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采用后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15例。随访0.5~3.5年,优8例,良5例,进步2例。无术后症状加重病例,优良率87%,有效率100%。随访1年以上13例,优良共12例,保持了术后早期效果。对该手术的优点、适应证、操作要点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
改良颈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合并颈椎管狭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改良颈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性颈椎病合并颈椎管狭窄的效果。方法采用改良颈椎管成形术(即门轴侧不植骨,术后颈围固定时间缩短为4~6周)治疗6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对其中38例资料完整者根据术前、术后随访的X线平片,计算机辅助下测量颈椎的活动度与稳定性。结果38例获得随访,时间6~51(26.8±3.0)个月。按JOA评分:术后改善率为54.6%,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明显下降;术前平均颈椎活动度为(37.1±10.6)°,术后颈椎活动度较术前活动度平均减少(27±5)%,稳定性良好。结论改良颈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性颈椎病合并颈椎管狭窄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颈椎管扩大术疗效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56例颈椎管扩大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术50例,双开门颈椎管扩大术6例。治疗多发性椎间隙颈椎病19例,后纵韧带骨化症(简称OPLL)18例,OPLL合并颈椎外伤3例,颈椎管狭窄合并OPLL2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14例,术后一个月和一年分别评估疗效,均明显优于以往的椎板减压术。  相似文献   

4.
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对颈椎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研究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对颈椎运动功能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对52例因脊髓型颈椎病接受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平均随访37.5个月,在颈椎过屈、过伸侧位X线片上比较手术前后颈椎总的运动范围(总活动度)、各椎体间活动度。结果:术后3年颈椎总活动度、总屈曲及总仰伸角度均减小(P≤0.001),与术前相比平均下降15%,其中42例伴有颈部僵硬、疼痛等症状。颈椎总活动度的改变与神经功能的改善无相关性。各椎体间的屈伸运动范围从C2至C6均明显减小,而C6/7却稍有增加;椎体间滑移在C3/4、C4/5两个节段明显减少(P≤0.05)。结论: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可以使颈椎总活动度和各椎体间活动度均减少并伴有颈部僵硬和疼痛。术后短期围领制动并早期主动伸、屈颈部的锻炼可能有助于减少颈部僵硬和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对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和颈椎稳定性影响。方法:对3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施行了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其中30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5个月。结果:按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65.61%,优良率83%。X线检查均摄颈椎正侧位片及过伸、过屈侧位片,1例颈椎轻度不稳定,2例出现反曲畸形,18例有不同程度前曲弧度变小。结论: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较好的颈后路减压术式,其疗效稳定,对颈椎稳定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颈椎后路一次性手术治疗颈椎管狭窄并椎间盘脱出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颈椎管狭窄合并颈椎间盘脱出者宜施行手术治疗,一般认为应首先颈前路间盘及骨赘切除植骨术,术后疗效洋佳者再后路手术。本文介绍一次经后路半椎权扩大切或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同时将况出间盘切除。本组共治疗19例,平均随访个月,优良率为89.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一种颈椎管成形同时扩大神经根管的术式。方法:78例颈椎管狭窄症患,按施术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双开门成形并神经根管扩大术42例为A组,施术方法为:用微气钻在关节突内1/3处向前外斜挖骨槽,折断椎弓双开门成形后,神经根管后壁后移,从而扩大神经根管,单纯椎板双开门成形术36例为B组,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78例获18个月-4年10个月,平均2年4个月的随访,优良率分别为:A组88.1%,B组63.9%,B组63.9%,统计学处理:0.05>P>0.01,差异有显性。结论:双开门椎管成形并神经根管扩大术式,减压有效,克服了单纯椎板成形术后脊髓,神经根后移,根管后壁对神经根造成的压迫或刺激。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总结经验,提高疗效。方法:根据病情结合辅助检查,选择适应后路手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脊髓减压,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结果:本组22例,术后随访6个月 ̄4年,平均18个月,优8例(36%),良10例(46%),有效4例(18%),优良率82%。结论:经后路脊髓减压,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开门应适中,以10 ̄12mm为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椎管狭窄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0例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资料、外科手术治疗、术后进行疗效随访与评估。结果:随访1-38个月,平均20个月,其中优7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90%。结论:颈椎管狭窄症术前应用CT及MRI可明确诊断,椎管扩容术是目前最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椎管狭窄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0例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资料、外科手术治疗、术后进行疗效随访与评估。结果:随访1~38个月,平均20个月,其中优7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90%。结论:颈椎管狭窄症术前应用CT及MRI可明确诊断,椎管扩容术是目前最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双开门颈椎管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8年4月~1990年4月,我院采用双开门颈椎管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引起的四肢不同程度的麻木瘫痪1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男17例,女1例;年龄42~69岁,平均51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6年,平均13个月。1.1瘫痪程度 (1)重型:卧床,5例。(2)中型:活动不便、需扶拐,4例。(3)轻型:活动不便,不需扶拐,9例。1.2影像学检查 本组病例术前全部做了颈椎CT检查,矢状径为6~12mm。术前摄颈椎正侧位片,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退行性改变,测量颈椎管矢状径与椎体矢状径之比值都小于0.75,最小者仅0.4。3例有后纵韧带骨化,其中1例为强直性脊柱炎所致。2…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锚定法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expansive lamino-plasty,ELP)治疗氟骨症颈椎管狭窄症(flurosis cervical stenosis,FCS)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5年1月~2006年1月,收治并采用后路手术治疗FCS患者44例,20例采用锚定法完成ELP(研究组),另24例采用常规丝线悬吊法(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随访24个月,对手术前后临床和影像学指标作统计分析。结果术后24个月随访时两组JOA评分均明显改善,轴性症状发生率锚钉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小于0.01)。24个月随访,研究组未见锚钉的松动,两组患者均未见"再关门"现象。结论锚定法ELP与传统丝线固定ELP相比,固定椎板更牢靠,同时避免了对门轴侧关节囊和椎旁肌的干扰,术后颈部轴性症状轻微,临床疗效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13.
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术式及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16例颈椎疾患,其中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6例、多椎间隙颈椎间盘病7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3例。8例行双开门式颈椎管扩大成形术,3例双开门式十中央植骨固定术,5例行单开门式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本组病例经5个月以上(平均15个月)随访,疗效满意。作者认为经后路多节段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既能获得有效的脊髓减压,又能维持颈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自 1996年以来 ,采用旁正中切口棘突重建颈椎管扩大成形手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 14例 ,术后平均随访 1年 ,疗效满意。临床资料  14例中男 11例 ,女 3例 ;年龄 39~ 71岁 ,平均 5 2岁 ;病史 10个月~ 11年 ,平均 3年 7个月。均伴有椎间盘突出 ,C4~C73个节段突出者7例 ,C5~C72节段突出者 5例 ,C5~C6单节段突出者 2例。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脊髓型颈椎病症状与体征 ,X线片示椎管 /椎体比率均小于 0 75 ,MRI示病变节段脊髓前、后有不同程度的受压 ,T2信号增强。手术要点及步骤 颈后入路 ,旁正中切口 (选择压迫相对较轻的一侧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棘突纵割式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对12例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采用特制线锯纵割棘突,以自体髂骨作棘突间隔物,行椎管扩大成形术。采用JOA评分、测量扁平率、CT及MRI复查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经10~28个月随防,术后JOA评分及扁平率均有明显改善(P<0·05),脊髓压迫解除,植骨全部融合,无脊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棘突纵割式颈椎管扩大成形术减压充分,疗效确切,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改良颈椎管扩大成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评估改进的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型术的远期疗效,探讨克服传统单开门手术弊端的方法。方法:对16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改进的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型术,其中107例获随访,随访3-6.5年,平均5年3个月。单开门技术改进包括神经根管扩大和开门椎板的引线固定技术等。结果:采用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79.06%。术后6例出现开门侧肩及上臂神经根性疼痛,1例出现脑脊液漏,无一例出现“再关门”。结论:改进的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型术通过选择性神经根管扩大、牢固的椎板固定、准确的开门节段选择可以避免传统单开门术式的弊端,是一种并发症少、远期疗效好的术式。  相似文献   

17.
颈椎管狭窄症是一种直接或间接原因导致颈椎管狭窄、压迫脊髓,导致脊髓损伤;压迫营养脊髓的血管,导致脊髓血液循环障碍的一种疾病。自2000~2002年共收治15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应用潜行式椎板内板切除扩大颈椎管术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钛网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 19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椎板钛网成形术,对结果进行临床和X线片评定。结果 平均随访21.7个月,所有病例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无局部和全身异常反应。颈椎板成形术后椎管矢状径平均增加4.7mm,钛网位置无变化,已被再生的自体骨固定。结论 钛网椎板成形术在颈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寻找一种颈椎后路“双开门”术治疗椎管狭窄症新的理想方法。方法 采用线锯法,保留棘突,一次将开门之黄韧带、椎板及棘从中央锯开“双开门”加中央植骨术,自1997年12月-1999年12月治疗颈椎管狭窄12例。结果 12例均得到随访,平均改善率83.8%,无手术并发症及脊髓损伤症状加重,植骨块均已骨性愈合。结论 本方法具有脊髓减压彻底,手术操作简便,术时短等优点,对颈椎管狭窄症需后路手术的病人,是一种可供选择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双开门颈椎椎板成形术 (Kurokawa法 )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分析近 6年来在上海中山医院采用颈椎后路双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的 67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并进行随访。随访时间 10个月~ 6年 10个月。患者手术时平均年龄为 55.2岁。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 1、 3、 5年的 JOA评分及恢复率。结果 JOA评分从术前的平均 7.1分增加到术后 1年的 12.5分、 3年的 12.9分和 5年的 12.8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001)。颈椎矢状径术后平均增加 4.9 mm,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001)。术后恢复率达到 60%,但颈椎的伸屈活动度却减小。结论双开门颈椎椎板成形术是一种简单、安全的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手术后随访 5年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