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研究自行调节式口腔矫治器治疗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用ESS量表、Berlin睡眠症状调查问卷及多导睡眠监测(PSG)对56例经PSG监测诊断为轻、中度的OSAHS患者戴用自行调节式口腔矫治器治疗前后的主观、客观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56例OSAHS患者戴用自行调节式口腔矫治器3个月后,ESS量表评分及Berlin睡眠症状调查问卷评分均较3个月前明显降低;PSG监测指标(呼吸紊乱指数AHI、呼吸暂停指数AI、低通气指数HI、最低血氧饱和度(SPO2)、最长呼吸暂停时间与3个月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行调节式口腔矫治器可有效减轻OSAHS患者的白天嗜睡、打鼾等主观症状,改善患者睡眠过程中的呼吸情况,使OSAHS患者的睡眠呼吸状况趋向于健康正常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不同体重指数(BMI)与睡眠结构和呼吸紊乱的关系。方法经多导睡眠仪监测确诊为OSAHS的患者100例,比较BMI<25kg/m2(正常)、25≤BMI<30kg/m2(超重)和BMI≥30kg/m2(肥胖)三组患者的睡眠结构和呼吸紊乱指标。结果不同BMI组的OSAHS患者,其觉醒时间、觉醒指数、快速动眼睡眠(REM)、REM/总睡眠时间(TST)%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以BMI≥30kg/m2组的患者睡眠结构改变显著。BMI高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呼吸紊乱最长时间显著增加,夜间基础氧饱和度、最低氧饱和度显著下降,氧饱和度低于90%时间及占总睡眠时间延长,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呼吸紊乱最长时间(BDLon)升高(P<0.05)。结论不同BMI对OSAHS患者睡眠结构、AHI、BDLon和动脉血氧饱和度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儿童与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在多导睡眠监测(PSG)各项指标上的差异。方法:对儿童和成人OSAHS患者行PSG检查,观察呼吸暂停指数(AI)、低通气指数(H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最长呼吸暂停时间等项指标,并分析两组的睡眠结构,包括非快动眼睡眠(NREM)各期及快动眼睡眠(REM)期占睡眠时间百分比以及微觉醒指数,并分组进行比较。结果:儿童组AI、HI、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等项指标均小于成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LSaO2与成人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儿童组睡眠结构与正常儿童相近,睡眠结构及微觉醒指数与成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与成人OSAHS患者在PSG各项指标上差异明显,成人PSG诊断标准不适用于儿童患者。儿童PSG诊断标准有待进一步研究来确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的多导睡眠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对比分析87例老年(老年组)和296例中青年(中青年组)OS-AHS患者的多导睡眠图,并对87例老年患者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和口腔矫治器(oral appliance,OA)治疗。结果老年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25.97±18.23)次/h]低于中青年组患者[(46.43±27.26)次/h](P<0.001),而老年组最低血氧饱和度[(78.43±10.95)]高于中青年组[(70.68±12.49)](P<0.001)。非快速动眼睡眠各期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快速动眼睡眠期[(13.08±7.37%)]明显长于中青年组[(9.78±7.23)%](P<0.001)。结论老年OSAHS患者较中青年OSAHS患者病情相对较轻,对睡眠的影响除REM期外两组均无明显差异。老年OSAHS主要选择无创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呼吸事件发生与睡眠时相的关系,探索快动眼睡眠期(REM)依赖的OSAHS患者的临床和多导睡眠图特征。方法OSAHS患者417例,行多导睡眠监测,以REM期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非快动眼睡眠期(NREM)AHI的比例表示呼吸事件的REM期主导度。分析患者REM期和NREM期AHI和呼吸事件维持时程的差异以及REM期主导度与睡眠监测参数的相关性;比较REM依赖患者(定义为REM期主导度≥2)与其他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患者总体REM期和NREM期AH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1,P=0.718),呼吸暂停低通气时间指数(AHT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84,P=0.000)。229例(55.0%)患者REM期AHI小于NREM期,286例患者(68.6%)REM期AHTI大于NREM期。REM期主导度与AHI显著相关(r=-0.234,P=0.000)。REM依赖的OSAHS患者(67例/16.7%)与其他患者(350例)的AHI(t=10.708),觉醒指数(t=6.070),最低血氧饱和度(t=-5.989),阻塞性呼吸暂停事件比例(t=4.282),颈围(t=2.181)、ESS评分(t=2.772)及体质量指数(t=2.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REM睡眠期比例和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REM睡眠期多数OSAHS患者存在呼吸事件时程的增长而非单纯的呼吸事件频率的增加。REM睡眠依赖的OSAHS患者AHI相对较低,病情严重度较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导睡眠图和动态SaO2监测在临床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意义及体重指数(BMI)对OSAHS患者睡眠质量和SaO2的影响.方法 主诉睡眠打鼾患者131例,根据夜间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结果分为4组,即单纯鼾症组、轻度、中度、重度OSAHS组.对PSG监测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SaO2(%)相关指标、BMI和PSG监测指标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①102例被诊断为不同程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四组间每小时呼吸暂停 低通气数、累计数、累计时间、AHI、SaO2≥3%的脱饱和度次数和SaO2≤90%时间比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②所有患者AHI和SaO2相关指标呈显著负相关,和BMI呈显著正相关,睡眠期最低SaO2和BMI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使用PSG对OSAHS进行诊断及病情判断须结合AHI和睡眠期最低SaO2;每小时呼吸暂停或/和低通气数、累计数、累计时间、AHI是OSAHS诊断和分度的可靠指标;SaO2≤90%时间占睡眠总时间的比例为单纯动态SaO2监测OSAHS提供诊断和分度的参考指标;肥胖是导致SAHS的重要危险因子,BMI可作为睡眠呼吸暂停的一个重要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重度和极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睡眠监测指标的比较。方法:使用美国飞利浦伟康公司的Alices 5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对获得的各项指数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不同程度鼾症患者之间微觉醒指数(MAI)、血氧饱和度(Sa O2)、氧减指数及呼吸暂停时间的相关性比较,呼吸紊乱指数(AHI)指数越高,Sa O2越低,呈显著负相关;MAI、氧减指数、呼吸暂停时间都随AHI增大而增大,呈显著正相关。最低Sa O2和病情负相关,病情越重,Sa O2越低。氧减指数和最长呼吸暂停正相关,呼吸暂停时间越长氧减指数越高。不同程度OSAHS患者睡眠结构间有明显差异,在非快动眼睡眠状态(NREM)1期睡眠中,AHI为(80~90)的一组较AHI为(30~40)一组明显增加,NREM 2期减少,NREM 3期亦减少,甚至被剥夺,REM期睡眠减少。结论:不同程度OSAHS患者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最低血氧饱和度、MAI、觉醒次数间有明显差异。AHI指数越高,睡眠期间的血氧饱和度越低,微觉醒越明显,觉醒反映明显的OSAHS患者对应的NREM 3期和快动眼睡眠状态(REM)期睡眠明显减少,更易出现白天嗜睡等症状,严重程度与MAI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8.
殷波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1,28(1):84-85,88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对73例OSAHS患者给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术前与术后6个月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呼吸暂停总时间、鼾声指数、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和Epwonh嗜睡程度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个月患者AHI、呼吸暂停总时间、鼾声指数及Epwonh嗜睡程度评分明显减少(P<0.05),SaO2显著升高(P<0.05)。73例中显效43例(58.9%),有效25例(34.3%),无效5例(6.8%),总有效率为93.2%。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OSAHS效果好,副作用较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高原列车司乘人员中OSAHS患者睡眠障碍的情况。方法:选取高原列车司乘人员其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和非OSAHS患者各60例,利用7 h多导睡眠监测和Epworth量表进行评分分析高原列车司乘人员中OSAHS患者Epworth评分、AHI指数、Sa O2(%)及睡眠分期结构的情况。结果:实验组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为(16.85±4.20)分,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为(18.87±9.67),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为(82.85±7.71)%;对照组的Epworth评分为(4.38±1.87)分,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为2.35±0.95,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为(91.13±0.72)%;两组的Epworth评分和AHI指数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Ⅱ期非快动眼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为(57.50±1.87)%;Ⅲ期非快动眼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为(5.26±1.94)%;Ⅳ期非快动眼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为(4.43±2.99%);对照组Ⅱ期非快动眼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为(50.37±2.99)%;Ⅲ期非快动眼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为(5.30±1.51)%;Ⅳ期非快动眼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为(12.50±1.71)%;两组的Ⅱ期非快动眼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和Ⅳ期非快动眼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司乘人员从平原进入高原后,因缺氧发生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而导致高原列车司乘人员均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而OSAHS患者的睡眠障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体位对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位对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的影响,为鼾症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92例打鼾病人,通过多导睡眠图监测(PSG),152例患者确诊为OSAHS,40例为良性鼾症,分析每例患者的侧卧位、仰卧位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氧减指数.结果各组内的仰卧位AHI和氧减指数均高于侧卧位AHI及氧减指数.结论睡眠时的体位明显影响呼吸紊乱及缺氧的严重程度,采用侧卧位睡眠是良性鼾症及OSAHS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的疗效。方法12例经口腔矫治器治疗的OSAS患者,将治疗前后多导睡眠监测所得的呼吸功能改变与治疗前X线头影测量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OSAS患者呼吸紊乱指数,呼吸暂停指数,低通气指数和血氧饱和度使用前后有显著性改善。而X线头影测量得出下颌骨位置也有所改善。结论矫治器是治疗OSAS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舌根平面阻塞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30例OSAHS患者的上气道阻塞情况,并根据是否存在舌根平面阻塞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及PSG主要监测指标。结果① 230例OSAHS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腭咽平面阻塞,其中120例存在舌根平面的阻塞,105例存在各种鼻阻塞性疾病,53例同时存在舌根平面阻塞与鼻阻塞病变。② 两组患者比较,存在舌根平面阻塞者整体年龄偏大,NREMⅠ期睡眠较多,NREMⅡ期睡眠较少,呼吸暂停指数(apnea index, AI)较大,低通气指数(hypopnea index, HI)较小;而体质指数、NREM Ⅲ期、Ⅳ期睡眠、REM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 AHI)、微觉醒指数、最长呼吸紊乱事件、最低血氧饱和度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伴有舌根平面阻塞的患者整体年龄偏大,睡眠结构紊乱较重,呼吸事件中呼吸暂停较多,低通气较少。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及睡眠结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182例患者经多导睡眠图(PSG)检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以及单纯鼾症对照组;计算各组觉醒时间、非快动眼睡眠、快动眼睡眠各期所占比例并比较其百分比;比较各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 AHI)、BMI、总微觉醒次数(microarousal, MI)的差别;对各组AHI与BMI、S3+S4期睡眠百分比、MI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各组AHI与其BM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组的AHI与BMI进行相关性分析,两者呈正相关;各0SAHS组觉醒时间、S1+S2期睡眠、MI均高于单纯鼾症对照组(P<0.05);各0SAHS组S3+S4期睡眠均低于单纯鼾症对照组(P<0.05);各组的AHI与S3+S4期睡眠百分比、MI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478; r=0.785)。结论:AHI与BMI呈正相关,肥胖是OSAHS发生的重要病因;OSAHS患者存在睡眠结构紊乱,其严重程度与OSAHS病情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和睡眠监测特点。方法:对60例女性和465例男性OSAHS患者之间的主要症状体征以及多道睡眠监测结果包括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呼吸暂停指数(AI)、最低氧饱和度及微觉醒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女性患者平均年龄大于男性(t=4.79.P=-0.000)。女性OSAHS患者呼吸暂停、白天嗜睡、鼻部及舌根病变明显少于男性(P值分别为0.0001,0.000,0.043,0.011),晨起头痛的发生明显多于男性(P=0.004),女性患者的AHI、AI、最低氧饱和度及微觉醒指数明显低于男性患者(t值分别为7.16。7.95,5.09,7.5,P值均为0.000),发生于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期的AHI明显低于男性(t=7.28,P=0.000),发生于快速眼动(REM)睡眠期的AHI两性患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女性OSAHS患者发病年龄大于男性,病情较男性轻,病情的严重程度差异主要在NREM睡眠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不同程度夜间血氧饱和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特征及多导睡眠监测特点。方法 选用OSAHS患者289例,按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进行病情分组,其中轻度组69例,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为85%~90%,中度组73例,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为80%~85%,重度组147例,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为<80%。分析不同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OSAHS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年龄、体重指数(BMI)、颈围、Epworth嗜睡评分表(ESS)、氧减指数(ODI)、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HI)、暂停总时间、暂停最长时间、低通气总时间、低通气最长时间、睡眠结构中慢速眼球运动睡眠(NREM)1、2、3睡眠期及快速眼球运动睡眠(REM)睡眠期分别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结果 3组患者的年龄、ESS评分、低通气总时间、低通气最长时间、REM期、NREM1期间无差异,BMI、ODI、AHI、暂停总时间、暂停最长时间、NREM2期、NREM3期间有明显差异,表现在重度组患者BMI、颈围显著高于轻度组与中度组,ODI、AHI、暂停总时间、暂停最长时间三组间均有明显差异,重度组NREM2期高于中、轻度组,重度组NREM3期少于中、轻度组。结论 患者的BMI、颈围对患者最低血氧饱和度有影响;患者缺氧程度越重,则患者氧减指数及呼吸暂停指数越高,暂停总时间、暂停最长时间、NREM2期睡眠时间越长,而患者深睡眠NREM3期睡眠时间则越短。  相似文献   

16.
张立芳  李博  刘煜  宿长军 《医学综述》2013,19(8):1496-1498
目的了解一夜持续正压呼吸道通气(CPAP)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经多导睡眠图(PSG)确诊的OSAS患者113例,经CPAP治疗一夜(≥7 h),同时行PSG监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睡眠结构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参数变化。结果经一夜CPAP治疗后,1、2期睡眠占睡眠总时间的比率显著降低,分别为4.5%、10.1%(P<0.05);3、4期睡眠(深睡眠)占睡眠总时间比率增加6.5%(P<0.05),快速眼动睡眠比率增加8.0%(P<0.05)。呼吸紊乱指数(AHI)下降59.6%(P<0.05);最低血氧饱和度、平均血氧饱和度分别增加18.0%、5.0%(P<0.05)。结论一夜CPAP治疗能显著改善睡眠结构,增加患者的深睡眠,降低AHI,增高血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nCPAP)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脑血流频谱及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通过分析多导睡眠图(PSG)了解15例患者nCPAP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6个月时脑血流频谱及血流变学变化情况,以及脑血流频谱与呼吸紊乱指数(AHI)、血氧饱和度(SaO2% )的关系。结果 nCPAP治疗3个月,PSG 显示OSAS患者的AHI及SaO2% 均有明显改善,但脑血流经颅多普勒(TCD)及血流变学的各项指标改善不明显(P> 0.05) 。治疗6个月的OSAS患者呼吸暂停时间(AI)较治疗3个月又有所下降,SaO2% 上升,同时TCD 及血流变学也明显改善。结论 nCPAP治疗OSAS患者6个月以上可明显改善脑供血不足,明显降低血液粘稠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不同射血分数心力衰竭患者的客观睡眠特征并探讨影响睡眠呼吸暂停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2019年4月~2020年10月期间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107例。根据心脏 超声左心室射血分数将其分为射血分数减少的心力衰竭患者(HFrEF组,LVEF<40%,35例)、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患者(HFmrEF组,40%≤LVEF<50%,21例)及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HFpEF组,LVEF≥50%,51例)。收集3组患者入院期间的基线人口学资料,并进行夜间多导睡眠监测,评估其客观睡眠特征,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心衰患者客观睡眠特征的风险因素。结果 HFpEF组患者的非快速眼动睡眠1期占比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水平显著低于HFrEF组患者,且较少表现为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P<0.05)。而HFmrEF组患者与其他两组的基线资料及睡眠结构参数方面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性别、利尿剂使用、左室射血分数(LVEF)、NT-proBNP及总胆固醇水平与心衰患者的AHI水平及呼吸事件相关(P<0.05)。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饮酒及LVEF是心衰患者睡眠呼吸暂停发生及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3组心衰患者均存在客观睡眠结构的紊乱,以睡眠呼吸暂停为主,但与HFrEF组患者相比,HFpEF组患者发生睡眠呼吸暂停包含CSA的比例较低。高龄、饮酒及低LVEF是心衰患者睡眠呼吸暂停发生及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