、中国、日本、加拿大和英国;论文产出最多的机构为美国康奈尔大学.动物模型、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幽门螺杆菌根除、系统评价、T淋巴细胞增殖为研究热点;大剂量地塞米松、基因多态性、相关性、反应等高频关鍵词为最新研究方向.结论;本文明确了ITP主题领域研究的作者合作关系、地域分布,以及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可以为我国ITP科研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高血压性头颈痛治疗效果。方法:对76例高血压头颈痛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葛根素治疗)、对照组42例(β体阻滞剂治疗)。结果:5天内总的症状消失率治疗组82.4%,对照组57.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总的停药反跳率分别为8.8%和42.9%,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峡谷组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葛根素对高血压性头颈痛疗效优于β受体阻滞剂而且稳定,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