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研究组蛋白乙酰化对人脑胶质瘤中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GDNF)的表达调控和具体机制。  方法  取正常人脑组织、低级别胶质瘤脑组织(LG-glioma)、高级别胶质瘤脑组织(HG-glioma)各6例。用组蛋白乙酰化酶抑制剂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处理人脑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脑组织及细胞中的GDNF mRNA水平,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PCR检测GDNF启动子区转录因子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REB)结合位点的H3K9乙酰化水平,以及转录因子CREB与GDNF启动子区的结合能力,同时检测组蛋白乙酰化酶和脱乙酰化酶抑制剂对转录因子CREB结合能力和GDNF表达的影响。  结果  与正常脑组织和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织比较,高级别胶质瘤组织的GDNF mRNA水平高(P < 0.01),GDNF启动子区的H3K9乙酰化水平增加(P < 0.01),且GDNF启动子上CREB结合区的乙酰化水平高于非CREB结合区的乙酰化水平(P < 0.01)。高级别胶质瘤组织中CREB与GDNF启动子区的结合能力高于正常脑组织和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织(P < 0.05)。组蛋白乙酰化酶抑制剂处理U251细胞后,GDNF启动子上CREB结合区的乙酰化水平下降,CREB与GDNF启动子结合活性下调,并下调GDNF mRNA和蛋白水平,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具有相反作用(P < 0.01)。  结论  组蛋白乙酰化通过促进转录因子CREB与GDNF基因启动子区的结合,从而促进胶质瘤中GDNF的高转录。  相似文献   

2.
孙慧超  周薇  吕铁伟  刘玲娟  田杰 《重庆医学》2023,(13):1921-1925+1931
目的 研究心肌祖细胞中Tbx5启动子区p300和CBP介导的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对Tbx5表达的调控及其修饰位点,探讨Tbx5的组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网络。方法 体外培养胚胎心肌祖细胞,分为对照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和姜黄素组,对照组不给予额外干预,DMSO组给予DMSO干预,姜黄素组给予30 mmol/L姜黄素干预。同时,采用慢病毒载体转染胚胎心肌细胞48 h,分为对照组、GFP组和p300-RNAi组,对照组不转染,GFP组采用GFP慢病毒载体转染,p300-RNAi组采用p300-RNAi慢病毒载体转染。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的组蛋白H3的乙酰化水平;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检测各组Tbx5和p300 mRNA水平的表达;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检测Tbx5启动子区组蛋白H3不同位点H3K4、H3K9和H3K27的乙酰化水平及Tbxt5启动子结合的p300和CBP水平。结果 姜黄素组Tbx5 mRNA相对表达水平及H3ac水平较对照组和DMSO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300-RNAi组p300 mRNA...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组蛋白H3乙酰化修饰对心脏发育早期相关转录因子胰岛素基因增强结合蛋白1(Insulin gene enhancer protein 1,Islet-1)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心肌祖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uberoylanilide hydroxamic acid,SAHA)干预(0、0.5、1.0、2.0、4.0 μmol/L),噻唑蓝(Methyl thiazoyl tetrazolium,MTT)比色实验检测SAHA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筛选出SAHA的合适干预浓度,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心肌祖细胞组蛋白H3乙酰化状态,Real-time PCR检测Islet-1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Real-time PCR技术检测Islet-1启动子区组蛋白H3的乙酰化水平。结果:SAHA 0.5、1.0 μmol/L处理组较对照组细胞增殖率有所提高,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SAHA 2.0 μmol/L处理组与对照组细胞增殖率相当(P >0.05)。SAHA 4.0 μmol/L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增殖受到抑制(P<0.05)。SAHA 2.0 μmol/L处理48 h后心肌祖细胞H3乙酰化水平与对照组比升高7.23倍(P<0.05)。Islet-1的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提高了4.68倍(P<0.05),Islet-1启动子区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是对照组的2.08倍(P<0.05)。结论:在心肌祖细胞中,组蛋白H3高乙酰化水平促进Islet-1表达,Islet-1受到组蛋白H3乙酰化调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鼠C6 胶质瘤细胞中gdnf 基因启动子II 区组蛋白H3K9 高乙酰化引发该基因高转录的机制。方法采用
ChIP-PCR技术检测了大鼠C6星形胶质瘤细胞和正常星形胶质细胞中gdnf基因启动子II区转录因子Egr-1结合位点处H3K9
的乙酰化水平以及Egr-1与该启动子的结合能力;利用Real-time PCR和ChIP-PCR技术,检测了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抑制剂姜
黄素(Curcumin)和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处理对C6 胶质瘤细胞中gdnf 基因启动子II 区Egr-1 结合位点处
H3K9的乙酰化水平、Egr-1与之的结合能力以及该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较之正常星形胶质细胞,C6胶质瘤细胞中gdnf
基因启动子II 区Egr-1 结合位点处H3K9 的乙酰化水平显著升高,并且Egr-1 与之的结合能力也显著升高(P<0.01)。当
Curcumin显著降低了Egr-1结合位点处H3K9乙酰化水平时,Egr-1与启动子II区的结合量以及gdnf基因mRNA的表达量都显
著下调(P<0.05);而当TSA显著升高了Egr-1 结合位点处H3K9 乙酰化水平时,Egr-1 与启动子II 区的结合量以及gdnf 基因
mRNA的表达量都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大鼠C6胶质瘤细胞中gdnf基因启动子II区H3K9高乙酰化介导的Egr-1结合
量升高可能是其高转录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中线粒体促凋亡蛋白BNIP3表达下调机制。方法运用CCK-8法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霉素A(TSA)对肾癌细胞株786-O、ACHN、A498增殖、凋亡的影响;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记(Western blot)技术检测TSA对肾癌细胞BNIP3表达的影响;运用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技术检测TSA对肾癌细胞BNIP3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H3乙酰化状态的影响。结果经TSA处理后,3种肾癌细胞增殖均受到显著抑制(PBNIP3 mRNA(PBNIP3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H3呈去乙酰化状态,TSA恢复了其乙酰化状态;A498的BNIP3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H3呈乙酰化状态。结论BNIP3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去乙酰化是其在肾癌中表达下调的主要机制,并可能参与了肾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明确GATA4在小鼠胚胎心脏发育过程中的时序表达,并阐明其组蛋白修饰调控机制.方法 选取胎龄11.5 d(E11.5)至新生0.5d胎鼠心脏,RT-PCR检测胎鼠心肌细胞中GATA4mRNA表达水平,CHIP-QPCR检测GATA4启动子区组蛋白H3K9ac水平及与CBP/P300的结合水平.用CBP30干预心肌祖细胞,RT-PCR检测心肌祖细胞在不同浓度CBP30(0.5、1、2、4μmol/L)干预不同时间点(6、12、24、36 h)后GATA4 mRNA表达水平,CHIP-QPCR检测心肌祖细胞中GATA4启动子区组蛋白H3 K9 ac水平及与CBP/P300的结合水平.结果 ①小鼠胚胎心脏发育过程中GATA4表达量,E14.5明显高于E11.5(P <0.05);CHIP结果显示E14.5 GATA4启动子区组蛋白H3 K9 ac水平高于E11.5(P <0.05);E14.5与CBP/P300的结合水平亦高于E11.5(P <0.05).②CBP30干预心肌祖细胞后,GATA4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CHIP结果显示CBP30组GATA4启动子区组蛋白H3K9ac水平及与CBP/P300的结合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CBP/P300可通过介导组蛋白H3 K9乙酰化修饰参与调控GATA4在小鼠胚胎心脏发育过程中的时序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苯代谢物氢醌(hydroquinone,HQ)对人骨髓单个核细胞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表达的影响,探讨TOPOⅡα在HQ所致造血毒性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50μmol/L HQ培养10h的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设为实验组,等体积灭菌蒸馏水培养10h为对照组。Western blot测定TOPOⅡα含量的变化,RT-PCR测定TOPOⅡα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ChIP技术观察HQ对骨髓单个核细胞TOPOⅡα启动子组蛋白乙酰化、甲基化水平的影响。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人骨髓单个核细胞50μmol/L HQ处理10h后,TOPOⅡα含量、TOPOⅡαmRNA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TOPOⅡα含量降低伴随着TOPOⅡα启动子组蛋白H4乙酰化、组蛋白H3K4甲基化水平的明显降低(P〈0.01)、组蛋白H3K9甲基化水平升高(P〈0.05),不伴有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的改变(P〉0.05)。结论:HQ能抑制造血细胞TOPOⅡα的表达;组蛋白化学修饰可能在苯代谢物所致的造血毒性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基于Real-time PCR分析的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方法,探讨丁酸钠对γ-珠蛋白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乙酰化的作用.方法 将K562细胞分为0.5 mmol/L丁酸钠处理48 h组和K562细胞组,每组取1x107细胞用实验.采用抗乙酰化组蛋白H3及H4抗体分别对两组细胞进行ChIP,荧光定量PCR分析不同处理细胞Gγ-、Aγ-珠蛋白基因启动子区乙酰化H3和H4(acH3,acH4)水平.结果各细胞组组内Gγ-和Aγ-珠蛋白基凶启动子区域acH3、acH4水平高于阴性对照necdin基因.与K562细胞相比,NaB处理组嘶Gγ-珠蛋白基因启动子区acH3和aeH4水平分别升高3.1和2.6倍,Aγ-珠蛋白基凶启动子区acH3和acH4水平分别升高3.7和3.2倍(P<0.01).结论 建立了基于荧光定量PCR分析的ChIP技术用于研究珠蛋白基因启动子区域组蛋白的表观遗传修饰,并进一步证实了丁酸钠对γ-珠蛋白基因启动子区域组蛋白乙酰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s)激动剂T0901317,对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基因转录调控区的组蛋白乙酰化状态进行研究,探讨FAS基因转录表达中是否存在组蛋白乙酰化引起的染色质重塑事件。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FAS mRNA的转录表达时间谱。通过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脂肪酸合酶基因转录调控区4个位点上乙酰化组蛋白H3和乙酰化组蛋白H4的表达情况。结果①T0901317作用2 h开始FAS mRNA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增高(1.09倍,P>0.05),16 h达到峰值(4.25倍,P<0.01),48 h时仍明显高于0 h的表达(2.59倍,P<0.01)。②T0901317作用30 min,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显著高于0 h水平(P<0.05),1 h降至0 h水平以下(仅上游2 000 bp位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h又接近或高于0 h水平(仅LXRE位点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T0901317作用30 min,组蛋白H4乙酰化水平均较0 h增高(P<0.05),而1 h和2 h,其水平均低于0 h(P<0.05)。结论在LXRs激动剂T0901317的作用下,FAS基因mRNA水平呈时间依赖性增高;而在FAS基因转录早期,FAS基因转录起始点上下游约2 500 bp位置范围均有组蛋白乙酰化引起的染色质重塑改变,但这种改变是随位置、时间和组蛋白的不同,呈动态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MCF-7/Adr及MCF-7细胞mdr-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状态,初步探讨乳腺癌多药耐药的表观遗传机制。 方法:用甲基化敏感PCR技术检测两个细胞系mdr-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s,DNMTs) mRNA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 mRNA的表达。光密度值法检测组蛋白H3和H4乙酰化水平。 结果:MCF-7细胞mdr-1基因启动子呈现高甲基化,MCF-7/Adr细胞mdr-1基因启动子呈现低甲基化。与MCF-7细胞比较,MCF-7/Adr细胞DNMT1,DNMT3a及DNMT3b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MCF-7/Adr细胞组蛋白H3和H4乙酰化水平较MCF-7细胞明显升高(P<0.01)。与MCF-7细胞比较,MCF-7/Adr细胞HDAC1,HDAC2,HDAC7及SIRT1 mRNA的表达显著下降(P<0.01)。 结论:mdr-1基因启动子低甲基化、组蛋白H3和H4高乙酰化、DNMTs mRNA及HDACs mRNA低表达可能是介导MCF-7/Adr细胞MDR形成的重要表观遗传学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辅助激活因子p300诱导的乙酰化修饰介入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介质合成过程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Agilent Sureprint G3 Mouse Gene Expression V2 微阵列芯片以及蛋白免疫印迹(WB)技术联合于小鼠巨噬细胞(RAW246.7)中筛选表达水平与LPS刺激强度相关的分子;凝胶电泳迁移实验(EMSA)以及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qpcr)方法验证相关分子与炎症基因IL-6以及TNF-α启动子部位的结合现象;相关分子过表达或干扰质粒转染RAW246.7后,WB法检测转染质粒的作用效果,ELISA方法检测IL-6以及TNF-α合成水平,染色质免疫沉淀-测序技术(chip-seq)分析炎症基因启动子部位相关分子的结合以及H3K27的乙酰化修饰水平。结果 微阵列芯片以及WB技术共同证实p300的表达与LPS刺激强度存在较好关联。免疫共沉淀证实了p300与c-myb存在结合现象。EMSA证实c-myb可与炎症基因启动子序列结合,而p300不能直接结合;chipqPCR表明当c-myb被干扰时,p300不能与炎症基因启动子序列结合。WB检测显示过表达或干扰质粒均能够干预相关分子的表达,且p65、p300以及c-myb 3者在表达上无相互影响。ELISA联合chip-seq显示与对照组比较,p300过表达以及LPS刺激均可导致炎症基因启动子部位结合的p300和H3K27乙酰化修饰水平增加,从而促进p65与启动子的结合和炎症基因转录(P<0.05);而c-myb表达被干扰时,p300过表达以及LPS刺激诱导的p300与p65在启动子的结合、H3K27乙酰化修饰和炎症介质合成均被遏制(P<0.05)。在p65干扰相关组别中,p65与启动子的结合以及炎症基因转录均被抑制(P<0.05),但未对p300的结合以及H3K27乙酰化水平造成影响。结论 LPS刺激可诱导p300合成,后者在c-myb介导下结合于炎症基因启动子区域,并通过乙酰化H3K27易化启动子与p65结合,从而促进炎症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肝脏组蛋白H3表观修饰的变化在2型糖尿病小鼠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30只C57BL/6J小鼠分为正常组、高脂高糖组和糖尿病组,正常组和高脂高糖组小鼠分别给予正常饲料和高脂高糖饲料,糖尿病模型采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方法构建。采用HE染色、免疫印迹法、实时定量PCR和ChIP技术分别检测小鼠肝脏病理学变化、肝脏中总组蛋白H3的修饰状况及与糖代谢相关基因丙酮酸激酶(Pklr)、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葡糖糖激酶(Gck)、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 1(Ppargc1a)和胰岛素受体(Insr)的表达水平和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的修饰变化。结果: 糖尿病组小鼠肝脏病理学(HE染色)和组蛋白修饰模式均发生了明显变化。与正常组比较,高脂高糖组小鼠H3K23的乙酰化下降(P<0.01),H3K9Ac和H3K9Me2修饰水平上调(P<0.01),H3K4Me保持不变(P>0.05),糖代谢相关基因Pklr、Glut2和Gck的表达水平升高(P<0.01);糖尿病组小鼠H3K23Ac和H3K9Ac修饰水平下降(P<0.05或P<0.01),H3K9Me2和H3K4Me的修饰水平升高(P<0.01),糖代谢相关基因Pklr、Glut2、Gck、Ppargc1a和Insr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或P<0.01)。Pklr、Glut2启动子区H3K23Ac、H3K9Ac、H3K9Me2和H3K4Me修饰水平变化与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相吻合。结论: 肝脏组蛋白表观修饰变化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OPD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炎症因子表达是否与组蛋白修饰有关。方法熏烟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取大鼠肺组织进行病理观察,提取AECⅡ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鉴定和电镜鉴定;实时定量PCR检测AECⅡ三种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IL-8及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α(MIP-2α)的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DAC2)蛋白表达;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检测趋化因子启动子区组蛋白H3、H4乙酰化和H4K9甲基化修饰情况。结果 COPD组IL-8、MCP-1、MIP-2α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分别增加4.48倍、3.14倍、2.83倍;COPD组AECⅡ细胞HDAC2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降低(0.25±0.15比0.66±0.15,P0.05),且HDAC2的下降程度与IL-8、MCP-1、MIP-2αmRNA表达增高程度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960、-0.914、-0.928,P均0.05)。COPD组趋化因子基因启动子区H3、H4乙酰化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升高,H4K9甲基化水平则降低(P均0.05)。结论 COPD模型大鼠AECⅡ的IL-8、MCP-1、MIP-2α三种趋化因子基因表达增加,HDAC2介导的组蛋白修饰在COPD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krüppel-like factor 5基因(KLF5)的表达对吉西他滨介导的肺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 方法 在体外培养的肺腺癌细胞H441中,分别转染KLF5表达质粒和空载体对照质粒培养68 h后,加入100 nmol/L的凋亡诱导药物吉西他滨处理4 h,使用细胞计数和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 Western blot检测KLF5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KLF5及凋亡相关基因CD95和BAX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比较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 3的表达。 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证明KLF5转染成功。无吉西他滨诱导情况下,KLF5高表达对H441细胞的凋亡无显著影响,CD95和BAX基因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吉西他滨诱导情况下,与对照组相比,KLF5高表达的H441细胞中凋亡细胞比例增加(P<0.05),CD95和BAX基因的表达上升(P<0.05),Caspase 3的表达上调。 结论 在吉西他滨诱导下,体外KLF5高表达促进肺腺癌细胞H441的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和修复激活Caspase 3、CD95和BAX等细胞凋亡通路相关蛋白实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SIRT1基因表达水平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cute graft-versus-host disease,aGVHD)的关系。方法:收集40例行同胞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血液样 本,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患者SIRT1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患者STAT3乙酰化 及磷酸化水平;采用免疫共沉淀和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患者SIRT1和STAT3结合水平;aGVHD患者CD4+T细胞过表 达SIRT1后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STAT3乙酰化及磷酸化水平,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Th17相关基因RORγt,IL-17A, IL-17F的表达。结果:与未发生aGVHD患者比较,aGVHD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SIRT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STAT3 表达水平、乙酰化及磷酸化水平均明显升高,且STAT3乙酰化与磷酸化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69,P<0.01);STAT3 与SIRT1结合显著减少。aGVHD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过表达SIRT1后,STAT3乙酰化及磷酸化水平均明显降低, RORγt,IL-17A,IL-17F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CD4+T细胞中SIRT1表达不足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 患者STAT3高度乙酰化及磷酸化,介导Th 17的相关基因表达升高,进而诱发aGVHD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Islet-1诱导C3H10T1/2细胞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过程中表达增加的心肌特异蛋白基因GATA4、NKX2.5、MEF2c上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 Islet-1基因慢病毒感染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3H10,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乙酰化的组蛋白H3表达情况,逆转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时序性检测出心肌特异性蛋白基因GATA4、NKX2.5、MEF2c的mRNA表达达高峰的时间点,采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用CHIP级乙酰化H3抗体免疫沉淀与其所结合的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抗体所富集的心肌特异性蛋白基因GATA4、NKX2.5、MEF2c启动子区域的DNA量,比较感染组和未感染组与抗体所结合的上述3种心肌特异蛋白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感染高表达Islet-1的C3H10T1/2细胞组蛋白H3的乙酰化水平较未感染组升高3.04倍(P<0.05),在心肌特异性蛋白基因GATA4、NKX2.5、MEF2C的mRNA表达达高峰的2周时间点,乙酰化的H3抗体所结合的心肌特异性蛋白基因GATA4、NKX2.5、MEF2c与未转染Islet-1的细胞组相比较,表达增加(P<0.05)。结论高表达Is-let-1之后C3H10T1/2细胞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过程中表达增加的心肌特异蛋白基因上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