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健康人神门穴针刺前、针刺时和出针后以及与空白组(非针刺组)相同时间段心率变异性变化的差异,初步探讨神门穴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空白组,用Actiheart心电记录仪记录针刺前10min、留针时10min、出针后10min的心率变异性;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神门穴针刺前、留针时、出针后针刺组与空白组HRV变化的差异。结果:(1)与针刺前比较,针刺组出针后LF/HF升高幅度大;与留针时比较,针刺组出针后lnHF降低幅度大,LF/HF升高幅度大。(2)与空白组同时段比较,针刺组留针时SDNN、RMSSD、HRV三角指数、lnLF、lnHF升高幅度大,出针后的HRV三角指数、lnVLF、lnLF、LF/HF升高幅度大。结论:针刺神门穴可以良性调整自主神经的均衡性,从而推测针刺神门穴对自主神经的影响可能是治疗心血管和情志相关疾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Chen SP  Gao YH  Yu XC  Liu JL 《针刺研究》2010,35(5):335-341
目的:观察电针对直-结肠扩张(CRD)大鼠血压、心率(HR)及心率变异性(HRV)变化的影响,比较不同穴位对内脏痛、自主神经系统变化调节效应的相对特异性。方法: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足三里组、非穴组、太冲组及内关组,每组9只。麻醉状态下,用肛门内气囊扩张(压力为50~60 mmHg)大鼠直-结肠5 min,电针"足三里""太冲""内关"及非穴区各15 min。电生理记录仪记录颈-胸导联心电图、HR、颈动脉平均压(MAP)及HRV,用频域测定法分析HRV的高频(HF)、低频(LF)成分,并计算其比值。结果:CRD后,大鼠MAP、HR、LF及LF/HF均明显增加(P0.05),HF变化不大(P0.05)。与对照组比较,电针后5、15 min及停针后10 min,足三里组及内关组MAP明显降低(P0.05)。电针15 min、停针10 min时内关组及停针10 min时足三里组的HR明显低于同组各自CRD期间的值(P0.05)。电针5 min时足三里及内关组,15 min时足三里、内关、太冲组,停针10 min时足三里组的L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停针10 min时足三里及内关组的LF/H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各电针组之间的HR、LF及LF/HF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内关"穴可显著降低大鼠CRD后异常升高的MAP、HR及LF/HF,提示电针该两穴区可明显缓解内脏痛,良性调节CRD引起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太冲"和后肢非穴区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针刺与艾灸关元、足三里对气虚证心率变异性相关指标的即时效应。方法:将90例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艾灸组和非针灸组,每组30例。针刺组采用针刺治疗,穴取关元、足三里,留针15 min,仅治疗1次;艾灸组采用艾灸治疗,选穴、治疗时间同针刺组;非针灸组不予以任何干预。于治疗前后记录各组患者气虚证症状分级量化评分;于治疗前5 min,治疗5、10、15 min及治疗后5 min检测各组患者平均心率及心率变异性相关指标[总功率、低频(LF)、高频(HF)、低高频比值对数(log LF/HF)]。结果:针刺组及艾灸组治疗后气虚证症状分级量化评分均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针刺组患者治疗5 min HF升高(P0.05),治疗15 min及治疗后5 min HF均降低(P0.05,P0.01);治疗5、10 min及治疗后5 min log LF/HF均升高(P0.01)。针刺组治疗前后5 min平均心率差值高于艾灸组、非针灸组(P0.05),log LF/HF变化幅度高于艾灸组及非针灸组(P0.01,P0.05)。结论:针刺与艾灸疗法对气虚证心率变异性均具有一定即时作用,针刺组优于艾灸组,这可能与针刺对自主神经系统的良性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刺过程中刺痛感对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针刺疗效的影响。方法:96例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期望得气组和期望不得气组,于痛经发作第1天,且腹痛视觉模拟评分(VAS)≥40mm时,予针刺双侧三阴交穴30min,其中期望得气组予粗针、深刺、平补平泻的手法,期望不得气组予细针、浅刺、不施手法。采用VAS评价针刺前后以及起针后10min患者主观疼痛程度,并于针刺后记录患者有无刺痛感。结果:期望得气有刺痛组起针即刻VAS评分较针刺前降低,且起针后10min VAS评分较起针即刻降低(P0.05);期望得气无刺痛组、期望不得气有刺痛组和期望不得气无刺痛组起针即刻、起针后10min VAS评分较针刺前降低(P0.05),但起针后10min VAS评分较起针即刻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期望得气有刺痛组与期望得气无刺痛组组间各时点VAS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期望不得气有刺痛组与期望不得气无刺痛组组间各时点VAS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粗针、深刺、行平补平泻手法还是细针、浅刺、不施手法针刺三阴交穴,有无刺痛感对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镇痛效应的影响无明显区别,均有较好的针刺即刻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刺三阴交穴得气对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PD)患者腹痛强度的影响。方法:将68例寒凝证PD患者按1∶3比例随机分为期望得气组17例和期望不得气组51例。于痛经发作第1天,腹痛视觉模拟量尺(VAS)≥40mm时,使用毫针对患者双侧三阴交穴进行针刺,期望得气组采用粗针、深刺并施手法尽量使患者得气,期望不得气组则采用细针、浅刺、不施手法尽量避免其得气,30min起针后采用0~4级得气量表评价患者实际得气与否,据此将期望得气组患者二次分为期望得气实际得气组和期望得气实际不得气组,期望不得气组分为期望不得气实际得气组和期望不得气实际不得气组,采用VAS测量患者针刺前后及针后10、20和30min时的腹痛强度。结果:期望得气组实际得气率高于期望不得气组(P0.05)。与针刺前比较,各组起针后各时点腹痛VAS评分均降低(P0.01)。期望得气实际得气组患者的腹痛VAS值低于期望不得气实际不得气组(P0.05),且起针30min时前者腹痛VAS低于后者(P0.05);期望得气实际得气组患者的腹痛VAS值亦低于期望不得气实际得气组(P0.05),总实际得气组的腹痛VAS值低于总实际不得气组(P0.05)。结论:粗针、深刺、施手法的针刺强刺激比细针、浅刺、不施手法的弱刺激更容易诱导患者得气,且得气比不得气对寒凝证PD患者的镇痛效应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络穴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心率变异性中短程频域指标的影响,探讨自主神经在针刺中的变化规律。方法将6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大钟穴组和通里组,每组30例,分别针刺大钟穴和通里穴。用medilogAR12心电记录仪的短程记录,检测两组患者在针刺前5 min、针刺时、留针10 min、留针20 min后出针及出针后5 min的频域指标[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低频高频之比(LF/HF)],经对数转化后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两组lg LF、lg HF、lg LF/HF的差异。结果与针刺前相比各时间点lg LF、lg HF、lg LF/HF的值均存在差异(P<0.05);lg LF与lg HF的值有相同的时间效应趋势。结论针刺足少阴肾经之络大钟穴、手少阴心包经之络通里穴可调整卒中恢复期患者频域指标lg LF、lg HF、lg LF/HF的变化,且lg LF与lg HF呈相似的时间效应趋势。  相似文献   

7.
针刺神门穴对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神门穴针刺前、留针时、出针后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的变化,分析针刺神门穴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以初步探讨神门穴的作用机制。方法:70例受试者均安静休息平躺制动时,用Actiheart心电监测录仪记录针刺前10min、留针时10min、出针后10min的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极低频功率(VLF)、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之比(LF/HF)的变化情况。通过短程记录分析程序分析后,导出结果,分析针刺前、留针时、出针后各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针刺前、留针时和出针后的VLF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留针时和出针后VLF与针刺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针刺前、留针时和出针后的LF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留针时和出针后LF与针刺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针刺前、留针时和出针后的HF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留针时HF与针刺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神门穴可引起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是神门穴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比较健康人神门穴真针刺和假针刺对心率和心率变异性影响的不同。方法 60例试验者随机分为神门穴针刺组和神门穴假针刺组,用Actiheart心电记录仪记录针刺前10 min,留针时10 min,出针后10 min的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情况;短程记录分析程序分析后,导出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包分析数据。结果①与针刺前比较,两组留针时和出针后BPM下降幅度大(P均<0.01),针刺组出针后LF/HF升高幅度大(P<0.05);与留针时比较,两组出针后BPM上升幅度大(P均<0.01),针刺组出针后lnHF降低幅度大,LF/HF升高幅度大(P均<0.01)。②与神门穴假针刺同时段比较,神门穴真针刺留针时BPM下降幅度大(P<0.05);SDNN、RMSSD、lnLF、lnHF升高幅度大(P<0.01或P<0.05)。出针后,两组BPM及HRV各项指标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针刺神门穴,可引起心脏自主神经的变化,导致心率减缓和心率变异性指标的改变,可能是其治疗相关疾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方法对健康人心率和心率变异性(HRV)的生理调节作用。方法将89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电针组、手针组和快针组,观察针刺前、中、后心率和HRV的变化。结果与针刺前比较,手针组在留针期间和取针后R-R间期延长(P0.05),电针组在留针过程中R-R间期延长(P0.05),快针组在针刺5 min R-R间期延长(P0.05),起针后无明显变化(P0.05)。电针组在针刺5 min时LF、HF、LF/HF均显著升高(P0.05),起针后SDNN、LF升高(P0.05);手针组和快针组在针刺5 min时SDNN、HF、LF/HF显著升高(P0.05),起针后以上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针刺对健康人的心脏自主神经存在一定的调节作用,即引起心率减慢、迷走神经兴奋、心率变异性增大。手针减慢心率的持续时间长于电针与快针。电针针刺时引起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均兴奋,起针后心率变异性增大、交感神经兴奋。手针和快速针刺时心率变异性增大、迷走神经兴奋,起针后心率变异性无明显变化。不同针刺方法对心率和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调节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天井穴、曲泽穴对中风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探讨针刺过程中自主神经张力变化的规律。方法将2018年6月—1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天井穴组和曲泽穴组,治疗过程中用medilog~? AR12动态心电记录仪进行监测,记录2组针刺前5 min、针刺得气时、留针后5 min、留针后10 min(行针时)、留针后15 min、留针后20 min(出针时)、出针后5 min共7个时间段高频(HF)、低频(LF)、logLF/HF参数值并判断HRV的变化。结果天井穴组、曲泽穴组logLF、logHF、logLF/HF均存在差异(P0.05);logLF、logHF、logLF/HF在不同时间点差异均显著(P0.05);除logLF/HF外,2组logLF和logHF时间效应趋势相同。结论针刺天井穴、曲泽穴可调节中风患者的logLF、logHF、logLF/HF,除logLF/HF外,穴位间时间效应趋势相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灵台、神道穴对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短程(5 min频域指标低频(LF)、高频(HF)、低频/高频(LF/HF)即时效应的影响,为临床选穴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50例DCA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针刺灵台、神道穴,对照组针刺双侧悬钟穴,观察两组患者针刺前后LF、HF、LF/HF的变化。结果观察组针刺后LF、HF均较针刺前明显升高(P0.01),LF/HF较针刺前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则无差异(P0.05);针刺后观察组LF、H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LF/H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灵台、神道穴对DCAN患者HRV的影响具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Gong WJ  Zhang T  Sun XT 《中国针灸》2011,31(5):421-423
目的:观察留针与否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探讨留针的意义.方法:健康成年志愿者26例,随机分为留针组13例,不留针组13例.针刺左侧足三里.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足三里远端1cm处胫前动脉针刺前、"得气"后即刻及得气后1 min、2 min、3 min、4 min和5 min各项血流参数;比较两组运针"得气"后各时间点与针刺前比较血流参数差值间的差异.结果:留针组与不留针组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值(Vmax)和平均流速(Vm)在运针得气后即刻、1 min、2 min、3 min、4 min和5 min时分别与针刺前比较,各时间点与针刺前比较的差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针"对局部的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无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曲池穴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评价不得气、得气、捻转补法和捻转泻法的效应。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93例患者随机分为不得气组、得气组、得气左转组和得气右转组,分别于针刺前、进针10min、起针即刻和起针10min测量血压。结果:与针刺前相比,针刺后各组血压明显降低(P0.01);得气组、得气左转组、得气右转组、虚补实泻("得气左转组"中的虚证和"得气右转组"中的实证)、虚泻实补("得气左转"中的实证和"得气右转"中的虚证)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不得气组(P0.01);得气组、得气左转组、得气右转组、虚补实泻、虚泻实补之间的降压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针刺治疗中,不得气也有效,但得气比不得气效果好;以针的捻转方向的不同来区分的捻转补泻手法即"左转为补,右转为泻"在本研究中未显示相应的补泻效应。  相似文献   

14.
Luo LP  Shen ZY  Yu P 《中国针灸》2011,31(11):993-997
目的:探讨留针与不留针对健康人心脏自主神经的生理调节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留针组和非留针组,每组30例.两组均直刺内关、间使,留针组留针20 min,非留针组不留针.观察两组的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即R-R间期、低频峰(LF)、高频峰(HF)、交感-迷走比值(LF/HF).结果:与针刺前比较,留针组R-R间期在留针过程中和取针后均明显升高,尤以留针过程升高最明显(均P<0.01);非留针组取针后5 min、10 min亦明显升高(P<0.01,P<0.05),随后立即恢复到针刺前水平;在10 min时,留针组较非留针组升高明显(P<0.05).与针刺前比较,两组在5 min时HF值明显升高、LF/HF显著降低(P<0.01,P<0.05),而LF值无明显变化.结论:刺激内关、间使留针和不留针均能引起健康人心迷走神经短暂兴奋,然后针刺效应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而心交感神经活动无明显变化.留针和不留针均可减慢心率,留针减慢心率的作用时间长于不留针.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超声观察针刺委中得气对膀胱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超声引导下针刺两组受试者双侧委中,观察组针刺至胫神经处,行提插捻转手法使之得气;对照组针刺至浅筋膜处,不行针不得气,均留针10 min,针刺1次。采用超声观察两组受试者针刺前后膀胱双侧输尿管喷尿频率、膀胱容积,并评定受试者得气感临床评价量表评分。结果:针刺后,观察组双侧输尿管喷尿频率及两组膀胱容积均较针刺前增加(P<0.05);观察组双侧输尿管喷尿频率、膀胱容积及得气感临床评价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针刺委中得气可改善膀胱排尿功能;超声可视化可提高针刺标准化和安全性,直观评价针刺效应,为经穴特异性-脏腑相关性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Actiheart心电记录仪的短程记录,分析神门穴和非穴针刺对心率和心率变异性影响的差异,从而初步探讨神门穴的特异性。方法:60例健康受试者,为神门组和非穴组,分别针刺左侧神门穴和非穴,用Actiheart心电记录仪记录两穴针刺前10min,留针时10min和出针后10min的心率和心率变异性指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针刺神门穴和非穴对心率和心率变异性影响的差异。结果:(1)与针刺前比较,神门穴针刺留针时和出针后BPM下降幅度大(P均<0.01),出针后LF/HF升高幅度大(P<0.05);非穴组出针后lnHF明显增大,留针时和出针后HRV三角指数明显增大(P<0.01~0.05);(2)与留针时比较,2组出针后BPM上升幅度大(P均<0.01),神门穴针刺出针后lnHF降低幅度大,LF/HF升高幅度大(P均<0.01)。(3)与非穴组比较,神门穴针刺留针时BPM下降幅度大(P<0.01),RMSSD、lnLF上升幅度大(P<0.05);HRV三角指数两组在针刺前和出针后均有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分析针刺神门穴与非穴对心率和心率变异性影响的差异,初步肯定了针刺神门穴可...  相似文献   

17.
Xu M  Xu AP  Sui MH 《针刺研究》2012,37(1):41-45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提插补泻"足三里"穴对血虚证家兔血清铁蛋白(SF)和总铁结合力(TIBC)的影响,探讨提插补泻与效应的关系。方法:将60只家兔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留针组、补法组、泻法组,每组12只。采用放血加限食法制造血虚证模型。针刺各组每次治疗15min,隔天治疗1次,共计10次。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SF及TIBC。结果:针刺治疗后第17天,补法、泻法两组的SF与针刺前相比明显升高(P<0.05),TIBC明显降低(P<0.05);针刺治疗后第32天,留针组、补法组、泻法组的TIBC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在针刺治疗后各检测时间点,补法、泻法两组的SF和TIBC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针刺"足三里"对血虚证家兔降低的SF与升高的TIBC有较好的疗效。②提插补法与提插泻法对改善SF和TIBC无明显差异,提示重插轻提的提插补法与重提轻插的提插泻法在虚证状态下未显示出补泻效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心率变异性(HRV)与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探索中医证的客观化。方法通过对87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与32例正常对照组HRV的频域分析,观察、分析肝肾阴虚型、阴虚阳亢型、气阴两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与正常对照组HRV各指标的差异。结果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三型之间TP、VLF、LF的差异显著,总的趋势从肝肾阴虚型、阴虚阳亢型、气阴两虚型依次降低(P<0.05,P<0.01);气阴两虚型较其他两型TP、VLF、LF、HF、LF/HF比值、VLF/HF比值、SD、LFnorm降低,HF、HFnorm升高,差异显著(P<0.05,P<0.01);肝肾阴虚型与正常对照组间HRV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HRV的部分指标可能为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单侧足三里穴后两侧足三里穴伏安特性的变化,研究针刺得气对穴位伏安特性的影响。方法应用自行研制的智能型穴位伏安特性检测系统,检测20名健康人针刺左侧足三里得气、针刺左侧足三里不得气两种刺激方式后,两侧足三里穴及对照点增减程伏安曲线,并与针刺前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针刺得气及针刺不得气两种方法刺激左侧足三里穴后,其增程伏安面积、减程伏安面积、惯性面积均较针刺前显著减小(P〈0.01,P〈0.05);针刺左侧足三里得气后,未接受针刺的右侧足三里惯性面积也显著减小(P〈0.05),而针刺左侧足三里未得气时,未接受针刺的右侧足三里穴惯性面积反而显著增大(P〈0.01)。结论针刺得气与不得气两种刺激方法对穴位局部影响接近,但对远部或全身的影响则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20.
心可舒片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中药心可舒片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冠心病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患者给予心可舒片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疗程均为8周,分别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及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HRV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分别为(8.8±3.2)次/周和(4.4±2.1)次/周,对照组分别为(8.4±3.1)次/周和(3.9±2.0)次/周,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周平均发作次数均明显减少(P<0.05)。HRV分析显示,治疗组治疗前后平均心率分别为(85.44±2.89)次/min和(77.32±2.17)次/min,对照组分别为(83.80±4.30)次/min和(76.70±2.93)次/min,治疗后两组平均心率均明显下降(P<0.05),下降幅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RV时域指标均明显上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频(LF)、高频(HF)及总功率(TP)频域指标均明显升高,LF/ HF及极低频(VLF)均明显降低,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 心可舒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HRV,减少其心绞痛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