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2 毫秒
1.
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澄清工艺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的澄清工艺.方法:比较高速离心法、乙醇沉淀法、ZTC1+1Ⅲ型天然澄清剂法3种澄清工艺对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中收膏率、麻黄碱和黄芩苷相对含量的影响.结果:乙醇沉淀法为最佳澄清工艺,其工艺条件为药液浓度比1∶1,加95%乙醇调至含醇量60%,冷藏放置6h.结论:优选的澄清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清热润燥口服液的澄清制备工艺.方法:选用ZTC1+1型天然澄清剂,以澄清剂的加入量、加入顺序、反应温度、静置时间为考察因素,设计L934‘正交实验.结果:最佳澄清工艺为加入量A%-B%为2%-4%、先加B组分再加A组分、在80℃条件下反应后静置2 h.结论:该工艺简单可行,生产成本较低,适用于清热润燥口服液的澄清制备.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Ⅲ型ZTC1+1天然澄清剂在参芝安神口服液中的澄清效果。方法以澄清剂用量比(A)、温度(B)、时间(C)、转速(D)为考察因素,以蛋白去除率、多糖保留率及浊度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进行工艺优化。结果最佳澄清工艺为:澄清剂用量比(A)2%:1%,温度(B)80℃,时间(C)120 min,转速(D)150 r/min结论Ⅲ型ZTC1+1天然澄清剂能有效改善参芝安神口服液澄明度,主要澄清机制为絮凝作用。  相似文献   

4.
ZTC1+1天然澄清剂在赤芍药材除杂工艺中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ZTC1+1天然澄清剂用于赤芍药材除杂方法。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方法对ZTC1+1天然澄清剂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并得出最佳因素组合与醇沉方法进行对比。结果:ZTC1+1天然澄清剂的除杂效果要比醇沉好。结论:采用ZTC1+1天然澄清剂对中药水提液除杂是一个较好的方法,该方法有方便、经济、除杂效果好、安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喉咽灵口服液除杂的工艺。方法:采用乙醇法与ZTC 1+1天然澄清剂法,进行喉咽灵口服液除杂的比较研究;采用连续倍比稀释法,测定了喉咽灵对5种常用咽喉致病细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结果:ZTC 1+1天然澄清剂法除杂能获得澄清的液体,且能减少有效成分的损失。同时,所得的喉咽灵口服液对咽喉致病细菌的最低抑制浓度与对照药清开灵的差异不大。结论:证明ZTC 1+1天然澄清剂法可以代替乙醇法除杂。  相似文献   

6.
ZTC1+1天然澄清剂处理玉屏风口服液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ZTC1 1-Ⅱ天然澄清剂处理玉屏风口服液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多糖保留率、黄芪甲苷保留率、药液澄清度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法,优选最佳除杂工艺条件。结果优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提取液浓缩至1∶10,5%澄清剂用量,按先B组分后加A组分的次序以100 r.m in-1的搅拌速度进行。结论ZTC1 1-Ⅱ天然澄清剂的澄清工艺可作为玉屏风口服液的除杂工艺。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豨红通络提取液的精制工艺。方法:以奇任醇保留率、干膏得率为考察指标,比较水提醇沉法、超滤法和ZTC1+1-Ⅱ天然澄清剂吸附法在豨红通络提取液精制中的效果,并且采取单因素考察法,优选出最佳除杂工艺条件。结果:ZTC1+1-Ⅱ天然澄清剂的澄清工艺优于水提醇沉法和超滤法。提取液加入5%的B组分ZTC1+1-Ⅱ天然澄清剂,置于50℃的水浴中,以150r/min的速度搅拌,纯化絮凝搅拌时间45min为最佳精制工艺。结论: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可用于精制豨红通络提取液。  相似文献   

8.
健儿消食口服液澄清工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静  王晓义  蒲宇红  高晓黎 《中成药》2011,33(1):158-160
目的:探求健儿消食口服液最佳澄清工艺.方法:比较自然沉降法、高速离心法、乙醇沉淀法、ZTC1+1-Ⅲ型天然澄清剂法、壳聚糖澄清剂法5种澄清工艺对健儿消食口服液中总多糖含量、黄芩苷含量、水浸出物量的影响.结论:乙醇沉淀法为健儿消食口服液最佳澄清工艺.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对土茯苓提取液的澄清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HPLC法测定土茯苓中落新妇苷和黄杞苷保留率及澄清前后固形物清除率为考察指标,优选天然澄清剂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用于土茯苓提取液的最佳澄清工艺为先加入2%A组分,再加1%B组分,料液比1:10,澄清时间1 h,温度60℃。黄杞苷及落新妇苷保留率分别为98.71%和98.46%。结论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澄清方法较醇沉方法简单,活性成分损失少,适于土茯苓提取液的澄清工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在人参多糖提取中的纯化效果,并优化人参多糖的最佳纯化工艺。方法: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来安排实验,以多糖含量为指标,考察II型ZTC1+1天然澄清剂加入量、纯化时间、纯化温度对纯化效果的影响。结果: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纯化人参多糖的最佳工艺为:加入的澄清剂用量(B∶A=2∶1)为药液体积分数的2%,纯化温度为73℃,纯化时间135 min,此工艺条件下获得最大人参多糖保留率为67.9%。结论:II型ZTC1+1天然澄清剂能有效纯化人参多糖,且基于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的纯化工艺,方法简单可行,精密度高,预测性好。  相似文献   

11.
小儿麻甘冲剂澄清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曙东  陶建生 《中成药》1997,19(10):4-6
用乙醇、壳聚精、101果汁澄清剂、ZTC天然澄清剂处理小儿麻甘冲剂处方的水提液,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麻黄碱、伪麻黄碱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处理的样品中麻黄碱、伪麻黄碱含量较未经任何澄清处理的样品含量为低、略低于醇沉法,101果汁澄清剂、ZTC天然澄清剂处理后样品含量低于壳聚糖处理的样品.正交试验方差分析表明,壳聚糖加入量、药液浓度、pH值在所选择的3个水平中对样品含量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ZTC1+1-Ⅱ澄清剂用于中药水提液澄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考察ZTC1+1-Ⅱ澄清剂用于中药水提液的澄清效果。方法:采用HPLC和分光光度法,以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二苯乙烯苷),总多糖和固形物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考察澄清剂用量、药液浓度、搅拌速度对澄清工艺的影响。结果:中药水提液的最佳澄清条件为:澄清剂用量5%,药液浓度(1∶10),搅拌速度100 r·min-1。结论:与传统水提醇沉法比较,ZTC1+1-Ⅱ澄清剂澄清工艺能保留水提液中大部分指标成分,且操作简单、安全。ZTC1+1-Ⅱ澄清剂作为絮凝澄清剂可用于精制中药水提液。  相似文献   

13.
Ⅳ型ZTC 1+1天然澄清剂在中草药制剂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研究了Ⅳ型ZTC1+1天然澄清剂在八珍口服液制备中的应用,并从指标成分、工艺、稳定性和药理学等方面与水醇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ZTC1+1天然澄清剂为一种新型精制中草药液的澄清剂。可较好的保留中草药有效指标成分,在中草药制剂制备中可代替水醇法。  相似文献   

14.
ZTC1+1天然澄清剂与乙醇用于清热口服液除杂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段晓颖  王又红  潘灏白  白云 《中草药》1999,30(5):346-347
将TC1+1天然澄清剂(工艺1)与乙醇(工艺2)用于清热口服液的除杂,结果表明,工艺1除杂能够得到澄清液体且减少有效成分的损失,经临床对比,工艺1制得的清热口服液治疗上感发热的总有效率高于工艺2。  相似文献   

15.
天然澄清剂在中药水提液澄清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颜红 《中医药导报》2005,11(1):80-82
通过对近几年几种天然澄清剂在中药水提液澄清工艺中的应用进行回顾 ,发现壳聚糖、ZTC1+1天然澄清剂、10 1果汁澄清剂等 3种天然澄清剂在中药水提液精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但目前其在不同条件下 ,对不同成分中药影响的研究还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ZTC 1+1Ⅱ型天然澄清剂用于加减二至丸凉茶的澄清效果。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考察澄清剂用量(与中药提取液的百分比)、提取液浓度、反应时间3个影响因素对澄清效果的影响。结果:加减二至丸凉茶水提液的最佳澄清条件为:澄清剂用量:A组分8%,B组分6%,中药提取液浓度为1∶20,温度为60℃时反应60min。结论:ZTC 1+1Ⅱ型天然澄清剂沉淀工艺能有效除去中药材水提取液中的杂质,并能提高总黄酮含量(P=0.000);同时保证溶液质量稳定性(P=0.000)。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应用于加减二至丸凉茶,既能保证其有效成分,又能达到澄清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成药》2015,(7)
目的考察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在土茯苓总多糖中的纯化效果。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多糖保留率和蛋白清除率为指标,考察天然澄清剂加入量、料液比、纯化时间和温度四个因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纯化土茯苓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天然澄清剂b组分加入量为2%,a组分为1%,料液比为1∶15,纯化时间120 min,温度为80℃,多糖保留率为94.07%,蛋白清除率为55.59%。结论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纯化土茯苓总多糖的工艺简单可靠,合理可行,为土茯苓多糖的纯化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ZTC1+1天然澄清剂与乙醇用于黄芪精口服液除杂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戴军平  朱建华  刘秀霞 《中草药》2001,32(3):224-225
ZTC1 1天然澄清剂是一种新型食品添加剂 ,由 A、B两组分组成 ,两组分依次加入 ,先与药液中的可溶性大分子形成复合物 ,进而形成絮状物 ,以达到除杂的目的。作者将黄芪精口服液用澄清剂及乙醇工艺处理 ,通过对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及留样观察 ,表明工艺 1 (前者 )优于工艺 2 (后者 )。1 仪器及试药LC- 4A液相色谱仪 ,SPD- 6A紫外可见检测仪 ,C- R4A数据处理机 (日本岛津 ) ;试剂均为分析纯 ;黄芪甲苷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黄芪药材(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 ) ;ZTC1 1澄清剂 (天津正天成澄清技术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2 .1 …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CTSA+B天然澄清剂用于神经痛口服液澄清的最佳工艺。方法:以芍药苷含量、除杂率、药液澄清情况等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法,优选最佳除杂工艺条件。结果:优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液浓缩至1∶7(g∶m L)的浓度;CTSA+B天然澄清剂用量,按生药计B组分为1%(g/g);B∶A=2∶1;先B后A的次序加入;搅拌速度120 r/min;在80~90℃保温;时间4 h以上。结论:CTSA+B天然澄清剂用于神经痛口服液的澄清工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在黄芪多糖提纯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考察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在黄芪多糖提取中的提纯效果。方法:以硫酸一苯酚法测定含量,通过正交实验进行优化,找出理想的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处理工艺。结果:实验表明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能有效提高黄芪多糖的含量,并与澄清剂两组份的比例,反应温度有关。结论: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处理黄芪多糖的理想工艺为4B,2A,反应温度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