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目的探讨浅快呼吸指数(Rapid Shallow Breath Index,RSBI)在加强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机械通气超过72h的患者撤离呼吸机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满足常规撤机标准的33例患者,进行120min自主呼吸试验(Spontaneous Breath Trial,SBT)并动态监测5、15、30,60、120min五个时点的RSBI,根据撤机结果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例患者完成了120min SBT,其中有12例撤机失败。在SBT 5min和SBT 15min时候,RSBI在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SBT 30min及SBT 30min以后时点撤机失败组的RSBI明显高于撤机成功组的RSBI (P<0.05)。5个时点的RSBI的ROC下面积分别为0.52、0.71、0.91、0.96、0.99。结论在ICU中,对机械通气超过72h以上的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时候,SBT 2h时的RSBI较之前的RSBI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浅快呼吸指数( RSBI)的变化趋势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患者撤离有创机械通气的预测价值。方法对机械通气3~21 d准备撤离有创通气的AECOPD患者给予在压力支持( PSV)模式下120 min的自主呼吸试验( SBT),监测5、30、60、120 min浅快呼吸指数( RSBI)的动态变化,通过120 min SBT的患者拔管脱机,根据48 h是否需要再插管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分析两组RSBI的动态变化特点及60 min和120 min的变化水平(ΔRSBI)。结果80例AECOPDA患者完成了2 h SBT,其中16例48 h后再次插管,SBT起始时RSB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RSBI的变化趋势不同, RSBI在30、60、120 min时失败组较成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SBT 60 min和120 min时ΔRSB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BI的动态变化趋势对AECOPD患者撤离有创机械通气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胡明 《医学新知杂志》2011,21(5):331-333
目的探讨浅快呼吸指数(RSBI)在结核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时的预测价值和指导意义。方法27例结核性呼吸衰竭患者达到临床撤机条件后,监测其浅快呼吸指数。结果撤机成功组(23例)和撤机失败组(4例)患者在撤机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RSB平均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撤机失败组的撤机前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长于撤机成功组,撤机失败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撤机成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成功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参数pH、PaO2、PaCO2和R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动态观察RSBI对结核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撤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简单、可靠、重复性好且与呼吸做功相关性好,预测准确性高,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4.
《陕西医学杂志》2014,(10):1392-1394
目的:回顾性分析AECOPD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63例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进行研究,其中52例患者为撤机成功组;11例患者为撤机失败组。比较两组生理指标、pH、PCO2、浅快呼吸指数、氧和指数、辅助呼吸肌评分、气道分泌物评分、血清白蛋白,脑钠肽等。结果:撤机成功组和失败组在SBT前后的观测指标相对比,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等方面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浅快呼吸指数(RSBI)、辅助呼吸肌评分、气道分泌物评分、脑钠肽等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呼吸肌疲劳和未减轻的呼吸负荷可能是撤机失败的主要预示指标;同时在撤机时应该高度注意患者的心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膈肌增厚分数(diaphragmtic thickening fraction,DTF)联合呼吸浅快指数(rapid shallow breathing index,RSBI)指导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时机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嘉兴市第一医院(嘉兴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3例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撤机标准,根据撤机结果将其分为撤机成功组(n=67)和撤机失败组(n=36)。两组患者均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BT)30min后,记录呼吸频率及潮气量,计算RSBI,通过超声测量吸气末和呼气末膈肌厚度,计算DTF,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DTF、RSBI及联合指标对撤机时机的预测价值。结果 撤机成功组患者的DTF显著高于撤机失败组[(24.98±4.70)% vs(19.66±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撤机成功组患者的RSBI显著低于撤机失败组[(52.67±13.65)次/(min·L)vs(70.82±20.78)次/(min·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TF、RSBI及联合指标对成功撤机有预测效能,以DTF>21.20%且RSBI≤55.56次/(min·L)作为联合指标的预测效能最大。结论 DTF及RSBI能有效预测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的成功撤机时机,与单一DTF及RSBI相比,联合指标可显著提高成功撤机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膈肌超声相关指标膈肌动度浅快呼吸指数(DD-RSBI)、膈肌增厚浅快呼吸指数(DT-RSBI)与传统浅快呼吸指数(RSBI)在机械通气患者中预测撤机结果的价值。方法选取浙江省6家医院重症医学科连续收治的机械通气时间>48h并行撤机自主呼吸试验(SBT)的患者131例。SBT过程中使用超声测量并计算膈肌移动度(DD)与膈肌增厚率(DTF),代替传统RSBI中的潮气量计算出新的DD-RSBI和DT-RSBI。根据撤机结果将患者分为撤机成功组与失败组,分析两组患者各指标间的差异。采用ROC曲线比较各指标预测撤机结果的价值。结果撤机成功组患者97例,撤机失败组患者34例。撤机失败组患者的RSBI、DD-RSBI及DT-RSBI均高于撤机成功组(均P<0.05)。RSBI、DD-RSBI及DT-RSBI预测撤机失败的AUC分别为0.796(95%CI:0.712~0.903)、0.865(95%CI:0.798~0.931)、0.872(95%CI:0.801~0.942),以46.3次/(ml·min)、1.65次/(min·mm)、66次/min为阈值,其预测撤机失败的灵敏度分别为85.3%、73.5%、88.2%,特异度分别为56.7%、88.7%、59.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DD-RSBI(OR=5.46,95%CI:1.54~19.37)、高DT-RSBI(OR=1.06,95%CI:1.02~1.1)是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膈肌超声指标DD-RSBI、DT-RSBI较传统RSBI预测撤机结果更准确,是指导撤机时机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有创机械通气困难脱机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分析,选取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并符合脱机条件的7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患者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BT),观察48 h后无需机械通气患者入选撤机成功组,不能通过SBT或通过SBT 48 h后仍需机械通气治疗者入选撤机失败组。结果:43例入选撤机成功组,29例入选撤机失败组,撤机失败组中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低蛋白血症、心力衰竭以及糖尿病的发生率均高于撤机成功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蛋白症(OR=5.87)、心力衰竭(OR=15.76)、MODS(OR=3.62)、糖尿病(OR=6.05)是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低蛋白症、心力衰竭、MODS和糖尿病是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应用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SBI)是否可以预测撤机成功。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在自主呼吸试验结束时记录患者呼吸频率(RR)和潮气量(VT),并应用M超声测量评估右侧膈肌移位(DD),记录撤机的结果、机械通气时间,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住院时间和ICU死亡率。依据撤机结果,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快速浅呼吸指数(RSBI,RR/VT)及D-RSBI(RR/DD)对撤机失败预测的准确性。结果纳入110例患者,其中撤机成功组为73例(66.4%),撤机失败组为37例(33.6%),撤机失败组患者的RSBI、D-RSBI均高于撤机成功组(P<0.01)。RSBI、D-RSBI预测撤机失败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95%可信区间0.69-0.87)、0.91(95%可信区间0.85-0.97),分别以69次/(L·min)、1.5次/(min·mm)为临界值,其预测撤机失败的灵敏度分别为55%、87%,特异度分别为89%、80%。结论D-RSBI比传统指标RSBI预测撤机失败更准确。  相似文献   

9.
背景 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率较高,近年来超声已广泛应用于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评估中,如评估撤机前患者的心功能,但在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胸部超声应用不多。目的 探讨胸部超声对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2017年6月-2018年12月选择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慈溪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5例持续机械通气48 h以上的脓毒症患者,在其符合机械通气撤机筛查条件后采用低水平压力支持通气(PSV)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BT),于SBT前及SBT 30 min后进行胸部超声指标检测,获得肺部超声评分(LUS)、膈肌位移值(DE)、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和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并计算浅快呼吸指数(RSBI)、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BSI)和膈肌增厚分数(DTF)。对符合临床撤机标准者进行撤机,根据撤机结果将患者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胸部超声对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结果的预测价值。结果 最终纳入50例患者,其中撤机成功组35例,撤机失败组15例。撤机成功组与撤机失败组患者SBT后LUS、SBT前DTF、SBT后DTF、SBT后D-RBS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失败组患者SBT后LUS较SBT前上升(P<0.05),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患者SBT后DTF均高于SBT前(P<0.05)。SBT后LUS、D-RSBI及SBT前后DTF预测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结果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9、0.895、0.738、0.891。SBT后LUS<15.5分、SBT后D-RSBI<1.41次?min-1?mm-1、SBT前DTF>22.9%、SBT后DTF>33.2%预测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成功的灵敏度分别为0.730、0.867、0.866、0.886,特异度分别为0.800、0.829、0.667、0.867。结论 胸部超声对脓毒症患者撤机结果有预测价值,SBT后LUS<15.5分、D-RSBI<1.41次?min-1?mm-1、DTF>33.2%对撤机成功的预测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并符合撤机条件的76例65岁及以上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患者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BT),通过后观察48 h,无需重新行机械通气者纳入撤机成功组,不能通过SBT或通过SBT后48 h内需重新行机械通气者纳入撤机失败组,分析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 53例患者纳入撤机成功组,23例纳入撤机失败组。撤机失败组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真菌感染、低蛋白血症、机械通气时间14 d、气胸、心力衰竭、糖尿病、冠心病和肝功能不全发生率高于撤机成功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ODS(OR=8.070)、机械通气时间14 d(OR=17.760)、心力衰竭(OR=4.597)、糖尿病(OR=13.937)是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MODS、机械通气时间14 d、心力衰竭、糖尿病是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3种不同方法的自主呼吸试验对预撤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呼吸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17例机械通气48h以上的慢阻肺患者,治疗过程中病情稳定且已达到撤机标准。所有患者均先后采用以下3种不同方法的自主呼吸试验即自动导管阻力补偿(ATC,补偿比率100%)、低水平PSV(7cm H2O)和T管试验,每种自主呼吸试验持续10min,在每种自主呼吸试验结束时检测并记录以下通气参数:潮气量(VT)、气道峰压(PIP)、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aO2)、气道闭合压(P0.1)、最大吸气压(Pimax)和呼吸浅快指数(RSBI),比较患者在采用3种不同方法的自主呼吸试验时各呼吸力学参数的差异。结果仅12例患者成功完成了3种自主呼吸试验。与T管比较,应用低水平PSV和ATC时,慢阻肺患者的P0.1、Pimax、RSBI和RR均明显降低,而患者的V,和SaO2均增加。低水平PSV组和ATC组各参数与T管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TC组患者的P0.1、Pimax、RSBI和RR高于低水平PSV组,而PIP、VT和Sa02低于低水平PSV组,其中P0.1、Pimax、RSBI、PIP和R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和SaO2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预撤机的慢阻肺患者,低水平PSV和ATC两种自主呼吸试验优于T管试验。采用ATC法进行自主呼吸试验时,慢阻肺患者人机协调性较应用低水平PSV通气模式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三种不同撤机方式[GCS评分、感染控制窗、自主呼吸试验(SBT)]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撤机方式随机分为GCS评分组、感染控制窗组、SBT组,每组各40例。3组均采用同步间歇强制通气+压力支持方式(SIMV+PSV)行机械通气。GCS评分组待GCS评分达15分,稳定2 h至窗口期出现;感染控制窗组待肺部感染明显控制时判为"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SBT组待SBT成功后,拔除气管导管改无创通气直至脱离呼吸机。动态观察3组患者机械通气前通气及氧合指标、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重新插管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结果 GCS评分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其他两组(P均〈0.05),感染控制窗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SBT组(P均〈0.05);GCS评分组、感染控制窗组的VAP发生率均低于SBT组(P均〈0.05),但GCS评分组、感染控制窗组的VA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重新插管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应用GCS评分撤机方式治疗可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可减少VAP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成比例辅助通气(proportional assist ventilation plus,PAV+)与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PSV)两种不同的自主通气模式对患者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 对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采用自身时照、交叉设计的方法,随机选择通气模式,分别采用PAV+与PSV模式进行30 min SBT,监测并记录患者在SBT前与SBT结束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P)、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出潮气量(Vte)、平均气道压(MAP)、呼吸浅快指数(RSBI)等参数,以及SBT前后的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结果 SBT结束时,PAV组和PSV组的呼吸、循环相关参数比较,与PSV组相比,PAV组在Vte较SBT前有所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PAV组和PSV组增加量分别为(44.25±49.8)ml、(9.25±19.2) ml; PAV组在RSBI显著低于PSV组(P=0.041),PAV组和PSV组分别是(39±10)ml、(53±14)ml.与PSV组相比,PAV组其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SBT后30 min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在两组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 与PSV模式相比较,PAV+模式下,Vte、MV等参数较SBT前有所增加;RSBI在PAV组显著低于PSV组;循环系统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苏学会  赵萍  胡江涛  杨明  刘桂荣 《医学综述》2012,(24):4281-4282
目的探讨自主呼吸试验联合无创机械通气在撤离有创通气中的可行性,寻找最佳的撤机方式。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1月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收治的有创机械通气需要撤机的患者100例,在排除无创机械通气禁忌证的情况下,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自主呼吸试验中的低水平压力支持通气(PSV)(2 h)直接撤机;试验组采用低水平PSV(30 min)法,撤机后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及再插管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VAP的发生率、再插管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自主呼吸试验低水平PSV(30 min)联合无创机械通气能尽早撤机,减少有创通气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背景 老年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率高,近年来超声检查广泛应用于重症患者的管理中,临床上越来越多地将超声用于评估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前的心、肺功能,但在老年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超声应用不多。目的 探讨心、肺超声对老年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慈溪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60例持续机械通气后撤机的老年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自主呼吸试验(SBT)前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患者的基础疾病及感染部位。记录常见预测撤机指标,包括呼吸频率(RR)、最大吸气压(MIP)、吸气0.1 s口腔闭合压(P0.1)、SBT后B型尿钠肽(BNP)。计算浅快呼吸指数(RSBI)。记录患者在SBT前超声检查结果,心脏超声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舒张早期左房室瓣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左房室瓣血流速度(A)、舒张早期左房室瓣环运动速度(E'),计算E/A、E/E';测量收缩期左心房面积(LAA);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肺部超声指标为肺部超声评分(LUS)。根据撤机结果将患者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比较撤机成功组与撤机失败组各项指标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心、肺超声对老年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结果的预测价值。结果 最终纳入60例患者,其中撤机成功组35例,撤机失败组25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失败组基础疾病中的冠心病发生率高于撤机成功组(P<0.05);两组脓毒症感染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失败组RSBI高于撤机成功组(P<0.05)。撤机成功组心脏超声指标E'高于撤机失败组,E/E'、LAA低于撤机失败组(P<0.05),撤机成功组肺部超声指标LUS低于撤机失败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E/E'、LUS、LAA对撤机结果有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5、0.751、0.680;当临界值E/E'为8.22、BLUS为15.50分、LAA为22.85 cm2时,灵敏度分别为0.760、0.720、0.560,特异度分别为0.857、0.724、0.829。结论 心肺超声对老年脓毒症患者撤机结果有预测价值,SBT前E/E'为8.22、LUS为15.50分对老年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成功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Weaning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represents one of the most challenging issues in management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Currently used weaning predictors ignore many important dimensions of weaning outcome and have not been uniformly successful. A fuzzy logic inference system that uses nine variables, and five rule blocks within two layers, has been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over mathematical simulations and random clinical scenarios, to compare its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in predicting expert opinion with those for rapid shallow breathing index (RSBI), pressure time index and Jabour’ weaning index. RSBI has failed to predict expert opinion in 52% of scenarios. Fuzzy logic inference system has shown the best discriminative power (ROC: 0.9288), and RSBI the worst (ROC: 0.6556) in predicting expert opinion. Fuzzy logic provides an approach which can handle multi-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and is a very powerful tool to overcome the weaknesses of currently used weaning predictor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呼吸功(WOB)和气道闭和压(P0.1)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撤机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机械通气并准备撤机的28例患者应用BICORE-CP100呼吸监测仪床边监测病人WOB、气道闭和压(P0.1)及常规撤机指标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每分钟通气量(VE)、最大吸气压(MIP)、氧合指数(PO2/FiO2)及APACH评分,观察撤机成功与失败呼吸功值和常规撤机指标及APACH评分相互比较。结果:撤机成功23例,WOB0.95±0.24J/L,其中15例WOB值<0.75J/L,8例WOB在0.94~1.39J/L之间,P0.1值0.24±0.05kPa。撤机失败5例WOB值1.92±0.47J/L,P0.1值0.46±0.07kPa。撤机失败组WOB、P0.1、RR、MIP、VE、PO2/FiO2、APACH评分均明显高于成功组(P<0.05),VT明显低于成功组(P<0.05)。结论:WOB和P0.1值对撤机都有指导作用,单一指标并非敏感,应结合临床综合指标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