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5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3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篇
  3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2.
激光扫描在面部畸形三维重建及测量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林  许天民  张益  高涛  王勇  查红彬  冯洁 《口腔医学》2005,25(6):345-347
目的开发建立一套面部三维结构重建、测量及诊断分析系统。方法应用系统建立标准石膏立方体试件以及石膏头像三维计算机模型并进行定点、测量,测量值与标准值比较获得系统建模误差以及定点误差范围;2例面部畸形患者进行了面部三维扫描建模,应用系统对患者面部计算机模型进行了定点、线距、角度测量以及初步对称性分析。结果三维计算机模型的建模误差在0.2 mm以内,定点误差在0.5 mm以内。应用本系统可以完成三维计算机模型的定点、线距、角度测量及对称性分析工作,基本能够达到临床要求。结论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为颌面部畸形患者面部软组织三维结构重建和非接触式测量提供了一种简便、精确、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颌面创伤调查现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近15年来颌面部创伤流行病学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显示,颌面部创伤约占全身伤的11%。34%,国内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创伤以青壮年多见,10—39岁年龄段是发病高峰,40岁以后所占比例明显下降。男性发生率比女性高,男女比例约为2.11~6.11:1。主要致伤原因是交通事故、斗殴、高处坠落、运动创伤和工伤等.在大多数国家,最常见的原因是交通事故,有的国家和地区则以斗殴常见。颌面部创伤常伴有其他部位损伤.最常见的是颅脑损伤。  相似文献   
4.
实验采用反射光弹模拟应力分析法,通过受力模型等差线条纹图观测、分析、量化换算,对下颌骨骨折轴向和偏心动力加压固定作断面压应力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两种固定状态下骨折断面均表现为挤压应力,沿骨折线应力分布不均匀,板周区和牙槽区呈压应力高峰带,最大应力分量在轴向和偏心加压分别为1.8MPa和2.3MPa(板周区),以及0.5MPa和1.0MPa(牙槽区),中间区受力较弱.轴向动力加压总压力为100N,偏心动力加压总压力为140N,后者比前者断面应力分布稍趋合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下颌骨缺损自体骨移植术后种植床软组织进行评估并外科修整。方法:对11例非血管髂骨移植和12例血管化腓骨瓣移植患者进行植骨床牙槽突软组织评估。其中4/23例Ⅱ期植入种植体,并于植入术后4-6月行腭粘膜移植术。结果:自体骨移植术后牙槽突软组织均活动游离,厚度不一,前庭沟和颌舌沟变浅。4例腭粘膜移植术后形成适宜厚度的理想附着龈。结论:下颌骨缺损自体骨移植术后种植床坎组织均需行外科修整。腭粘膜移植术是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面中部骨折术前、术后及复诊时X线平片上颌窦密度的变化情况,结合病历记录,揭示创伤后上颌窦积血的变化特点.方法:搜集1995~2006年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收治的面中部骨折病例中术前、术后或复诊时X线片显示有上颌窦密度变化的病例.分析伤后、术后及复诊时华特位片上颌窦密度变化的情况.结果:符合条件的病例219例,男性165例(75.3%),女性54例(24.7%).年龄:3~78岁,中位年龄29岁.78例复诊患者中,复诊时51例(65.38%)上颌窦恢复清亮;19例(24.36%)上颌窦密度较术后减低;8例(10.26%)上颌窦密度无改善甚至较术后增高.其中4例病历记载有明确的上颌窦炎症病史,另外4例可疑存在上颌安炎症,但病历无相关诊治记载.结论:大部分上颌窦骨折继发的上颌窦积血在伤后或术后一段时间内可以自行吸收,部分病例可能出现上颌窦炎症性改变.  相似文献   
7.
压缩内固定术是治疗下颔骨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具有缩短骨折愈合期、减少合并症、实现动静结合、避免颌间固定、早期恢复功能的特点。文章对压缩内固定装置的类型及应用、压缩固定状态下骨折的愈合特征,以及适应征等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髁突矢状骨折继发颞下颌关节强直动物模型的初步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髁突矢状骨折继发颞下颌关节强直动物模型.方法:实验用小型猪4头.手术造成右侧髁突矢状骨折,切除部分关节盘,破坏颞骨和髁突的关节面,制动关节.术前及术后4个月测量下颌张口度,作CT检查,进行组织学分析.结果:实验动物中的2只术后4个月时张口度减小近1/2;CT显示关节窝与和髁突之间有骨痂形成;组织学证实关节窝与髁突之间被大量纤维组织占据,其中间杂有新生骨岛和骨桥.结论:初步成功建立髁突矢状骨折继发关节强直的动物模型,但可重复性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9.
应用折叠的双皮岛游离前臂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折叠的双皮岛游离前臂皮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折叠的双皮岛游离前臂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病例33例,分析缺损的部位、范围、所采用组织瓣的设计、受区血管、血管吻合方式和技术、皮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有可能影响皮瓣戍活的各种因素。结果33例患者中,10例为颊部的洞穿缺损,15例为上颌骨切除术后的缺损,6例为腭部洞穿缺损,2例为先天性腭裂术后巨大腭瘘,全部患者的33块前臂皮瓣均成活,无一例发生全部或部分坏死,全部皮岛均获得成活并完成修复目的。皮瓣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为3.0%,抢救成功率为100%。结论折叠的双皮岛游离前臂皮瓣在口腔颌面部洞穿缺损的修复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其血供可靠并且制备简便,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选择8周龄Wistar白鼠40只,造成下颌骨和胫骨人工骨折。通过软X线照像,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两种骨骨各骨折愈合特征主要区别于原始骨痂形成阶段。下颌骨骨折是由内骨痂“膜内成骨”和外骨痂“软骨内成骨”共同修复。骨膜在骨愈合中起着重要作用。愈合过程中,Ⅰ型、Ⅱ型、Ⅲ型胶原免疫组化阳性反应高峰期分别为骨折后第21天,7~21天、第14天;硫酸软骨素与硫酸角质素,硫酸软骨素A和C的合成高峰期分别为第21天,第14~21天。上述成分在软骨区内呈不均匀分布,强阳性细胞集中于增殖区和新成熟区。而且下颌骨反应强于胫骨一个判断级。波形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在愈合7~21天间呈持续中、强阳性反应,层粘蛋白仅在愈合早期骨膜增殖带和新生血管中有中度阳性反应。下颌骨与胫骨间对比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