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83篇
  免费   402篇
  国内免费   241篇
耳鼻咽喉   9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70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568篇
内科学   682篇
皮肤病学   166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00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27篇
综合类   2261篇
预防医学   427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888篇
  17篇
中国医学   4202篇
肿瘤学   60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233篇
  2020年   248篇
  2019年   299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249篇
  2016年   311篇
  2015年   310篇
  2014年   521篇
  2013年   456篇
  2012年   536篇
  2011年   536篇
  2010年   513篇
  2009年   405篇
  2008年   489篇
  2007年   452篇
  2006年   368篇
  2005年   417篇
  2004年   317篇
  2003年   321篇
  2002年   263篇
  2001年   282篇
  2000年   277篇
  1999年   202篇
  1998年   211篇
  1997年   215篇
  1996年   167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进行预测,再深一步进行动物实验验证来研究柴胡疏肝散治疗CAG的作用机制。方法 首先在TCMSP数据库中检索柴胡疏肝散的所有活性成分与药物靶点;通过收集PharmGkb、OMIM、GeneCards和DrugBank数据库中收录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靶点。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进行映射筛选出交集靶点,将得到的交集靶点构建PPI网络与活性成分-共同靶点网络,并对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利用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实验验证,并通过免疫印迹法验证柴胡疏肝散对两种受体蛋白EGFR和STAT1的影响。结果 最终筛选得到柴胡疏肝散活性成分104个,潜在靶点238个,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交集靶点52个;GO与KEGG富集分析分别得到2166条目和148条目,主要涉及到JAK-STA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EGFR、STAT1两个靶点能够与核心活性成分能够自发结合成较为稳定的构像;免疫印迹法实验证明柴胡疏肝散能够降低大鼠胃黏膜组织EGFR和STAT1蛋白表达。结论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发现柴胡疏肝散可能通过调节EGFR和STAT1蛋白表达来共同调控胃黏膜细胞增殖与凋亡,进而发挥着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为深入进行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人参、白术有效组分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口腔、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给药(人参白术有效组分群)组,用主动免疫法复制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HE染色、扫描电子显微技术观察胃黏膜组织显微及超微结构,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肠道及口腔菌群,利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人参、白术有效组分群能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组织病理形态(P<0.05);增加大鼠肠道、口腔菌群多样性及丰富度(P<0.05);减少肠道、口腔中致病菌群(普雷沃氏菌科_UCG-003、梭杆菌属)的数目(P<0.05)。其中,大鼠病理学评分与其口腔、肠道菌群的丰度、多样性以及门、属水平上的差异菌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人参、白术有效组分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缓解胃黏膜萎缩,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道和口腔菌群有关。  相似文献   
4.
刘睿  张薇  杨杰  张盈盈 《陕西中医》2020,(11):1539-1542,1547
目的:研究降逆胃舒汤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致萎缩性胃炎病理评分的功效。方法:选取238例幽门螺杆菌感染致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入选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配入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以常规西药四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疗法的基础上给予降逆胃舒汤治疗; 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HP清除率并随访6个月统计复发率,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胃黏膜胃镜征象积分、胃黏膜病理评分及血清胃泌素-17(G-17)、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PGⅠ、PGⅡ)、PGⅠ/PGⅡ比值(PGR)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胃黏膜胃镜积分、病理评分及血清指标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胃黏膜胃镜积分、病理评分及血清指标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3个月时治疗组HP清除率为88.24%、对照组为73.11%,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3.81%,对照组为18.39%,两组HP根除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逆胃舒汤能够提高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并降低复发,更有效缓解幽门螺杆菌感染致萎缩性胃炎的各项中医证候,进一步改善患者胃黏膜病理评分与胃镜征象,更良好的调节患者血清指标。  相似文献   
5.
滋脾法在脾胃病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华  胡峻彰  陈达 《新中医》2020,52(2):173-175
脾阴虚证是临床多种疾病中客观存在的一种常见中医证型,常以或单纯、或兼夹、或为主、或为次的形式,广泛存在于临床,滋脾疗法因之可以或单纯、或兼投、或为主、或为次地广泛用于内、妇、儿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其辨证宜从病理认识入手,分清其机理差异及兼证之不同,并随气候、禀赋、病情深浅,予以不同加减。  相似文献   
6.
7.
周晓虹教授认为脾胃亏虚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的病机关键,而寒凝、气郁、血瘀及湿阻等则是重要的发病因素,采用健脾益气的方法治疗主证,兼用温阳、理气、活血、化湿等方法治疗兼证,同时结合辨病,宏观与微观互参,可以收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证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唾液淀粉酶(sAA)的活性、蛋白含量、比活力及其N-糖基化程度。方法 68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脾气虚弱组(24例)、脾虚湿热组(33例)、肝胃不和组(11例),另设健康对照组(36名),采集各组酸刺激前后的唾液,检测sAA活性、蛋白含量、比活力及其N-糖基化程度,并分析sAA活性、蛋白含量的酸刺激前后比值。结果与本组酸刺激前比较,酸刺激后健康对照组sAA活性及蛋白含量均升高,sAA比活力均明显下降(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酸刺激后脾气虚弱组、脾虚湿热组sAA活性比值、蛋白含量比值1及糖基化缺失的例数均增高(P0.05),酸刺激前脾虚湿热组sAA比活力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酸刺激后,健康对照组、脾虚湿热组、脾气虚弱组的sAA比活力均较酸刺激前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胃不和组的各项分析指标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胃炎脾气虚弱证及脾虚湿热证sAA的活性、蛋白含量及N-糖基化程度发生异常改变,脾运化功能的强弱可在唾液蛋白质分泌中有较为客观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健脾活血消积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脾活血消积方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远期复发率,分析治疗前后内镜病理评分及血清白介素-8、白介素-11、肿瘤坏死因子-?琢、三叶因子3、胃泌素-17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内镜病理评分、白介素-8、白介素-11、肿瘤坏死因子-?琢及三叶因子-3水平均显著降低,胃泌素-17水平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远期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活血消积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能够显著减轻胃黏膜病变程度,降低炎性反应水平,调节三叶因子3和胃泌素-17水平,有助于降低远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介绍吴滇教授治疗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和/或肠上皮内瘤变的经验。吴教授通过四诊合参和内镜病理报告确诊疾病,在治疗上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其治疗原则是扶正祛邪、活血解毒。方用四君子汤加减以益气健脾,治疗脾胃虚弱;配伍丹参、川芎等品以活血化瘀;三叶青、南方红豆杉、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藤梨根、山慈菇、苏木等清热解毒、抗肿瘤治疗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