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高血压控制不良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136例高血压MHD患者透析过程血压的情况,并分析出现高血压控制不良的原因。结果47例(34.6%)MHD患者血压控制不良,其中12例透析间期(两次透析之间)体重增加超过干体重的10%;5例为刚开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透析时脱水未达到其干体重水平;7例为每周透析次数少于两次,两次血透间期血压高;11例没有遵医嘱服降压药,透析过程血压升高;12例未找到诱发或加重高血压的原因。结论MHD患者高血压发生率高,血压控制不良的主要原因有水钠摄入过多、脱水不充分、不按医嘱使用降压药,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获得相关的医疗、护理、自我保健的知识,自觉积极地进行治疗和自我保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控制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观察并记录14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性别、年龄、透析时间、透析剂量、超滤量、体质量、透析方式、血压、血清尿素氮、肌酐及电解质、血白蛋白、血红蛋白、全段甲状旁腺激素、Kt/V、残肾功能,并根据血压控制情况分为血压达标组和控制不良组,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量、Kt/V、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率、干体质量是否达标、残肾功能以及是否定期行血液透析滤过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t/V、干体质量达标率、是否定期行血液透析滤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Kt/V值、干体质量不达标、未定期行血液透析滤过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控制不良主要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控制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观察并记录14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性别、年龄、透析时间、透析剂量、超滤量、体质量、透析方式、血压,血清尿素氮、肌酐及电解质、血白蛋白、血红蛋白、全段甲状旁腺激素、Kt/V、残肾功能,并根据血压控制情况分为血压达标组和控制不良组,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量、Kt/V、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率、干体质量是否达标、残肾功能以及是否定期行血液透析滤过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测量干体重的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测量干体重的护理干预,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降压效果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测量干体重的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主动性,使血压控制理想,延缓了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多种形式对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进行为期6个月的自我管理教育,并比较干预前后病人对透析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变化情况,血压、体重量和超滤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自我管理教育后病人对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的掌握状况优于干预前(P0.05),规律透析、合理饮食限水、遵医用药、正确护理内瘘、干体重控制情况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P0.01),干预后血透患者的血压、超滤量、体重量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实施有效的自我管理教育,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和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血压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进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查阅相关文献制作影响因素自编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血液透析前后收缩压(SBP)、血液透析前后舒张压(DBP)、血液透析后1~4 h血压及心率、平均动脉压、平均心率、体重增长量及尿素清除率等.结果 1 092次血液透析中有21次出现高血压,发生率为1.92%,血液透析相关性高血压主要出现在透析2h.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液透析过程平均心率及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 IDWG%)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出现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 通过控制血液透析过程平均心率及透析间期IDWG%可减少慢性肾衰竭患者透析相关性高血压的发生,减少高血压给患者带来痛苦和额外的风险,提高患者对血液透析治疗的依从性及透析效率.  相似文献   

7.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状况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采用Zung抑郁自评表对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有50例(83.3%)存在抑郁,不同文化程度、性别、透析龄的患者抑郁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经护理干预后,抑郁患者比例降至35%。结论 护理人员应根据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状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透析质量,减少透析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延长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可能影响依从性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影响依从性的单因素分析发现女性、年龄大、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医疗费不可报销、经济收入低、家庭支持少、透析时间长、医患关系不良、求医不方便、未回归社会与依从性差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文化程度、经济状态、透析时间、家庭社会支持、医患关系是相关因素.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较低,与多种因素有关,针对上述相关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依从性,有助于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皮肤瘙痒的原因及护理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2010-01-2010-12唐都医院肾脏内科收治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顽固性皮肤瘙痒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皮肤瘙痒与钙磷代谢异常,过敏,营养不良,不良卫生习惯,神经肌肉受累有关,并提出相关护理对策.结果 60例患者,顽固性皮肤瘙痒消失占10%,明显减轻占77%,控制占8%,放弃治疗占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顽固性皮肤瘙痒原因复杂,治疗困难,仔细分析发生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对己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健康档案的67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并对其服药、饮食、运动和心理等进行干预,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血压平均值明显下降(P〈0.01);服药的依从性明显提高(P〈0.01);不良生活方式(包括饮食习惯、适量运动及控制体重)也得到改变。结论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是控制和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线血容量监测在血液透析患者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在线血容量(Bloodvolume,BV)监测血液透析过程中相对血容量(Relativebloodvolume,RBV)变化,探讨其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相关低血压及高血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肾内科47例维持性HD患者,根据其血压情况将患者分为正常血压(Normal blood pressure,NBP)组14例、症状性低血压(Dialysis-Symptomatic hypotension,SH)组18例,难治性高血压(Dialysis-refractory hypertension,RH)组15例,应用在线BV监测观察HD中RBV、血压、超滤量(Ultrafiltration volume,UV)、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 pressure,MAP)的变化。实验分三阶段进行,第一、二阶段为上述指标观察期,第三阶段为干预调整期。进而比较分析各阶段、各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NBP、SH、RH各组的RBV变化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根据SH组不同的RBV变化,分别进行上调干体重或改变超滤方式,SH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对RH组患者加强超滤,其MAP较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不同血压表现的HD患者RBV的变化差异存在显著性,监测HD中RBV变化可以对合理设定HD患者的干体重、减少SH发生、控制RH,提高透析安全性,进而制定个体化透析方案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ADMA)与透析中血压变化的关系。方法经生物电阻抗检测干体质量达标且符合入选标准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31名进入研究,根据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压波动情况分为年龄相匹配的3组:透析中高血压组(n=11)、低血压组(n=12)和血压平稳组(n=8)。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患者透析前、后血浆ADMA水平,探讨ADMA与透析中血压变化的关系,并进行组间矿物质骨代谢指标、电解质、营养指标、炎性标记物、血脂水平、脉压差和降压治疗等的比较。结果 31例MHD患者透析前血ADMA均值为3.37±1.48μmol/L,透析后降至1.71±0.80μmol/L(P0.001),均显著高于国外正常参考值。透析中低血压组透析前、后血ADMA值(4.38±1.56μmol/L,2.25±0.83μmol/L)均高于透析中高血压组和血压平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0±1.18μmol/L,1.32±0.60μmol/L和2.78±0.88μmol/L,1.43±0.56μmol/L;P=0.006和0.006)。透析中高血压组患者透析中的平均脉压差高于透析中低血压组和血压平稳组(62.41±11.57mmHg,48.80±12.88 mmHg和44.56±8.30 mmHg,P=0.004)。高血压组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均高于血压平稳组(P值分别为0.036、0.039、0.046、0.046),低血压组同样指标也高于血压平稳组(P值分别为0.046、0.035、0.040、0.004),上述指标在高血压组和低血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干体质量达标的MHD患者中,血ADM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透析过程中的血压波动与内皮功能不良、血管僵硬、微炎症状态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控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回顾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高血压控制情况及血压控制不佳的相关因素,探讨高血压治疗的合理对策。方法分析MHD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的特点及血压未控制的可能原因,观察采取个体化治疗措施6个月后血压控制情况。结果MHD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为85.2%。高血压以单纯收缩压升高为主(52.2%),仅2.1%患者为单纯舒张压升高,另有22.8%表现为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透析间期体重增加量(β=1.932,P=0.012)、体重增加率(β=9.85,P=0.030)、透析不充分(β=-3.448、P=0.008)及血清iPTH水平(β=0.005、P=0.002)是影响透析前收缩压的独立危险因素。采取个体化治疗措施6个月后,透析间期体重增长量[(2.90±0.92)kg比(3.43±1.15)kg]及体重增加率[(4.17±1.59)%比(4.75±1.90)%均降低(P〈0.05)]。血压达标率提高(57.4%比22.8%,P〈0.01),降压药物剂量(3.55±1.31)比(3.00±1.26)DDD减少。结论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透析不充分、高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是透析前收缩压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减少容量负荷是治疗MHD患者高血压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比分析2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患者和3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无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脑出血组伴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者以及高血压水平、使用普通肝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年龄、性别、肝肾功能等方面相比较均无显著差异;脑出血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红蛋白(HB)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脑出血组的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3.3%和8.6%,P〈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积极控制血压、选用恰当的抗凝方法,积极治疗并发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生物电阻抗技术监测血液透析时细胞外液量及其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生物电阻抗技术监测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细胞外液量(ECV)的变化,以指导调整透析患者于体质量,透预防析中低血压或难治性高血压。方法:10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透析时间4~112(58.67±31.54)个月,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正常血压组、症状性低血压组和难治性高血压组。采用生物电阻抗仪测定患者血透时的细胞外液量(ECV)%、细胞内液量(ICV)%、ECV/ICV的变化。观察透析过程中患者心率、呼吸、血压、超滤量和超滤率的变化,比较3组各项指标的变化,并分析各参数同的相互关系。结果:透析过程中随超滤量增加,超滤脱水率逐渐下降,3组中症状性低血压组超滤量最大,超滤率最高;难治性高血压组超滤量最小,超滤率最低。透析前3组ECV%、ECV/ICV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难治性高血压组最高。透析后3组ECV%、ECV/ICV均。显著下降,但难治性高血压组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透析后3组ICV%显著升高,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透析时症状性低血压组随ECV下降,平均动脉压(MAP)明显下降,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914,P〈0.001)。难治性高血压组随ECV下降,MAP逐渐升高,两者呈现负相关(r=-0.782,P=0.035)。对5例低血压和7例高血压患者在生物电阻抗监测ECV的指导下分别上调或下调干体质量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生物电阻抗监测ECV有助于指导调整干体质量,确定合适的超滤量,预防透析中低血压和控制高血压。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的特点及并发症处理与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比较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患者32例与同期非糖尿病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40例在血液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结果血液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营养不良、低或高血压、各种感染,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组较非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组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应有效地控制血糖、血压,改善营养状况,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朱愿  张晓东  宋洁  李辉 《中国临床康复》2014,(18):2903-2908
背景:维持性血液透析人群中有10%-49%的患者合并顽固性高血压,常规药物治疗效果差。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可较好地清除患者血浆中的中、大分子毒素,理论上可通过降低相关毒素水平干预顽固性高血压形成机制。 目的: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影响。 方法:4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22例与连续性血液净化组23例,血液透析组则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组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基础上每周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1次。 结果与结论:治疗3个月后,连续性血液净化组肾素、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试验前水平,24 h平均血压下降,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液透析组上述各指标较试验前无变化(P>0.05);试验后连续性血液净化组上述各指标均低于血液透析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显示在常规血液透析基础上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可明显降低合并顽固性高血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其机制可能是降低了患者血浆中的中、大分子毒素以及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血压变化的影响因素,并用超声稀释的方法测定中心血容量(CentralBloodVolumeCBV)变化对预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及对调整透析患者干体重的作用。方法将60名患者按照以往的透析记录分为高血压组(HighbloodpressureHBP)、低血压组(Low blood pressureLBP)、正常血压组(Normal blood pressure NBP)。所有患者分别在透析治疗1h和透析3h时采用超声稀释的方法检测中心血容量(CBV),心输出量(c0),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PVR)。结果对整体分析,C0、CI、CBV下降,平均下降(-12.3±15.8)%、(-18.2±21.0)%、(-0.12±0.16)%,变化有统计学意义,而血压变化和外周阻力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以低血压组下降较为明显;透析过程中CBV变化与CO变化呈正相关(,值为0.648,P值〈0.001),与外周阻力变化、超滤速度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87,和-0.524;P〈0.001和〈0.005);根据CBV变化对20例血压未达标患者101次透析例次中予以逐步评估干体重后,透析过程中及透析结束后患者血压能够维持正常。结论CBV是反应中心血容量的有效指标,透析过程中CBV下降,说明患者在透析治疗期间细胞外液逐渐减少;透析过程中CBV变化与C0变化呈正相关,与PVR变化、超滤速度呈负相关;血压变化与心率变化呈负相关;不同分组PVR变化的影响因素不确定。我们可以根据患者超声稀释的方法测定透析前后CO、CI、CBV,来指导超滤量,设置合适的干体重,并对于防治血液透析中血压波动过大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高血压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居家血压变异度状况,并观察根据HD患者高血压发病机制进行个体化治疗后,HD患者居家血压变异度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北京朝阳医院肾内科透析室部分稳定维持性HD患者进行家庭血压(Home-BP)监测,了解HD患者居家血压变异度情况,以居家血压的变异系数表示血压变异度.并以家庭收缩压≥150mmHg (1mmHg=0.133kPa)为未控制的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对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生物电阻抗监测、透析前后血清钠测定、药物使用情况调查,了解水、钠负荷及药物应用合理性情况,进而针对性地分别进行降低干体质量、应用低钠透析液和合理使用降压药物的干预措施.随访2个月,观察患者血压及血压变异度情况. 结果 共有105例稳定维持HD患者进行家庭血压监测,患者居家血压变异度为(4.8±2.2/5.0±2.4)%.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有60例(57.1%),经个体化降压治疗后,居家血压从(166.3±12.6/87.5±11.7) mmHg降至(154.1±14.2/82.6±11.4)mmHg(P<0.001,t=7.223; t=4.796,P<0.001),收缩压变异度由(4.9±2.2)%降至(4.6±2.5)% (P=0.340,t=0.961).其中30例容量超负荷患者,予降低干体质量后,家庭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降低,变异系数分别下降0.4%和0.1%(P=0.027,t=2.329;P=0.041,t=2.138).12例患者应用低钠透析液(136mmol/L)后,居家血压下降,血压变异度无明显改变.其余18例容量负荷正常、未使用低钠透析的患者通过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和αβ受体阻滞剂等,居家血压下降,血压变异度减小,但未达统计学差异.结论 针对高血压HD患者高血压的病因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家庭血压及血压变异度.  相似文献   

20.
生物电阻抗分析法评估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生物电阻抗频谱分析法(bioimpedence analysis,BIA)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的体液分布,同时了解其对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透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5例,透析时间均大于3个月,应用BIA分别测定透析前后细胞内液(intra—cellular water,ICW)、细胞外液(extra—cellular water,ECW),并分别计算占体重的百分比(ECW%、ICW%)。另外选取83名性别、年龄、体重匹配的正常个体作为对照组。结果HD患者透前ECW%明显高于同性别正常对照(P〈0.01),透后较透前明显降低(P〈0.05),透后接近正常人群水平(P〉0.05)。HD患者ICW%透析后降低,但与透前相比无明显差异,且与同性别正常对照组亦无明显差异(P〉0.05);HD患者高血压组透前、透后均高于正常对照(P〈0.05);HD患者正常血压组透前高于正常对照(P〈0.05)。透后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HD患者低血压组透前与正常对照无差异(P〉0.05),透后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透析患者的体液分布存在明显异常,主要表现为透析前ECW%增加。透析脱水主要来自ECW,对ICW无明显影响。利用多频生物电阻抗测定透析后ECW%可用于评价HD患者干体重,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