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杭州市西湖区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西湖区1980~1998年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情况,描述其分布特征和发病趋势。结果示EHF季节分布呈春峰型。病人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以袁浦镇沿钱塘江北岸地带较为集中,呈明显地方性,城乡差异有显著性。发病高峰年龄为30~55岁组,病人以男性农民为主,男女发病率有显著差异。病人血清学检测,GMT345.14,EHF抗体滴度≥1:320的阳性率为66.67%。血清分型调查示为家鼠型感染为主的混合型疫区。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调查,疫点人群EHF抗体阳性率为3.49%,饮食服务从业人员健康人群抗体阳性率为0.48%。鼠间监测结果,全区鼠密度为1.47%,室内外优势鼠种均为褐家鼠(48.78%),鼠间带EHFV率为1.82%,带毒鼠种为褐家鼠和小家鼠两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清远市流行性出血热(EHF)的流行规律,为制定EHF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2—2009年清远市EHF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2007—2009每年选择1个县(1~2镇)为监测点连续3年开展动物宿主监测,并采集监测点健康人群血清标本进行EHF抗体检测;捕捉活鼠进行鼠血清EHF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原间接法)检测和鼠肺组织EHF抗原(real time-PCR)检测。结果 2002—2009年共报告EHF病例17例,年发病率为0.03/10万~0.09/10万,病例集中在30~59岁,占76.47%(13例),男女性别比为16∶1,农民和民工病例占82.35%(14例);健康人群血清EHF抗体阳性率为1.55%(17/1 097)。鼠总密度为8.98%(181/2 015)。鼠血清EHF抗体阳性率为10.71%(36/336),鼠肺EHF抗原阳性率为8.26%(36/436)。结论清远市EHF疫情有上升趋势,部分地区鼠密度高于国家控制标准,存在家鼠型EHF疫源地;应加大监测力度,做好防鼠灭鼠工作和疾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1983年12月至1984年8月锦州沿海地区的锦西、兴城、葫芦岛三个县(区)首次爆发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发病891例,发病率为11.30/万,病死率1.12%。其特点是集中于沿海地区,一户1例占98.5%,发病男多于女。流行高峰在4~5月。病人血清EHF抗体阳性率为81.51%,疫区健康人群抗体阳性率2.35%。疫区褐家鼠抗原阳性率27.33%,抗体阳性率35.90%,其它鼠类抗原抗体均阴性。  相似文献   

4.
应用登革热病毒分离、补体结合试验(CF)和流行性出血热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法(EHFIFA),对广州市1986年和1987年1~8月发病的临床诊断为登革热病人的血清作了检查。结果发现,1~7月发病的无登革热疫区接触史的55名本地病人中无一例被证实为登革热感染,其中1~4月发病的部分病人(7/13)被证实为EHF患者。经血清学确诊的本地登革热病例在两个流行年中均从8月起才出现,而来自登革热疫区的登革热病人都在广州流行季节前(1~7月)的3月和6月被查出。在8月开始流行,疫区来的病人病原学和血清学的阳性率均高于本地病人。本研究结果证明。广州市登革热传染来源来自外地疫区。  相似文献   

5.
济宁地区是山东省流行性出血热(EHF)重点疫区之一,近年来该地疫区不断扩大,至今发病几乎遍及所有乡镇。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证实,认定黑线姬鼠和裼家鼠是该地 EHF 主要传染源。1988年5月,我们采集该地室内鼠种和家兔等标本进行检测,发现家兔自然携带 EHF 病毒抗原。动物肺和肾组织标本来源于泗水县农村室内。EHF 单克隆25—1荧光抗体由北京预防医学中心病毒学研究所提供,批号87.10,使用1∶20,000伊文思兰液稀释,使用浓度为1∶6~1∶8。EHF 恢复期病人血清采自莒南县板泉1988年 EHF 恢复期病人。采用直接  相似文献   

6.
安吉县于1974年首次确诊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嗣后常有发生,疫区逐渐扩大。为了解我县的EHF 流行规律,明确疫源地类型,我们于1989年对我县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资料来源搜集全县1974~1989年发病和流行资料。人群血清抗体测定从发病乡村采集既往病人、健康人群血清和无发病地区健康人群血清,采用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RPHIT)检测EHF 特异性抗体(IgG)。  相似文献   

7.
椒江市1984~1989临床确诊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721例,血清抗体检测604例,阳性476例,阳性率为78.81%。健康人群血检1156例,阳性34例,隐性感染率为2.94%。发病有明显的冬季大高峰和春夏季小高峰,农民发病占65.74%,发病年龄以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流行性出血热(EHF)在临沭县人间与鼠间流行情况,明确疫源地类型,为本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EHF监测方案要求,对宿主动物及人群血清进行了调查,用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T)检测鼠肺、血及人群血清EHFV抗原和抗体.结果 1991~2000年10 a累计发病506例.发病率波动在0.14~9.67/10万之间.发病年龄主要为20~49岁青壮年,男女发病之比为1∶0.26,农民占81.18%.多发于每年10月至翌年2月,呈单峰型.鼠密度为14.52%,其中室内密度为11.61%,野外密度为17.30%,优势种分别为褐家鼠和黑线姬鼠.鼠肺阳性率1.73%(10/578),为野外的黑线姬鼠和麝闙,褐家鼠血清抗体阳性率为6.67%(1/15);EHF病人恢复期及健康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6.67%(29/30)和2.69%(45/1 671). 结论临沭县是EHF中发区,90年代以来EHF呈明显升高趋势,做好灭鼠,野外的个人防护,接种EHF疫苗是减少发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 1982年6月下旬,我们在新野县 EHF发病较高的沙堰和溧河两个公社的病家及其野外进行捕鼠,检查各种鼠肺携带 EHF 病毒抗原情况,并对 EHF 病人的单,双份血清和疫区健康人血清检测 EHF 抗体,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典型 EHF 病人恢复期血清:系山东省齐河县朱××血清。二、抗原来源:系河南省新野县流行性出血热疫区的黑线姬鼠、褐家鼠和黄胸鼠肺抗原。  相似文献   

10.
海南省1999年登革热疫区人、畜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加强登革热的监测 ,调查疫区内登革热的流行状况。方法 :采集发热病人及疫区内羊、猪血清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登革热IgG和IgM抗体。 结果 :儋州市采集的发热病人血清IgG抗体阳性率为 41.1% ,IgM抗体阳性率为8.9% ;儋州市、澄迈县采集的羊、猪血清IgG阳性率分别为42 .2 %和 2 3 .3 %。结论 :健康人群中存在隐性感染者 ,是引起暴发流行的重要隐患 ,该地区存在登革热流行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1.
我们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PHI)与 IFAT同时检测临床诊断为 EHF 急性期(1周)患者血清183例,疑似 EHF 患者恢复期血清186例(1~6个月),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8.14%和78.86%,两法总符合率达99.44%。我们亦检查了非 EHF 发热者1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8例(类风湿因子1∶10000),脑炎病人2例,两法均获阴性结果。选择确诊为 EHF 患者的血清和 EHF 抗体阳  相似文献   

12.
使用登革热病毒分离与补体结合试验(CF)和流行性出血热间接免疫萤光法(EHFIFA),对广州市1986和1987年1~8月发病的临床诊断为登革热病人血清作了检查。结果发现,1~7月发病的近期无外出史的本地病人55名无一例被证实为登革感染;相反,其中1~4月发病的部分病人(7/13) 被证实为 EHF 患者。经血清学确诊的本地病例在两个流行年中均从8月起才出现;而来自登革热疫区的登革热病人却在广州流行季节前(1~7月)的3月与6月被查出;在流行开始的8月,疫区来的病人无论病原学与血清学的阳性率均高于本地病人。本研究结果证明了广州登革热传染来源是来自外地疫区的论断。  相似文献   

13.
1.根据目前的IFAT方法检测我国22省、市、自治区临床上诊断为EHF的病人血清抗体水平结果,我们认为我国各地所发生的EHF可能是由具有共同抗原性的EHF病毒感染所致。
2.不同地区不同种自然感染EHF病毒的鼠肺抗原片,应用IFAT方法,可以用于EHF的血清学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3.EHF疫区健康人群中存在EHF病毒隐性感染。其阳性率为3.23%。  相似文献   

14.
[目的 ] 了解本市戊型肝炎病人IgG抗体持续时间情况。 [方法 ] 选择 1992~ 2 0 0 2年本市经临床和血清确诊为戊型肝炎的 497例病人作为本次调查对象。采集调查对象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抗HEV -IgG。  [结果 ] 调查对象抗HEVIgG总阳性率为 65 .4% ,当年发病者IgG抗体阳性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达 88.9% ) ,随着发病年限的增长 ,发病者的抗HEVIgG基本保持在一个较稳定的水平 (约 60 %上下 ) ;发病者体内 10年后仍有抗HEVIgG(阳性率 3 3 .3 % )。  [结论 ] 戊型肝炎病人发病后IgG抗体持续时间长短不一 ,一般可以维持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15.
对流行性出血热(EHF)疫源地类型调查,明确疫区内宿主动物鼠类携带病毒型别。人体受到EHF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在体液中出现相应抗体,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方法,检测EHF抗体,进行血清学分型来确定疫区类型,制订灭鼠工作措施,消灭或减少传染源,达到预防EHF流行的目的。为查明南充EHF疫区类型,在发病率高的乡村对住院病人,在不同流行强度的三个县的健康人群,采血清检测HI抗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2 调查对象 在高发病区经临床诊断为EHF病人采集血清180  相似文献   

16.
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鼠间传播因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89年5月,在江苏省家鼠型EHF疫区进行鼠间传播因素调查中,发现鼠密度高的地区,鼠的EHF抗原、抗体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鼠密度低的地区;鼠体皮肤破损组鼠的EHF抗原、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无破损组;鼠肺EHF抗原阳性者,鼠粪EHF抗原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胃残留食物EHE抗原阳性率。结合鼠各脏器EHF抗原检测结果分析表明:在家鼠型EHF鼠间传播因素中,以鼠间密切接触和鼠体皮肤破损为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潍坊市是流行性出血热(EHF)的高发区,所辖12个县市区均为疫区,罹患人数逐年增多。1991~1992年我们对我市的潍城区、高密县和青州市3个疫区进行了健康人群的EHF隐性感染调查。材料:Vero-E_6EHF细胞抗原片由本室制作,羊抗人IgG荧光抗体由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特异性染色单位是1:16,批号910101,所用第一抗体,均采自EHF恢复期病人血清,抗体滴度在1:1280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流行性出血热(EHF)隐性感染问题,我们于1982年7月—12月,对三年来经临床诊断为EHF病人及其健康家属,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FAT),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疫区和非疫区正常人血清作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一、血清来源1.1980—1982年经临床诊断EHF病人恢复期血清36份。2.其中19例病人的家属,经仔细询问确无类同症状和体征的正常人血清60份。3.疫区非疫户正常人血清39份。4.非疫区正常人血清57份。二、EHF抗原1.黑线姬鼠(Aa)肺抗原:四川省达县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了山东省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血清分型和鼠肺EHF病毒抗原与血清分型结果。用血凝抑制试验(HI)对458例EHF病人血清分型结果,419例为家鼠型(91.48%),33例为野鼠型(7.21%),未定型6例(1.31%)。各地均以家鼠型为主,分别占80~100%。鼠肺EHF病毒抗原型别和血清型别与宿主动物种类相一致。表明山东EHF是以家鼠型为主的家、野鼠型并存的混合型疫区。  相似文献   

20.
1984年1月—11月我们对EHF疫区滦县张庄子,非疫区唐山市郊区的女织寨及市内的大业里居民区和火车站饭店,做了室内外鼠种和密度的调查,同时对捕到的鼠做了EHF相关抗原、抗体的检测,对非疫区的健康人群做了EHF抗体测定,结果为: 1.疫区野外优势鼠种为背纹仓鼠,占98.30%(59/60)和84.0%(21/25);非疫区野外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和背纹仓鼠,分别为63.00%(63/99)、46.15%(6/13)。疫区室内优势鼠种为小家鼠,分别为79.40%(54/68)、75.80%(68/91);非疫区室内优势鼠种为褐家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