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1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上颈椎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1年6月我院神经脑外科收治的49例颅脑损伤合并上颈椎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后,生存47例,死亡2例.结论对颅颈复合伤的患者,早期行颈椎影像学检查及头颅CT骨窗扫描可减少颈椎损伤及颅骨骨折漏诊率,早期脑外科与骨科同台手术,可减少并发症,同时给予有效地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对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病人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生存42例,死亡4例.颈椎损伤病人早期漏诊5例,因未及时行颈椎X-线平片或CT检查,致死亡1例,截瘫1例.颅骨牵引继发硬膜外血肿或原血肿加大者4例,新增血肿多在颅骨骨折处,而颅骨骨折多因人院未行CT骨窗扫描漏诊或被忽略,致死亡1例.吸取上述经验后,对5例颅颈复合伤病人一经确诊即与骨科同台早期手术.结论 对颅颈复合伤病人,早期行颈椎CT、X-线平片检查及头颅CT骨窗扫描可减少颈椎损伤及颅骨骨折漏诊率.早期脑外科与骨科同台手术,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鹰  高平 《实用全科医学》2007,5(6):527-528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的临床特征、漏诊原因及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颅脑损伤伴颈椎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颅脑损伤常合并颈椎损伤可导致相应的颈神经受损,椎动脉受累等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症状,但在重型颅脑损伤及合并其他复合伤时容易误诊和漏诊颈椎损伤。结论对颅脑损伤者伤后反复的神经系统体检发现难以单纯用颅脑损伤解释的神经体征时,应根据病情作相关的颈部影像学检查,以获得颅脑损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4.
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的临床特征,漏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治疗后半年随访Frankle评分达到E级(感觉,运动恢复正常)7例,D级(可运动)8例,C级(运动不能)5例,B级(感觉受损)1例,A级(感觉,运动不能)1例,因重型颅脑损伤死亡7例,因颈椎颈髓损伤死亡3例.结论 及早诊断,避免漏诊、误诊是提高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治疗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14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估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救治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4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临床资料,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治疗方法.结果 148例全部行开颅手术治疗,其中90例同时或先后行多发伤手术治疗.伤后半年按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分级:良好47例,占32%;中度残疾34例,占23%;重度残疾18例,占12%;植物状态3例,占2%;死亡46例,占31%.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应早期诊断,及时抢救,避免漏诊和误诊,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以及专科治疗配合ICU监护是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颅颈联合伤37例的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海能  赵邦 《右江医学》2006,34(6):633-634
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称为颅颈联合伤。其病情凶险、隐匿,极易漏诊而引起严重后果。我院近5年来收治37例,现分析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29例,女8例;年龄11~68岁,平均41.27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8例(48.65%),摔伤8例(21.62%),砸伤6例(16.22%),高处坠落伤3例(8.11%),其他伤2例(5.41%)。2.颅脑损伤情况按轻、中、重分类,轻型11例,中型13例,重型13例。头颅CT和(或)MRI检查结果显示,脑干损伤4例,局限或广泛脑挫裂伤26例,单发或散在多发脑内血肿l2例,硬膜下血肿8例,硬膜外血肿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各类型颅骨骨折l6例,颅腔积气3例…  相似文献   

7.
颅脑外伤合并颈椎和颈髓损伤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诊断颅脑外伤合并颈椎和颈髓损伤的方法。方法 回顾2004年8月-2005年3月该科收治颅脑外伤合并颈椎和颈髓损伤患者19例的受伤机制,临床表现和进行影像学检查情况。结果 该组有7例患者首诊时漏诊颈椎和颈髓损伤,漏诊患者中重型颅脑外伤4例,中型颅脑外伤2例,轻型颅脑外伤1例。结论 颅脑外伤合并的颈椎和颈髓损伤易被漏诊。在接诊颅脑外伤患者时应警惕是否合并颈椎和颈髓的损伤,详细询问病史和查体。对疑有颈椎和颈髓损伤而没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应尽早予以颈部有效制动,同时行颈椎正侧住及张口位X线检查,张口困难的患者应行寰抠椎CT检查;对于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建议常规行颈椎正侧住X线片检查及寰枢椎CT检查。对怀疑有颈髓损伤的患者应行MRI检查。  相似文献   

8.
陈宇 《中外医疗》2012,31(6):28-2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病情特点和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71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6~12个月,恢复良好105例,中残24例,重残12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24例,死亡率14.1%。其中合并胸部损伤死亡9例,腹部损伤死亡6例,骨盆骨折死亡3例,脊柱损伤死亡6例(均为颈椎骨折或脊髓损伤死亡)。结论迅速准确的伤情判断积极实行早期抢救,损伤控制,并发症防治的治疗,能够显著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张武  陈晶  陈建强  战跃福  王雄  杨光  梁其洲 《海南医学》2016,(18):3020-3022
颅颈交界区是头颅向颈椎过渡的关键部位,该区域结构复杂,功能特殊。颅颈交界区韧带在维持颅颈部的稳定和正常旋转、屈伸运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颅颈交界区韧带损伤,轻则引起寰枕枢关节脱位,重则损伤延髓、颈髓引起瘫痪甚至危及生命。颅颈交界区韧带众多,位置深,相互重叠,其损伤诊断困难,成为临床和影像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对CT双能量技术在韧带损伤诊断中的应用可行性进行分析、综述,为颅颈交界区韧带损伤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颈髓损伤漏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4年4月~2002年5月间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颈髓损伤48例,现将漏诊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男37例,女11例;年龄在8~63岁,平均31.6岁;GCS评分3~7分;车祸伤34例(70.83%),高空坠落伤14例(29.17%);颈椎骨折颈髓损伤27例(56.25%),颈椎滑脱颈髓损伤14例(29.17%),颈椎无骨折无脱位颈髓损伤7例(14.58%)。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发性损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37例患者分别或同时行颅内血肿及胸,腹腔探查术及补充血容量,抗休克并以脑灌注压(CPP=77mmHg)为标准行降颅内压治疗。结果 24例痊愈,4例轻残,2例重残,7例死亡。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发性损伤应迅速而准确地做出诊断,不失时机地分别或同时行脑,胸腹腔手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同时维持有效的血循环量降低颅内压抗感染及营养支持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2.
报告了23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病人。根据其临床表现详细分析了CT扫描的特征及诊断条件,讨论了DAI的病理解剖学方面的变化,并提出了有助于DAI与脑挫裂伤的鉴别诊断依据。DAI的治疗主要为非手术疗法。对合并有颅内压增高的DAI病人可进行减压手术。DAI的预后较差,是重型颅脑外伤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分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分级。系统传统的三级颅脑损伤中的第Ⅲ级再细分为Ⅲ_1、Ⅲ_2和Ⅲ_3型。这种分级方法有助于临床认识和处理急性颅脑损伤,并且与颅脑损伤的病理损害具有一致性的关系。本文指出颅脑损伤的中心问题是脑的损伤,而脑的损伤中又以脑干及脑干邻近组织结构的损伤最为重要;由此,本文的分级也是以此为依据的。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弥漫性脑损伤合并二次损伤的护理干预。方法弥漫性脑损伤合并二次损伤患者20例(治疗组)和脑膜瘤择期手术患者(对照组)20例,动态监测脑组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值、脑温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氧分压(20.35±7.13)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39.9±3.94)mmHg(t=5.475,P=0.000);治疗组二氧化碳分压(58.29±8.61)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43.90±1.57)mmHg(t=2.810,P=O.014);治疗组脑温度(39.57±0.63)℃,明显高于对照组(37.26±0.31)℃;预后良好组脑组织二氧化碳分压(27.64±3.08)mmHg明显高于预后较差组(15.80±4.14)mmHg(f=5.475,P=0.000);低氧血症、低血压、高热及电解质紊乱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病残率。结论弥漫性脑损伤合并二次损伤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颅脑损伤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颅脑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57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腹部损伤手术治疗18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5例,实施剖腹及开颅手术2例。本组死亡16例。结论及早明确诊断,查明休克原因,早期综合性的抢救治疗并注意手术时机选择,可提高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颅脑损伤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交通事故与高空坠落致伤规律及特点的差异。方法:对1305例交通事故伤和825例高空坠落伤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交通事故伤的致伤部位及伤情程度与车辆撞击方式、车辆类型、车速等因素有关。高空坠落伤的损伤部位和伤情程度则取决于坠落高度、着地姿势、地面性质、年龄及体重等因素。就损伤部位与类型而论,交通事故多伴有严重软组织伤,以开放性损伤较多,下肢伤多见,其中左侧肢体损伤所占比例更大。高空坠落常伴有其他部位的连锁性损伤,以腹部、臀部、脊柱损伤较多,其损伤程度比交通事故伤重,更易引起伤残和死亡。结论:不同致伤条件其损伤发上情况、致伤规律、伤情特点明显不同。充分认识并掌握交通事故与高空坠落致伤规律及特点,对临床诊断与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胸外伤合并颅脑外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回顾性分析85例胸外伤合并颅脑外伤患者的诊治资料.发现:致伤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伤.85例患者中,手术14例,死亡18例(21.2%):死于颅脑伤11例(61.1%),死于失血性休克3例(16.7%),死于成人型呼吸窘迫(ARDS)3例(16.7%),死于多系统和器官衰竭(MSOF)1例(5.5%).胸外伤合并颅脑外伤患者主要死因为颅脑伤,其次为失血性休克、ARDS及其他.结果提示:颅脑外伤的严重程度是影响病死率的主要因素.胸外科医生对颅脑合并伤应高度重视,力求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并应处理好休克与颅内高压的治疗矛盾.另外,胸脑合并伤致AR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增加,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胸外伤合并颅脑外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 ,回顾性分析 85例胸外伤合并颅脑外伤患者的诊治资料。发现 :致伤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伤。 85例患者中 ,手术 1 4例 ,死亡 1 8例 ( 2 1 .2 % ) :死于颅脑伤 1 1例 ( 6 1 .1 % ) ,死于失血性休克 3例 ( 1 6 .7% ) ,死于成人型呼吸窘迫 (ARDS) 3例 ( 1 6 .7% ) ,死于多系统和器官衰竭 (MSOF) 1例( 5 .5 % )。胸外伤合并颅脑外伤患者主要死因为颅脑伤 ,其次为失血性休克、ARDS及其他。结果提示 :颅脑外伤的严重程度是影响病死率的主要因素。胸外科医生对颅脑合并伤应高度重视 ,力求早期诊断、及时处理 ,并应处理好休克与颅内高压的治疗矛盾。另外 ,胸脑合并伤致AR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增加 ,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重型颅脑损伤的分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分期护理效果。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分:紧急抢救期、特别护理期、术后护理期、基础护理期、康复期五期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及护理。结果治愈率占88%,好转率占9.8%,死亡率占2.4%,减少了并发症,降低了死亡率。结论通过仔细的观察及护理,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最终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