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 对中国地鼠山医群体近交系E的一些繁殖性状进行遗传力估计分析.方法 采用平均信息约束最大似然法(AIREML),利用WOMBAT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产仔数、离乳数、胎间隔2-1和胎间隔3-2的遗传力均较低,分别为0.05、0.096、0.182和0.116.结论 中国地鼠山医群体近交系E繁殖性状的遗传力均属于低遗传力.  相似文献   

2.
研究培育自发NIDDM中国地鼠实验动物模型观察其繁殖发育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自发NIDDM中国地鼠,3世代,32胎次,121只平均出生体重为1.60±0.10g,离乳体重为14.92±1.17g,平均产仔数为3.78±1.21,离乳活仔数为3.47±1.11,成活率为91.74%。仔鼠发育正常分别在30和80日龄出现二次增重高峰,提示自发NIDDM的发病对本模型动物繁殖发育无严重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窝蛋白Caveolin-1敲除对C57BL/6小鼠离乳前繁殖性能及体质量的影响。方法分别对Caveolin-1基因敲除小鼠和同源C57小鼠进行体质量、初产日龄、胎次间隔时间、平均产仔数及离乳存活率的观察及分析。结果 C57BL/6小鼠鼠仔平均体质量均高于Caveolin-1基因敲除鼠,在1、7、14 d时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 d时,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初产日龄、胎次间隔时间及平均产仔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57BL/6小鼠离乳存活率明显高于基因敲除鼠,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veolin-1敲除小鼠的体质量下降、繁殖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和掌握子午沙鼠在实验室内繁殖特征。方法 根据1996~2002年实验室饲养的子午沙鼠记录数据,推导雌雄体的性成熟期和雌体妊娠期,统计分析不同胎次和月份每窝产仔数、离乳数、成活率和性比结果。结果 雌雄体的性成熟期分别为109.3±21.0d和106.3±21.7d,妊娠期为21.3±1.4d;一至七胎各胎次之间出生数和离乳数差异不显著(P>0.05),而第四胎和第六胎的成活率低于平均胎仔数,但无显著差异(P>0.05);一至七胎之间雌雄百分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各胎次平均雌雄比例为1.4:1.0。在12个月份中,9月-11月停止繁殖,其它各月份之间每窝出生数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每窝离乳数和成活率在部分月份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与野生子午沙鼠繁殖数据比较,实验室驯化对子午沙鼠繁殖有影响,主要为季节繁殖提前到12月,繁殖窝数增加1-2窝。本结果为该鼠种实验动物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系统研究不同初配日龄对NIH小鼠繁殖性能的影响。方法本试验按初配日龄分为4组,50、60、70、85 d各30对小鼠,记录了每对小鼠第1~6胎的繁殖性能。结果 70、85 d组在产仔数、离乳数、离乳率、出生及离乳仔鼠平均体重与50 d组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 05,P0. 01);与60 d组比在出生仔鼠平均体重、离乳数有显著差异(P0. 05);各组胎间隔无差异性(P0. 05); NIH小鼠第2~3胎平均产仔数与第1胎比具有明显升高(P0. 05),第5~6胎显著下降(P0. 05);第3~4胎离乳数与第1胎相比有差异性(P0. 05);出生仔鼠平均体重、离乳率随胎次增加而增加(P0. 05,P0. 01),离乳仔鼠平均体重无显著差异(P0. 05)。结论 NIH小鼠在70~85日龄初配繁殖性能较好,第2~3胎繁殖性能稳定,建议繁殖至第6胎。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和掌握子午沙鼠在实验室内繁殖特征。方法根据1996~2002年实验室饲养的子午沙鼠记录数据,推导雌雄体的性成熟期和雌体妊娠期,统计分析不同胎次和月份每窝产仔数、离乳数、成活率和性比结果。结果雌雄体的性成熟期分别为(109.3±21.0)d和(106.3±21.7)d,妊娠期为(21.3±1.4)d;1~7胎各胎次之间出生数和离乳数差异不显著(P0.05),而第4胎和第6胎的成活率低于平均胎仔数,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1~7胎之间雌雄百分比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各胎次平均雌雄比例为1.4∶1.0。在12个月份中,9月-11月停止繁殖,其它各月份之间每窝出生数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每窝离乳数和成活率在部分月份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野生子午沙鼠繁殖数据比较,实验室驯化对子午沙鼠繁殖有影响,主要为季节繁殖提前到12月,繁殖窝数增加1~2窝。本结果为该鼠种实验动物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Nrf2基因敲除小鼠的繁育及生长发育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ICR-Nrf2小鼠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用原种繁殖扩群,观察繁殖性能及仔鼠的生长发育.结果 ICR-Nrf2--/-与ICR-Nrf2-+/+比 ,总的产仔数与离乳数减少 (P<0.01或 P<0.05);体重在出生后第3周时差异有显著性(P<0.01), 第5周至第25周时同性别间差异非常显著 (P<0.01).结论 Nrf2基因缺失小鼠的产仔数、离乳数均少于野生型小鼠,仔鼠的生长速度也较野生型小鼠慢.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SD大鼠两种繁殖方式对生产性能的影响,提供客观、科学的数据,为大鼠的规模化生产,选择合适的繁殖方法。方法在SPF级屏障设施饲养环境下,对SD大鼠的雌雄6:1循环交配法和雌雄1:1长期同居法进行比较对妊娠率、初生仔鼠重、平均窝产仔数、离乳仔鼠均重、离乳存活率和胎次间隔等生产性能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SD大鼠两种不同繁殖方法的同胎次间的比较:离乳存活率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初生仔重,窝产仔数,离乳仔重,胎次间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雌雄6:1循环交配法,可有效提高离乳存活率,提高种鼠的生产效率:同时,能有效控制动物种群数量和生产数量,适宜于大鼠的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催乳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对西藏小型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催乳素受体(PRLR)基因AIuI位点在西藏小型猪中的多态性分布情况;研究其在西藏小型猪上的遗传效应,为生长繁殖性状的分子遗传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44头西藏小型猪母猪窝产仔数及离乳仔数数据,测定所产仔猪的初生重和离乳重,采用PCR-RFLP方法测定PRLR基因AIuI位点多态性,并与上述生长繁殖性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西藏小型猪PRLR侯选基因AIuI位点表现出多态性,分为AA、AB、BB,频率分别为0.273、0.500、0.227。经产母猪的仔猪初生重在不同基因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初产和经产母猪的其他生长繁殖指标在不同基因型间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结论本研究中PRLR基因AIuI位点多态性AA、AB、BB不同基因型之间窝产仔数和离乳仔数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束缚应激对ICR雌鼠生理及繁殖性能的影响.方法 将40只6周龄ICR雌鼠分为2组,A组雌鼠采用慢性束缚应激(6 h/d,28 d)处理,B组为对照组,记录两组的ICR雌鼠生理指标(体质量,性周期)及繁殖性能(妊娠期、产仔数,仔鼠初生重体质量,仔鼠离乳体质量,离乳率)等数据.结果 A组ICR雌鼠的妊娠期、仔鼠离乳率、仔鼠离乳体质量与B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A组ICR雌鼠体质量、雌鼠性周期、产仔数,仔鼠初生重与B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 慢性束缚应激显著影响ICR雌鼠体质量的增加、产仔数、仔鼠初生重及破坏雌鼠性周期,但不影响ICR雌鼠的妊娠期、仔鼠离乳率、仔鼠离乳体质量.随着束缚应激实验的进行,小鼠体质量及性周期有恢复现象.  相似文献   

11.
经过12年工作,将野生中国地鼠驯养和近亲交配,繁育成山医群体,其中A-30家系已繁殖到22代。经遗传监测,证明20代鼠已育成近交系。文中对饲养条件、繁殖方法、近交系的建立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山医群体中国地鼠E家系的遗传纯度。方法 应用经过筛选的 3 1条随机引物对中国地鼠E家系 12只个体基因组DNA进行RAPD扩增 ,计算近交个体间的相似系数。结果 所有样品的相似系数0 943 1到 0 9978之间变动 ,平均相似系数为 0 9749,聚类分析得到了这些个体的同源树资料。结论 山医群体E家系有较高的遗传纯度  相似文献   

13.
IRM-2近交系小鼠的生殖生长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观察复方女贞子对实验性高血糖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药对由肾上腺素、葡萄糖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可明显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大、小鼠的血糖水平及降低高血糖大鼠并发血清甘油三酯升高的作用。对正常血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鼠雌鼠的动情周期为4.0d,动情期阴道粘液呈碱性。妊娠期平均20.05d。受孕后阴道口出现的黑色栓子可做为早期妊娠的依据。幼鼠性成熟一般在55.0日龄,雄鼠稍早于雌性。成年雌鼠平均体重36.5g,体长8.8cm;雄鼠体重32.5g体长9.9cm。经累代近交的高世代鼠体形有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阐明山医群体近交系中国地鼠G 显带核型和自发畸变率 ,完善中国地鼠的背景资料。方法 采用地鼠骨髓制备和G 显带法。结果 从 14只地鼠的 30个G 显带细胞中 ,7个G 显带细胞被选作模型分析。根据特有带型来识别各号染色体 ,绘制了模式图。此外 ,用常规Giemsa染色分析了 80 0个中期细胞 ,发现染色体断裂为 0 2 5 % ,无着丝粒畸变和不平衡易位均为 0 0 5 % ,自发畸变率很低。结论 山医群体近交系中国地鼠G 显带的识别为结构异常和基因作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培育凝血因子IX基因剔除小鼠近交系。方法 采用全同胞兄妹对交配 ,每代选用第一胎小鼠留种 ,记录繁殖性能 ;第 8代开始筛选纯合子。结果 凝血因子IX基因剔除小鼠已近交培育到第 12代 ,交配年龄 70 - 90d ,平均每窝产仔数 5只以上 ,离乳数 3只以上。结论 纯合子FIX剔除基因小鼠在子代鼠中能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17.
根据实验室饲养的灰仓鼠资料和观察对该鼠的繁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鼠的好斗习性经过5年驯养已较温顺。性成熟为50d,动情周期4~4.5d,交配高峰在晚上23.00点至次日1.00点,妊娠周期19d(16~21),平均产仔间隔39.25d.窝仔数4.59只/窝(1~10),离乳成活率64.5%,雌雄性比0.883(242/274),并就以上三个指标在不同季节、不同胎次和不同繁殖代数进行了比较。雌体繁殖高峰3~12月,雌、雄体最长繁殖年限分别1.5和2.0年,寿命2.5年以上。  相似文献   

18.
小型猪正逐渐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实验动物。我国具有独特和丰富的小型猪资源,我国小型猪品系或资源涉及资源品系、封闭群、近交培育品系等。本文就我国的小型猪品系资源状况进行了介绍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