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蟾酥对豚鼠离体心脏的毒性作用和物质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蟾酥对豚鼠离体心脏的毒性作用和其物质基础。方法:通过Langendorff灌流研究蟾酥对豚鼠离体心脏的毒性作用,HPLC测定灌流后心脏中蟾蜍甾烯的含量。结果:蟾酥诱导豚鼠离体心脏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室速、室颤多种心律失常现象。当给药量累积达(60±11.5)μg时致其停跳。采用HPLC在灌流心脏中测到9种蟾蜍甾烯类化合物,其与心脏亲和力增加的顺序为:沙蟾毒精>蟾毒灵>远华蟾毒配基>嚏根草苷元>日蟾毒它灵>华蟾毒灵>蟾毒它灵>脂蟾毒配基>去乙酰蟾毒它灵。结论:蟾酥对豚鼠心脏具有显著毒性,其物质基础可能是脂蟾毒配基、蟾毒灵、蟾毒它灵、日蟾毒灵等9种蟾蜍甾烯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及酯蟾毒配基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检测大鼠血浆中3种蟾蜍甾烯类化合物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及酯蟾毒配基的HPLC法,并用于蟾酥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方法分别于大鼠尾iv给予蟾酥提取物0.8 mg/kg后2、5、10、15、20、30、45、60、90 min,眼眶取血,采用乙腈沉淀蛋白与液液萃取相结合方法进行血浆样品预处理,以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及酯蟾毒配基的质量浓度,以Kinetica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及酯蟾毒配基均得到很好的分离,重现性、精密度、线性关系良好,达到体内分析要求;经非房室模型拟合,得到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及酯蟾毒配基在大鼠体内主要药动学参数;iv给药30 min时,血药浓度均降至Cmax的1/5以下。结论建立的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及酯蟾毒配基血药浓度测定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蟾蜍甾烯类成分在大鼠体内代谢较为迅速,所得数据可为蟾酥提取物的药动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蟾酥提取物中2种蟾蜍甾烯类成分兔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建立兔血浆中2种蟾蜍甾烯类化合物蟾毒灵及酯蟾毒配基的分析方法,探讨其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兔按0.35 mg.kg-1由耳缘静脉注射蟾酥提取物后分别于2,5,10,15,20,30,45,60,90 min心脏取血,采用乙腈沉蛋白与液液萃取相结合方法进行血浆样品预处理,以HPLC测定兔血浆中蟾毒灵及酯蟾毒配基的浓度,以Kinetica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建立的HPLC方法,蟾毒灵、酯蟾毒配基均得到很好的分离,达到体内分析要求。经非房室模型拟合,得到了蟾毒灵、酯蟾毒配基在兔体内主要药动学参数。结论:建立的蟾毒灵、酯蟾毒配基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及所获得的药动学参数,可为中药蟾酥提取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白藜芦醇固体脂质纳米粒抑制小鼠移植性肿瘤H22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固体脂质纳米粒(resveratrol-solid lipid nanopartieles,Res-SLN)对H22移植性肿瘤模型小鼠的肿瘤抑制作用.方法:将昆明种小鼠接种肝癌H22瘤株造成相应的移植性荷瘤小鼠模型后,随机分为荷瘤模型组、环磷酰胺(CTX)阳性药对照组(25 mg·kg-1),Res-SLN低、中、高(35,70,105 mg·kg-1)3个剂量组、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混悬液组(105 mg·kg-1)、空白辅料组,以实体瘤模型小鼠的瘤重、抑瘤率观察Res-SLN对小鼠移植性肿瘤H22的抑制作用;以胸腺指数、脾脏指数为指标观察Res-SLN对免疫器官的影响;以小鼠平均生存时间观察Res-SLN对腹水瘤模型小鼠的生命延长作用.结果:Res-SLN能有效地抑制实体瘤模型荷瘤小鼠体内肿瘤的生长,低、中、高3个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61.95%,72.39%,85.52%;Res-SLN给药组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与荷瘤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Res-SLN中、高剂量组对腹水瘤肿瘤模型小鼠的生存时间具有延长作用,与荷瘤对照组相比具显著性差异.结论:Res-SLN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强于Res,并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李娟  狄留庆  李俊松  钱静  王恒斌  李全 《中草药》2017,48(4):700-705
目的建立HPLC-MS法同时测定六神丸中9种蟾蜍二烯内酯类化合物(和蟾蜍他灵、沙蟾毒精、远华蟾毒精、去乙酰华蟾毒它灵、蟾毒它灵、华蟾毒它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方法。方法采用ODS-2(250 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96 nm。HPLC-MS联用的色谱条件与HPLC分离基本条件一致,流动相为乙腈-0.2%甲酸水溶液。通过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扫描,对六神丸中9种蟾蜍二烯内酯类化合物进行分析鉴别。结果 9种蟾蜍二烯内酯类化合物均得到良好分离,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加样回收率均在92%~105%,RSD5%。应用建立的HPLC-MS方法测定了10批六神丸中9种蟾蜍二烯内酯类化合物的量,分别为和蟾蜍他灵0.40~0.88 mg/g,沙蟾毒精0.32~0.83 mg/g,远华蟾毒精0.61~2.11 mg/g,去乙酰华蟾毒它灵0.15~0.32 mg/g,蟾毒它灵0.84~1.85 mg/g,华蟾毒它灵25.76~62.14 mg/g,蟾毒灵0.96~2.06 mg/g,华蟾酥毒基2.30~4.75 mg/g,脂蟾毒配基1.20~2.61 mg/g。结论所建立的定量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六神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正>蟾蜍属两栖纲蟾蜍科动物,在我国广泛分布。蟾蜍经加工可制成蟾皮、蟾酥、干蟾、蟾蜍头、蟾蜍胆、蟾蜍肝等名贵中药材,其中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主要有蟾酥、蟾衣、蟾皮,"六神丸"、"蟾酥丸"、"麝香保心丸"等药物均含有蟾蜍成分,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现将其药用价值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化学成分蟾蜍体内化学成分组成复杂,主要分为蟾毒配基类、蟾蜍毒素类、蟾毒色胺类及其他化合物。1.1蟾毒配基类蟾毒配基属乙型强心甾族类化合物,这  相似文献   

7.
蟾毒它灵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于垂亮  侯惠民 《中草药》2010,41(10):1683-1686
目的评价蟾毒它灵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SRB测试察蟾毒它灵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人肝癌细胞Bel-7402、人胃癌细胞SGC-7901和人宫颈癌细胞HeLa的生长抑制活性。通过静脉恒速输注方式给药,对S180及H22荷瘤小鼠进行蟾毒它灵体内药效评价,包括高剂量短时程给药和低剂量长时程给药。结果蟾毒它灵对SGC-7901、A549、Bel-7402、HeLa细胞作用72 h的IC50值分别为0.018、0.017、0.052、0.013μg/mL。蟾毒它灵采用恒速输注给药方式可以实现50%以上的抑瘤率。结论蟾毒它灵在体内外均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效果。  相似文献   

8.
蟾酥提取物中3种蟾蜍甾烯类成分比格犬体内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犬血浆中蟾酥提取物中3种蟾蜍甾烯类化合物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及酯蟾毒配基的分析方法,并用于其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比格犬按0.18 mg·kg-1由股静脉注射蟾酥提取物后分别于2,5,10,15,20,30,45,60,90 min股静脉取血,采用乙腈沉蛋白与固相微萃取相结合方法进行血浆样品预处理,以HPLC方法测定犬血浆中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及酯蟾毒配基的浓度,以Kinetica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 建立的SPE-HPLC方法,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及酯蟾毒配基均得到很好的分离,重复性、精密度、线性关系良好,达到体内分析要求;经非房室模型拟合,得到了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及酯蟾毒配基在犬体内主要药动学参数。结论: 建立的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及酯蟾毒配基比格犬血药浓度SPE-HPLC方法及所获得的药动学参数,可为中药蟾酥提取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蟾酥对小鼠膀胱癌的抗癌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小鼠可移植性膀胱癌BTT739作为动物模型,观察蟾酥对小鼠肿瘤生长以及相关指标的影响。目的:探讨蟾酥对BTT739荷瘤膀胱癌小鼠的抗肿瘤作用。方法:BTT739肿瘤细胞接种T739小鼠,随机分组,①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1次;②蟾酥组:蟾酥按5mg/k小鼠体重腹腔注射给药,日1次;③丝裂霉素C组(MMC组):每日1次丝裂霉素C腹腔注射1mg/kg;测定蟾酥对荷瘤小鼠的抑瘤率,荷瘤生存时间,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结果:蟾酥组小鼠的抑瘤率为50.5%,荷瘤生存时间为31.3天,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为36%。结论:在表实验条件下,蟾酥可以直接抑制小鼠膀胱肿瘤生长,延长小鼠荷瘤生存时间,提高小鼠免疫力可能是蟾酥抗小鼠肿瘤生长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研究齐墩果酸在H22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作用及意义。方法:建立H22荷瘤小鼠实体瘤模型进行体内试验,将50只已接种H22细胞株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40 mg·kg-1组,齐墩果酸低、中、高剂量组(1.25,2.50,5.00 mg·kg-1),连续灌胃给药10 d;处死小鼠,检测肝/体比及脾脏指数;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瘤体内凋亡抑制基因生存素(survivin)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利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凋亡指数。结果:齐墩果酸可改善H22荷瘤小鼠的肝/体比和脾指数,齐墩果酸低、中、高剂量组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比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1);齐墩果酸高、中剂量组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P0.05);细胞经齐墩果酸处理后,survivin,Bcl-2表达下调,齐墩果酸各组细胞凋亡指数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升高,差异显著(P0.01)。结论:齐墩果酸可通过抑制H22荷瘤小鼠肿瘤细胞中survivin及Bcl-2蛋白的表达,提高凋亡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还可改善荷瘤小鼠机体免疫力。survivin,Bcl-2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通过共同调节凋亡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茅莓总皂苷对黑色素瘤的体内、外抗肿瘤药效作用。方法:A375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体外常规传代培养,随机分5组,分别加入环磷酰胺,茅莓总皂苷高、中、低(0.01,0.001,0.000 1 mg·mL-1)3个质量浓度,以不加药作阴性对照,MTT法检测茅莓总皂苷的体外抗肿瘤作用;用B16黑色素瘤细胞移植小鼠,随机分阳性药(环磷酰胺)组,茅莓总皂苷高、中、低(100,50,25 mg·kg-1)剂量组及阴性药(生理盐水)组,观察体内抑瘤效果、荷瘤小鼠生存时间和生命延长率;同时采用TUNEL法检测茅莓总皂苷对B16黑色素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体外抑瘤试验显示,高、中质量浓度茅莓总皂苷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体内抑瘤试验显示,高剂量组平均瘤体积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抑瘤率37.02%;荷B16黑色素瘤小鼠用茅莓总皂苷治疗后存活时间增加;茅莓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黑色素瘤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32.5%,20.5%和5.5%,与阴性对照组(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茅莓总皂苷对体内、外黑色素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并呈量效依赖关系,能通过促进黑色素瘤细胞凋亡而发挥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2.
紫草萘醌(阿卡宁)衍生物SYUNZ-4的抗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半合成的一种新的阿卡宁衍生物-3,11-双(2-羟乙巯基)-6-异己萘茜(代号为SYUNZ-4)体外对各种人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和体内的抗瘤作用。方法体外细胞毒作用是应用四氮唑蓝(MTT)法测定,以半数抑制浓度(IC50)进行评价。体内抗瘤作用是应用小鼠移植瘤模型和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结果体外细胞毒试验表明,SYUNZ-4对7种人癌细胞有强的细胞毒作用,它们的IC50为0.32~7.75mg·L-1,对耐药细胞株MCF-7/Adr和KBV200的IC50分别为1.96和7.87mg·L-1。体内抗瘤试验,SYUNZ-4在2.0,6.0和10.0mg·kg-1,ip,q2d×10d,对小鼠肉瘤S-180和小鼠肝癌HepS的抑瘤率分别为31.5%~69.7%和45.9%~67.5%(P<0.05~0.01)。SYUNZ-4在2.0,6.0,10.0和14.0mg·kg-1,对小鼠肿瘤艾氏腹水癌实体型ESC的抑瘤率为30.2%~58.1%(P<0.05~0.01)。在6.0和10.0mg·kg-1,ip,q3d×18d条件下,SYUNZ-4对人肺腺癌(GLC-82)裸鼠移植瘤的抑瘤率为48.4%和61.7%(P<0.001);在2,6和10mg·kg-1剂量下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裸鼠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35.5%、41.9%和48.3%,P<0.01~0.001。结论新合成的紫草醌衍生物SYUNZ-4具有强的细胞毒作用和抗小鼠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藏药螃蟹甲中环烯醚萜类成分糙苏素(phlomiol)的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糙苏素对体外培养的2种人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体内试验采用小鼠实体瘤S180、肝癌H22细胞株接种小鼠,连续给药14 d,计算抑瘤率.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糙苏素对S180荷瘤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和对S180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结果:糙苏素在50~150 mg·L-1对2种肿瘤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r=0.989,P<0.05);体内试验结果显示小鼠分别灌胃给予2.5,5,10 mg·kg-13个剂量的糙苏素,对接种的实体瘤S180、肝癌H22细胞株的抑瘤率分别为28.5%~65.0%.35.0%~74.5%.同时,糙苏素可显著提高S180荷瘤小鼠淋巴细胞增殖活性(P<0.05),显著增加S180荷瘤小鼠NK细胞的杀伤能力(P<0.05).结论:糙苏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肿瘤细胞和接种的小鼠肿瘤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能够增强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和NK细胞的杀伤能力,具有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长春新碱传递体(vincristine loaded transfersom es,VCR-T)对荷Burk itt’s淋巴瘤裸鼠的抑瘤效果。方法建立荷Burk itt’s淋巴瘤的裸鼠模型,将VCR-T分为高(0.8 mg·kg-1)、中(0.2 mg·kg-1)、低(0.05 mg·kg-1)剂量以及单次给药和3次给药组,长春新碱溶液(vincristine solution,VCR-Sol)以0.8 mg·kg-1的剂量分3次静脉注射,比较各组荷瘤裸鼠的相对肿瘤增殖率、肿瘤生长曲线、抑瘤率,并进行瘤体组织学检查考察VCR-T的抑瘤效果。结果各治疗组对肿瘤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着给药剂量及给药次数的增加,对肿瘤的抑制作用也相应的增加;VCR-T以0.8 mg·kg-1剂量单次给药则可达到与VCR-Sol相同的效果,而0.2 mg·kg-1剂量3次给药的疗效则优于VCR-Sol;所有VCR-T组裸鼠100%存活,VCR-Sol组裸鼠存活率仅75%。结论VCR-T透皮给药具有比VCR-Sol静注给药更好的抑瘤效果。  相似文献   

15.
阿诺宁乳化剂的抗瘤作用和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阿诺宁乳化剂的抗瘤作用和急性毒性反应。方法用小鼠和裸鼠移植性肿瘤模型测定体内抗瘤活性,用Blliss方法计算小鼠给药的急性毒性的LD50。结果阿诺宁乳化剂在4,8和16 mg·kg-1,灌胃(ig)qd×10 d,对小鼠肝癌HepS 3批实验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39.2%,46.9%和55.7%;对小鼠肉瘤S-180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34.6%,47.3%和54.4%;对小鼠L2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37.5%,45.9%和56.5%。阿诺宁乳化剂在7.5,15,30和60 μg·kg-1腹腔注射(ip)×10d 剂量下,对小鼠肝癌(HepS)实验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31.0%,42.9%,50.2%和62.4%;对小鼠肉瘤S-180的平均抑瘤率依次为23.6%,39.4%,50.9%和61.2%;在15,30和60μg·kg-1,ip,每日1次,每周6次,共4周的剂量下,对人肝癌(Bel-7402)裸鼠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32.0%,50.5%和60.2%;在上述3个剂量下,对人肺腺癌(GLC-82)裸鼠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30.3%,41.9%和56.1%。结果表明,阿诺宁乳化剂ig,ip对上述5种肿瘤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其抑瘤率与阿诺宁乳剂的剂量相关。用Bliss方法统计出阿诺宁乳化剂对小鼠ig一次的半数致死量(LD50)及其95%可信限为74.75 (58.67~5.26) mg·kg-1;ip的LD50)为1.12 (1.01~1.24)mg·kg-1),静脉注射(iv)的LD50为1.81(1.61~2.03) mg·kg-1。结论阿诺宁乳化剂对多种小鼠和裸鼠移植瘤均有明显抗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白背叶提取物芹菜素对裸鼠人胃癌SGC-7901细胞移植瘤生长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胃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连续11 dig给予芹菜素600,300,150 mg·kg-或ip五氟尿嘧啶(5-FU) 20 mg·kg-1治疗,观察移植瘤瘤重及药物对肿瘤生长的抑制率;透射电镜观察肿瘤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芹菜素600,300 mg·kg-1和5 -FU均能明显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抑瘤率分别为31.78% (P <0.01),25.66% (P <0.05)和49.03% (P <0.01),且芹菜素可致裸鼠移植瘤大量细胞发生凋亡,可见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结论:白背叶提取物芹菜素可能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熊胆粉联合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toxan,CTX)用药通过调节肿瘤炎症微环境对小鼠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肝转移模型的增免抑瘤抗转移作用.方法:脾脏原位注射SL4细胞制作小鼠CRC肝转移模型.随机分5组:模型组、CTX组(80 mg· kg-1)和CTX联合熊胆粉高、中、低剂量组(300,150,75 mg·kg-1).术后口服灌胃给药12d,于第13天取材,解剖肝脾称重,HE染色,免疫荧光分析;外周血、脾和肝转移瘤进行流式细胞免疫表型分析.结果:CTX组及CTX联合熊胆粉各组肝脾质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HE染色和免疫荧光分析表明,正常组织中淋巴细胞浸润较多,肿瘤组织周围有以巨噬细胞为主的大量炎细胞浸润;流式细胞检测结果表明:外周血中,联合治疗组与CTX组相比,T淋巴细胞显著升高(P<0.05),CD4/CD8增加;脾细胞悬液中,联合治疗组与CTX组比较,淋巴细胞总数增加,以B细胞增加较为显著(P<0.05),CD11b,F4/80细胞明显降低(P<0.05);肝转移瘤中,联合治疗后比单独CTX治疗单核巨噬细胞下降(P<0.05).结论:熊胆粉联合CTX治疗不仅能保肝增免,还可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减少对单核巨噬细胞等的募集起到抗炎进而抗肿瘤转移作用,其中熊胆粉低剂量与CTX联合用药组降低炎症细胞浸润的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澳洲茄边碱提取纯化工艺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从龙葵中提取纯化澳洲茄边碱,并探讨其抗肿瘤活性.方法:龙葵药材粗粉80%乙醇回流提取,以硅胶柱色谱和重结晶的方法纯化澳洲茄边碱,最后鉴定结构和检查纯度;MTT法筛选澳洲茄边碱对人肿瘤细胞的体外生长抑制作用,并研究其对肝癌H22和EAC小鼠移植瘤的作用.结果:澳洲茄边碱含量达到97.9%;体外对6种肿瘤细胞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且在2.4 mg· kg-1的给药剂量下对肝癌H22和EAC小鼠移植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澳洲茄边碱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  相似文献   

19.
口服猪脾来源免疫制组分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口服Mr小于5000的猪(Sus xrofa domeastica Brisson)脾来源免疫抑制组分(SISC-p)的有效性。方法:通过给小鼠ig SISC-p,实验其时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及绵羊红细胞(SRBC)特异杭体生成的影响。结果:加SISC-p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DTH及SRBC特异杭体生成均有抑制作用,时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较高剂量(20mg·kg-1)和较低剂量(5mg·kg-1)的作用效果均不如中剂量(10mg·kg-1);对DTH的影响,较低剂量(3.8mg·kg-1)的作用效果较好;而时SRBC.特异杭体生成的影响,则较高剂量((20mg·kg-1)表现出了较好的作用效果。结论:po SISC-p对小鼠的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但对非特异性、特异性和体液免疫功能产生抑制作用的剂量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