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目的:研究27例肝炎病人血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及肝脏中GBV-C/HGV正链及负链RNA(复制中间体)的存在状况。方法:应用逆转录-巢式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GBV-C/HGV正、负链RNA。结果:27例病人中21例病人血清、7例PBMC、10例肝组织中检测到GBV-C/HGV正链RNA,其中2例单一GBV-C/HGV感染者肝组织中检测到负链RNA,在27例病人血清及PBMC中均未检测到负  相似文献   

2.
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阳  李秀明 《吉林医学》1997,18(6):324-325
为探讨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合并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情况,以及合并感染是否加重肝损伤,本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RT—PCR),对20例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HGV/GBV-CRNA检测,结果合并HGV/GBV-C感染4例,占20%;合并感染者ALT升高程度与单纯HCV感染者ALT升高程度无差别,提示HGV/GBV-C不加重HCV的肝损伤。  相似文献   

3.
HGV与HBV,HCA重叠感染病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庚肝病毒(HGV)与HBV,HCV重叠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nPCR)技术检测了22例乙肝病毒感染者及48例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HGV RNA。结果 HGV与HBV、HCV重叠感染率分别为31.8%(31.8%(7/22)、31.3%(15/48),重叠感染病例与单纯HBV,HCV感染者在ALT、SBIL水平及疾病的临床分型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HGV与HBV、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丙型肝炎的HLA-Ⅱ类抗原相关性免疫发病机制,对47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活检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了肝内HLA-Ⅱ类抗原和HCV,NS3抗原的表达。11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3例肝内HLA-Ⅱ类抗原表达呈阳性,其阳性程度明显低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19)和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者(15/17)。10例患者肝细胞内HCV,NS3抗原阳性,其中6例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4例为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细胞中无HCV,NS3抗原阳性。尽管在HCV,NS3抗原阳性肝细胞表面未发现HLA-Ⅱ类抗原,但HLA-Ⅱ类抗原阳性表达明显与肝组织损伤的严重性有关。因此肝内HLA-Ⅱ类抗原的表达可能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发病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肝病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免疫组化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HCVNS3区单克隆抗体,LSAB法检测了116例各类肝病肝组织(其中肝细胞癌52例,肝炎后肝硬化16例,慢性肝炎40例,体质性黄疸8例)及6份正常肝组织(作为对照)中HCV抗原的表达状况,结果表明,HCV抗原在肝细胞癌,肝炎后肝硬化及慢性肝炎中检出率分别为13.5%(7/52),12.5%(2/16),10%(4/40),而在体质性黄疸及正常肝组织中未检出HCV抗原,HCV抗原可见于癌细胞或癌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丙型肝炎的HLA-Ⅱ类抗原相关性免疫发病机制,对47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活检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了肝内HLA-Ⅱ类抗原和HCV,NS3抗原的表达。11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3例肝内HLA-Ⅱ类抗原表达呈阳性丙型肝炎其阳性明显低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19)和慢性乙型有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者,10直细胞内HCV、NS3怕阳性,其中6例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4例为慢性乙型和丙型肝  相似文献   

7.
以HCVNS3区单克隆抗体、LSAB法检测了116例各类肝病肝组织(其中肝细胞癌52例,肝炎后肝硬化16例,慢性肝炎40例,体质性黄疸8例)及6份正常肝组织(作为对照)中HCV抗原的表达状况,结果表明,HCV抗原在肝细胞癌、肝炎后肝硬化及慢性肝炎中检出率分别为13.5%(7/52)、12.5%(2/16)、10%(4/40),而在体质性黄疸及正常肝组织中未检出HCV抗原。HCV抗原可见于癌细胞或癌周肝细胞的胞浆或胞核中,实验结果支持HCV与肝细胞癌的关联,HCV感染对促使肝病的加重也具有一定影响。肝细胞癌中,胞核型HCV抗原表达较多见。癌周组织中HCV抗原检出率高于癌组织,提示HCV可能主要作用于癌前病变,在肝细胞癌发生的初始阶段起作用,促使正常细胞恶性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庚型肝炎病毒(HGV)的存在状况及其与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以抗-HGV NS5单克隆抗体对27例急性重型肝炎患者尸检肝组织中的HGV等抗原进行了检测;结果:27例肝组织中检测出HGV NS5阳性6例(22.2%)。HGV NS5Ag阳性着色颗粒表达于残存的肝细胞胞浆内,阳性细胞呈片簇状分布于汇管区周围。6例中4例重叠有HGV或/和HCV感染,肝组织中  相似文献   

9.
庚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全长cDNA的拼接及克隆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构建GB病毒C/庚型肝炎病毒(GBV-C/HGV)基因组全长cDNA克隆。方法:以覆盖GBV-C/HGV分离株HGV-Iw全长基因组且互相重叠的5个基因片段Iw5,Iwq2,Iwh6,Iw3′和Iw3为起始材料,采用重叠延伸PCR拼接和连接酶连接的方法,构建GBV-C/HGV基因组全长cDNA克隆。结果:GBV/C/HGV基因组全长cDNA克隆的酶切图谱与预期一致;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克隆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贲门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应用Vim、CHG、HCG3种抗体对62例贲门癌进行标记。结果:CHG抗体表达12例,HCG表达32例,Vim表达33例,CHG-Vim共同表达12例,HCG-Vim共同表达19例,CHG-HCG共同表达9例,HCG-Vim-CHG共同表达8例。其中Vim、HCG表达的肿瘤60%以上出现在低分化癌细胞中。结论:贲门癌具有多向分化的特征,伴有向间叶、滋养叶分化的肿瘤大多数分化低并与临床预后有一定关系。对认识贲门癌生物学行为,探讨其预后及依肿瘤向不同组织分化采用药物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GBV-C/HGV is a newly identified virus associated with human hepatitis.In this study,the nucleotide sequences of the partial NS5 gene of GBV-C/HGV derived from sera of 8 Chinese patients were determined.The nucleotide homology among the 8 isolates were 92% on average.On the basis of sequence analysis,two sets of oligonucleotide primers derived from highly conserved region of GBV-C/HGV NS5 gene were designed to establish both sensitive and specific nested PCR for detection of GBV-C/HGV RNA.253 Chinese patients were examined for the virus RNA.GBV-C/HGV RNA positive rates in patients infected with HBV,HCV and patients with chronic non-B,non-C hepatitis were 18.4%,19.8% and 8.9% respectively.This result suggested that HBV,HCV and GBV-C/HGV shared the same transmission risk factors.8 patients with GBV-C/HGV and HCV coinfection were retrospectively observed for the response to interferon.Coinfection with GBV/HGV did not negatively influence the responsiveness of HCV,and GBV-C/HGV was sensitive to interferon to a certain degree.  相似文献   

12.
肝细胞癌组织中HBV,HCV,HGV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 ,丙型肝炎病毒 (HCV)及庚型肝炎病毒 (HGV)在肝细胞癌 (HCC)组织中的存在状态。方法 分别采用抗 -HBVS ,抗 -HCVNS5及抗 -HGVNS5三种单克隆抗体 ,以免疫组织化学SPAB法检测 2 6例HCC患者石蜡包埋的肝癌及癌旁肝组织中HBVS抗原 (HBsAg) ,HCVNS5抗原 (HCAg)和HGVNS5抗原(HGAg)。结果 检出HBsAg 17例 ( 65 % ) ,HCAg 13例 ( 5 0 % )及HGAg 9例 ( 3 5 % ) ,其中HBV/HCV/HGV重叠感染 7例 ,HBV/HCV重叠感染 4例 ,HBV单独感染 6例 ,HCV单独感染 2例 ,HGV单独感染 2例 ,另有 5例均不表达上述三种抗原 ;HBsAg与HGAg阳性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HBsAg与HCAg及HCAg与HGAg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 >0 0 5 ) ;HBV ,HCV及HGV均表达于肝细胞或肝癌细胞浆内 ,呈细颗粒状分布 ,癌组织表达强度均弱于癌旁组织。结论 HCC患者中有较高的HBV ,HCV及HGV感染率 ,感染率顺序为HBV >HCV >HGV ;推测HBV感染在HCC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HCV和HGV感染可能是HCC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庚型肝炎病毒(HGV)在肝细胞癌(HCC)及慢性肝炎肝组织中的存在状态。方法:分别采用抗HBVS,抗-HBVC,抗HCVNS5及抗-HGVNS5单克隆抗体,以免疫组织化学SPAB法检测27例HCC及37例慢性肝病患者石蜡包埋的肝组织中HBVS抗原(HBsAg)、HBVC抗原(HBcAg)、HCVNS5抗原(HCAg)和HGVNS5抗原(HGAg)。结果:HCC中检出HBsAg18例(66.7%),HCAg13例(48.2%)及HGAg9例(33.3%)。其中HBV/HCV/HGV重叠感染7例,HBV/HCV重叠感染4例,HBV单独感染7例,HCV单独感染2例,HGV单独感染2例;在慢性肝炎中检出HBsAg26例(70.3%),HCAg19例(51.4%)及HGAg12例(32.4%)。其中HBV/HCV/HGV重叠感染10例,HBV/HCV重叠感染5例,HBV单独感染11例,HCV单独感染5例,HGV单独感染2例。HBsAg、HCAg、HGAg均表达于肝细胞或肝癌细胞浆内,呈细颗粒状分布。HBcAg表达于肝细胞或肝癌细胞胞核或胞浆内。结论:慢性肝炎及HCC患者有较高的HBV、HCV及HGV感染率,HBV感染在HCC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HCV和HGV的感染可能是HCC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4.
HIV和HCV感染者重叠感染HGV对病毒复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者和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者重叠感染庚型肝炎病毒 (HGV)的情况 ,探讨重叠感染病毒在体内的相互作用机理。方法 :用定量 PCR测定 HIV和 HCV感染者血浆中病毒载量 ,同时用 RT- PCR检测这些患者 HGV的感染情况 ,并对部分 HGV阳性者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317例 HIV患者中检出 HGV阳性 12 3例 ,阳性率为 38.8% ;91例 HCV患者中 HGV阳性 19例 ,阳性率为 2 0 .9% ,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显示 ,HIV和 HGV重叠感染中 HIV病毒载量明显低于单独 HIV感染者 [(1.8± 0 .6 )× 10copies/ ml vs(1.9± 1.1)× 10 2 copies/ ml];而 HCV和 HGV重叠感染者中 HCV的病毒载量与单独 HCV感染者比较没有显著差异 [(1.5± 0 .6 )× 10 4copies/ ml vs(5 .4± 1.8)× 10 4copies/ ml]。序例分析表明 ,与 HIV或 HCV重叠感染的 HGV来源于同一病毒株。结论 :HIV感染者有很高的 HGV重叠感染率 ,而且 HGV感染能明显抑制 HIV在体内的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在体外培养原代人胎肝细胞和人肝癌细胞系7721中复制和表达的异同,探讨HCV体外培养条件。方法 原代人胎肝细胞系7721分别与HCV感染血清共孵育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和培养上清中的HCV RNA和抗原表达。结果 从孵育的2~3天,即可在细胞内和/或培养上清中间断地检出HCV RNA(其中HCV在7721细胞株中的复制至少可达66d,HCV在 人胎肝细胞中的复制持续25d);HCV抗原可在感染细胞内得到稳定表达,感染细胞内存在HCV负链RNA杂交信号,且多位于细胞浆。结论 两种肝细胞对HCV易感,尤其是7721细胞可以稳定地支持HCV体外复制,可用于HCV体外长期培养的靶细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HCV、HDV、HGV3种肝炎病毒抗原表达与肝细胞损伤及不同年龄组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病理组织化学方法对38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穿活检组织进行检测。结果 肝组织中3种病毒抗原在各年龄组的检出率依次为青壮年>老年>儿童。在轻度、中度和重度慢性肝炎中,病毒抗原表达不同。结论 3种病毒抗原表达随患者年龄和肝细胞损伤程度不同而变化。但病毒抗原阳性的肝细胞数量与肝细胞损伤程度没有平行关系,在肝小叶大块坏死及新鲜坏死区内较少看到病毒抗原表达。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肝病患者肝组织中庚型肝炎病毒NS5抗原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Lang Z  Fang D  Luo Z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8):598-600
目的了解慢性肝病患者肝组织中庚型肝炎病毒(HGV)的存在状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用抗HGVNS5单克隆抗体对110例血清学病毒标记非甲非戊、乙型及丙型肝炎的慢性肝病患者肝组织中的HGV抗原进行了检测。结果HGV的总检出率为327%(36/110),非甲非戊、乙型及丙型肝炎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21%(4/19)、36%(25/69)及32%(7/22);活动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及慢性重型肝炎中HGV的检出率为22%(10/45)、43%(20/47)及33%(6/18),不同血清病毒标志组或病理类型之间其检出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χ2=431,1.52;P>010,P>025)。HGVNS5Ag主要于肝细胞或癌细胞胞浆内表达,阳性肝细胞呈弥漫或大片灶状分布,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染色显示HBsAg或丙型肝炎(HCV)NS3Ag阳性细胞呈单个或小片灶状,多与HGAg阳性细胞位于同一区域内,或在同一肝细胞内表达。结论在慢性肝病患者肝组织中HGV的感染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进一步研究丙型肝炎免疫发病机制,临床治疗和疫苗研制提供最接近自然感染状态的理想细胞模型。方法 体外二步灌流法分离正常成人肝细胞并维持培养1月以上,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感染上述肝细胞并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法)检测被感染肝细胞HCV抗原表达及HCVRNA。结果 正常成人肝细胞可在体外存活1月以上,加丙肝患者血清4-36d后免疫组化法可检测到肝细胞内HCVNS3、NS5抗原表达,感染后2-36d,RT-PCR法可在感染肝细胞培养上清和细胞悬液中间断检测出HCVRNA。结论 正常成人肝细胞可在体外存活1月余并被HCV感染者血清感染。  相似文献   

19.
测定庚型肝炎病毒(HGV)非结构基因5(NS5)区部分基因序列。方法从3例献血员,2例肝硬化患者及1例非甲-戊型肝炎患者血清中通过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出长994bp的cDNA序列,PCR产物纯化后以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定其序列。结果所分离的6株HGVNS5区部分核苷酸序列与国外报道的3株(GBV-C、PNF2161、R10291)比较,同源性为87.2%~93.9%;6株间同源性为90.1%~93.8%。根据所测得的6株cDNA序列推导出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国外发表的3株序列相比,同源性在93.6%~98.7%,6株之间为93.6%~98.4%。在此区内发现有16个保守的脯氨酸残基及8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结论从不同慢性肝脏疾病患者及献血员血清中分离出6株HGV,其NS5区部分序列在核苷酸水平及氨基酸水平均较保守。可依赖此区序列设计诊断试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