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多导睡眠图特征并观察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OSAS的短期疗效.方法经多导睡眠图检查确诊OSAS患者46例,对照组(单纯鼾症组)12例,分析比较两组睡眠参数.对34例中重度OSAS患者进行睡眠时BiPAP辅助通气并比较治疗前后PSG参数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SAS患者夜间睡眠结构紊乱,主要为深睡眠减少、浅睡眠相对增加、快速动眼相(REM)睡眠减少、睡眠潜伏期缩短、呼吸暂停或低通气次数增加、夜间平均及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P<0.05).34例中重度OSAS患者经BiPAP辅助通气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AHI、夜间平均及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最长呼吸暂停时间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OSAS患者存在睡眠结构紊乱,BiPAP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睡眠结构,是治疗OSAS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疗效。方法:对15例经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确诊为重度OSAS的患者进行CPAP治疗3个月,而后再复查PSG ,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睡眠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低通气指数(HI)、呼吸暂停指数(AI)、呼吸紊乱指数(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LAT)均显著下降(P <0 . 0 1) ,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 )显著升高(P <0 . 0 1)。结论:CPAP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重度OSAS患者的睡眠监测指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动调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Auto-CPAP)压力滴定下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多导睡眠图(PSG)特征的影响。方法:通过分析PSG,分析了70例非OS-AHS者(对照组)和78例OSAHS患者的PSG特征以及选择先应用Auto-CPAP进行压力滴定后再行CPAP治疗40例OSAHS患者,观察治疗前、治疗时OSAHS患者的PSG参数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SAHS组的PSG存在睡眠结构、呼吸事件及血氧等方面参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深睡眠减少、浅睡眠相对增加、快速动眼(REM)睡眠减少、醒觉次数(WASO)增加、睡眠潜伏期(SL)缩短、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增加、夜间平均及最低血氧饱和度(MSaO2、LSaO2)下降、血氧饱和度<90%的累积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90%T)增加。应用Auto-CPAP进行压力滴定后再行CPAP治疗能使上述参数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结论:OSAHS患者存在睡眠结构、呼吸事件紊乱及夜间低氧血症等PSG特征,先应用Auto-CPAP进行压力滴定后再行CPAP治疗能在短期内改善OSAHS患者的这些PSG特征,是一种安全、无创、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疗效,对1996~1999年在家坚持长期应用CPAP治疗的18例重度OSAS(有完善多导睡眠图(PSG)监测记录)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应用CPAP治疗后,OSAS症状消除。(2)13例(72%)患者复查PSG参数明显改善,18例停用CPAP治疗后PSG复查,最长呼吸暂停时间从66±21s缩短至43±24s(P<0.05);呼吸紊乱指数(AHI)从66±16降至28±20(P<0.001);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从53%±19%提高至75%±11%(P<0.001)。(3)治疗前后18例患者体重、血压改变不明显,12例合并高血压的患者6例(50%)血压恢复到正常范围。结论CPAP治疗OSAS有效,长期坚持治疗呼吸暂停引起的低氧血症,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其机制可能与患者呼吸调节功能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疗效,对1996~1999年在家坚持长期应用CPAP治疗的18例重度OSAS(有完善多导睡眠图(PSG)监测记录)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应用CPAP治疗后,OSAS症状消除.(2)13例(72%)患者复查PSG参数明显改善,18例停用CPAP治疗后PSG复查,最长呼吸暂停时间从66±21s缩短至43±24s(P<0.05);呼吸紊乱指数(AHI)从66±16降至28±20(P<0.001);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从53%±19%提高至75%±11%(P<0.001).(3)治疗前后18例患者体重、血压改变不明显,12例合并高血压的患者6例(50%)血压恢复到正常范围.结论:CPAP治疗OSAS有效,长期坚持治疗呼吸暂停引起的低氧血症,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其机制可能与患者呼吸调节功能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多导睡眠图特征并观察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OSAS的短期疗效。方法 经多导睡眠图检查确诊OSAS患者46例,对照组(单纯鼾症组)12例,分析比较两组睡眠参数。对34例中重度OSAS患者进行睡眠时BiPAP辅助通气并比较治疗前后PSG参数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OSAS患者夜间睡眠结构紊乱,主要为深睡眠减少、浅睡眠相对增加、快速动眼相(REM)睡眠减少、睡眠潜伏期缩短、呼吸暂停或低通气次数增加、夜间平均及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P〈0.05)。34例中重度OSAS患者经BiPAP辅助通气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AHI、夜间平均及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最长呼吸暂停时间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OSAS患者存在睡眠结构紊乱,BiPAP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睡眠结构,是治疗OSAS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顽固性高血压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5月在珠江医院及深圳龙岗中心医院门诊及心内科住院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355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便携式多导睡眠仪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合并OSAHS患者172例(48.4%),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治疗8周。记录治疗前及OSAHS患者治疗后的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浓度(LSaO2)、氧减饱和度指数、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结果 OSAHS组与非OSAHS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S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HI、LSaO2、氧减饱和度指数、DB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顽固性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CPAP治疗后SBP、DBP、AHI、LSaO2、氧减饱和度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是顽固性高血压常见合并疾病,此类患者AHI、LSaO2、氧减饱和度指数、DBP均较高,CPAP治疗可改善低氧状态,从而降低其血压及AHI、LSaO2、氧减饱和度指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治疗方法.方法 82例经多导睡眠图(PSG)确诊为轻度OSAHS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以持续上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PAP组)37例及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手术治疗(UPPP组)45例,后随访1年,并于治疗后1年再行PSG检查.结果 ①患者治疗后1年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 4.8±2.0)明显低于治疗前(16.0±2.2)(P<0.01),夜平均血氧饱和度从(90.7±2.2)%升至(96.5±1.1)%,最低血氧饱和度从(87.4±1.8)%升至(91.2±3.4)%,其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PAP组有效率(89.2%)与UPPP组(86.7%)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AP治疗和UPPP手术治疗均是治疗轻度OSAHS的有效方法,单纯CPAP治疗轻度OSAHS不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9.
朱霞 《大家健康》2017,(12):124-125
目的:评价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临床疗效.方法:经多导睡眠图(PSG)确诊,符合治疗条件的40例OSAHS患者,用CPAP治疗,对比治疗一个月前后PSG结果.并观察临床症状变化.结果:40例OSAHS患者经CPAP治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平均暂停时间由、鼾声指数、均明显降低.最低血氧饱和度(Sa02)提高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治疗后日渐倦怠乏力、精神状态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87.5%.结论:内科应用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不仅安全,可操作性高,临床疗效显著,应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刘淼 《中外医疗》2013,32(19):86-86,88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与顽固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心内科收治的86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合并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给予所有患者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2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最低血氧浓度((LSaO2)、低通气指数(AHI)、氧减饱和度指数。结果 CPAP治疗前后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最低血氧浓度、低通气指数、氧减饱和度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顽固性高血压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密切相关,改善患者的睡眠、降低患者的低通气次数和呼吸暂停次数,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对白天嗜睡、打鼾和憋气为主诉的住院患者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且血压增高达诊断标准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睡眠检测结果中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及睡前、晨起、治疗后的血压进行分析。结果OSAS患者晨起血压较睡前血压增高(P〈0.05),并与SaO2呈负相关(P〈0.05);SaO2与AHI呈负相关(P〈0.05)。体重指数与SaO2呈负相关(P〈0.05),与晨起舒张压呈正相关(P〈0.05)。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纠正睡眠呼吸暂停6-8周后,晨起血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OSAS患者肥胖及反复睡眠呼吸暂停与其高血压具有相关性。因此,OSAS高血压是一种继发性高血压,CPAP治疗对这种高血压有效。  相似文献   

12.
重叠综合征患者夜间缺氧和睡眠结构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叠综合征(OS)患者夜间缺氧和睡眠结构的变化。方法:对19例OS、25例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及1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分别进行全夜多导睡眠(PSG)检查,结果:OS组SaO2L、深睡眠%(S3+4)显著低于COPD组(P<0.05),动脉血氧饱和度<90%累计时间%(SLT90%)、<80%累计时间%(SLT80%)、浅睡眠%(S1+2)显著高于COPD组(P<0.05)。OS组SLT90%、S1+2显著高于OSAS组(P<0.05),睡眠效率显著低于OSAS组(P<0.05)。结论:OS患者夜间缺氧较严重、睡眠结构改变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nCPAP)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脑血流频谱及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通过分析多导睡眠图(PSG)了解15例患者nCPAP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6个月时脑血流频谱及血流变学变化情况,以及脑血流频谱与呼吸紊乱指数(AHI)、血氧饱和度(SaO2% )的关系。结果 nCPAP治疗3个月,PSG 显示OSAS患者的AHI及SaO2% 均有明显改善,但脑血流经颅多普勒(TCD)及血流变学的各项指标改善不明显(P> 0.05) 。治疗6个月的OSAS患者呼吸暂停时间(AI)较治疗3个月又有所下降,SaO2% 上升,同时TCD 及血流变学也明显改善。结论 nCPAP治疗OSAS患者6个月以上可明显改善脑供血不足,明显降低血液粘稠度。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患者清醒及不同睡眠期血中血管活性肠肽 (VIP)质量浓度与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 ,以 1 2例OSAHS患者为研究对象 ,在桡动脉内留置导管监测血压 ,同步进行夜间多导睡眠仪连续记录 ,并分别于睡前清醒时、非快动眼 (NREM)睡眠期、快动眼 (REM )睡眠期及清晨从桡动脉留置的导管内抽取血标本 ,采用放免分析法检测VIP。结果 :1 )睡前清醒时及清晨血VIP质量浓度与总睡眠时间和记录时间之比(TST/TRT ,睡眠效率 )成正相关 (r =0 .5 91 ,P <0 .0 5 ) ,与醒觉时间和记录时间之比 (Arousal/TRT)成负相关 (r =-0 .5 86,P <0 .0 5 ) ;以睡前清醒时作基础值 ,NREM期血VIP质量浓度的变化与快波睡眠和总睡眠时间之比 (Ⅰ +Ⅱ /TST)成负相关 (r=-0 .65 6,P <0 .0 5 ) ,与快动眼睡眠时间和总睡眠时间之比 (REM/TST)成正相关 (r =0 .70 5 ,P <0 .0 1 ) ,REM期血VIP质量浓度的变化与REM/TST成正相关 (r=0 .60 9,P <0 .0 5 ) ;2 )OSAHS患者清醒与不同睡眠期血中VIP质量浓度与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和睡眠呼吸暂停指数 (AHI)成正相关 ,与血氧的有关指标无相关性。提示 :VIP可能参与OSAHS患者睡眠的调节  相似文献   

15.
利用PSG评估CPAP和Auto-CPAP对不同程度OSAHS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与自动调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Auto-CPAP)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时的选择性应用。方法60例轻中度(AHI≤40)OSAHS患者和60例重度(AHI〉40)OSAHS患者分别接受CPAP和Auto-CPAP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时PSG参数变化。结果轻中度OSAHS患者应用CPAP治疗较应用Auto-CPAP治疗睡眠结构明显改善(P〈0.05);重度OSAHS患者应用Auto-CPAP治疗较应用CPAP治疗的睡眠结构明显改善(P〈0.05)。包括睡眠潜伏期(SL)、睡眠效率(SE)、觉醒次数(WASO)、浅睡眠(Ⅰ期+Ⅱ期)、深睡眠(Ⅲ期+Ⅳ期)及REM期睡眠各占总睡眠时间(TST)的比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的变化。结论轻中度OSAHS患者选择应用CPAP治疗的效果优于应用Auto-CPAP治疗的效果。重度OSAHS患者选择应用Auto-CPAP治疗的效果优于应用CPAP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2 3例睡眠时有打鼾、呼吸暂停、张口呼吸等症状的儿童进行多导睡眠图 (PSG)监测 ,并行扁桃体摘除术和 (或 )腺样体刮除术 ,16例患儿术后 1个月复查PSG ,其余门诊随访。结果  2 3例患儿睡眠中均有粗响鼾声 ,鼾声指数为 2 5 0 93± 116 5 3,体块指数 (BMI)为 15 97± 3 0 1,呼吸紊乱指数 (AHI)为 9 2 3± 4 78,最低SaO2 % (87 5 2±4 95 ) % ,血氧下降≥ 3%次数 ,平均 (36 16± 10 68)次 ,SaO2 <90 %时间 (11 0 9± 3 71)min。全部经手术治疗 ,术后确诊扁桃体肿大的有 11例 ,腺样体肿大 6例 ,腺样体和扁桃体均肿大的有 6例。其中 16例患儿术后 1个月复查PSG ,治疗前后比较 ,睡眠呼吸障碍明显改善。最低SaO2 %上升、AHI下降、血氧下降≥ 3%次数、SaO2 <90 %时间及鼾声明显减少 ,以上参数治疗前后比较均P <0 0 5。结论 睡眠期有粗响鼾声、呼吸困难和与睡眠相关的呼吸暂停或低通气是小儿OSAS的特征。夜间睡眠PSG监测对于诊断是必需的 ,扁桃体切除术和 (或 )腺样体刮除术是治疗小儿OSAS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重叠综合征患者夜间缺氧和睡眠结构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佳  林建海  鲁慧敏 《上海医学》2003,26(12):899-901
目的 探讨重叠综合征 (OS)患者夜间缺氧和睡眠结构的变化。方法 对 19例OS、2 5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1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和 14例鼾症患者分别进行全夜多导睡眠仪 (PSG)检查 ,并对各组数据作统计学t检验。结果 单纯鼾症患者基本不存在日间或夜间缺氧 (P <0 .0 5 ) ;OSAS患者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 L)显著低于COPD患者 (P <0 .0 1) ,最长呼吸暂停时间 (TL)、总睡眠时间 (TST)和睡眠效率 (SE)显著高于COPD患者 (P <0 .0 1) ,OS患者SaO2 L、深睡眠所占百分率 (S3+ 4 )显著低于COPD患者 (P <0 .0 1) ,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 ) <90 %累计时间的百分率 (SLT90 % )、SaO2 <80 %累计时间占睡眠时间的百分率 (SLT80 % )及浅睡眠所占百分率 (S1+ 2 )显著高于COPD患者 (P <0 .0 1)。OS患者SLT90 %、S1+ 2显著高于OSAS患者 (P <0 .0 1) ,睡眠效率显著低于OSAS患者 (P <0 .0 1)。结论 OS患者夜间缺氧较严重 ,睡眠结构改变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睡眠监测压力滴定来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围手术期的情况。方法 :治疗组为资料完整的 4 8例进行睡眠压力滴定的OSAHS患者 ,在患者入院的第 1d用纤维喉镜与M櫣ller检查法相结合测量上气道平面的阻塞程度 ,并进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 7h ,观察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及血压、心率等情况 ,在第 2d再将多导睡眠监测仪与呼吸机联机监测 7h ,除观察上述指标变化外 ,还观察CPAP呼吸机的工作压力和面罩压力情况。对照组为未进行睡眠压力滴定的 76例OSAHS患者。结果 :M櫣ller试验中治疗组有 4 0例为Ⅱ型 ,8例为Ⅳ型 ,对照组中 6 1例为Ⅱ型 ,1例为Ⅲ型 ,1 0例为Ⅳ型。治疗组第 1d和第 2d 90 %以下氧减饱和度指数和AHI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这两天的血压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心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持续正压通气 (CAPA)压力分布范围及面罩压力分布范围分别为 (1 1 .0 0± 5 .1 8) ,(9.4 1± 4 .2 8)cmH2 O ;治疗组有 1例行气管切开 ,对照组有 2 6例行气管切开。结论 :让患者术前配戴 1周CPAP ,进行围手术期处理 ,可以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 ,提高患者对麻醉及手术的耐受力 ,从而降低术中、术后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体位性睡眠呼吸暂停(positional sleep apnea,PSA)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中发生率及临床特征。方法选自2004年1月~2010年12月在笔者医院睡眠中心经PSG确诊为OSAS的7879例患者中PSA的总体发生率和轻度(5≤AHI<15)、中度(15≤AHI<30)、重度OSAS(AHI≥30)患者中PSA的各自发生率。分别选择AHI相匹配的PSA患者203例(PSA组)和非PSA患者226例(非PSA组)就年龄、BMI、颈围、腰围、PSG各参数及OSAS的可能病程进行了组间比较。结果 OSAS患者中PSA的总体发生率为16.8%(1326/7879)。但PSA的分别发生率在轻度OSAS患者中为34.2%(942/2754),中度OSAS患者中为11.4%(322/2821),在重度OSAS患者中为2.8%(62/2214)。PSA组与非PSA组比较显示PSA患者较非PSA患者BMI低(24.2±2.8 vs 27.1±2.4,P<0.05),颈围细(37.4±1.7cm vs 39.2±1.9cm,P<0.05),腰围无显著组间差异(92.2±4.3cm vs 94.3±3.7cm,P>0.05),仰卧位睡眠占总睡眠时间比例较高(89.4%±6.3%vs 79.8%±7.7%,P<0.05),OSAS的病程可能较短(3.8±2.4 vs 5.6±2.3,P<0.05),但年龄无组间明显差异(47.2±18.4 vs 49.3±19.1,P>0.05)。结论 PSA在程度较轻的SAS患者中发生率较高。与AHI相似的非PSA患者相比,PSA患者的BMI较低、颈围较细,睡眠期仰卧位时间比较长、OSAS的病程可能较短。  相似文献   

20.
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暂停综合征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建平  任卓超  沈祖宁  胡叮玲 《浙江医学》2002,24(7):402-403,412
目的 了解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n-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长期应用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应用n-CPAP治疗OSAS患者24个月以上,并对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多导睡眠图(PSG)的各项指标进行观察。结果 OSAS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的控制,呼吸紊乱指数、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最低氧饱和度等多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均P<0.01)。结论 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n-CPAPO)治疗OSAS患者,长期应用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和安全性佳,是目前临床治疗OSAS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