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21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内分泌检查等临床资料.9例腰部不适,4例阵发性头晕乏力(其中1例高血压),1例向心性肥胖,7例为体格检查发现.5例术前诊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其余诊为肾上腺占位病变.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均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随访1~7年,1例仍有头晕,血压150/95 mm Hg(20.0/12.6 kPa),余患者均康复.提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主要靠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诊断,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大部分患者可完全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较全面的了解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病理确诊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临床表现,并通过文献复习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7例均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术后随访4个月至9年,平均4年,均未见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大多缺乏特征性的临床症状,术前诊断及与其他肾上腺肿瘤鉴别诊断较难.一经发现,应尽量行手术切除,腹腔镜手术为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 MSCT 诊断与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2例肾上腺无功能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①肾上腺节细胞瘤以右侧病发居多;②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在同一扫描参数下与其他各病变类型均存在明显差异(P ﹤0.05);③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不同时间点的 CT 平均值明显低于其他各病变类型(P ﹤0.05)。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具有病灶边界清晰度、肿瘤内易出现钙化病变且多发于右侧的特点,增强扫描其水平明显低于其他肾上腺无功能性肿瘤,对临床鉴别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江  付玉国 《当代医学》2010,16(2):92-92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对本病的认知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特点,结合文献分析讨论此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患者无明显特异性临床表现,经超声及CT检查诊断为肾上腺肿瘤,术后病理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随访两年无复发。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和总结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特征和诊治体会.方法 对收治的12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均行相关内分泌实验室检查、B超、CT或MR检查,10例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2例行开放肾上腺肿瘤切除术.3例有腰腹部疼痛临床症状,术后症状恢复正常.12例患者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提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出院随访3~36个月,12例患者均未发现复发或转移证据.结论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是一种临床上罕见的肾上腺偶发肿瘤,多数病例无典型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资料仅能作为定位诊断,定性诊断须靠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手术切除是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有效治疗手段,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是一种起源于肾上腺髓质的交感神经节肿瘤,临床罕见,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不易与其他肾上腺疾病相鉴别。本文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进行综述,认为其影像学表现具有相对特异性,CT表现为肿瘤呈“蜡滴状”“水滴样形态”“铸型样”深入血管周围,MRI呈现出“漩涡征”;确诊需依据病理检查结果;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切除,但目前对手术时机的选择仍有争议。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益成熟,腹腔镜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切除术有望成为主要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4):340-342
目的:提高成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6年6月8例成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病理进行讨论。结果:8例患者均通过手术切除肾上腺肿瘤,其中5例行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3例经腹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均提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术后恢复正常。术后随访半年以上,8位患者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成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是一种极其罕见的良性肿瘤,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大多仅通过超声、CT和MRI诊断为肾上腺占位,无法排除其他疾病,目前确诊仍有赖于术后病理检查,手术切除肿瘤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且预后大多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资料、病理所见及诊断方法,复习相关文献资料。结果7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预后良好,随诊无复发。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肿瘤的发现依赖于B超、CT、MRI影像学检查。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本病的唯一办法。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与临床特征。方法对浙江省宁波奉化市中医医院放射科2009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肾上腺无功能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18例,肾上腺无功能腺瘤患者24例,转移瘤8例,无功能嗜络细胞瘤患者10例,共64个病灶。采用Lightspeed VCT 64层螺旋CT扫描仪对其病灶行平扫及随后30、70 s,3 min动态增强扫描,并将其影像学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肾上腺节细胞瘤形态上大多表现为卵圆形,边界较模糊,密度均匀,有明显的桃尖征,病变部位多以右侧为主,可有钙化的情况出现;②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在同一扫描或时间点的CT平均值与其他各病变类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平扫时表现出密度高于无功能腺瘤,而低于嗜络细胞瘤和转移瘤,而在增强扫描各时间点其密度则表现出明显低于其他各病变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与其他各类型肾上腺无功能肿瘤相比,其多层螺旋CT表现在其病变形态、边界清晰度、肿瘤内钙化、发病部位与平扫CT平均值及增强扫描各时间点CT平均值均有明显的差异性,临床可根据其特点进行鉴别诊断,并为其手术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丁振刚 《基层医学论坛》2012,(32):4299-4300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特征性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CT表现,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其CT影像学特征。结果 5例患者肿瘤大小不等,直径约2 cm~7 cm,边界清晰锐利,密度略低且均匀。1例较大者密度欠均匀,可见斑片状低密度区;1例病灶内可见斑点状钙化;所有病例增强后呈轻度强化,1例延迟期见病灶内少量索条状明显强化区。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有其CT影像学特点,结合临床资料有一定的提示性诊断作用,确诊依赖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超声、CT及MRI等影像学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7例患者行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物切除术,3例行开放性肾上腺肿物切除术,2例行单孔腹腔镜肾上腺肿物切除术,患者术前均按嗜铬细胞瘤准备。结果 12例患者中11例通过术前影像学检查诊断明确与术后病理一致,1例术前考虑嗜铬细胞瘤,术后病理结果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生命体征均未见明显异常。住院时间为9~17 d,平均13.2 d,术后随访1~5年,11例未见明显复发,1例失访。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为临床上罕见的良性肿瘤,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手段,也是与其他肾上腺疾病相鉴别的重要方法,但最终诊断仍以病理为主。  相似文献   

12.
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10年我院收治的15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是临床上少见的良性肿瘤,术前未能确诊者按嗜铬细胞瘤做手术准备,最终确诊仍以病理为主.大多数病例腹腔镜手术切除顺利,部分与血管粘连重者以开放手术为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肾上腺节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12例,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32(12~49)岁,左侧7例,右侧5例.血压高4例,腰腹部胀痛5例,无任何症状3例.行彩超、CT及MRI检查提示为肾上腺占位,其中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9例.12例均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其中开放手术7例,腹腔镜手术5例. 结果 1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2例术中血压波动,矫正后恢复正常.平均手术时间1.5h,平均术中出血量60ml.术后无明显外科并发症,平均7d顺利出院.切除肿物最大约6×6.5×6.5cm,最小约2.5×2.5×2.0cm,病理诊断均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术后随访0.5~6年,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彩超和CT检查未见肿瘤复发及恶性变.结论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断主要靠影像学检查,确诊依赖于病理检查;手术切除预后良好,其中腹腔镜手术创伤小、疗效满意,为治疗本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2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学表现,研究其影像表现与病理的相关性。结果 11例发生在右侧肾上腺,1例发生在左侧肾上腺。10例行B超检查,均表现为肾上腺低回声肿块,其中4例肿块内部见强回声,伴后方衰减,病理显示为钙化;10例CT检查示肿瘤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少数呈不规则分叶状,轮廓光整,平扫呈均匀稍低密度,CT值28~46 Hu,6例伴散在细点状钙化,增强后肿瘤呈不均匀轻至中度强化;2例磁共振成像检查示肿瘤呈类圆形,T1WI呈均匀稍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在术前作出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1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病因病理、临床症状及诊断治疗。方法:报告经病理证实的11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均行手术治疗,随访7例术后均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多数临床症状不明显。诊断主要依赖B超、CT、MRI,确诊需要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MSCT检查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四川现代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72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收集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将MSCT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对比经MSCT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0.83%、73.61%、79.17%,MSCT检查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4.44%、95.83%、97.22%。MSCT检查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和MSCT检查均可有效的显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学特点,但MSCT检查鉴别诊断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能力显著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临床可根据患者个人情况来选择。  相似文献   

17.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罕见,而分泌儿茶酚胺者则更为罕见.1992年4月至1996年9月,我们共收治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2例,其中1例有内分泌功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肾上腺疾病,2000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共收治肾上腺肿瘤患者142例,其中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7例,占4.9%,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路盛誉 《广西医学》2003,25(6):932-933
目的:加深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疾病的临床表现。结果:认为B超、CT和IVP等影像学是诊断该疾病的重要手段及该疾病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结论:上述诊治方法是该疾病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20.
肾上腺肿瘤CT表现及其病理组织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肾上腺肿瘤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组织学类型的关系.方法:对2000年~2006年诊治的35例肾上腺肿瘤病例进行分析,主要观察肾上腺肿瘤的大小、形态、密度、增强表现及与同侧肾上腺的关系,结合病理组织学表进行分析.结果:肾上腺腺瘤15例,髓样脂肪瘤2例,嗜铬细胞瘤5例,皮质癌3例,转移瘤8例,淋巴瘤1例;节细胞神经瘤1例.结论:CT可揭示大多数肾上腺肿瘤的病理基础,它们存在一定的影像表现特点,CT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肾上腺肿瘤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